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物理八上期末模拟质量跟踪监视试题(三)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样题(1)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样卷(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交流合作2.用声音刻录百年记忆,听文物致敬百年风华.建党百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红色印记百件革命文物的声音档案.听众辨别出讲述人是哪位播音员,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3.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4.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5.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雪消融B.壶口冒“白气”C.深秋霜降D.露珠的形成6.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7.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8.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华B.凝固C.升华D.液化9.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摔碎成大小不同的两块镜片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关于两块镜片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B.两块镜片都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C.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相同D.两块镜片都成不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同10.夜晚的公园,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红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A.红花黑叶B.黑花红叶C.红花红叶D.黑花黑叶11.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A.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C.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12.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3.云南北迁亚洲象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之间通过频率▲(填“大于”或“小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声音通过▲传递到大象的耳朵,为了监测亚洲象的行踪,云南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在夜晚无人机可以通过大象辐射的▲线,对其行踪进行监测.14.物理教研小组做研究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θ增大5°,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选填“增大”、或“减小”)▲°.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15.“做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沸腾知识时,小雨做了如下实验: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沸腾需要 ▲ ;迅速塞紧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此过程中烧瓶内水蒸气遇冷 ▲ (填物态变化名称),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 .16.如图所示是某固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 ▲ (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 ▲ 吸收热量(需要/不需要),该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为 ▲ min .17.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 ▲ 的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 ▲ ,当筷子不动,用不同的力吹管时,改变了声音的 ▲ .18.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 ▲ 相同,甲和丁的 ▲ 相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 ▲ .甲 乙 丙 丁19.2020年6月29日,在我国四川盆地和福建附近出现一次罕见的日环食现象(如图甲所示),它的形成是由于光在真空中沿 ▲ 传播的缘故.如图乙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在光屏上2的位置能看到 ▲ 色;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 ▲ 、蓝叫做三原色光.20.依据表中提供的数据(1个标准大气压下)可知:水银在﹣40℃时的状态是 ▲ (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酒精的凝固点是 ▲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在南极长城站测量室外气温时应选用 ▲ 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三、综合应用题:本题7小题,共52分.21.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6分)物质熔点沸点 酒精 ﹣117℃ 78.5℃ 水银﹣38.8℃ 357℃(1)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持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3)如图所示,A是烛焰上的一点,B是人眼的位置,请画出经过平面镜看到A点的光路图.22.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小明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目标检测(三)物理试题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检测试题(三)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本卷g 取10N/kg )1.(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成为首位跑进10秒内的中国人。
赛跑过程中关于运动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坐着的观众是运动的B. 运动员冲刺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人具有惯性C. 运动员蹬地起跑,说明力可以改变人的运动状态D. 运动员的鞋底花纹很深,是为了减小摩擦2.(2020甘肃省天水市)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B. 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所受米给它的摩擦力方向向上C. 图丙中在力F 拉动木板B 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不变D. 图丁小球可在A 、B 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最高点B 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保持静止3.(2020四川成都)如图所示的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A. “吸盘”挂钩贴在竖直墙面上B. 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C. 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D. 用硬纸片“托住”杯中的水4.(2020贵州铜仁)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下列与压强知识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书包背带做得宽而平,是为了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B. 拦河坝修建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班级 姓名 座号C. 大气压强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D.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5.(2020山西)2020年5月27日,我国8名登山队员成功登峰测极成功登顶离不开准确的天气预报。
如图所示,是气象探测保障服务团队,在珠峰大本营准备释放甲、乙两个探空气球采集气象信息,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在探空气球释放前后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释放前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它自身的重力B. 释放前甲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乙受到的浮力C. 释放后探空气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空气所受的重力D. 释放后探空气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一定小于自身重力6.(2020安徽省)一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我们把卫星运行过程中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8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测试-06、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卷(二)(有解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二)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题)1、如图是我国即将建成的空间站基本构型,随着多个国家合作建造的国际空间站 2024 年退役后,它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空间站。
