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末中国朝野围绕修筑铁路问题的三次争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清末中国朝野围绕修筑铁路问题的三次争论
作者:刘家华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4年第02期
摘要:晚清王朝时期的铁路建设之路是极不平坦的,每前进一步都要受到重重阻力。

本文从顽固派与洋务派围绕铁路修建问题的三次争论出发,再到洋务派内部围绕哪条铁路先修、哪条铁路缓修的内部大讨论,指明虽然修筑铁路的前进之路步履维艰,但无论如何,历史前进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不管前方是天堑还是坦途。

关键词:清末中国修筑铁路
一、前言
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于1825年9月诞生于英国,从斯托克顿到达灵顿,总长27千米。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后,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势力的日趋强盛,有关火车和铁路方面的信息也逐渐传入我国,并逐渐被中国清末新思潮的引领者接受。

在林则徐主持并编译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以及徐继畬的《瀛环志略》等著作中,都曾盛赞铁路火车的优越性。

1859年,洪仁玕在其《资政新篇》中写道:“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先于二十一省通二十一条大路,以为全国之脉格,通则国家无病焉。

通省者阔三丈,通郡者阔二丈五尺,通县及市镇者阔二丈,通大乡村者阔丈余……每二十里该钱若干而收……因用火用氧用风之力大猛也,虽三四千里之遥,亦可朝发夕至……”在此,洪仁玕大胆地提出了在中国修建铁路的具体设想。

此后不久,一部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如冯桂芬、王韬等人也开始主张兴修铁路。

但是,当时的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修建铁路的呼声仍如石沉大海,悄无声音。

中国修建铁路的意识刚刚出现萌芽时,列强也开始觊觎中国铁路的筑路权,但是受西方侵略、欺辱的中国清政府对外洋事物感到十分恐惧,因此,坚决反对在中国修建铁路。

尤其是清朝的顽固派势力,他们唯恐这些外洋事物会动摇中国数千年来社会的传统秩序,于是寻找各种理由反对铁路的修建。

19世纪80年代,到了洋务运动的后期,为了兴办近代的交通、通讯等事业,以辅助军工事业的发展,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两大势力——顽固派和洋务派终于就铁路修筑一事展开了三次争论。

二、顽固派和洋务派就铁路修筑一事展开的第一次争论
第一次争论是在1880年初到1881年初。

1880年,中俄关于伊犁问题的交涉日趋紧张,双方谈判陷入僵局,战争一触即发。

清政府便召淮系悍将刘铭传入京商讨对策,准备必要时派他
统兵作战。

刘铭传抓住这个机会,向朝廷呈上《铸造铁路自强折》,毫不含糊地请求清政府速建铁路以自强,结果引发中国朝野关于修建铁路的第一次大争论。

对于刘铭传的建议,李鸿章等洋务派均表示支持,但排外的士大夫则主张恪守儒家礼、义、廉、耻的古训,极力反对。

原驻德公使刘锡鸿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他向朝廷呈上了一份七千言的《仿造西洋火车无利多害折》,指出“火车实西洋利器,而断非中国所能仿行也。

臣窃计势之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我国乾隆朝之世,非有火车也,然而廪溢库充,民丰物阜”。

刘锡鸿的这份奏折对朝廷的决策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致使1880年2月14日,清廷颁布上谕,驳回了刘铭传的修筑铁路以自强的建议。

这也宣告了第一次争论以顽固派的胜利而告一段落。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洋务派在口舌上暂不敌顽固派,但在筑路的实际行动上还是取得了较大突破。

1880年10月,唐廷枢在唐山至胥各庄间动工修建铁路,用于运输开平煤矿的煤,全长9.7公里,全部采用1.435米的轨距,工程于1881年春夏之交完工,成为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是在中国满朝文武反对呼声十分高涨的情况下建成的,实属不易,而且铁路建成以后还得到了醇亲王奕譞的大力支持,使维新派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因此,第一阶段的争论也不能说是洋务派全面“败诉”。

三、顽固派和洋务派就铁路修筑一事展开的第二次争论
第二次争论是从1883年到1888年,起因是法国吞并越南和中法战争的爆发。

1882年8月25日,法国殖民者强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取得对越南的“保护权”,中国成为法国占领越南的唯一障碍。

