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作品风格形成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多芬作品风格形成及分析
作者:陈彦如
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7期
【摘要】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集古典音乐的大成,贝多芬的人生短暂,却佳作迭出,被尊为“乐圣”。在浪漫主义风格蠢蠢欲动的势态下,他锁住命运的咽喉,迸发出对世界人文的无限爱火。本文笔者将对贝多芬创作风格的形成及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等多元性因素进行分析与整合。
【关键词】贝多芬;作品风格;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047-02
一、引言
在众多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间,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年,享年57岁)可谓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他的人生处在剧烈动荡的世纪之交,封建主义正在逐渐崩塌,新兴的资本主义正在冉冉兴起,与当代的很多进步青年一样,他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熏陶,他被其自由与平等的思想深深的影响,将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想结合在了其音乐创作之中,成为了一代大师。同时,无论是音乐的表现手法,还是音乐的结构形式等,他都做出了很大的革新,承上启下,不仅仅丰富了古典音乐的体系,同时为即将到来的音乐的情感解放做出了铺垫。在这位大师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杰作,两百多首钢琴曲,9部交响曲,1部歌剧。通过他的音乐作品,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大师在坎坷命运道路上前行的人生轨迹,参悟他内心的情感世界与对于哲理思考。
二、贝多芬创作风格的形成
一个作曲家,其创作风格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在此,我决定主要从其对前人的继承,其生活经历对他的影响,当代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音乐前辈的影响
贝多芬的音乐活动主要集中在贵族的社交圈里,这样使他有更多的接触启蒙主义和其他艺术门类的机会和条件。同时,贝多芬在波恩的时候还受到了多位老师的指导,波恩宫廷的管风琴师内弗便是其中之一,贝多芬自1779年开始在他那里学习巴赫及克莱门蒂等的作品,这些都为贝多芬后来正式登台表演打下了全面和良好的音乐基础。
贝多芬还与约翰·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茨贝格、约翰·中克还有安东尼奥·萨列里等结为师友。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海顿、莫扎特等古典时期的代表性音乐家们对这位德国作曲家的教诲与垂青。
贝多芬在15岁的时候在维也纳与莫扎特见过一面,虽然两人没有过多的接触,但是莫扎特在创作上给了贝多芬极大的影响。在音乐史上莫扎特是第一个独立凭借自己的力量生存的平民音乐家,在他的信件中曾经表现出他对于自己作为贵族的附庸表示十分的不满,并表示自己的自尊心超过了那些骄傲的伯爵们,这些对贝多芬的情感无疑都产生了一定的触动。贝多芬在波恩第一次接触到海顿,后来贝多芬在奥地利也归入海顿门下。海顿对于古典音乐有十分重要的贡献,他完成了奏鸣曲体裁,写下了100多部交响曲,发展了慢乐章的结构,在慢乐章中引进了变奏曲的曲式,使慢乐章成为最富有抒情性的乐章。这些都对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特别是早期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生活经历的影响
贝多芬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童年的他生活十分贫寒,在17岁的时候就负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的幼年,正植波恩的统治者推行“开明专制”,风清气正的时代氛围使波恩一度成为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腹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贝多芬从小便受到了当时的进步文化熏陶。从1781年起贝多芬在波恩剧院的乐队工作,在工作期间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同时也接触了当时的文学作品,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89年前后,贝多芬思想逐渐成熟,他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并受到了激进启蒙主义的影响,这种影响深深烙印在他之后的音乐创作中。1792年贝多芬赴维也纳深造,这段时期是贝多芬的上升期,他的天才受到维也纳上层的欢迎,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期,这时他创作的作品中显露着那种乐观主义奋发向上的精神。1798到1802年是他人生的转型期,这个期间法国大革命爆发,使贝多芬接触到了法国革命时期的音乐,了解到了法国人民的英勇斗争,正当其音乐生涯蒸蒸日上,命运却急转直下,他发现自己患上了耳疾,日益严重以至于他想要放弃生命,但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沮丧,逆境没有压垮他的意志,反倒使他的创作风格产生质的裂变。