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A .地球B .实验舱C .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D .出舱行走的宇航员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B .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 B 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C .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D .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 冬天哈出的“白气”B.正在消融的冰冷C.夏天湿衣服晾干D. 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4、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5、安装在居民小区、银行等公共场所的电子监控系统能为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适时监控: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监控。
电子监控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A.平面镜成实像; B.凸透镜成实像;C.平面镜成虚像; D.凸透镜成虚像.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荷花的倒影 B.屏幕上的手影C.小孔成像 D.放大镜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
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需要吸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需要放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8、关于声音的利用和噪声的防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生利用超声波洗牙——声音能传递信息B .打雷时房屋在震动——声音能传递能量C .安装双层玻璃窗——传播中减弱噪音D .摩托车的消声器——人耳处减弱噪音9、用普通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突然有一只小飞虫飞到物镜上,则视野中()A.出现了一只大飞虫B.不会出现飞虫或黑点C.出现了一个大黑点D.出现了一只小飞虫10、 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江苏省盐城市某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江苏省盐城市某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分析论证2. 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3. 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
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4. 《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
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
”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说法均正确5. 小华时轻时重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是改变鼓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6. 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道路两旁载行道树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7.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D.用发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8.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期末复习:第2章《物态变化》习题精选(1)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期末复习:第2章《物态变化》习题精选(1)一.选择题(共9小题)1.(2020春•门头沟区期末)下列措施中,为了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将新鲜蔬菜存放在保鲜袋里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2.(2019秋•溧阳市期末)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吸热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D.冬天,家里的窗户玻璃常常变模糊,这主要是屋外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所致3.(2019秋•金湖县期末)从图象中获得有效信息,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培养的能力之一。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体D.海波是非晶体4.(2019秋•射阳县期末)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1:在试管内滴入少许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压瘪的气球(如图),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20cm;实验2:试管中不放酒精,压瘪气球并将其紧套在试管口,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相同时间,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5cm,对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做实验1就可以说明酒精汽化使气球膨胀B.只做实验2就可以说明空气遇热会膨胀C.对比实验1和2可知,使气球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酒精汽化D.两次实验最后取出试管充分冷却,都可以发现气球变瘪5.(2019秋•建邺区期末)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在标准大气压下,﹣5℃的冰块放在足量的0℃的水中会熔化D.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6.(2019秋•常州期末)下列各现象中,能够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的是()A.同样擦在两只手上的酒精,用嘴吹其中一只手、这只手上的酒精干得快B.喷洒在阳光下的水比放在屋内瓶中的水干得快C.同样的酒精,倒在碟子里比装在瓶子里干得快D.同样的容器装有等量的水放在同处,其中盛60℃的水比30℃的水干得快7.(2019秋•江都区期末)“糖塑”是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新】2022-2021年中考物理三模试题及答案
2021-2021学年中考物理三模试题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风能C.天然气D.核能2.在常温干燥的条件下,下面四种厨房用品属于导体的是3.小明在公园的湖面上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云和鱼都是虚像B.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云是虚像,鱼是实像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4.图2中的四种家用电器,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5.对下列常见现象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雾霾弥漫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雪花纷飞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排斥力C.盛夏,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6.下列实例中,目的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将铁轨铺在枕木上B.剪刀钝了磨一磨,使刀刃锋利些C.书包的带子扁而宽D.大型平板车安装有许多轮子7.如图3所示的实例中,工作时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8.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A.在高压电线下边放风筝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迅速用水来灭火C.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D.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9.如图4所示,用50N的水平拉力F将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拉动4m,用时2s,则A.拉力和支持力都不做功B.拉力的功率为零C.拉力做功为100JD.拉力的功率为100W10.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B.中学生走路的速度约为1.1m/sC.中学生立正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 D.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11.Wi-Fi是一种可以将电脑、手机等设备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