为此,法国政府决定消除这一障碍,于是屯兵越南北部,中法关系日趋紧张。

洋务大臣李鸿章致电醇亲王奕譞,恳请他支持试办火车铁路,以求富强制敌之策。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兵勇、漕粮运输极为不便,于是越来越多的朝中大臣附议修筑铁路一事,但仍遭到顽固派的再次攻击,如内阁学士徐致祥痛陈八害,鸿胪寺卿延茂、山东道监察御史文海等纷纷上奏朝廷,力陈兴修铁路的害处。

他们的观点大致相当,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出于对洋人的担忧,“其显而易见者,则垄断牟利也,其隐而难窥者,则包藏祸心也”“益令彼之声息易通,我之隘阻尽失”,即担心洋人必有所图,对中国不利;二是担心铁路的兴修会引起骚乱,“小民失业者不可胜计,往往铤而走险流为捻匪”“创办电线铁路,则车驴任挚旅店脚夫之生路穷矣”“中国亿万小民穷极思变,与彼为仇”“此事为害过大,使我之国计民生日耗日削于冥冥之中,不堪设想”。

中法战争结束以后,朝廷下诏各臣工切筹善后,铁路问题立即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了出来。

李鸿章说:“法事起后,借洋债累二千万,十年分起筹还,更无力筹水师之岁需。

开源之道,当效西法采煤铁、造铁路、兴商政。

矿藏固为美富,铁路实有远利……非圣明主持于上,谁敢破众议,以冒不韪。

”1885年,闽浙总督左宗棠病故,临终遗疏言:“铁路宜仿造也。

外洋以经商为本,与中国情形原有不同,然因商造路,治兵转运灵通,无往不利。

其未建以前,阻挠固甚,一经告成,民因而富,国因而强,人物因而倍盛。

有利无害,固有明征。

天下俗论纷纷,究不必与之辩白……请俟海防大臣派定之后,饬令议办。

”左宗棠生前对铁路的态度并不
积极,而今也认识到铁路“有利无害”,并立遗嘱恳请朝廷商办,他的意见对朝廷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1884年4月9日,清政府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动,恭亲王奕訢被免去一切重要事宜,代之醇亲王奕譞遥领军机。

鉴于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的覆没,为了统一指挥调度其他尚存的水师,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并任命奕譞为总理海军事务大臣。

重掌满清军政大权的奕譞成为洋务派铁路筑造的有力支持者,在奕譞等人的大力支持下,李鸿章等先将唐胥铁路展至阎庄,由最初的9.7公里延长到约43公里。

随后,海军衙门复奏延伸至大沽和天津,并于1888年10月全部竣工,称之为津沽铁路。

在双方争论的第二回合中,津沽铁路的修建以及刘铭传在台湾台北修建的另一条铁路(台北大稻埕至基隆)的事实,有力证明了洋务派在这一回合是胜利的。

四、顽固派和洋务派就铁路修筑一事展开的第三次争论
第三次争论发生在19世纪80年代末,是围绕津通铁路的筹办而展开的。

1888年10月,津沽铁路工程竣工,11月,奕譞又奏请修建天津至通州的铁路,慈禧太后批准了这一请求。

结果却引发关于铁路问题的激烈争论,而且成为最激烈的一次。

山东道监察御史屠仁守、户部尚书翁同龢、翰林院侍读徐会沣等人纷纷上奏朝廷,指出铁路兴建“资敌、扰民、夺民生计”。

另外,有人也指出,通州乃朝廷京畿要地,此举会更有利于西方红夷侵略我天朝。

海军衙门及军机处和支持筑路的大臣把反对意见会奏,朝廷又下达上谕,令各省督抚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多数人还是同意继续修建津通铁路。

津通铁路之事未了,结果引发张之洞提出先修卢汉铁路,缓办津通铁路一事,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后结局是放弃津通铁路、改修卢汉铁路。

五、结语
晚清王朝修建铁路的历史是极不平坦的,每前进一步都要受到重重阻力,从顽固派与洋务派围绕铁路修建问题的三次大争论,可见前进之路真是步履维艰。

但是无论如何,历史前进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不管前方是天堑还是坦途。

参考文献:
[1]赵尔巽.清史稿(交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文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第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