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探讨自古已有。在人类早期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就朦胧地意识到自身潜力的存在,萌发了对人的完美和谐发展的追求。古希腊思想家认为,在理性支配下的人们的善良、幸福能促进全体的最高福利,进而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体育、智育、德育的思想,认为在理性支配下,人的身心应得到全面发展,达到美、智、仁、勇。亚里士多德把社会看成是自我完善的唯一途径,希望人能够做到智、德、体全面发展。欧洲经过中世纪长时期的黑暗统治,于15~16世纪进入了文艺复兴的历史时期。人文主义者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个性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主张尊重人的价值。正如西方著名文化史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高度评价的,这一时期是“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的伟大时代。18世纪的思想家们广泛探讨了这一问题:卢梭主张顺从人的自然本性;赫尔德认为知识是人全面发展的关键;黑格尔则指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促使人的完善,认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18~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发展了上述思想。欧文控诉了私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圣西门则明确提出:“我终生的全部劳动目的,就是为一切社会成员创造最广泛的可能来发展他们的才能。”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们并没能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直到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理论作家就提出了“社会化的人类”的理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原理》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作了探索和论述,集中起来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在未来的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没有固定的职业,每个人都可以随自己的心愿在任何部门内发展,都能通晓整个的生产系统;二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里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论述,总起来说还是比较科学的。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地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他们说:在未来的社会里,“有可能随每个人自己的心意,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就未免太浪漫了。这一缺陷,在以后《资本论》及其《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得到了克服。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作了科学、具体的表述。他说: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把不同的社会职能,
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只是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局部生产职能的痛苦的承担者。”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在人类社会发展“五形态”基础上提出人的发展“三形态”说,即前资本主义“人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物的依赖关系”、共产主义“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从具体形态——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形态上说的。包括人的能力、人的自由个性、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主体性等多方面的发展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人与人在特性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个性,人是充分自由又各具特性的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特有的理性判断和选择,并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即主体性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人的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它可以在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发展中得到培养。“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价值的实现上。它标志着个人能够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同。社会关系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能够共同促进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二个层次是从广阔的意义(形态)——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
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这个层次比第一个层次具有更广阔的意义。
第三个层次是由前两个层次进一步引申而来的,是指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社会发展是通过将客体的创造性固定下来,整合到人的普遍发展之中,从而改善人的生存方式和能力,达到人的优化。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最深层动力在于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实践要求。因此,对社会发展反思与关照,归根到底是对人的发展的反思和关照。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他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抽象、孤立的个体,而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个体。社会发展作为人类自我意识对象化的结果,在人的劳动过程中创造并不断发展着,确证了人的本质存在,是人类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同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作为每一时代的人们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既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又制约着个体的发展。因此,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同步的,而且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二者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因为人的发展,要以社会的发展作为条件,又要以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改造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也必然在这一过程中才展现出来。
上面三个层次,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所能见到的最明确、具体、科学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义。这三个层次,以第一层次为基础和主线,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系统,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宣言》等著作里,马克思、恩格思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联合集体”;必须消灭旧式分工;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
应该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过程和历史的产物。其自由与发展的程度应当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只有从社会发展本身出发提出的人的发展的目标、途径才是现实和可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邓小平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丰富。
对于人的发展问题,邓小平在文字上的直接论述不多,但我们只要深入到他关于人的思想的深层底蕴,便会发现这是蕴涵于其人学理论的重大主题。邓小平立足国情,面向现实,既看到社会发展本身要求,又看到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自由与发展程度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他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着重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人文关怀和直接实现途径,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发展理论,其所具有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正好回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和为了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