Wi-Fi无线路由器可以把有线网络信号和移动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供电脑、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接收。
图5是一种常用的路由器,它同时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既可以向移动终端传输无线网络信号,也可以通过网线将网络信号同时传输给多台电脑。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B. 正常人心脏跳动频率为72HzC. 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0mD.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4m/s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 )A. 不能传播声音B. 吸收了声波C. 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 使鼓面停止了振动3.下列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B. 盛夏,露珠凝结C. 深秋,绿叶凝霜D. 严冬,冰棱倒挂4.下列生活中的器具,用到紫外线的是( )A. 验钞机B. 电视遥控器C. 浴霸D. 感应式水龙头5.下列“像”的成因,与“日食”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 汽车后视镜中的像B. 放大镜中树叶的像C. 小孔成像D. 报纸上出现的窗外景色的像6.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 不成像B. 仍成像,且像在原来位置C. 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D. 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7.如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B. 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C. 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 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8.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A. B.C. D.9.为抗击疫情,口罩生产厂家竭力提高口罩的产能。
如图为全自动一次性口罩生产线的局部图,口罩由传送带匀速传送。
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口罩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 传送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口罩相对于生产线上用于加工的机器是静止的D. 口罩相对于传送带是静止的10.探究活动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非常重要.例如,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将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花四溅.以下活动中所用方法与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 探究声音传播时,将发声手机置于瓶内,不断抽出气体,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B. 测量人体体温时,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C.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D. 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11.如图所示,这些热学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A. 冰的熔化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冰受热均匀B. 加盖子的目的是减少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C. 金属盘中装热水,水蒸气的液化效果更好D. 在碘锤的上方凹槽中加冷水的目的是使碘蒸气快速凝华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调研物理试题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卷初二物理2020.1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两部分,共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项符合题意)1.阳光下,小明发现穿黑色衣物比白色衣物更加炎热.通过查找资料得知:不同的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的颜色放在太阳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针对“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2.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图甲,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B.图乙,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C.图丙,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D.图丁,敲敲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3.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清晨荷叶上的露珠C.深秋,大雾弥漫D.严冬,玻璃窗上的“冰花”4.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现象是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快B.次声波频率低,自然灾害往往会产生次声波C.广场噪声扰民是因为广场舞配乐音调太高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6.天气炎热,小明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棒冰以及吃棒冰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冷冻室里拿出棒冰时,棒冰表面出现霜,是液化现象B.从冷冻室里拿出棒冰时,棒冰附近出现“白汽”,是汽化现象C.吃棒冰时棒冰贴紧舌头,舌头会被“粘”住,是凝固现象D.吃棒冰时人感到凉爽,是升华吸热现象7.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滑路面,但刚下过雨路面潮湿时,司机却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可是当对面的车辆靠近时,却发现路面被照亮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路面潮湿,将光线全部吸收了B.路面被照亮后成为了光源C.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D.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8.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中,甲图用“水浴法”加热碘锤,乙图直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两种方法碘锤中都出现碘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4℃,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A.观察碘的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合理B.乙装置中固态碘只发生升华现象C.选用甲图的加热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D.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蒸气都会发生液化现象9.如图这是一款“迷你KTV”,在大型商场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其标配是:一个玻璃亭,一组由LED光源构成的触屏点唱机、两副耳机、两个麦克风,关上门,戴上耳机,你就可以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尽情歌唱.关于“迷你K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唱机屏幕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这三种色光混合组成B.玻璃亭可以减弱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彫响,这是在传过程中减弱噪声C.耳机收听声音时,其内部不一定在振动D.麦克风自带“修音”功能,使声音更加优美,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10.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测者距离视力表5m,由于室内空间不足,医生找来一块平面镜挂在墙壁上,让小明观察平面镜中的视力表的像.如图是“C”形视力表上面医生所指的原图,则小明看到的图象形状应该是11.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B.-39℃时的水银一定是液态C.金掉入铁水中一定会熔化D.钨的沸点高,所以可以用来制作灯丝12.以平面镜BC和CD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个侧面AD上开有一个小孔P,如图所示.当小李同学在盒外沿着与AD平行的方向走过时,通过小孔P能几次被点光源S所发出的光照射到A.1次B.2次C.3次D.4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两次示数的差值是℃.14.如图所示,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钟南山院士等四人颁发共和国勋章和人民英雄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讲话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它是通过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中.15.