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 2009行业看点学术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 2009行业看点学术篇
沈翀
【摘要】@@ 1 概况rn2009年11月29日~12月4日,北美放射学会年会(RSNA2009)如期在芝加哥麦考密克中心隆重召开.尽管经济尚未复苏,但RSNA 2009的与会人数却再创记录,约6万专业人士参与其中,700多家相关行业参展商参展.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
【年(卷),期】2010(025)002
【总页数】2页(P120-121)
【作者】沈翀
【作者单位】《中国医疗设备》编辑部,北京,100022
【正文语种】中文
1 概况
2009年11月29日~12月4日,北美放射学会年会(RSNA 2009)如期在芝加哥麦考密克中心隆重召开。
尽管经济尚未复苏,但RSNA 2009的与会人数却再创记录,约6万专业人士参与其中,700多家相关行业参展商参展。
2 会议主题
RSNA 2009的会议主题为“Quality Counts(质量至上)”,凸显医疗质量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大会主席Gary J.Becker在开幕式上详细阐
释了如何通过定量成像以及信息技术实现放射领域医疗改革,并最终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安全、有效、个性化医疗的目标。
他说:“随着世界开放化程度的提高,在放射学领域建立全球化的质量标准显得至关重要,这将保证这一专业领域的高水平和未来发展。
”基于该主题,RSNA 2009的学术热点也将重心转移至影像设备诊断的质量及安全。
3 学术热点
3.1 合理应用CT检查
随着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医源性辐射的主要来源之一。
CT检查所带来的超额辐射暴露以及诱发癌症的风险也成为临床放射人员关注的热点。
RSNA 2009上,CT辐射损伤再次成为焦点。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Kristie Guite教授表示,所有放射学医师都有责任确保在不损害患者诊断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
但调查发现很多时候医生们并未遵守这一原则。
研究人员回顾了500例做过腹部及骨盆部CT扫描的病人资料,这些患者年龄9个月至91岁不等,大多数在30~50岁之间。
他们共计进行了978次CT检查。
以美国放射学院的适用标准(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为指导,研究人员发现52.2%的患者中,有35.3%的检查是不必要的。
在这些不必要检查中,最多见的是延迟扫描(一次大剂量注射对比剂后延迟4~6h对同一部位进行多次成像),占77.7%。
在500名患者中,每位患者平均过量辐射剂量为11.3mSv,与113次胸部X线检查或3年自然累积的背景辐射剂量相当。
此外,在RSNA 2009举行的第三天,来自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研究者进行的报告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眼球。
该报告讲述的是有关不同层数探测器的多层螺旋CT在进行扫描时眼睛受到的辐射剂量对比。
这些研究者对163名患者进行了头部
CT扫描,分别采用了16、64和256层CT,结果显示在进行头部螺旋扫描时,即便将眼睛置于计划扫描范围之外,晶体受到的辐射还是很大。
该中心建议在进行头部螺旋CT扫描时,最好避免使用64排以上CT。
近年来,CT技术的进步已使得在维持诊断质量的情况下,辐射剂量显著降低。
CT 检查对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好处,如果应用得当,其诊断价值远大于潜在风险。
有专家建议,患者在接受CT检查时,应询问医生检查的价值和风险,扫描的次数是否合理。
3.2 弹性成像有望减少不必要的乳房活检
RSNA 2009有报告指出,联合弹性成像和乳腺超声鉴别良性和恶性乳腺肿瘤准确性更高。
当乳腺X线检查的结果值得怀疑时,医生通常会采用超声方法进行进一步检查。
然而,由于超声诊断特异性相对较低,其区分良性和恶性病变能力较弱,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活检。
弹性成像能够测定病灶的可压缩性及力学特性,其与超声相结合能够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具体言之,因癌组织比健康组织的硬度大,当弹性成像测定出病灶的可压缩性较大时,其为恶性的可能性较小。
伊丽莎白文德乳房护理研究中心对179例乳腺病患者进行了弹性成像,共获得184张弹性图,并对134例患者进行了活检。
活检结果显示134例患者中56例为恶性。
弹性成像诊断出了98%的恶性肿瘤以及82%的良性肿瘤,这是超声诊断达不到的。
弹性成像作为一种全新成像技术,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能更生动地显示、定位病变及鉴别病变性质。
随着研究的深入,弹性成像有望减少乳腺病患者不必要的活检。
3.3 MRI能够诊断胎盘植入
胎盘植入是妊娠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妊娠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
来自加利福尼亚
大学Reena Malhotra博士的报告指出,MRI是诊断胎盘植入准确度较高的一种
方法。
Reena Malhotra博士说:“由于剖宫产、人工流产和其它手术对子宫壁造成的伤害,以及高龄产子等原因,过去20年里,胎盘植入病例数量显著增加。
”
正常胎盘分娩时自子宫内膜海绵层剥离,而种植异常时,胎盘与子宫壁粘连紧密,部分或全部胎盘不能自行剥离,导致母体严重出血,胎儿也会出现并发症。
