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卷和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
1.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

2.换算下列单位:1.2h=min;0.12m=mm。

3.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为,图中物体的长度cm。

4.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

在对接前,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的,越来越靠近核心舱;对接后,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的。

(两空选填“静止”、“运动”)
5.如图所示,清澈的水面可以看到水车的倒影,倒影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

若水深1.2m,水车最高点距离水面3.5m,则该最高点到其水中倒影位置的距离为m。

6.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选填“超声”或“次声”)发现昆虫,人耳听不到蝙蝠发出的这种声音,是由于其频率(选填“过小”或“过大”)。

如图乙所示,
从玻璃罩内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音乐芯片的音乐声逐渐减小,由此现象可推理得出
不能传声。

7.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听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叫做共振现象。

同时会看到紧靠左边音叉上的小球被多次弹开,小球被弹开表明:左边的音叉正在。

如果将这个实验装置整体保持原样转移到月球表面上去做实验,那么你认为该小球(选填“会”或“不会”)被弹开,其原因是。

二、选择题
8.夏夜,溧阳萤火虫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

此情景中()
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9.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合唱比赛中,师生引吭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抒发浓浓爱党爱国之情。

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A.响度大B.音调高C.频率高D.振幅小
10.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A.红、橙、绿B.红、绿、蓝C.蓝、靛、紫D.红、黄、蓝11.“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水下舞蹈《祈》演绎了绝美洛神。

在舞蹈中,来自水池上方的灯光射入水中,演员迎着灯光飘动,象征着奔向太阳。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池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C.光能在水中传播,说明光传播需要介质
D.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12.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到“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莺的歌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潺潺流水声是通过水传入人耳的
C.潺潺流水声传入人耳不需要时间
D.鸟鸣声和流水声的音色相同
1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杯弓蛇影B.凿壁偷光
C.海市蜃楼D.天狗食月
14.噪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严重污染源之一,防噪已经是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人员配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器
D.高架桥道路两侧安装透明隔音板
15.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反射红光
C.桃花吸收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
(多选)16.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眼睛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
A.眼睛的光能觉察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B.粉笔字发出的光射入人眼
C.粉笔字将光反射入人眼
D.光在粉笔字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
(多选)17.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

下面四个图中表明该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三、作图题
18.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9.如图所示是由光源S发出的两束光,由水射入空气中,请画出它们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20.以下是小明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此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物理量AB段BC段AC段
路程s/cm4556101
时间t/s3 2.8 5.8
平均速度v/(cm•s﹣1)1517.4
【实验分析】
(1)小车沿斜面从顶端下滑到底端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应使斜面坡度比较小,目的是。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强同学利用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和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反射面)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进行实验。

(1)小强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关系。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3)在实验时,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环境应(选填“亮”或“暗”)一些,小强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的位置,这两个像分别为图中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选填“P”或“Q”)平面镜成像得到的。

(4)小强分析了出现两个像的原因,吸取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选填“薄”
或者“厚”)的玻璃板进行实验。

(5)如图2,小强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来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最好选用(选填模型下的序号)。

五、综合应用题
22.小明乘坐小汽车至隧道口,看到路边有如图所示的信息。

车辆在隧道中正常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km/h,若小明乘车通过该隧道用时5min,则该车在隧道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该车有没有违反交通规则?
23.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

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
1.科学家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应是提出问题。

【考点】物理学方法.
【分析】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主要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解:科学探究的六个步骤主要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评估,交流与合作。

因此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

故答案为:提出问题。

2.换算下列单位:1.2h=72min;0.12m=120mm。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分析】(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3600s;
(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

【解答】解:1.2h=1.2×60min=72min;
0.12m=0.12×103mm=120mm。

故答案为:72;120。

3.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mm,图中物体的长度 2.20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2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
=3.20cm﹣1.00cm=2.20cm。

故答案为:1mm;2.20。

4.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

在对接前,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越来越靠近核心舱;对接后,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两空选填“静止”、“运动”)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在对接前,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越来越靠近,所以是运动的;
对接后,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位置没有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5.如图所示,清澈的水面可以看到水车的倒影,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若水深1.2m,水车最高点距离水面3.5m,则该最高点到其水中倒影位置的距离为7 m。

【考点】光的反射现象.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①清澈的水面可以看到水车的倒影,是由于水车在水面上成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已知水车最高点距离水面
3.5m,则最高点在水中的倒影距离水面也是3.5m,该最高点到其水中倒影位置的距离为3.5m+3.5m=7m。

故答案为:反射;7。

6.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超声(选填“超声”或“次声”)发现昆虫,人耳听不到蝙蝠发出的这种声音,是由于其频率过大(选填“过小”或“过大”)。

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内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音乐芯片的音乐声逐渐减小,由此现象可推理得出真空
不能传声。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1)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发现前方的障碍物;频率大于20000Hz 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次声波与超声波;
(2)实验中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但可以通过铃声的变化趋势,推测出真空时的情况,这种方法称为理想推理法或科学推理法。

【解答】解:如图甲所示,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发现昆虫,人耳听不到蝙蝠发出的这种声音,是由于其频率过大;
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由此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超声;过大;真空。

7.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听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振动发声,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叫做共振现象。

同时会看到紧靠左边音叉上的小球被多次弹开,小球被弹开表明:左边的音叉正在振动。

如果将这个实验装置整体保持原样转移到月球表面上去做实验,那么你认为该小球不会(选填“会”或“不会”)被弹开,其原因是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
【分析】(1)敲击右边的音叉,右边的音叉振动,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给左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振动导致乒乓球弹起。

