八年级下册 22《大道之行也》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22《大道之行也》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文言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曾经影响过众多的历史人物,其中就有孙中山先生,文章紧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作者追求的是安定、和平、幸福、平等的生活。

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文仅107字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

文言文诵读及分析能力是八年级上期文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本课需要继续练习的。

学习本文就是要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要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为人类造福,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的人。

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提高诵读能力。

2.联系实际,探求未知,在小组合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实现美好的愿望而努力奋斗。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全文重点字词和翻译的掌握。

3.对大同社会特征的理解。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本节课对
文意的疏通只需要提点重点的字词和句子,学生对大同社会特征的把握可以用想象的方式让学生描绘大同社会的特征,使古人心中的理想社会用更具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本节课设置了一些开放式的问答题,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和自己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努力奋斗的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我们今天有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在古人心中,他们也有个理想的社会,陶渊明笔下有美好的桃花源,今天这篇《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古人的理想社会,我们一起来体会。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中国梦的有关内容。

设计意图:从当代人对美好社会和理想的追求引出这种美好的愿望是自古以来就追求的,从而引出《大道之行也》。

二.朗诵课文
1.老师范读,PPT展示重点词语的注音。

学生倾听,对重点字词注音。

设计意图:正音,读准字音。

2. 老师展示录音范读。

学生跟读,划分节奏。

设计意图:读准文章的节奏。

3. 老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范读:注意要准确流利,情感饱满。

设计意图:在自由朗读中去整体感知课文。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老师巡视指导学生疏通文意。

PPT展示:
1.解释加点的重点词语:
大道举能亲其亲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男有分女有归恶其弃于地也谋闭而不兴外户
学生解释加点词语。

设计意图:积累掌握重点字词
2.PPT展示,让学生翻译重点句子。

学生翻译重点句子。

设计意图: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3.PPT展示原文,让学生翻译全文
学生翻译全文。

设计意图:疏通文义。

四.小组合作:大同社会的特征
教师提问:请结合全文,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大同社会的特征。

学生思考探讨问题,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大同社会特征的掌握。

老师小结:人人都得到社会关爱(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满足发展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满足精神的需要)。

五.课堂思辩
老师提问:你认为大同社会能实现吗?
学生辩论探讨。

设计意图:深入到文章价值观情感态度的教育。

六.课外拓展
“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

但古今中外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向往这一目标。

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深入到文章价值观情感态度的教育
七.总结
全文老师小结: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我们的理想社会而奋斗,流血牺牲,前仆后继,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努力,也希望同学们
为创造我们的美好社会和生活,为美好的梦想努力奋斗!
学生专注倾听体会。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努力奋斗的激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