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制粉的机制与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法制粉的机制与问题
目前,国内外陶瓷墙地砖干法制粉生产技术的经验表明,陶瓷粉料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可塑性、细磨后所达到的粒度以及原料的初始含水量等;此外陶瓷墙地砖干法制粉生产技术的关键设备增湿造粒机的构造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陶瓷粉料在增湿造粒机中与水计量性混合时,陶瓷粉料表面能够吸附水分,若向增湿造粒机喷水时,陶瓷粉料表面立即被水湿润,并在相邻粉料颗粒之间形成“弯月面”的液体“拱桥”,这就形成了结构不太紧密的“凝聚体”,称为“粒化核”。
由于增湿造粒机滚筒的旋转作用,陶瓷粉料随之升降并产生抛落和泻落等运动,促使凝聚体逐渐被压实并成为具有适宜机械强度的陶瓷粉料颗粒。
当增湿造粒机停止喷水时,这些陶瓷粉料颗粒又在增湿造粒机中周而复始地升降并不断滚动,通过陶瓷粉料颗粒间隙中的毛细管力的作用,促使陶瓷粉料颗粒表面的水分全部被陶瓷粉料颗粒外层的干粉料所吸收,因而陶瓷粉料颗粒不再继续增大,其规格尺寸趋于稳定。
最后经干燥、振动筛分、微破碎及陈腐等处理后即得干压成型用陶瓷粉料。
由此可见,干法制粉生产技术获得的陶瓷粉料通常是表面粗糙、多棱角、不规则的实心颗粒,其容重较大。
虽然现在的干法制粉工艺和设备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制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在干法制粉工艺加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分层现象,其原料的配方一般都比较简单。
(2)由于原料采用雷蒙机粉碎颗粒,会导致原料中混入铁质;不同特性的原料采用统一磨碎方法,也导致干磨效率低;同时没有经过特殊步骤去除原料本身的杂质和混入的铁质,得到的制品力学性能差。
(3)造粒机是干法制粉的核心技术设备,国内造粒机造粒时,粉料和水分配比不精确,而且经干法造粒得到的颗粒形状不规则,多棱角,颗粒级配也达不到喷雾干燥得到颗粒的标准。
这样的颗粒压制成型后,容重大,烧成收缩局部不均匀,有时会出现发色不均,制品吸水率偏大的现象。
(4)整个干法制粉工艺的生产线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配套设备不完善。
(5)干法制粉工艺没有被广泛用于不同类型陶瓷制品的生产和装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