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力拯救世界——浅谈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善恶观与暴力救赎主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二战后, 战火和乱离摧毁了人们的信仰, 也是一个 “把荒诞视作正常的时代”(苏欲晓,2002)。 在信仰缺失的情 况下,人们迷失了自我。 奥康纳以其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这些 失去信仰,以扭曲和暴力填补自己荒诞空虚的生活的人们。 因此,她的作品以怪诞离奇、风格诡异,兼容浓重的天主教 风格和南方哥特风格著称。
二、奥康纳作品中的善恶观 从二者的形象的探讨上可以看出人们对奥康纳的罪恶 观并不理解,一心向善的老祖母虽然是个受害者,在奥康纳 的笔下却显得如此令人讨厌;相反,作为杀人犯的不合时宜 者却是如此的令人同情。 在奥康纳本人看来,以老祖母为代 表的这一类人的所作所为才是罪恶的代表,他们麻木不仁, 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 觉得路边衣衫褴褛的黑 人小孩仅仅是“一副美丽的画”而对其艰辛的生活不抱有任 何的同情,口中却一直在强调这个世界“好人难寻”。 而不合 时宜者虽然双手沾满鲜血,却像奥康纳一样一直在质疑,向 上帝祷告的人内心是否真的相信上帝? 能够帮助人们度过 难关? 质疑这个世界是否还存在真正的“好人”。 他的存在打 破了现存的“正常”世界的秩序,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抱有疑 问。 从自称“不合时宜者”到习惯杀人如麻,都体现了他对这 个荒诞世界的憎恨和绝望。 故事里的老祖母看起来很善良, 一直希望以自己对上 帝的虔诚祈祷能感化杀人者。 但实际上她并没有真正的宗 教信仰,她所关心的仅仅是自己的利益,所以在奥康纳眼里 她并不是真正的好人。 而不合时宜者与老祖母相反,却是个 敢于直视自己丑恶内心世界的杀人犯。 初读这部作品时,我 们便感觉这样一种怪异的组合十分扭曲, 不知道该同情因 为伪善丢了性命的老祖母还是同情社会扭曲造就的不合时 宜者。 许多评论家也对奥康纳作品中所体现的善恶观感到 迷惑,更有甚者称她为“邪恶的奥康纳”。 但她并非善恶不 辨,是非颠倒,只是把劝人向善的深意隐含在故事中,需要 读者反复揣摩才能体味。 她的小说中总是充满了黑暗、悲伤 以及善与恶的纠葛,小说中的人物不管男女老少,性格都扭
一、祖母和“不合时宜者”的形象分析 《好人难寻》是奥康纳同名小说集中的一部短篇,文中 描写了老祖母(The Grandmother)一家 6 口人打算驾车前 往 佛罗里达州渡假。 得知恶名远扬的逃犯 “不合时宜者”(The Misfit)正在那流窜,于是老祖母改道前往田纳西 州 。 途 中,老 祖母想重访年轻时见到的一座种植园, 便说服全家调转车 头。 不料,由于道路崎岖翻了车,他们想请路过的一辆车上的 人帮助修车。 但老祖母突然发现对方竟是被追捕的逃犯“不 合时宜者”并随口叫出了他的名字,结果导致了一家 6 口全 部被杀害。 《好人难寻》是奥康纳的经典之作,自从问世以来各种 学派的研究者和分析家用各种文学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其 进行了全面的诠释, 为读者深入了解这部看似轻松简单实 则富有深意的作品提供了方便。 故事中的老祖母形象和不 合时宜者的形象是评论家关注较多的主题。 张珺认为老祖 母的形象有三层含义— ——她是美好过 去 的 沉 迷 者 , 竭 力 维 持自己的贵妇人形象;也是冷酷现实的目击者,妄想用说教 和上帝来打动没有信仰的杀人者;最后,她也是一个商业社 会的妥协者, 妄图用身上所有的钱贿赂杀人犯让自己免于 一死(张珺,2008)。 而故事的另一个主角“不合时宜者”亦是
车轮胎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样一个恶贯满盈的人在奥 康纳的眼里自然也是没有得到救赎的。
对于一个伪善的信徒和一个在真实罪恶中痛苦的迷失 者, 奥康纳通过最高形式的暴 力— ——死 亡 让 他 们 都 得 到 救 赎。 在奥康纳看来,肉体的死亡并不代表灵魂的死亡。 老祖 母的肉体死亡了,但是她却得到灵魂的救赎。 她死的时候, 以一种耶稣受难式的奇特坐姿坐在地上,“像孩子般地面带 微笑,仰望着天空”。 让读者知道在死亡降临的那一刻,老祖 母的内心是平静而安定的。 死亡并没有给她带来仇恨,而是 给她带来了宽恕。 她死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伸出双手想去 触 碰 “不 合 时 宜 者 ”,嘴 里 说 道 “你 是 我 的 儿 ,你 就 是 我 的 亲 儿啊! ”她明白了,在上帝面前她和“不合时宜者”一样,都是 背负着原罪的人,两人都没有真正地相信过上帝。 而“不合 时宜者”则以为老祖母是要伸手袭击他,精神紧张的他掏出 了手枪,丧失理智第对着老祖母胸口当胸开了 3 枪。 但老祖 母死后,他的心理也起了明显的变化。 当他的同伴对他说, “杀人还挺有意思的”, 他泯灭良知已久的心里忽然闪过了 一丝怜悯,,对同伴说道:“闭嘴,生活没有真正的乐趣! ”他明 白老祖母已经得到救赎和解脱, 而他自己仍将在这个没有 乐趣的世界里日复一日地逃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祖母 的死带给了“不合时宜者”心灵上的救赎。 两人从对宗教产 生怀疑到得到心灵的救赎, 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类似旧约 中的一个著名的故事《约伯记》。