(2)月球上是真空,右边音叉的振动没有介质传到左边的音叉上,所以左边的音叉不会振动,乒乓球不能被弹起。

【解答】解:(1)敲响右边的音叉,右边的音叉振动,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给左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左边的音叉振动导致乒乓球弹起。

(2)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右边音叉的振动没有介质传到左边的音叉上,所以左边的音叉不会振动,乒乓球不会被弹起。

故答案为:振动;振动;不会;真空不能传声。

二、选择题
8.夏夜,溧阳萤火虫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

此情景中()
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考点】光源.
【分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而看起来很亮的,不是自身发光,月亮不是光源;
萤火虫是自身发光,是光源,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合唱比赛中,师生引吭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抒发浓浓爱党爱国之情。

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A.响度大B.音调高C.频率高D.振幅小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解答】解:引吭高歌中的“高”主要说明声音大,即响度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A.红、橙、绿B.红、绿、蓝C.蓝、靛、紫D.红、黄、蓝【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分析】光的三原色的红、绿、蓝,光的三原色能合成各种色光,所以彩色电视能出现多彩的画面。

【解答】解:光的三种基本色光是红、绿、蓝。

彩色电视上多彩的画面,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合成的。

故选:B。

11.“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水下舞蹈《祈》演绎了绝美洛神。

在舞蹈中,来自水池上方的灯光射入水中,演员迎着灯光飘动,象征着奔向太阳。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池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C.光能在水中传播,说明光传播需要介质
D.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可近似的认为等于真空中的速度,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
(3)光可以在透明介质中传播,但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4)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不发生偏折。

【解答】解:
A、光在均匀池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图中也可以看出水中的光线呈直线传播,故A正
确;
B、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小,故B错误;
C、光能在水中传播,但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错误;
D、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但光垂直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故D错误。

故选:A。

12.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到“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莺的歌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潺潺流水声是通过水传入人耳的
C.潺潺流水声传入人耳不需要时间
D.鸟鸣声和流水声的音色相同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
【分析】(1)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3)根据声音传播是有速度的进行分析;
(4)通过音色来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声。

【解答】解:A、我们听到莺的歌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故A正确;
B、潺潺的流水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故B错误;
C、水声在空气中传播时,因为有速度,所以传入人耳需要时间,故C错误;
D、鸟鸣声和流水声的音色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1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杯弓蛇影B.凿壁偷光
C.海市蜃楼D.天狗食月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杯弓蛇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凿壁偷光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故B错误;
C、海面上的“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

D、天狗食月是月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4.噪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严重污染源之一,防噪已经是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人员配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器
D.高架桥道路两侧安装透明隔音板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机场人员配戴有耳罩的头盔,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B不符合题意;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器只能检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
D、高架桥道路两侧安装透明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桃花反射红光
C.桃花吸收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点】物体的颜色.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

【解答】解:花是不透明的物体,桃花呈现红色是由于它可以反射红光,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多选)16.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眼睛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
A.眼睛的光能觉察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B.粉笔字发出的光射入人眼
C.粉笔字将光反射入人眼
D.光在粉笔字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
【考点】漫反射.
【分析】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能看到粉笔字,就是粉笔字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但粉笔字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它是反射了光。

【解答】解:粉笔字和眼睛都不会发光;光的反射有两种情况,在本题中,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即粉笔字的光是朝各个方向都有反射,故是漫反射,故CD正确。

故选:CD。

(多选)17.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

下面四个图中表明该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解答】解: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A、①图象是s﹣t图象,表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②图象是s﹣t图象,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③图象是v﹣t图象,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
D、④图象是v﹣t图象,表明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三、作图题
18.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解答】解:
首先过入射点O垂直于镜面做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下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度数等于入射角为90°﹣60°=30°,如图所示:
19.如图所示是由光源S发出的两束光,由水射入空气中,请画出它们的折射光线。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据此画出图。

【解答】解: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画出右边的折射光线;
当光线垂直于界面射入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据此画出左边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0.以下是小明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此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小车、刻度尺、停表、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物理量AB段BC段AC段
路程s/cm4556101
时间t/s3 2.8 5.8
平均速度v/(cm•s﹣1)152017.4
【实验分析】
(1)小车沿斜面从顶端下滑到底端是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应使斜面坡度比较小,目的是便于时间的测量。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测量路程的工具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的停表。

实验数据:已知BC段的路程和时间,再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
(1)根据各段的平均速度判断物体的运动;
(2)为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斜面倾角应小一些。

【解答】解: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测量路程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要用停表。

实验数据:小车在BC段的路程为:s BC=56cm,t BC=2.8s,
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v BC===20cm/s;
(1)由上面实验知AB段的速度小于BC段的速度,故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2)斜面的倾角越小(坡度越小),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所以,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减小斜面的坡度。

故答案为:v=;刻度尺;停表;20;
(1)变速;(2)便于时间的测量。

2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强同学利用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和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反射面)和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进行实验。

(1)小强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在实验时,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环境应暗(选填“亮”或“暗”)一些,小强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的位置,这两个像分别为图中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P(选填“P”或“Q”)平面镜成像得到的。

(4)小强分析了出现两个像的原因,吸取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薄(选填“薄”或者“厚”)的玻璃板进行实验。

(5)如图2,小强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来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最好选用A(选填模型下的序号)。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使观察效果更明显;
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判断A'点是两个玻璃板面成的像;
(4)实验中为了防止玻璃的两个面都能成像,影响实验效果,应采用较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