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这个现象叫;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色光屏上会呈现色;保留红色玻璃,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则绿色纸板上会呈现色.16.某款声波牙刷说明书上写着“每分钟振动42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这种声音(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超声波,依靠声波能够清洁牙齿,这说明声音具有.17.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在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过程中干冰迅速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划痕处的水成冰,实现快速“补冰”.(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8.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各个学校都有严格的防控措施.如图甲是每天量体温的红外线测温仪,它是利用红外线的效应工作的,其中图能反映测温过程中红外线的传播情况(选填“乙”或“丙").19.如图所示,在室温为30℃的房间内放有a、b、c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常温自来水、热水和冰水,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c烧杯中放的是水(选填“常温”、“热”或“冷"),a烧杯和c烧杯上出现的水珠都是现象,要热。
2021-2022学年-有答案-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 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探究活动中,小宇逐枚轻轻地向杯中放入回形针,并数出到水开始溢出时一共放入了多少回形针,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2.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Hz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CC.0dB的声音人耳刚刚能听到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6.5∘C3. 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自行车尾灯B.霓虹灯C.太阳D.萤火虫4. 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色的不同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5. 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A.方向性好 B.穿透力强 C.能量集中 D.遇物反射6. 如图所示为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进入天宫二号内的情景,他们在天宫二号内可以直接通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通话.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C.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7. 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A.最主要是因为吹来的风是冷的,所以人感觉到特别冷B.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从人体带走了温度,使人感到寒冷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了大量的热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8. 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 下列措施中从声源处消除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植树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10. 如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1. 下列光现象中不属于直线传播引起的是()A.林间光柱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树下阴影12. 秋季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会污染空气、影响航空、危害人的健康.为了对此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气象部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及时发现焚烧源.遥感卫星探测的是地面上的火焰发出的()A.超声波B.次声波C.红外线D.紫外线13. 下列液化现象的实例中与其他三个热学原理不同的是()A.液化气打火机B.蒸饭车C.蒸汽熨头D.冬天呵气取暖14. 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A.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B.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当然也较小C.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D.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15. 晚上,小明挑着一盏不带光源的工艺品小灯笼在家里玩。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期末复习:第3章《光现象》习题精选(2)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期末复习:第3章《光现象》习题精选(2)一.选择题(共4小题)1.(2019秋•溧阳市期末)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大小变化以及他与像的间距正确的是()A.像变大,1.5m B.像变小,2mC.像不变,4.4m D.像不变,3.6m2.(2019秋•赣榆区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B.放大镜放大邮票C.凸面镜扩大视野D.手影模拟动物3.(2019秋•兴化市期末)如图所示,商场柜台旁放有一面直立的平面镜,小华沿直线AD行走,直线AD 与平面镜平行,B、C为由平面镜底边两端点向AD所作垂线的交点,则小华能由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像的路段是()A.AB和CD段B.只有AC段C.只有BC段D.只有BD段4.(2019秋•沭阳县期末)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拱桥“倒影”B.放大镜把字放大C.日食的形成D.汽车“后视镜”二.多选题(共1小题)5.(2019秋•玄武区期末)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漫反射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C.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三.填空题(共7小题)6.(2019秋•溧阳市期末)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作为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的(填“虚”或“实”)像。
仔细观察后可知:近处的人所成的像与人大小相同,远处的树木所成的像大小与实物相比是(填“相同”或“缩小”)的。
我国已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填“镜面”或“漫”)反射,造成光污染。
7.(2019秋•东台市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要让一束光纸板A射向O 点。
押新高考江苏卷03题 力与物体的平衡问题(解析版)-备战2021年高考物理临考题号押题(江苏卷)
押新高考江苏卷第3题力与物体的平衡问题命题探究高考以生活中实际物体的受力情景为依托,进行模型化受力分析。
主要题型:受力分析;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静态平衡问题;动态平衡问题。
解题秘籍秘籍一受力分析整体法与隔离法1.基本思路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
2.常用方法(1)整体法: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相互关联的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
(2)隔离法:将所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受力分析。
(3)假设法: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的假设,然后分析该力存在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4)动力学分析法:对加速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求解。
秘籍二静态平衡问题1.基本思路: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列式。
2.常用方法(1)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3)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而平衡,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
(4)力的三角形法:对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矢量图平移使三个力组成一个首尾依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未知力。
秘籍三动态平衡问题1.解析法常用于可简捷列出平衡方程的情况或者正交分解的情况。
(1)先受力分析,得出物体受哪几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2)建立直角坐标系,正交分解力,列平衡方程,或在力的三角形中结合三角形知识列平衡方程。
(3)分析方程中的变量有哪些,分析题目信息,得到这些物理量是如何变化的。
(4)把分析得到的变化的物理量代入方程,得到平衡条件下的受力动态变化情况。
