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2020届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2020届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工业用CaO 和硝酸反应制Ca(NO 3)2·4H 2O 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既不补充水分,又无水剩余,则应选用的硝酸质量分数
A .30%
B .63%
C .70%
D .84%
2.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
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是102.5g
B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20℃时,100 g 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 g
D .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
3.工业上冶炼金属锰的反应是3MnO 2+4Al 高温3Mn+2Al 2O 3,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A .MnO 2
B .Al
C .Mn
D .Al 2O 3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被誉为“21世纪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想象。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 .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 .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
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
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7.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变了
C.生成物的每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为1∶1
8.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
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BC段无明显实验现象
B.在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C.溶液的pH由大变小
D.随逐滴加入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9.一定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验证Fe、Cu、Ag的活动性
C.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分解
D.验证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11.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
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
12.苏州盛产杨梅。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 l9H l9N7O6。
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下列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属于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14.根据物质的溶解度表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温度/℃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氢氧化钙0.19 0.17 0.14 0.12 0.09 0.08
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加水配成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钾
B 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C 上述方法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将甲、乙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40℃,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甲_____乙(填“>”、“=”、“<”)。
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30℃升温到60℃,为使其溶液恰好饱和,加入的甲、乙固体质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物质的组成及
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_______不同。
16.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图A所示是今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
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_______。
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填字母)。
由B、C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实验课上,同学们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1是配制该溶液的实验操作。
操作①中,需称量氢氧化
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g。
在取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如图2所示(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8.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②______(写出其中2条)。
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F。
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
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糖酸锌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__。
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
若儿童1 kg体重每日需要0.5 mg 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
体重为20 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________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详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CaO+2HNO3+3H2O=Ca(NO3)2•4H2O
126 54
根据题意,硝酸溶液中的水和硝酸要全部参与化学反应,即当有126份质量的硝酸参与反应时,硝酸溶液
中的水应是54份质量,因此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26
12654
g
g g
×100%=70%。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是102.5g没有指明是在70℃时,选项A不正确;
B.甲的溶解度在0℃到7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大于70℃时,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B不正确;
C.20℃时,甲的溶解度为28.6 g 。
即:在20℃时在100 g水中溶解28.6 g甲可达到饱和,20℃时,100 g 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28.6 g,选项C不正确;
D.因为7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所以将其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因为溶解度减小而使甲无法完全溶解,都有晶体析出,选项D正确。
故选D。
3.B
【解析】反应物中,能从其它物质中夺取氧的物质是还原剂,该反应中Al夺取了MnO2中的氧,故Al作还原剂,选B。
4.C
【解析】
【详解】
A、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正确;
B、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正确;
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正确。
故选C。
5.B
【解析】
试题分析:A、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碳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所以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故正确;B、由题意可知,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石墨片,所以,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错误;C、石墨烯与铝合金,研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的性质,所以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正确;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故正确。
故选B。
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碳的化学性质
6.B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由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可知,该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故B正确;C、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 错误。
故选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7.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A.生成物只有一种,故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相同,选项错误;C.生成的化合物的每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选项正确;D.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为2∶1,有一个分子没有参加反应,选项错误.
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解释化学反应
8.C
【解析】
试题分析:最后反应结束后,随逐滴加入稀盐酸,使得溶液的质量增大,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在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氯化氢,图线BC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
体、水,因此现象是有气泡产生,C点是反应结束的点,所以后面是盐酸过量,因此溶质含有氯化氢;溶液的pH由原来的碱性逐渐变为中性直到后来变为酸性所以PH会由大变小;
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酸碱盐的性质和变化
9.D
【解析】
【分析】
对于有颜色的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溶液的颜色就相同。
【详解】
A、加入水溶剂增多,一开始溶液饱和,加入一定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说明溶液仍然饱和,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所以溶液颜色不变,选项A不正确;
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加入一定质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说明溶液仍然饱和,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所以溶液颜色不变,选项B不正确;
C、加入一定量的水有部分晶体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溶液仍然饱和,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溶液颜色是不变的,选项C不正确;
D、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溶解度就不变,加入一定量的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说明溶液仍然饱和,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所以溶液颜色不变,选项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
【详解】
A、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实验过程中,左边试管铁表面析出红色固体,说明铁比铜活泼,右边试管铁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说明铁比银活泼,不能判断铜和银的活泼性,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实验过程中,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产生气泡速率比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快,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够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实验过程中,U型管中红墨水液面出现左高右低,是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瓶中气压减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1.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N点
