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习题
篇一: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购物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购物练习题
一、口算(15分)
75-20= 81+8= 68-59= 56+9 = 25-17=90-23= 70-7= 28+20= 56+19= 5+58= 9+57= 100-52= 47-9= 56-13= 24+53=
二、填一填 (19分)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1)一张能换()张,或者能换()张,或者能换()张。

(2)一张能换()张和()张 2、1张2元可换()张1元,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

3、2张10元是()元,可以换()张5元。

4、4张5角是()元,5张1元是()元,3张2元是()元。

5、 1元=()角 10分=()角80角=()元
6、1张20元、2张5元、2张2元、1张1元合起来是()元。

三、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
1、小明买白菜用去8角,买萝卜用去9角,一共需要付(
①1角②17分
②2元
③1元7角)。

2、小林有5元3角钱,买了1本书用去5元,还剩( )。

①2元1角①3元2角①8元5角③3角)。

)。

③8元7角③4元1角 3、小东买文具用去3元7角,还剩5元,他原来有(②4元2角②5角 4、小军要买一本书,要付4元5角,他只有4元,还差(
三、将下列物品的价格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队。

(10分)
()>()>()>()>()
)中填上“>、<或=

1元 9角100元角
5 1元角 5角2分
58角 10元 49
六、解决问题((16分)
1、 ?电话机 ?录音机 ?玩具车 ?书
42元80元 38元 29元
①录音机比书贵多少元?(4分)
②小明买电话机和玩具车,一共要付多少钱?(4分)
③小明付给售货员100元,买了一个玩具车和一本书,应找回多少元?(4分)
④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出来。

(4分)
2、快乐购物(16分)小熊蛋糕雨伞睡衣裙子花
16元10元 25元32元 23元
1、笑笑买一只小熊和一条裙子和一束花,一共要花多少元?
2、笑笑妈妈付给售货员50元后,售货员找回她34元,她买了什么商品?(请列式说明)
3、淘气想买两样东西,至少要用多少元钱?
买一件可以怎样付钱?(写出两种付钱方法)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案
车田小学王天扶
课题;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
经验。

过程方法目标;
1、会用小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了解并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人民币及准确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面额人民币学具。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出示钱包,从钱包里拿出一些不同小面额的钱来)“钱”是我们国家进行购物时使用的货币,统称为“人民币”。

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并学习用人民币来购买文具。

(板书:买文具)
二、探索新知:
1、认识人民币。

(1)(出示不同小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从老师手中拿出来吧!
①你是怎么知道它是5元、2元、1元、5角、2角、1角??(这里根据学生所拿的、自己认识的每一张人民币进行提问)?
②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来辨认的?除了这些,你还认识哪些面额的人民币?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结:根据数字、字样来认识人民币,这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2)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及或直接出示不同面额的硬币:1元、5角、1角、5分,让学生进行辨认。

然后进行总结这一类是纸币,这一类是硬币。

(3)看课本“认一认”图中有哪些人民币?给他们进行分类。

说说哪些是纸币,哪些是硬币?
2、探讨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同学们,你们知道1元可以换几张1角呢? 几个1分可换1张1角呢?
(2)练习:
① 练一练的第1题换一换,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② 练一练的第2题填一填,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强调:计算钱数时,相同单位的钱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3、学习付款
(1)创设情境:(出示钢笔)1支钢笔1元钱,要买这支钢笔你都可以怎样去付钱呢?老师做售货员,让学生来付钱购买钢笔,展示学生的付钱方式。

(2)课件出示文具情境图,同学交流说一说购买每一种文具都可以怎样付钱。

老师选其中2-3种让学生交流付钱方式。

小结:在用人民币付款时,相同的钱数可以有不同的付款方式。

3、1把尺子8角,淘气想用1元买1把尺子,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应找回多少钱呢?你如何列式解决呢?
学生交流并列式解答(见板书)
4、学生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说一说,1元正好可以买图中的哪些文具?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解决,最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的购物活动就要结束了,如果你还想买东西的话,那就利用星期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体验一下购物吧。

不过,老师要告诉你们:要好好爱护人民币,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

钱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的工作得来的,我们从小要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这节课你还学会了什么呢?
五、作业设计
课堂练习册第7-8页
板书设计:
买文具

人民币{ 角分
1元=10角{ 2角+ 2角+2角+2角+2角5角+2角+2角+1角
5角+2角+1角+1角+1角
篇三: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11页。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创设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说明购物要用人民币,然后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通过买文具的购物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过程方法目标;
1、会用小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了解并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难点:正确使用人民币及准确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人民币学具(硬币和纸币)、各种文具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谈话交流:同学们,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买过),买东西时需要用到什么呢?(钱),那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小面额的人民币,并学习怎样用它们来买文具。

