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雎》《蒹葭》考题集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关雎》《蒹葭》考题集锦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3.本诗围绕-一个______ 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__________,通过
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5.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6.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7. 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这四句运用了
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9.《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10.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结合本诗谈谈你
对
这句话的理解。
(3分)
参考答案
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窈窕淑女。
3、求
4、辗转反侧,
采之、之、友之、乐之。
5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6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7 (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8答案: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
理想的佳偶。
(说“比兴”也正确,兴中有比)
9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10《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1分)。
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
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
(1分);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1分)。
《蒹葭》中考试题汇编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姜姜,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矣。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考题(一)
1.本诗选自《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本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现诗的全部旨意出来,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每章的后四句都具体写主人公执着的追求爱情,“溯洄”二字写寻找意中人逆流而上的情景,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溯游”二字写顺流而下寻找意中人的情景,突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6.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
8.本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抒发的感情?
考题(一)参考答案:
1.风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道路迂曲回盘,坎坷难行失望、惆怅
4.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5.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
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
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6.苍、霜、方、长、央
7.诗中景物描写都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忽上忽下地寻找伊人,伊人忽隐忽现,忽远忽近是动态描写。
8.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9. 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和相思之苦。
考题(二)
10、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1、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2分)
1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2分)
考题(二)参考答案
10、(2分)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1、(2 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意对即可)
12、(共2 分)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1分),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分)。
考题(三)
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蒹葭(节选)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1 分)
考题(三)参考答案
(1) 通过描写"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
(或情景交融) (1 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
(2)苍、霜、方、长、央。
(1分,漏一字不得分)
考题(四)
1、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凄清而苍凉的秋景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
2、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
答案: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
3、简要分析“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4、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苍、霜、方、长、央。
考题(四)
1.赏析《关雎》并答题
①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②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_友之乐之。
2。
赏析《蒹葭》并答题
①诗中为爱情设置了一个特定环境:蒹葭、白露、道阻、水中,表现用人公对爱的纯洁与执着。
②全诗反复铺排描写,渲染扑朔迷离的寻爱历程,极富金蓄美、
意境美、回环美、音乐美。
3.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
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常用“赋”、“比”、“兴”手法。
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
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
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
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C、《关雎》描写了大个青年小伙子,价偷地爱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
诗中的“君子”和览淑女殳档为贵族最省爷”秋的小姐”;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
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
4、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兼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
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这首诗和关睢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很大的差别。
B、蒹葭中没有明确的故事,第-章写到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
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
第二章、第三章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兼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C、在艺术手法上,《兼葭》比《关雎》“兴”的特点便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兼蓖、霜露、秋水、小道、湄、诶等,都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欲即转离,这又都是动态的描摹,如此动静结合,使这幅画给人留下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