2.图解法(1)先受力分析,得出物体受几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江苏省四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八省联考前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四校联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高三物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4题,共14题)和非选择题(第15题~第18题,共4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以原始分计入考生高考总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14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第15题~第18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命题:兴化中学高三物理组徐州一中高三物理组审核:南京十三中高三物理组致远中学高三物理组)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朱老师站在一辆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的平板车上,并用锤子连续敲击车的右端.下列对平板车的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锤子向右抡起的过程中,车向右运动(B)锤子下落的过程中车向左运动(C)锤子抡至最高点时,车速度为零(D)锤子敲击车瞬间,车向左运动2.如图所示为某静电除尘装置的原理图,废气先经过机械过滤装置再进入静电除尘区,图中虚线是某一带负电的尘埃(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的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B)尘埃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C)尘埃在迁移过程中做匀变速运动(D)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电势能始终在增大3.如图所示,橡皮膜包住空心塑料管的底端,细线将橡皮膜固定密封,用手竖直握住塑料管保持静止状态,先将水从塑料管顶端倒入并灌至整管的三分之二处,然后在管顶处加一个带孔的瓶盖,此时橡皮膜突出成半球状,现用力将塑料管向上加速提升一段距离,再减速上升直至速度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上升时塑料管处于失重状态(B)加速上升时橡皮膜底部进一步向下突出(C)减速上升时塑料管处于超重状态(D)减速上升时塑料管内的水面将下降4.如图所示,两段长度均为l、粗细不同的铜导线a、b良好接触,接在某一直流电路中.已知铜导线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是一个定值,当在这段特殊的导线ab周围加一垂直导线的匀强磁场时,下列关于两部分导线所受的安培力及内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所受洛伦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导线所受到的安培力大于b所受到的安培力(B)a导线所受到的安培力小于b所受到的安培力(C)a、b中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平均值大小相等(D)a中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平均值大于b中自由电荷所受洛伦兹力平均值5.如图所示,当一束一定强度的某一频率的黄光照射到光电管阴极K上时,此时滑片P处于A、B中点,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滑动触头P向B端移动时,电流表读数一定增大(B)若用红外线照射阴极K,电流表中一定没有电流通过(C)若用强度更弱的黄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读数不变(D)若用强度更弱的紫外线照射阴极K,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变大6.某气缸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状态B到C,气体吸收热量(B)从状态C到D,气体的压强增大(C)从状态D到A,单位时间内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减少(D)若气体从状态C到D,内能增加3 kJ,对外做功5 kJ,则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8 kJ7.如图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上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B)R3两端的电压减小(C)R2的功率增大(D)R1的电流增大8.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并在2020年12月1日于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嫦娥五号”从环月圆轨道Ⅰ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由近月点Q落月,简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轨道Ⅰ运行至P点时,需加速才能进入轨道Ⅱ(B)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C)沿轨道Ⅱ运行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沿轨道Ⅰ运行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D)沿轨道Ⅱ从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中,月球对探测器的万有引力做的功为零9.在弹性绳左右两端垂直绳轻摇一下,产生两个振动方向、振幅和波长都相同的简谐横波,t =0时刻两孤波传播至如图所示位置,已知左侧孤波向右传播速度大小为v1=1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右侧孤波向左传播的速度大小v2,与v1大小不一定相等(B)t=2.5 s时刻,O点处质点的速度方向向下(C)t=3 s时刻,O点处质点的速度方向向上(D)t=2.5 s~3.5 s内,x=±0.5 m处的质点一直保持静止10.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 )0~t 3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 )0~t 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11.如图甲所示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半圆柱体,一束细光束由真空沿着径向与AB 成θ角射入,对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强度随θ角的变化进行记录,得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丙是这种材料制成的透明体,左侧是半径为R 的半圆,右侧是长为8R 、高为2R 的长方体,一束单色光从左侧A'点沿半径方向与长边成37°角射入透明体.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透明材料的临界角为37°(B )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为1.5 (C )光在透明体中传播的路程为10R (D )光在透明体中传播的时间为c R 455 12.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R 1=R 2=R 3=R 4=R ,图丙和图丁中的变压器为原、副线圈匝数相同的理想变压器,P 为原线圈中央抽头,输入端接同一正弦交流电源,R 1、R 2、R 3、R 4四个电阻的功率分别为P 1、P 2、P 3、P 4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P 1∶P 2=1∶2 (B )P 3∶P 4=1∶ 2 (C )P 1∶P 3=1∶4 (D )P 2∶P 4=1∶1613.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连接的物块A 和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3m 和2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C 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拉物块A 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B 刚离开C 时,A 的速度为v ,A 的加速度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a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从静止到B 刚离开C 的过程中,A 运动的距离为kmg θsin 5 (B )从静止到B 刚离开C 的过程中,A 克服重力做的功为kg m θ222sin 5 (C )恒力F 的大小为5mg sin θ+3ma(D )当A 的速度达到最大时,B 的加速度大小为a 23 14.如图甲所示,在空间存在一个变化的电场和一个变化的磁场.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右,场强大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大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在t =1 s 时,从A 点沿AB 方向(垂直于BC )以初速度v 0射出第一个粒子,并在此之后,每隔2 s 有一个相同的粒子沿AB 方向均以初速度v 0射出,并恰好能击中C 点,若AB =BC =L ,且粒子由A 运动到C 的运动时间小于1 s .不计空气阻力和粒子的重力,对于各粒子由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强度E 0和磁感应强度B 0的大小之比为2v 0∶3(B )第一个粒子和第二个粒子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C )第一个粒子和第二个粒子通过C 的动能之比为1∶4(D )第一个粒子和第二个粒子运动的时间之比为π∶2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二、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15.(14分)高三学习之余,为培养物理学习的兴趣,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小烷、小楷、小宇和小丁四位同学借助假期时间,在家完成了如下物理实验.(1)智能扫地机器人是生活中的好帮手.如图甲是国内某品牌扫地机器人所用的3500 mA·h大容量镍氢电池组,其续航能力可达80分钟.