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优化对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新鲜母乳质量改善效果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优化对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新鲜母乳质量改善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22T06:24:06.894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期作者:李月迎陈玉艳周海云黄文娟
[导读] 目的:分析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优化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新鲜母乳质量的效果。
李月迎陈玉艳周海云黄文娟通讯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新生儿科
摘要:目的:分析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优化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新鲜母乳质量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案例来自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胎龄大于32周的早产儿50例,其中1~4月未实施母乳喂养质量改进的25例早产儿定为对照组,5~8月实施母乳喂养质量改进的25例早产儿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新鲜母乳质量和母乳喂养率。
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与对照组早产儿出院时身长、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新鲜母乳喂养率、母乳日均喂养次数以及新鲜母乳合格率情况、头围以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应用于早产儿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新鲜母乳喂养率,提高母乳质量,对于早产儿的恢复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新鲜母乳质量
早产儿的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则其器官功能以及环境适应力就越差,在新生儿阶段极有可能会出现并发症,甚至有死亡的风险,因此,早产儿的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一直都是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1]。
本研究分析了母乳喂养质量改进优化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新鲜母乳质量的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案例来自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早产儿50例,其中1~4月未实施母乳喂养质量改进的25例为对照组,5~8月实施母乳喂养质量改进的25例早产儿为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早产儿15例,女性早产儿10例,平均胎龄为(29.85±1.72)周,平均体重为(1.28±0.32)kg,出生1分钟Apgar评分为(7.82±1.02)分。
观察组中男性早产儿16例,女性早产儿9例,平均胎龄为(29.76±1.70)周,平均体重为(1.30±0.28)kg,出生1分钟Apgar评分为(7.76±1.04)分。
两组早产儿的临床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针对新生儿的喂奶,对照组均实施病情允许下及时开奶喂养,在NICU监护时期将母婴分离,由医护人员予以母乳喂养,无母乳的情况则进行配方奶喂养[2-4]
观察组:(1)在产妇妊娠期间,要加强对于母体和胎儿的评估,当发现产妇为早产高风险时,及时的对其开展早产儿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工作,帮助产妇及时的掌握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意义,其中要着重告知其母乳喂养的优势。
在早产儿分娩完毕以后,护理人员要及时的指导产妇正确的排乳方法,并告知其注意事项,告知产妇最好在产后1小时之内排乳,有效的促进乳汁分泌[5-6]。
(2)首先在早产儿入住到了新生儿科之后,及时的开展常规健康宣教,并予以产妇宣传册,宣教方法包括317护推动母乳相关课程、播放母乳喂养宣教视频等。
其次,为产妇准备好NICU母乳喂养的基本设备,并设置好母婴室、哺乳室、袋鼠妈妈护理室,医并确保设施的齐备,能够满足母乳喂养的需求,让具备了送母乳的产妇直接现场进行母乳收集[7]。
再次,护理人员要每天对刚入科的早产儿家属开展培训,告知早产儿家属,及时的将新鲜母乳送给早产儿食用,并且以母乳喂养为基础,持续提高新鲜母乳喂养率。
最后,科室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母乳管理系统,对当前医院内的早产儿母乳喂养情况进行统计,包括母乳时间、质量等[8]。
(3)当患儿奶量达到了每天50~80毫升的时候,应当根据医嘱加入母乳强化剂,在初始时期添加半剂量,并且在后续逐渐增加,直至全量喂养。
当早产儿当前无法经口喂养时,应当予以其母乳鼻饲喂养,在开展喂养工作之前,要予非营养性吮吸5分钟,提高早产儿吮吸能力,减少鼻饲喂养时间[9-10]。
(4)根据实际情况要定期的安排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探视,当早产儿的身体状况平稳之后,予袋鼠式护理、母婴同室,并实施家庭参与式陪护,及时的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方法和照护方法指导[11]。
(5)护理人员要与产妇保持沟通交流,密切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针对焦虑问题对产妇进行床旁心理疏导,并与产科及产后康复科合作,指导产妇掌握挤奶及催乳方法,告知保持好心情及保证充足休息对母乳分泌的重要作用,以增强其母乳喂养信心。
1.3观察指标
(1)在干预2周以后,对比观察两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新鲜母乳合格率、母乳喂养平均次数以及母乳日均喂养量。
(2)对比观察两组早产儿在出院时的基本身体情况,包括身长、头围、体重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25.0软件开展统计和分析,其中通过[n(%)]表示计数单位,(x±s)表示计量单位,检验方法选择T检验法,当数据对比P小于0.05时,则表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干预后,观察组的新鲜母乳喂养率、母乳日均喂养次数以及新鲜母乳合格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
(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在早产儿在食物选择方面,母乳一直都是新生儿最好的选择,母乳之中包含了新生儿成长所需要的一切营养,而早产儿食用母乳,能够有效的促进其成熟和生长,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其喂养耐受性,并且可以预防其出现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但是现阶段的封闭式监护病房管理,会将母婴分离,导致新生儿难以食用到母乳,而新鲜母乳指的是母乳离开母体之后,不予以任何加工和处理,并且在3小时之内予以新生儿食用[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早产儿与对照组早产儿出院时身长、体重对比差异不大(P>0.05)。
观察组的新鲜母乳喂养率、母乳日均喂养次数以及新鲜母乳合格率情况、头围以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应用于早产儿护理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新鲜母乳喂养率,提高母乳质量,对于早产儿的恢复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铭第,任晓旭,李娜,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院早产儿母乳喂养决策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8):613-618.
[2] 刘婵,王丽,窦亚兰,等. 早产儿母乳宏量营养素和总能量横断面调查[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1,16(4):301-305.
[3] 刘德林,郑姣,门光国,等. 母乳喂养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影响研究[J]. 中华眼底病杂志,2021,37(5):348-351.
[4] 王金雅,丁梦贞,柳文霞,等. 晚期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质量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21,36(4):37-39.
[5] 高静,胡丽娟,孙燕. 母乳喂养促进综合方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1,32(5):647-650.
[6] 吕高峰,石华平. 母乳喂养持续改进对极早和超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1,43(8):861-864.
[7] 符以娟,吴海玲,张雯瑶,等. 母乳喂养对晚期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1,32(5):642-646.
[8] 卞国芳,杨凤. 基于前馈控制的母乳口腔护理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5):193-196.
[9] 孙康. 早产儿出院时直接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21,48(10):697-700.
[10] 童笑梅. 早产儿经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疑虑与挑战[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1,28(2):102-106.
[11] 陈宁,才海燕,高彩云,等. 母乳库建立对早产儿生命质量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1,32(5):677-681.
[12] 梁金红,郭少霞,陈燕珍. 产妇系统化健康宣教对早产儿母乳喂养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循证护理,2021,7(1):109-113.
[13] 蒋俊玉. 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母乳强化剂的可行性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