(三)当时哲学思想流派的影响
贝多芬是个既倾向于哲学又倾向于文学的作曲家。他一生都很重视哲学思维,无论是他的音乐还是德国古典哲学都是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产物,其中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指的是康德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康德是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辩证思想是:两个对立的“力量”,引力和斥力的统一和相互渗透。贝多芬在波恩和以后对哲学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虽然在康德活着的时候,贝多芬没有拜访过他,也没有通过书信。但贝多芬的札记中有康德的箴言,其藏书中有康德论述的宇宙起源论的假设。在贝多芬看来,引力和斥力的斗争,不仅是构成宇宙天体运动的动力,也构成了人生。这种哲学观点深刻体现在他的音乐中;主题之间相互对立的矛盾、音与音之间平衡的破坏
和重建,都是矛盾、对立推动下的运动。他将这种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运用在交响曲、奏鸣曲和钢琴协奏曲中。
另一位哲学家黑格尔和贝多芬是德国同一时代两个伟大的儿子,均出生在1770年。黑格尔的辩证法萌芽大致发生在法兰克福时期,即从他27岁到30岁这段时期,大约是贝多芬开始创作《第一交响曲》和《第五钢琴协奏曲》的阶段。虽然二者也相互隔绝,不通信息,但黑格尔哲学同法国革命以及其对德国知识分子的影响是血肉相连的。黑格尔认为,辩证法构成推动实在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和一切事业的灵魂和原则。从他的哲学观点来看待德国的古典音乐则是:音乐作品的大胆风格,就是要走向对立,唤起最强烈的矛盾和不协调,这样它在挖掘和音的全部力量之中就能显示出它自己的力量。贝多芬的音乐威力也正是用设置矛盾、解决和克服矛盾来建立他的音响序列。而贝多芬所擅长使用的奏鸣曲式也正符合了黑格尔的矛盾学说。所以在这种辩证结构上,贝多芬音乐和黑格尔音乐美学思想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除了哲学思想,宗教也对贝多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贝多芬的晚年。那时,贝多芬的双耳几乎完全失聪,在事业、理想、爱情、亲情上他都历经磨难,同时,启蒙运动的失败和它带来的负面反应,让他意识到启蒙运动的思想并不能使人们摆脱精神上的桎梏,因为它缺乏宗教教义的号召力和发展潜力,一旦思想基础被动摇,人们心中的信仰便会迅速瓦解;贝多芬有理由认为宗教音乐能够抚平人们心中的痛苦,在创作中大面积运用复调手法,展现出对巴洛克音乐神学的缅怀,又不同于过去带有教会调式痕迹的音乐,而是人类与上帝共同存在,有着深厚的人文信仰的存在。贝多芬音乐的宗教情怀,也正如这种对现实是往后的一种寄托和涅槃。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十八世纪,这一时期正是欧洲资本主义成长、壮大的时期,为了适应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需要,在法国产生了启蒙思想,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即将到来的革命而启发人们的思想,号召人们为正义和普遍平等而斗争,18世纪欧洲出现了秘密结社“共济会”,这种结社组织也是在“启蒙”思想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贝多芬一生裹挟在大革命浪潮中,以笔代枪,奏出属于全世界的人文主义时代最强音。
三、贝多芬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分析
(一)青年时期
时间系指1800年以前,即他在波恩及维也纳前期创作的钢琴奏鸣曲。这一时期,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音乐天才形象,显示出旺盛的写作欲望及深刻的独创性,得到了维也纳上层社会的欢迎。他的创作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与生机勃勃的气势。同时,贝多芬经历了人生和命运的巨大痛苦和考验,他的耳聋病症带来无法形容的痛苦,但他最终战胜自己的沮丧,对艺术的崇高信念使得他继续在不幸中生存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