小烷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其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E 约为9V ,内阻r 约为40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100mA .小烷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阻约为3kΩ,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R0是定值电阻,阻值为100Ω.①根据图乙,在图丙虚线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的相应示数U,取得多组数据,作出如图丁所示的图线,根据小烷同学所作出的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V(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下同),内阻r=▲Ω.(2)小楷同学发现水流十分神秘,想用水流估测重力加速度大小.水龙头流出的水由于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大,所以水流的横截面积会越来越细,如图戊所示.小楷同学打开水龙头的同时用秒表计时,发现水龙头经过时间t流过的水体积为V,然后用游标卡尺在相距h的两处分别测出水流的横截面直径d1和d2.①为提高该实验的精度,下列措施有效的是▲;(A)测量d1时应尽量靠近水龙头出口(B)水龙头出水口是竖直向下(C)从多个角度测量同一截面直径d,再求平均值(D)h取值尽可能大,但是需要避免因为水流太细而发成离散的水珠②试写出重力加速度表达式:g=▲;③该实验存在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误差,请写出一项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3)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已步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小宇同学想制作一个温度传感器,作为简易体温计.如图己所示,小宇同学将多用电表R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与正温度系数(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R t的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间.若往R t上擦一些酒精,表针将▲(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4)小丁同学利用双缝干涉实验仪测量光的波长,按要求将仪器安装在光具座上,若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庚所示.移动测量头进行测量,在这种情况下光的波长的测量值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12分)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射出的α粒子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以m、q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1)放射性原子核用A Z X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表示,写出该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2)设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化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新核的质量为M,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Δm.17.(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5 kg的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0.5 kg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的右端,在木板右侧的地面上固定着一个有孔的弹性挡板,孔的尺寸刚好可以让木板无接触地穿过.现使木板和物块以v0=4 m/s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物块与挡板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而木板穿过挡板上的孔继续向右运动.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若物块与挡板多次碰撞后,不会从长木板上滑落,求长木板的最短长度L0;(2)若物块与挡板第n次碰撞后,物块离开挡板的最大距离为x n=6.25×10-3 m,求n.18.(17分)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两条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导轨光滑且电阻忽略不计.场强为B的条形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磁场区域的宽度为d1,间距为d2.两根质量均为m、有效电阻均为R的导体棒a和b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设重力加速度为g.(1)若a进入磁场区域2时,b以与a同样的速度进入磁场区域1,求b穿过磁场区域1过程中增加的动能ΔE k;(2)若a进入磁场区域2时,b恰好离开磁场区域1;此后a离开磁场区域2时,b又恰好进入磁场区域2.且a、b在任意一个磁场区域或无磁场区域的运动时间均相同.求b 穿过磁场区域2的过程中,两导体棒产生的总焦耳热Q;(3)对于第(2)问所述的运动情况,求a穿出第k个磁场区域时的速率v.徐州一中 兴化中学 致远中学 南京十三中2021届四校联合第三次适应性考试 高三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2.B 3.B 4.D 5.D 6.C 7.A 8.C 9.D 10.B 11.D 12.C 13.B 14.D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二、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14分.15.(14分)(1)如右图(2分) 8.0(1分) 30(1分)(2)CD (2分,少选得1分) 2224421811()πV h t d d (2分) 水柱的截面不是正圆形(2分,合理即可)(3)向右(2分)(4)偏大(2分)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12分)(1)A Z X →A -4Z -2Y +42He (2分) (2)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 v B =m v 2R(1分) 所以v =qBR m(1分) 衰变过程动量守恒,有0=p Y +p α(1分)因为p =m v ,E k =12m v 2(2分) 所以E k =p 22m(1分) 即E kY ∶E k α=m ∶M (1分)由能量守恒得Δmc 2=E kY +E k α(1分)其中E k α=12m v 2=q 2B 2R 22m(1分) 所以Δm =q 2B 2R 2(M +m )2Mmc 2(1分) 17.(15分)(1)由分析知,物块多次与挡板碰撞后,最终将与木板同时都静止由题意知物块在木板上的相对位移为L 0,由能量守恒可得2001()2mgL m M v μ=+(2分)解得 0 6.4m L =(1分)故木板的长度至少要为6.4m ;(2)物块与挡板第一次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物块与挡板碰撞后以原来的速度大小返回104m/s v v ==(1分)物块与挡板发生第一次碰撞后,物块先向左减速到零后再向右加速,长木板一直向右减速,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15m/s a g μ==(1分)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225m/s 3mg a M μ==(1分) 由于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大于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故物块与挡板每次发生碰撞前,物块和长木板都具有共同的水平向右的速度,从第一次物块与挡板碰撞返回到第二次碰撞的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块第二次碰撞前的速度为102()()m v Mv m M v -+=+(1分)解得2012m/s 2v v ==(1分) 同理,物块第三次碰撞前的速度为223()()m v Mv m M v -+=+(1分)解得232011()1m/s 22v v v ===(1分)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到,第n 次碰撞前的速度为v n ,有101()2n n v v -=(2分) 第n 次碰撞后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 n ,方向向左,设此时物块离开挡板的距离为最大时,则222011311()(4)226.25102220.510n n n n v v x g g μμ---⨯=⨯===⨯⨯(2分) 解得5n =(1分)18.(17分)(1)a 和b 不受安培力作用,由机械能守恒知1sin k E mgd θ∆=(2分)(2)设导体棒刚进入无磁场区域时的速度为1v ,刚离开无磁场区域时的速度为2v ,由能量守恒知,在磁场区域中1221211sin 22mv mv mgd Q θ=++(1分) 在无磁场区域中2221211sin 22mv mv mgd θ=+(1分) 解得()12sin Q mg d d θ=+(1分)(3)有磁场区域,棒a 受到合力sin F mg BIl θ=-(1分)感应电动势Blv ε=(1分)感应电流2I R ε=(1分)解得 22sin 2B l F mg v Rθ=-(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t 到t t +∆时间内F v t m∑∆=∑∆(1分) 则 22sin 2B l v v g t mR θ⎡⎤∑∆=∑-∆⎢⎥⎣⎦(1分) 解得22121sin 2B l v v g d mRθ-=-(1分) 又在无磁场区域,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21sin v v gt θ-=(1分)且平均速度1222v v d v t+==(1分) 联立解得222112214sin 8mgRd B l d v B l d mRθ=-(2分) 由题意知222112214sin 8mgRd B l d v v B l d mRθ==-(1分)。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对学校噪声情况做调查时,对噪声的感觉程度分为四级:A级——觉察不到,B级——能觉察到,C级——令人烦躁,D级——难以忍受。