ZnSO4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溶解度最大,故A正确;B、M点ZnSO4溶解度难以确定,对应的ZnSO4
溶液难以确定是不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0℃之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D、40℃时,Zn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1%,故D错误。
点睛∶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
同一种物质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也越大。
12.B
【解析】
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错误;
B、叶酸分子中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大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正确;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228:19:98:96,错误;
D、一个叶酸分子是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ADBCEDE
【解析】
【详解】
氧气和液氧属于同种物质,属于单质。
冰和水是一种物质,属于化合物。
氧气和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水和冰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属于氧化物。
过氧化氢和水形成溶液。
14.减小 B <相等
【解析】
【详解】
(1)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由于生石灰能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放出了热,再冷却至20℃,由于反应消耗了部分水,所以析出部分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要减小;
(2)A.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析出的晶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钾,故A错误
B.由于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故B正确;
C.上述方法不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故C错误。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60℃,甲、乙的溶解度相同,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将甲、乙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40℃,甲有晶体析出,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甲<乙。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30℃、60℃,甲、乙的溶解度都相同,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30℃升温到60℃,为使其溶液恰好饱和,加入的甲、乙固体质量相等。
故答案为(1)减小;(2)B;(3)<;(4)相等。
15.原子分子 A 7 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解析】
【详解】
(1)由图中所示的关系可知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分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且水是由分子构成的;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弧线表示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
①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所以x=7 ;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
16. (1)115 (2)CD (3)盐
【解析】
(1)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图A 所示是今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115_。
(2)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别,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CD 。
(3)由金属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盐,由B 、C 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盐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5 偏小
【解析】
【详解】
(1)100g 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100g ×5%=5g ;
(2)实验溶解时玻璃棒搅拌能加速溶解,在量取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如图2所示(其他操作正确),则仰视量取的水体积偏多,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
(1)5;(2)偏小
18.ABCD 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装置漏气 药品量不足 c d a b →→→ 向下
【解析】
【分析】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详解】
(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是常温下发生的,故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ABCD 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2)在制取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则说明有氧气存在,该瓶气体没有集满。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装置漏气,②药品量不足。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先除去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气体要从长管进,短管出,然后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导管口要长进短出,故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c d a b
→→→→F。
(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故收集方法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
【点睛】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四72∶111
【解析】
(1)葡萄糖酸锌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72:11;
(3)由标签可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1支含锌
5.0mg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的数量为20kg×0.5mg/kg×1
2
÷5mg/支=1支。
辽宁省朝阳市名校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
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粉笔折断B.棉纱织布C.木材燃烧D.汽油挥发
3.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
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区分开来,该试剂是()
A.二氧化碳B.石蕊试液C.碳酸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
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和CO2都有毒,都是大气污染物;
C.CO2能灭火是因为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7.利用下表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有关该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
①将a试管充满二氧化碳,b试管加入紫色石蕊溶液(K处于关闭状态)
②密闭下,用针筒将a试管中部分二氧化碳抽出
A.用针筒将部分二氧化碳抽出,a试管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
B.打开K,b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红
C.打开K,导管E内液面上升
D.打开K,发生反应:H2O+CO2==H2CO3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和铝在空气中都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B.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都能作食品干燥剂
C.浓盐酸和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9.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Fe 粉(Cu) CuSO4溶液
B NaCl (沙子)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Na2SO4溶液( Na2CO3) 过量稀盐酸
D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CuCl2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过滤
A.A B.B C.C D.D
10.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①溶液中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 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的质量。
其中不变的是()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5g NaNO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11.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3
所示。
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图中
能表示3NaNO 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要使B 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由图分析,若分
别将100g 甲、乙饱和饱和溶液从2C t ︒降温到1C t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 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 溶液质量:甲>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石灰石样品12g ,将100g 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试求:X 的值为_____g 。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要求有计算过程,精确到0.1%)。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在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用水点火的魔术,只见老师用滴管向棉花滴1~2滴水,棉花便立即燃烧起来。
老师揭秘:将一小块金属钾事先藏在棉花中。
已知钾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则该反应必定是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好奇的小明亲自进行了该魔术,为了使反应迅速,他将一滴管的水挤向棉花,却发现其不能燃烧起来。
小明魔术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有2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因向溶液加入硝酸钾 g ,或蒸发掉水 g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已知M、N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如下图所示:
M是__。
反应过程中,老师分别取图中a、b、c三处所对应的溶液,打乱顺序后,
请同学们用最简便的方法将三种溶液鉴别的方法是__,
小明和小红采用了另外一种实验方案,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__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___。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氧化铁,加入足
量该溶液固体完全溶解,且___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
为c处溶液,并推知c处溶液
中含有的离子有___(填写离子符号)
结论: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16.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甲CO2 H2O;乙CO H2O;丙NH3CO2 H2O;丁CO2 CO H2O.
你认为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A、B装置的顺序能
否颠倒?_____(填“能“或“否”).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猜想成立.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D装置后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