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南宋龙泉青瓷的制作风格与审美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研究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南宋虽说是偏安江南一隅的政权,但其经济发达,国库充盈,完美承袭了北宋王朝较高的文化审美标准,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此外,南禅宗思想风行,上至王室下至平民,无不受之影响。龙泉窑作为南宋境内的重要窑口,或多或少受到了上述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与北宋时期大相径庭的制作风格、审美内涵。
一、南宋龙泉青瓷制作风格的发展
南宋龙泉青瓷较之北宋龙泉青瓷来说,其釉层大大增厚,釉色纯度较高,造型也更为多元化,光泽较柔和,玻璃质感逐渐消失。其装饰纹样高度精简,素面器物数量激增,刻划装饰的手法也逐步被别的手法取代。器形上,南宋龙泉青瓷中的仿古青铜器样式的器物较多出现,如鬲式炉与酒筋瓶等。圈足方面,大多为直圈足,且线脚较北宋龙泉青瓷薄,圈足上无釉,但足内近满釉。
1.南宋龙泉青瓷的装饰手法
南宋龙泉青瓷的装饰在许多器物上被简化,装饰手法除了早期对北宋刻画手法的部分保留,大部分采取的是一种“凸出来”的新手法。马骋、杨寒桥在《龙泉窑》一书中指出:“南宋龙泉青瓷改凹变凸,在胚胎上加厚,凸出的纹样施釉后,釉在高温烧成时产生流动,这样纹样的凸起部分显得清清楚楚,一般采用模具印纹饰和贴纹饰的方法。”当然,除了印和贴,浅浮雕这一技法也被广泛应用,最典型的当属饰器物外部的莲瓣纹。其中轴线凸起,瓣内篦纹被省略,尖端部分更为锐利。层数上,除了单层莲之外,二层莲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2.南宋龙泉青瓷的素面风格
南宋龙泉青瓷的装饰较之北宋龙泉青瓷更加简化,甚至消失。此时的龙泉青瓷中,无论何种釉色,器表无装饰的器物数量大增,大部分器物的圈足之内满釉。整体釉水较之北宋龙泉青瓷更为肥厚,透
明度降低,故而呈现一种似玉的质感。南
宋匠人摈弃矫饰而关注陶瓷最根本的釉
水部分,在今日看来,其秉持的是一种极
简的审美观,更让瓷器拥有了一种趋于永
恒的美感。此外,南宋时期的人们对于素
面器物的热忱推动了龙泉青瓷釉色等级
划分的雏形,梅子青、粉青的概念逐渐出
现。
3.南宋龙泉青瓷中摹古器形的大量
出现
南宋龙泉青瓷中出现了一批器形上
仿古青铜器或是仿古玉器的器物,如花
觚、簋式炉、鬲式炉、鼎式炉、琮式瓶等,这
批器物的釉水腴润,器形周正,圈足壁普
遍较薄,足内多为满釉,整体档次较高,而
且青釉与青铜器形的搭配,呼应了《格古
要论》中提出的“铜器入土千年,色纯青如
翠”。这使此类器物与古青铜器在体表颜
色上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
二、南宋龙泉青瓷审美内涵与
北宋龙泉青瓷的不同及其原因分析
1.南宋龙泉青瓷所用釉料的变化
北宋龙泉青瓷所用釉料采用石灰
釉。南宋龙泉青瓷所用釉料,熔剂中部分
采用了石灰碱釉。南宋龙泉青瓷釉料的
变化就是从石灰釉变成了石灰碱釉。北
宋龙泉青瓷的釉水较为稀薄,透明度高,
玻化感强;而南宋龙泉青瓷的釉水则较为
肥厚,透明度低,玉质感强。北宋龙泉青
瓷之上的刻划花手法,是一种典型的釉下
印刻装饰,在稀薄而且透明度较高的石灰
釉的罩盖之下可以完整显现,石灰釉的玻
化质感纹饰会彰显出几分灵动。南宋匠
人则以贴花、浅浮雕等手法,突出装饰并
使装饰部分与器物主体自然相融,再将刻
划花手法相串联,“化凹为凸”的转变由此
体现。两宋龙泉青瓷装饰手法上的改变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所用釉料变化的影
响。
2.南宋时期盛行的南禅宗思想
南禅宗思想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
传,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其以本体的领悟修行,排除一
切矫揉造作,从而追求一种绝对纯粹的精
神境界。此种主张与方法论放到美学中,
就是摈弃具象表达,尤其是反对一切矫
饰,以一种朴素的面目让观者自己联想、
思索,调动观者审美与思考的积极性,以
最少的外部装饰与最本质的物品质感达
到永恒的美感。“极简”“纯净”成南禅宗美
学的关键词。南宋龙泉青瓷的素面器物
不做矫饰,面貌简约,以出众的釉水与器
形这些陶瓷本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吸引
人们的审美注意力,引导人们用心观物。
梅子青与粉青的纯粹正是净化心性的“良
药”。南宋龙泉青瓷的素面风格与南禅宗
美学相符甚多,南禅宗思想在南宋的风行
可谓是南宋龙泉青瓷素面风格形成的重
要原因之一。
结语
化凹为凸、删繁就简、崇尚古韵是南
宋龙泉青瓷制作的关键,这种现象的出现
与南宋龙泉青瓷中石灰碱釉的使用和南
禅宗思想在南宋的盛行有着密不可分的
关系。
参考文献:
[1]浙江省轻工业厅.龙泉青瓷研究.文物出
版社,1989.
[2]马骋,杨寒桥.龙泉窑.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2.
[3]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河滨遗范.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4](明)曹昭.格古要论.杨春俏,编.中华书
局,2012.
(作者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编辑张泽
谈南宋龙泉青瓷的制作风格与审美内涵
□徐凯
摘要:该文以南宋龙泉青瓷的装饰手法、素面风格以及摹古器型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南宋龙泉青瓷的制作风格较之北宋龙泉青瓷制作风格的发展之外,并分析了南宋龙泉青瓷的审美内涵;随后,探究了南宋龙泉青瓷审美内涵较之北宋龙泉青瓷有所改变的原因,得出南宋龙泉青瓷制作与审美新风的出现与石灰碱釉的使用和南禅宗思想的盛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南宋龙泉青瓷南禅宗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