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他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犯,在 逃亡的路上杀人不计其数。 但同时他的身世却又令人同情: 经历了各种可怕的事件, 最后还被冤枉杀害自己的父亲而 锒铛入狱。 这些都动摇了他对上帝的信仰,他开始觉得上帝 不过是“把一切都搞得一团糟,跟我一样”。 也正因为如此, 他会在杀人的同时与老祖母探讨“生命的意义”。
对许多人而言,奥康纳笔下的类似《好人难寻》中这样 残酷的暴力救赎是无法接受的。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好人 难寻》留给读者最深刻的印象。 老太太在一家人都被枪杀后 关心的仍旧只是劝说杀人者不要杀自己。 杀人者则漠然杀 掉一家 6 口。 奥康纳以其独特的方法刻画出人世间的各种 心理扭曲的狂暴者, 他们的变态心理和反常行为是背离宗 教信仰的后果,,只能靠暴力或死亡才能获得拯救。 好人之所 以难寻就是因为人们对宗教失去了信任。 在奥康纳看来,对 于长期活在麻木中的人而言, 只有通过暴力才能让其最终 改变,正如故事中 Misfit(不合时宜者)所说 :“如 果 她 活 着 时 每分钟都有人开枪打她,她倒很可能成为一个好女人的。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1〕Cleanth Brooks; Robert Penn Warren. Understanding
在奥康纳本人看来以老祖母为代表的这一类人的所作所为才是罪恶的代表他们麻木不仁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事情漠不关心觉得路边衣衫褴褛的黑人小孩仅仅是一副美丽的画而对其艰辛的生活不抱有任何的同情口中却一直在强调这个世界好人难寻
第 33 卷 第 11 期 2012 年 11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 117-
曲异常。 正如她曾在一次讲座中所说:“身为基督教徒的小 说家必将发现代社会对人性的扭曲, 他的问题就是如何表 述读者习以为常的扭曲。 ”奥康纳认为,现代人所处的世界 在上帝面前是既可悲又扭曲的, 我们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 就是要迫使自己去正视和承认这种扭曲的存在。
三、暴力救赎主题 身为一个虔诚的教徒, 奥康纳在自己的作品描绘一幅 幅带有浓重宗教色彩的画面。 她曾说过,她的创作源泉来自 宗教。 对她而言,上帝面前善人与恶人最终的结局是不一样 的。 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扭曲和变态都是源自人们对宗教不 再信任的结果。 在基督教教义中,获得救赎就是幸福,就是 获得上帝的恩典, 就实现了人生的意义。 人类如何获得救 赎,对奥康纳而言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命题。 因为在 基督教的教义中,信徒们必须一心向善、日夜祷告遵守本份 才有可能获得天恩。 所以能够被救赎在奥康纳看来是一种 至高无上的幸福,也是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所在。 在《好人难寻》中,老祖母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上帝的信 徒,在危难时也不忘向上帝祈祷,但老祖母最终还是对上帝 产生了怀疑,认为上帝并不会真的来救自己。 在奥康纳虔诚 的心里, 她认为人们必须对上帝怀有无条件的爱和绝对忠 诚的信仰,怀着任何功利的想法都是一种亵渎。 老祖母因为 害怕死亡而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任, 在奥康纳看来是最为愚 蠢的事情, 因为死亡对老祖母而言也许算得上是另外一种 解脱。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如此的令人绝望,而一个又一个 诸如老祖母这样的人就是造成这个冷漠的元凶。 他们都认 为是别人做得不好,所以使这个世界变得如此冷漠、变得好 人难寻,而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所以老祖母是不配得到 救赎的,因为她的人性的善已经被冷漠和自私所覆盖,就像 心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壳。 