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救援指挥决策的特点和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灭火救援指挥决策的特点和模式
发布时间:2021-06-08T08:38:36.606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5期作者:胡彦涛[导读] 在灭火救援组织工作中,指挥体系属于整体架构中的二级指挥,通过消防装备、指挥人员完善相关的作战工作。

在进行灭火救援指挥中,指挥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指挥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灭火救援总体的成败,所以,要重视灭火救援的工作,有效处理各类险情。

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 363000
摘要:在灭火救援组织工作中,指挥体系属于整体架构中的二级指挥,通过消防装备、指挥人员完善相关的作战工作。

在进行灭火救援指挥中,指挥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指挥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灭火救援总体的成败,所以,要重视灭火救援的工作,有效处理各类险情。

关键词:灭火救援;指挥决策;措施
1我国目前灭火救援指挥体系现状
1.1消防救援队伍的构成
目前,我国消防救援队伍指挥体系主要包括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各消防救援总队、支队、大队和消防站。

当发生灾害事故时,驻地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合理调集、调足辖区作战力量以及救援装备器材,以保障出动命令及时准确下达,并最大限度缩短救援力量调集、出动、途中和战斗展开等任务时间,为处置事故和抢救人民生命、财产赢得宝贵时间。

力量调派按照“就近调度、等级调度、预案优先”的调派原则;火警调派分为五级,应急救援调派分为四级。

1.2灭火救援指挥体系命令模式现状
近几年,消防各级有关部门在指挥调度方面建立了诸多模式,有119接处警调度指挥、消防实战指挥平台、语音综合平台、视频调度系统、指挥中心信息直报系统、车辆定位等,使得各级指挥员在进行指挥调度时,可以根据灾害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度资源,确定力量调派等级和援救方式,确保下达作战命令准确迅速,在达到消除灾害事故危害的最终目的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救援任务风险,减少消防队员的伤亡。

进行指挥调度、下达作战命令的主体为各个层级指挥员,其下达的命令是根据现场情况、消防员及装备器材情况等信息作为辅助进行决策。

这就要求指挥员在作战时必须有辅助信息支援,综合信息考量,最终的命令是由指挥员个人依据灾害事故现场综合情况进行判断抉择的。

自2018年消防部队改革转隶以来,目前在逐步扩大全国各个层级消防队伍建设,消防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新老消防员、指挥员不断更新,这就导致目前大队和消防站的指挥员越来越年轻化,经验缺乏,业务学习较为肤浅等问题出现,各级指挥员的素质不一,在实战中会造成指挥决策的失误。

2灭火救援指挥存在的问题
2.1指挥体系的冗余性
现消防队伍处于改革转隶期,应急管理及协同处置部门众多,灾害事故现场的指挥层级过多,尤其是大型灾害事故现场指挥员数量甚至多于战斗员,大型灾害事故极易发生爆炸等危险,这更加要求组织指挥的高效、灵活和快速,来应对突变的现场情况。

指挥体系在消防队伍内部就有五个层级,加上现在救援涉及部门众多,指挥系统更是错综负责。

建立高效快捷的指挥体系来满足当下消防救援队伍的工作需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2灾害事故现场的指挥责任不明确
由于各类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和紧急性,为在最短的时间内遏制灾害的扩大和蔓延,决定了指挥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制定方案并实施行动,这种时间条件下现场指挥员应当机立断实施指挥,而不是瞻前顾后等待上级指示。

现有的指挥体系应当明确何种情况写相应级别的指挥员应做出哪些指挥指令,指挥员的培养和评价体系也应相应健全。

2.3指挥岗位功能设计不足
在目前值班模式中,值班岗位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信息岗位的重要性没有凸显出来,整个应急救援现场的信息记录存在一定的盲区,政令无法畅通,前后方信息传递没有规定的流程,救援现场信息传递混乱,现场救援信息无法第一时间向上传递,现场信息审核和登记制度几乎都流于形式,救援现场和作战后方信息无法互通,统计信息口径不一,容易造成信息相互矛盾的现象。