这个分级是根据声音的(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声速2.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产生的声音属于( )A. 可听声波B. 超声波C. 次声波D. 噪声3.如图所示是伽利略发明的空气温度计,下列关于这种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测温物质是空气B. 温度升高时水柱上升C. 温度升高时水柱下降D. 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
下雪后,人感到寒冷的可能原因有雪( )A. 升华吸热B. 熔化吸热C. 液化放热D. 凝华放热5.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节目的彩色电视机屏幕,能看到的图像是( )A. 红绿圆斑B. 红绿蓝圆斑C. 红绿蓝条纹D. 红绿蓝三角6.如图所示感应水龙头,感应器发出的信号如果被感应区的手挡住,反射回来,就能自动出水,感应器发出的信号是( )A. 紫光B. 红光C. 紫外线D. 红外线7.在地面上立一根木杆,根据不同时刻木杆影子的长短可以确定正南、正北方向。
木杆的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A. 光沿直线传播B. 光的色散C. 光的反射D. 光的折射8.用放大镜观察近处的物体,若适当缩小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增大B. 缩小C. 不变D. 以上都有可能9.如图所示,装满水的杯子类似一个透镜,在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进行观察,看到“泥娃”变细了,可以判断泥娃处于( )A. 焦点以内B. 焦点上C. 焦点和二倍焦距点之间D. 二倍焦距点以外10.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测量硬币直径的几种做法,其中最合理的是( )A.B.C.D.11.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A. 人的拇指宽约为10cmB. 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C.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 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像到凸透镜的距离D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当u=2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4cm的过程中像先变小后变大1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内,用抽气机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手机声音的响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空气全部抽出,还能不能听到手机的声音?______。
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Word+答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2×2=24分)1.(2分)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际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2.(2分)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放入沸水中煮B.放入温水中泡C.在酒精灯上烧D.用酒精棉花擦洗3.(2分)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角为20°,则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应为()A.70°B.40°C.20°D.80°4.(2分)下列属于从传播环节防治噪声的是()A.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哗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C.城区道路口安装噪声监测仪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5.(2分)声音是一种波,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回声测距B.雷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飞机飞过时,活动的窗玻璃也跟着振动起来D.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听到彼此的谈话6.(2分)如图所示是某地天气预报的截图,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5℃读作“5度”B.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C.云的形成过程放出热量D.雨和雪都是液态的水7.(2分)2020年6月21日。
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日食现象。
图是某地市民在发生日食现象时,在地面上看到的阳光透过树叶间呈现的月牙形状。
下列四个选项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与该市民看到的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湖面倒影成画B.民间艺术皮影戏C.白光通过三棱镜D.水中筷子弯折8.(2分)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2分)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的应用,体现了科技的力量。
武汉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质量跟踪监视试题(4)
武汉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质量跟踪监视试题(4)一、选择题1.小明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取出放好。
下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鸡蛋的密度一直在变大B.第70天受到的浮力最小C.从第29天到58天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变大D.第58天受到的浮力与第70天受到的浮力相等2.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3.下列做法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B.用验钞机来辨别钱币的真假C.用家中电视机的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的音量和频道D.医院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4.下列对光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的D.“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5.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
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增大物距B.增大像距C.增大人像的大小D.减小取景范围6.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无法呈现清晰的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7.下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甲图: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C.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D.丁图:热风干手机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8.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该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食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B.易拉罐底部的霜是瓶内液体渗透过金属壳后凝固形成的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在易拉罐底部直接形成霜而不是形成露水,是因为瓶底温度太低9.2018年9月24日,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台中秋晚会在山东曲阜尼山圣境举行,众多明星演员到场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合唱。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必刷卷(三)(word版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必刷卷(三)一、选择题(30分)1.吉他表演时,演奏者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是为了调节琴声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2.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为了使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小梦应采取的办法是A.增大拨弦的力度B.改用更粗的琴弦C.增加发声部的琴弦长度D.把琴弦拉的紧些3.我们平时所说的“男低音高声独唱,女高音轻声伴唱”指的是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敲响桌面时看到桌面上的纸屑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B.水中的鱼儿被行人的响声吓跑,说明水可以作介质传声C.用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分别敲击发声,可研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在考场应保持安静,是要求在声源处减弱噪声7.如图所示是我国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编钟。
这套编钟共件,制作这么多钟是为了产生更丰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8.如图所示,为同一示波器(各种条件都相同)屏幕显示的三种乐音的波形图。