她的世界里面只有她自己,所以 故事的一开始就说道,“老祖母不想去田纳西州”,因为她不 想去所以她就说服儿子改去她想去的佛罗里达州。 因为想 去看年轻时去过的一个种植园便又说服全家调转车头,发 现是自己记错了后害怕受到指责而不指正方向, 就让儿子 一直往错误的方向开, 一步步地把家人推向了杀人犯的枪 口之下。 因为放心不下家里的老猫,便偷偷把它带上车为后 来发生的车祸买下悲剧的种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祖母在 家里是何等的不受欢迎,只能对一只老猫施予温暖,而对这 只猫的关爱比朝夕相处的家人更甚。 在奥康纳笔下体,他们 仍旧是没有得到救赎的一群人。 而另一个主角“不合时宜者”更是彻底地抛弃了上帝, 一开始就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并且还认为“耶稣不过跟我 一样,把这个世界弄得一团糟”。 在“不合时宜者”眼里,宗教 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他出生于宗教氛围 浓重的小乡村,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经历过很多可怕的苦 难。 他自称:“在我的记忆中,我一直是一个好孩子。 不过不 知怎的,我做了坏事,进了监狱,它彻底毁了我。 ”但他也说: “(狱 医 )说 我 杀 了 我 父 亲 ,但 他 在 说 谎 ,这 与 我 无 关 ,他在 1919 年死于一场大瘟疫。 ”如果他说的话属实,他就有可能 是一个牺牲品。 他无法承受内心信仰真空的痛苦,企图通过 杀人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试图用杀人来掩盖内心的空虚。 他 自称自己“不是一个好人”,对他而言“杀个把人就跟拆卸汽
Fiction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2〕李怡.《好人 难 寻 》和 奥 康 纳 的 宗 教 叙 事 风 格[J].三 峡 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2006,(5). 〔3〕姜 淑 芹 ,杜 志 卿 .论 奥 康 纳 《 好 人 难 寻 》 的 反 讽 艺 术 [J]. 天 津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 ,2010,(5). 〔4〕苏 欲 晓 .盲 者 与 巨 型 图 象 — 弗 朗 纳 里·奥 康 纳 的 小 说 视 野 [J].外 国 文 学 评 论 ,2002,(4):30-36. 〔5〕张珺.解读 《好人难寻 》中的信仰危 机 —祖 母 形 象 的 多 层 面 剖 析 [J].时 代 文 学 ,2008,(11). 〔6〕张 定 銓.文 本 意 义 的 瓦 解 与 衍 生 — 重 读 经 典 短 篇 小 说 《 好 人 难 寻 》[J].中 国 比 较 文 学 ,2007,(4).
Vol. 33 No.11 Nov. 2012
以暴力拯救世界
—— —浅谈奥康纳《好人难寻》中的善恶观与暴力救赎主题
廖妤琦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奥康纳在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性是扭曲畸形的,宗教不 再是人们的精神支柱而是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 许多评论家认为奥康纳自身的善恶观也是极其扭曲,所以称之为“邪恶的奥 康纳”。 但她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并非是颠倒黑白的善恶观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邪恶。 她通过描写暴力的方式 警示人们不能麻木的生活在冷漠的世界中,哪怕是用暴力的手段也要撕破冷漠的世界的假面,这样最终才有可能被救赎。
关键词:冷 漠 ;善 恶 观 ;救 赎 ;暴 力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2)11- 0117- 02
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对大多数西方读 者而言是美国南方文学的标志性人物, 许多文学评论家对 奥康纳的评价很高。 诗人 T·S·艾略特对她的短篇小说作品 集 《 好 人 难 寻 》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and Other Stories)评 论 道 :“可 以 肯 定 , 此 人 身 上 有 一 种 奇 异 的 天 赋 , 才 艺当属一流,可是我的神经不够坚强,实在承受不了太多这 样的பைடு நூலகம்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