2.4灭火救援消防员的经验和技能不足
改制后我国消防救援队伍,开展消防员招收工作“招兵买马”力度逐渐加大,青年一代力量逐渐成为奋战一线的主力军,与此同时消防救援队伍中的青年力量渐渐增多,虽然给消防救援队伍带来了新鲜活力和动力,但不可避免的问题是灭火救援人员的实战经验不足、专业技术熟练度低。

消防救援队伍的日常训练过程中,个别队员可能会有偷懒行为,不想让自己过度劳累而导致救援技能和基本业务能力不够精炼,这样就会造成在灭火救援时发生伤亡事故。

3建设灭火救援指挥智能化体系措施
3.1建立移动指挥智能化系统
进行移动智慧化指挥的前提是进行数据信息库的构建。

在进行信息收集时,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使用无人机侦察。

近几年无人机的应用范围逐渐变广,其产生的效果也越来越好,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侦察范围更加全面,也可以进行实时的动态侦察,为指挥调度提供了充足的现场信息支持。

第二,可以在多个位置点布置视频设施进行视频监控。

利用重点位置的视频监控可以有效地预测火灾发生的趋势以及蔓延方向,有效地控制火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训词精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将火灾实时数据录入数据库中,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可以分析预测火势进展。

当火势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时,数据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指挥调度和力量部署做出正确判断。

同时,消防指挥车也需要配备智能化系统,通过智能化系统随时进行消防员定位、车辆驾驶情况查看等,科学有效提高救援速度,降低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3.2拓展指挥模式
在进行指挥行动时,要对其工作内容进行信息化的处理工作。

可以适当利用微信、视频的方式进行沟通工作。

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使消息完成快速的传递工作。

有关工作内容应以图像的方式进行指挥,这样才能让相关参战人员尽快了解其作战任务与作战目标。

战斗小组在现场应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工作,了解现场的真实火灾态势,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相关战斗小组对其作战任务进行反复的询问,从而影响现场指挥工作。

根据灾害事故大小进行适当的远程指挥工作,可以将侧重点放置在统筹与协调工作方面,做好一线战斗准备工作。

在进行指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远程的方式进行现场指挥,但也要全盘考虑,确保有关消息内容可以在火灾现场有效的发布下去,并建立合理的指挥体系,避免造成指挥员手忙脚乱,致使信息沟通出现问题。

只有做好统一的协调工作,配备相关作战工具与资料,才能使指挥工作更加科学化。

3.3加强演练,提升全勤指挥部能力
在救援现场指挥层与执行层之间的信息传递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指挥命令的向下传达,现场信息的向上传递也尤为重要,扁平化救援指挥体系中全勤指挥部负责两层之间的连接。

灭火救援指挥体系需要在实战演练中,强化两层之间的信息传递,全勤指挥部主要的责任不仅是负责命令的下达更重要的是现场救援信息的上传,把安全员和火场文书纳入全勤指挥部负责火灾现场信息收集与传递。

这种设计理念在减少了基层指挥员救援负担的同时,也给予了安全员更高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安全员设置的问题。

3.4利用实时图像技术进行辅助决策
首先,利用实时图像技术,不断构建并完善交通道路图像、水源图像、重点单位图像、重点单位内部设施图像,在消防救援时起到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

其次,在图像中可以实时调取发生灾害事故单位的实时情况以及单位内部消防设施等信息,指挥调度员可以实时根据灾害情况与发生灾害单位的情况进行力量调整部署。

最后,利用动态的图像可以实时模拟并呈现灾害发生与传播的图像,利用互联网技术传播图像信息,可以有效地推广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结束语
依托于目前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手段,消防指挥系统将更好地应用于灭火救援中,有助于提高灭火救援决策和效率,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信息技术只是辅助决策,需要切实提高各级指挥员的个人素质与专业技能,遇到紧急情况时不慌张,利用智能辅助系统沉着冷静科学地下达作战指令,将信息化技术与个人能力有效结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为消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四清.浅谈灭火救援指挥智能化体系建设[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08):1089-1091.
[2]郑清平.浅谈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现场通信保障问题[J].中国新通信,2013,15(02):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