严重者,尤其是分娩前未被诊断出的患者,可能会大出血,需进行子宫切除,甚至死亡。
《美国妇产科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5年刊登的一项研究总结出平均533例妊娠中就有一例胎盘植入。
接受过剖宫产的女性胎盘植入风险为1/3。
据统计,2006年美国有31%的分娩都采用剖宫产方法,比1996年增加了50%。
为了评估MRI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性,加利福尼亚大学于1992~2009年对108位女性进行了MRI诊断评估。
这些女性均是因前置胎盘、子宫疤痕、剖宫产以及35岁以后怀孕等原因,经产前超声诊断或临床检查判定为胎盘植入的可疑病例。
研究人员比较了71位病人MR成像以及手术和病理诊断结果,MRI诊断胎盘植入准确性达90.1%,且不会对母体和胎儿带来辐射。
此研究结果表明MRI结合超声,对胎盘植入的诊断准确性高。
一旦被诊断为胎盘植入,女性妊娠就极为危险,产前及分娩时都应小心监护。
但患上胎盘植入并不表示妊娠一定失败,如能获得早期诊断,分娩时便能采取相应救护措施。
3.4 新型超声技术可准确鉴别皮肤癌
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报告显示,美国每年约诊断出一百万例皮肤癌,其中以黑色素瘤最为严重。
2009年全美共计诊断出68720例黑色
素瘤,死亡11590例。
皮肤科医生诊断皮肤疾病时大多先从外观进行初步判断,进而进行活检。
然而良性和恶性皮肤病的外观和病理检查结果非常相似,尤其在发病早期,即便是高年资皮肤病专家也难以区分。
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皮肤病系Bahar Dasgeb博士表示,
很多皮肤科医生对于可疑的皮肤病都倾向于进行病理活检。
为了防止漏诊黑色素瘤,很多良性皮肤病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活检。
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医学院Eliot L.Siegel博士表示,高频超
声联合弹性成像能够提高皮肤疾病诊断的准确度,它能够准确测定病灶大小,并提供相应数据以区分良性和恶性病灶。
弹性成像能够区分良性及恶性皮肤病并不是因为其所成弹性图像,而是因为其能够测量病灶的弹性或硬度。
恶性病灶的硬度比良性病灶大,当弹性成像与高频超声成像相结合,能够提高皮肤癌诊断的准确性,并一定程度减少良性皮肤病不必要的活检。
该方法无创、方便且价格低廉。
研究人员采用超高频超声系统对40例良性、恶性皮肤病患者成像。
其中,恶性肿瘤包括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黑色素瘤;良性肿瘤包括皮肤纤维瘤、脂肪瘤等。
研究人员计算出了正常皮肤和临近病变区域的弹性比差值,并用实验分析来确认他们的诊断结果。
例如,良性囊性病变表现出高弹性,而恶性病变明显缺乏弹性。
正常皮肤与恶性病变的弹性比在0.04~0.3之间,而与囊性病变的弹性比在10.0以上,差异显著。
高频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还能够准确测出表皮以下病灶的大小和深度,从而指导医生进行治疗。
Eliot L.Siegel博士说:“皮肤表面的可见病灶只占全部病灶的小部分,很多皮肤
科医生在不确定病灶实际大小时就盲目地给病人做手术,难以保证手术效果,而高频超声使得医生在手术前了解病灶的大小,深度,从而使手术更加精准、有效。
”
3.5 11C-醋酸盐PET/CT成像诊断前列腺癌效果优于18F-FDG
18F-FDG在多数癌症诊断中具有良好效果,但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却因排尿、癌细
胞生长缓慢等原因,使得癌组织对FDG敏感度低,诊断效果不佳。
RSNA 2009
有报告显示,11C-醋酸盐PET/CT成像检查原发、局部复发以及扩散的前列腺癌
敏感性高于18F-FDG PET/CT成像。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uhammad Chaudhry教授进行了这样一项研究,2008年3月~2009年3月,对26名前列腺患癌者同时进行11C-醋酸盐和18F-FDG
PET/CT成像,结果发现11C-醋酸盐示踪显像的阳性结果为6/8,而18F-FDG显像的假阴性结果为7/8,仅一例患者被准确地诊断出。
同时,11C-醋酸盐PET/CT 诊断出了6例局部复发以及5例结节性扩散,而18F-FDG PET/CT成像未诊断出一例。
3.6 3D-SSP提高阿兹海默症诊断准确性
美国目前已有超过400万阿兹海默症患者,早期准确的诊断对阿兹海默症的治疗
以及药物疗效的发挥有很大帮助。
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梅奥医学研究中心(Mayo Clinic in Rochester, MN)
的一项研究显示,三维立体定向表面投影(3D Stereotactic Surface Projection ,3D- SSP)应用在FDG-PET 诊断中,能够提高阿兹海默症诊断的准确性。
该研究获得了RSNA 2009研究进步奖。
该研究回顾了梅奥阿兹海默症研究中心的54例患者资料(23例正常,31例有认
知障碍),每位患者都接受过FDGPET扫描,并用3D-SSP软件进行定量。
两位
经验不足一年的医生以及临床经验超过10年的专家对诊断结果做出判断。
他们将诊断结果分为1~5档,其中1档代表正常,5档代表严重痴呆。
同时,将诊断结果的可信度分为5档,其中1档代表无法确诊,5档代表完全确诊。
通过3~3.5
年的跟踪观察,正常组中没有一例患上认知障碍,这确定了他们之前的诊断结果。
没有应用3D-SSP软件时,高年资医生对诊断结果判断的准确性为70%,而低年
资医生为61%,因为他们容易因假阳性结果而把正常的结果误判成不正常。
应用3D-SSP,低年资医生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到了76%,敏感性没有降低。
同时,高年资医生诊断的准确性也从70%提高至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