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象丛生的网购市场:无监管、假货多、维权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乱象丛生的网购市场:无监管、假货多、维权难
近些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可就在大家享受便利的同时,各种陷阱也随之出现。
“我不想维权了,太艰难。”
11月7日,市民刘晓飞(化名)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透露,今年8月份,他通过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条男款爱马仕腰带,商家说是海外代购的正品,但他收到的产品做工极其粗糙。
拿着花5600元买的腰带,刘晓飞到了爱马仕专卖店,服务员告知他,其购买的是山寨货,做工连高仿都算不上,“随便找个批发市场就能买到。”
感觉自己上当受骗后,刘晓飞与商家进行了沟通,但商家却说是他故意调换商品,借此敲诈卖家。为了证明自己没说谎,刘晓飞跑去多个政府单位做鉴定,但都说自己无管辖权。
刘晓飞觉得,网购假货无法杜绝的原因是,不法商家违法成本太低。以阿里巴巴为例,该公司去年共排查制、售假线索4495条,案值均高于刑法所规定的5万元起刑标准,但最终被刑事判决的仅有几十例,且多是缓刑。
5600元买“山寨”奢侈品
在网上看到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系了一条爱马仕腰带后,刘晓飞心动了。他觉得自己应该拥有这样一件奢侈品。不过,他没去专卖
店购买,而是选择了电商平台。
今年8月3日晚,他在国内某电商平台搜索了“爱马仕腰带”关键字,瞬间有多个商家页面跳出来,他们都称是正品代购,产品主要为美国、法国。
刘晓飞选择了一家价格较为便宜的网店,卖家称他会亲自到巴黎采购,“可直播,100%原装正品,假一罚十,请先打消疑虑再下单。”
为了让刘晓飞放心,商家还称支持巴黎直邮,“直邮的话可以给发票”,卖家还展示了带有外文的刷卡单据等,“直邮要另加150元运费,大约一周收货,如果遇到当地海关抽税,需买家自己解决,税金大约1000元。”
觉得直邮成本偏高,刘晓飞向商家付了5600元,并说明无需直邮。大约20天后,他收到了腰带。但打开包装后,里面并没正规发票,腰带做工不仅粗糙,还带有刺鼻的化学气味,H形腰带头边缘也比较锋利,没有一点圆润感。
虽然对这款腰带产生了质疑,但刘晓飞无法确定是真是假。10多天后,趁着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把腰带拿到爱马仕专卖店,服务员看了不到半分钟,就告诉他腰带是假的,“在夜市上购买,最多50元。”
随即,刘晓飞拿出手机和卖家交涉,刚开始卖家态度较好,但否认卖假货,卖家让他提供腰带是假货的证据。刘晓飞向爱马仕专卖店说明情况后,服务员表示无法提供相关证明,因为专柜只对自己所售商品负责。
无奈,刘晓飞只好和卖家继续协商,卖家却说是刘晓飞自行打开包装,将商品进行了调换,“你是职业打假人,想让我们1∶3赔偿,没门儿,不行咱法庭见。”
“我的确没调包,谁一开始会想到这些呢?”刘晓飞说。后来,刘晓飞将自己的遭遇发了微博,但很快有大量评论开始辱骂他。最后,他终于无法忍受,删除了微博。
紧接着,气不过的刘晓飞向该电商平台进行投诉。客服反馈说产品渠道正规,他们已核实了商家进货单。对此,刘晓飞也不知该如何
应对了,便要求卖家退款、退货。
客服称,退货退款有一定条件,买家要提供所购买品牌方出具真假鉴定报告,如果出具不了,就得由卖家自己承认卖假货的材料,或者工商和质监的官方认定,否则不予退款退货。
“这怎么可能办到?”刘晓飞说。
官方“踢皮球”
维权无望后,刘晓飞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开始求助相关部门。
他首先去了自己所在辖区的质监局,希望能拿到质检报告,质监局人员告诉刘晓飞,他购买疑似假货的事情归工商局管,“这是流通领域的问题,质监局只管生产环节。”
质监局人员对刘晓飞说,如果他发现假爱马仕造假窝点在该辖区内,他们才有权组织人员进行查处,“建议他到省里有关部门进行鉴定”。
但面对已打开包装的“爱马仕”腰带,工作人员说:“按照规定,撕开包装的情况,到哪里都鉴定不了,而且谁举报,谁举证。”
后来,刘晓飞通过私人关系咨询了省质监局有关部门,但他们只能做物理性指标检查,“也就是看是否符合国标标准,无法判别真假问题”。
在质监局碰壁后,刘晓飞去了辖区工商部门,工商部门的态度是,此事由电商平台所在地工商部门管理,自己不具备管辖权。
需要指出的是,属地管辖权针对线下实体店的确有效,但随着网络购物兴起、买卖关系发生改变、原有仓储体系被打破后,工商部门具备的管辖权变得模糊起来。
根据工商部门答复,刘晓飞向电商平台所在地工商部门进行了投诉,这里的工作人员却让他继续和电商平台协商,“或者找商标持有人鉴定。”
如此一来,刘晓飞的维权路又回到原点。怀着最后希望,他继续找电商平台反映,对方仍让其提供假货证明。走投无路的刘晓飞还向消协举报了此事,消协的意思是,他们不是行政部门,只能进行调解。
记者采访得知,刘晓飞之所以面临这种维权困境,最主要原因是,
目前我国法律对电子商务的监管还严重滞后。
据悉,官方在处理此类问题,仍适用着1993年出台的《产品质量法》,罚款标准还停留在24年前。而尽快出台一部能够适用于电子商务时代的法律法规已成为各界共识。
实际上,2016年12月19日,我国电商领域第一部综合性法律《电子商务法》草案就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今年10月31日,《电子商务法》草案再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记者注意到,该法草案二审稿进一步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其中,对于电商平台内出现侵权假冒情况,草案强化了电商平台应承担的责任。
难查清的假货来源
实在没办法的刘晓飞只能不断和卖家沟通,最终卖家要求他暂且先把货退回来,退回地址为: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凰岗村。
原本想退货的刘晓飞,为了弄清真相,就让广东的朋友专门去该村寻找收货人,朋友的反馈是:查无此人。
于是,搞不清状况的刘晓飞不敢退货,情急之下,他辱骂了卖家。很快,他的手机被众多陌生电话打进来,“一天最少被呼叫几百次。”刘晓飞说。
实际上,像刘晓飞这样在网上买到假货的事情,已属普遍现象。而且,据多家媒体报道,国内目前所有电商平台均存在假货现象。但对于假货来源,目前没任何一个机构和部门能够给出权威数据。
以阿里巴巴统计为例,他们发现淘宝上的假货来源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是数量最多的5个省份,占全部假货的63%。其中售假团伙操控人多在广东活动。
另外,依照阿里巴巴分析,售假账户操控人目前已拥有明显的地域性及产业集群性:广东手表、福建鞋类、江浙女装、山东箱包皮具等。
至于网络售假,是如何进行线上线下配合,目前并没官方披露的全部细节。
不过,去年发生的一起案件能看出部分端倪。2016年,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