(板书:买文具)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组内交流,初步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在学会辨别人民币,了解面额大小之后,才能为下面购物环节奠下基础。

(1)(课件出示不同小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哪些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指给大家看吧。

(2)你是怎么知道它是5元、2元、1元、5角、2角、1角??
(3)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来辨认的?除了这些,你还认识哪些面额的人民币?你是怎么知道的?
(4)逐一课件出示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请学生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辨别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民币的材料、大小、颜色、图案及文字,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辨认各种小面额人民币,教师适机指出: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它们上面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

小结:根据数字、字样来认识人民币,这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5)练习:①教师出示不同面额人民币,学生快速读出人民币。

②教师说面额,学生快速找出对应的人民币。

2、简单分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在初步认识人民币之后,再通过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摸一摸、分一分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学会用不同方法把人民币分类。

师:你们刚才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了,现在老师黑板上贴有2堆人民币,比较凌乱,你们能想办法帮老师整理好吗?(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用不同方法分类)(1)将班级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完整的人民币(纸币及
硬币)
(2)小组内研究,怎样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按照什么来分类,教师巡视。

(3)分好后,学生汇报不同分法,教师结合黑板上的分法进行小结。

小结:人民币的分类有2种方法,一是按照材料不同分,分成“硬币和纸币”两类,另一种是按照“元、角、分”进行分类,元、角、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3、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之后,通过换钱活动
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生了解了元、角、分的关系后,再进行购物环节,这样学生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付钱和找钱。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那么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老师手上有一张1元和一张1角,你们能用你们手中的钱,想办法把我的1元或者1角换走吗?(小组交流讨论,想出不同的方法上来换钱,教师请代表性方法的同学上来换)
(1)换算1元
生1:我拿2张5角换老师的1元。

(教师小结:2张5角是1元)
生2:我拿10张1角换老师的1元。

(教师小结:10张1角是1元,即1元=10角)……
(2)换算1角
用以上类似方法请学生上来换算。

教师根据以上学生换算方法,小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并板书:
1元=10角1角=10分
4、模拟购物,学会付款和找钱。

【设计意图】: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购物活动,通过创设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在买卖文具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也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件出示文具店商品价格图,并将课前准备好的铅笔、橡皮、作业本三种文具文具分给各个小组,真实开展购物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1)学习付款
①6人一个小组,组长当售货员,其他5人为顾客依次排队购买:你最想买什么?可以怎样付钱?动作快的顾客可准备好需要的人民币后再次向组长购买剩下的文具。

②、小组汇报
师:刚刚你们每个人都在组长那里买到了自己想要的橡皮、作业本或者铅笔,下面我们请每组派一个代表告诉大家你买了什么,是怎么付钱的。

(分别请6个学生发言,1人说买橡皮需要1角的付钱方法,2人说买作业本需要2角的付钱方法,3人说买铅笔需要5角的不同付钱方法)
③买一支钢笔可以怎么付钱?
师:你们刚刚买到的只是橡皮,铅笔,作业本,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几支钢笔,你们想买吗?请赶快准备好钱吧。

(分别请3个表现好的学生用不同付钱方法上来购买,并说说购买方法)小结:在用人民币付款时,可以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组合,也可以给付大面额的钱找补小面额的钱。

付钱的方法应该有很多很多,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多留心多积累。

(2)学习找钱
师:有了刚刚的购物经验,我们接下来继续买更多你们需要的文具吧,好不好?
(在讲台摆出尺子、削笔刀、文具盒、彩色笔等文具,逐个请学生上来买不同的文具,教师当售货员)
生1:我用1元,想买一把尺子。

生2:我用1元5角,想买一个削笔刀。

生3:我用10元,想买一个文具盒。

生4:我用10元,想买一盒彩色笔。

在每个学生上来买东西时,教师询问班级学生,如何找钱给他们,应该找回多少?怎么算出来的?
(3)1元钱可以买什么?
师:刚刚你们都买到了很多文具,老师手上也有1元钱,我也想买文具,我可以买些什么呢,你们能告诉老师吗?(请几个学生汇报,1元能买什么)
①(10个橡皮擦);
②(2个橡皮擦和一把尺子);
③(一把尺子和一个练习本);
④(2支铅笔);
⑤(1支铅笔和5个橡皮擦);
⑥(1支铅笔、3个橡皮擦、1个练习本);
⑦(1支铅笔、1个橡皮擦、2个练习本);
⑧(5个练习本);
⑨(1支钢笔);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棒,不但会凑钱购买小件物品,还知道怎么找钱了,希望你们以后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因为即使是小小的1元钱,也能买到很多的东西,是吗?
三、总结
小朋友,请你们回想一下,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们学到了什么?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独立完成课本11页练习
【板书设计】:
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购物活动为主线,以小组合作、同桌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付款,让学生经历算钱、付钱和找钱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购物的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