其中响度最大的波形图是A.B.C.9.在大型民族乐器合奏中,我们能明显地区分出二胡和笛子,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10.下列词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A.震耳欲聋B.声如洪钟C.轻声细语D.鼾声如雷11.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某一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另一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盐城市2021届物理八上期末模拟质量跟踪监视试题(三)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将一个气球压入水中的过程(气球不会漏气且不会爆裂),球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深度相同而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 三点处液体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 P甲<P乙<P丙
3.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若凸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4.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平面镜中的像 B.竖直杆的影子
C.放大的邮票 D.拱桥的倒影
5.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一平面镜成像B.摄影一光的反射
C.投影一凸透镜成像D.倒影一光的折射
6.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是凝固 B.冰糕冒“白气”是升华
C.水烧开了冒泡是汽化 D.冬天树上的“雾凇”是凝固
7.在校园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8.下面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B.到在地上得水一会变干了
C.深秋早晨草地的叶子上有露水
D.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细
9.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与“低声细语”属于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隔墙有耳 B.悦耳动听 C.掩耳盗铃 D.震耳欲聋
10.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一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二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乙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物镜甲少
B.物镜甲可观察到的实际面积较物镜乙大
C.物镜甲比乙的镜头要长
D.若想将图一中的X点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蝉翅样本向左下方移动
二、填空题
11.甲、乙两金属块质量之比是5:3,体积之比是2:1,则密度之比是________,若把甲金属块截去一半,那么甲、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
12.开普勒望远镜又称天文望远镜,它的物镜是一个_______透镜,他的目镜是一个_______透镜。
1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
14.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产生的,是通过___传人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处减弱噪声.15.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乙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
16.如图,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º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到O点的_____(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则折射角将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水位上升的速度为v,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_____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计算题
17.一个质量为0.5kg的塑料瓶,用它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kg,用它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2kg,求:
(1)该塑料瓶的容积为多少?
(2)这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18.某日,小明乘坐榆林一一西安7007列车(全程铁路约625km),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1)列车由榆林开往西安所需的时间为_____h;
(2)列车由榆林开往西安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_______?
(3)假设该列车全长200m,中途以(2)中的速度通过一条2300m长的隧道,则列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少分钟 ______?
四、实验题
19.小芳用天平测一块实心塑料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甲所示,塑料块放入装有酒精的量筒,塑料块放入前后,量筒的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塑料块的质量是_____g、体积是_____cm3,这种塑料的密度是_____kg/m3。
20.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cm.
(2)如图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
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1.下面是晓婷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1)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晓婷将一张白纸B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平面镜A垂直
白纸放置,用激光手电贴着_____(填“A”或“B”)照射,并记录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如上表。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将平面镜换成了_____,并取来了两个_____的蜡烛甲和乙。
在实验
过程中,随着甲蜡烛的燃烧变短,甲蜡烛的像与乙蜡烛_____(填“仍然重合”或“不再重合”)。
此时
所成的像与物大小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
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乙与蜡烛甲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22.小凡同在做“观察水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______ °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如图3所示的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3.自选实验器材,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24.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
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
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2)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
(3)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5)同学们在实验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了4号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即每隔0.2s就成一次像),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
①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_____。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②若纸锥之间实际距离是照片上距离的10倍,则纸锥在下落过程中A 、B 阶段的速度为_____m/s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5:65:6 12.凸 凸 13.晶体 0
14.振动 空气 声源 15.74.70
16.左 不变 小于 三、计算题
17.(1)332.510m -⨯(2)3
3
0.610/kg m ⨯ 18.5 1250km/h 0.12分钟 四、实验题 19.10 900
20.下 放大 幻灯机(或投影仪) 变小
21. B 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玻璃板 完全相同 不再重合 相同 C 22.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98 低于 保持不变 23.实验器材:扬声器,纸屑;
实验步骤: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把纸屑放在扬声器上; 实验现象:会看到纸屑在跳动;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4.秒表 A 纸锥下落快慢与扇形纸片半径无关,与纸锥锥角有关,锥角越大,下落速度越慢
B C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