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策略研究——基于新媒体背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月25日出版 2018年第3期 

扬少数民族文化,例如举办节庆活动,或者壮族民俗知识竞赛等,让受众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借助活动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潜在传播。[1]

(三)微电影

微电影是指适合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微电影,使受众通过短暂的空闲时间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愉快的接触和了解。 用微电影记录广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让全世界欣赏到广西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2015年,广西微电影《金花寨》曾获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节一等奖,这部微电影是首部揭示广西十万大山秘宝、少数民族近代生活的微电影,展现中国壮乡十万大山的独特魅力。微电影短小精悍、主题鲜明和内涵丰富,通过讲述美丽广西的风土人情和动人故事,弘扬中国梦积极向上的精神,充满人文关怀,大量微电影是有关广西唯美风光、非遗保护的内容。

(四)APP

APP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有前景的开发方向。新媒体时代,将先进的传播技术和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紧密结合,是一条颇有新意的路子。例如在手机APP中,发布有关民族文化方面的新闻、介绍边疆民族地区的旅游景点等。“在崇左”APP是左江日报社重点打造的以新闻资讯、互动服务和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应用客户端,为左江市民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各类资讯信息和便民服务。“在崇左”APP以左江本地居民和国内外游客为主要客户发布本土化信息,提供重大新闻、政务信息、生活资讯和游客指南服务等,其中有大量内容与少数民族文化有关,满足受众全方位的信息需求。

二、新媒体背景下广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

广西边疆地区由于信息传播相对闭塞,传播途径也很有限,即便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新媒体的出现,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体的扩张,打破了原本的闭塞状态,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文化传播的媒介生态得以改善,广西西南边陲独特绚烂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被外界所知。然而,新媒体在给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缺乏有关民族文化内涵的内容

广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进程相对滞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还不够。在多数地方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中,有关少数民族文化本质的内容还很欠缺。尽管新媒体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新的平台,但是面对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和信息爆炸,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还相对薄弱。网站中的信息一般常聚焦于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新闻报道,例如广西壮族“三月三”,新闻报道形式单一,未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客观上导致了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对少数民族文化整体形象的认知不够丰富,难以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2]

(二)文化资源利用率低

南疆国门城市崇左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除壮族、汉族和瑶族为世居民族外,还有苗、侗、京、土家、仫佬、布依、黎族和毛南等17个散居少数民族。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特性,而媒体有时更多关注的是广西边疆地区的山水风光和舒适气候条件,真正涉及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信息不多,文化资源利用率低,还有待开发利用。

(三)商业性过于浓厚

有些媒介传播是以扭曲少数民族文化来换取经济利益,不仅没有抓取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大力宣传,甚至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以“博眼球”的方式吸引关注,或对民族文化进行恶搞。

新媒体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如果不重视内涵挖掘,流于形式,传播内容易倾向娱乐化。如果只讲究视觉冲击力、视觉审美效果,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进行“过度包装”,就会致其“变味”。过度商业化,可能会让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成为毫无内涵的文化消费噱头。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策略分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呈现出强大的扩张力和表现力,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有效传播。新媒体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以何种策略运用新媒体实现有效传播,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议题。

(一)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增加传播投入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媒体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够。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多数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传播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这种单一的投入方式效果十分有限。打破单一的政府投入机制,搭建多层面的资金来源平台,才能让文化建设永葆活力。新媒体是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呈现的载体,也是传播的载体。人才的缺失是威胁少数民族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支既熟悉本民族文化,又精通传播、营销的专业人才队伍。传播从业者对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进行把关,他们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到国家的各个角落,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郑永涛 广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50-

第35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mzsfxyxb@163.com(总第118期)

(二)打造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产业链

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繁荣,而文化繁荣反过来又进一步带动经济。新媒体产业开发,使传播渠道多样化。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用户持续增长,都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将民族文化用电视、电影和动漫等形式呈现,让受众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通过讲好故事,来吸引受众的关注,不仅让受众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最真切的一面,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如《广西故事》百集专题片拍摄制作了第2集《花山岩画》和第17集《白头叶猴》,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展示洛越文化的神奇,展现南疆风景之美。广西边境城市崇左借助电视媒体走出了边疆,走向了世界,增强了本民族的文化自觉。新媒体也正在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扎根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凸显本民族文化特色,使少数民族文化保持生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媒体突破时空限制、降低成本。尤其是微博和微信的运用,让公众在传播过程中更主动,受众的参与提高了传播效率。打造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产业链,树立民族文化品牌,可实现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互联网+”多元传播 拓宽渠道

新媒体的出现拓宽传播渠道,文化传播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提升传播效果[3]。依托广西边疆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把握科技发展趋势,不断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在深度和广度层面的传播。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互联网+民族文化”网络平台的建设,带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产业链发展,打造广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如2016年12月31日,作为南疆国门大学的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举办2017跨年篝火晚会。全校师生员工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同迎接2017年的到来。晚会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舞蹈汇演、篝火狂欢、燃放烟花焰火、游园游戏和美食一条街等。其中,点燃篝火和燃放烟花的环节最为吸引人,绚丽多彩的烟花和熊熊燃烧的篝火交相辉映,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各民族的同学围着篝火歌唱欢呼,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通过直播的形式向全球用户送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跨年盛况,加深了观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有利于激发本民族的自豪感。“互联网+民族文化”正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4]。

结 语

新媒体拥有数字化、互动性的根本特征。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渠道、平台和终端的作用和价值日益凸显,当今的新媒体已经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也跨越了文化的隔阂。广西边疆地区应坚持本民族文化理念,加强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将新媒体传播植根于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中,使新媒体和少数民族文化能够互相融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J].新闻传播,2014(3).

[2]李达.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策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3]郑永涛.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跨境传播策略——以广西壮族与越南岱侬族同根文化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6).

[4]欧黔.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贵州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J].新闻世界,2016(11).

责任编辑:李凡生

-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