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曲 6 钢琴谱 原版 正谱 五线谱
巴赫管风琴作品介绍
巴赫管风琴作品介绍(2011-03-06 23:29:32)转载▼分类:音乐艺术标签:巴赫天国cd编号管风琴演奏文化J. S. BACH:Little Organ BookJ. S. 巴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一共为教堂创作了150首管风琴圣咏曲。
管风琴圣咏曲是指根据教堂圣咏旋律作曲的一切管风琴曲。
在17世纪以前,管风琴并不为教徒的歌唱作伴奏,而是为祭司或合唱团作序奏或和合唱团交替单独地演奏,是合唱的代用者。
根据教会1598年所制定的《斯特拉斯堡(Strassburg)典礼规范》,“在教徒咏唱之前或之间,风琴并非用来演奏不常听的乐曲或经文歌,而是必须演奏将继续咏唱的歌曲。
为使风琴和歌唱的时间不过分长,风琴师在前奏后的教徒咏唱中间,是不可演奏一次或两次以L的。
”l7世纪的四、五十年代,管风琴在教会中一般已作为教徒咏唱的伴奏。
在巴赫的年代,管风琴伴唱的习惯虽已风行,但在莱比锡,管风琴与咏唱还是交替进行的状态。
因为,管风琴在教堂中早期的作用,是合唱团的代用者或交替者,因此,管风琴圣咏曲在技法、形态上,与声乐的圣咏经文歌大致一致,是合唱曲也是风琴曲。
在巴赫以前,管风琴圣咏曲最重要的作品是德国作曲家沙伊德(Samuel Scheidt,1587—1654)的《新乐谱》(Tabulatura nova)(1624年,共3卷)。
沙伊德之后,管风琴圣咏曲的发展,形成了完全对立的两派,一派是以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1637—1704)为代表的北德乐派;另一派是以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为代表的中德乐派。
初期的圣咏都是泛模仿经文歌的形式产生,其方式是圣咏旋律每一行为单位的模仿,一行终止后再开始第二行的模仿。
这也就是把数个不同主题的赋格曲发展部连接组成一首作品,全曲缺少统一。
布克斯特胡德的功绩是进一步强调各部之间的差异,加强对比的效果。
帕赫贝尔则从变化之中进一步强调了统一。
巴赫二部创意曲第六首的乐谱版本比较及结构分析
( 法 ) 踏 板 标 记 等 方 面 。这 其 中 , 拍 的 八 分 音 符 上 , 右 手 部 分 在 第 一 拍 就 已 经 作 了 断 句 , 样 的 奏 法 是 句 、 但 这
四 种 版 本 在 下 表 中 进 行 详 细 比 较 , 显 的 是 一 个 装 饰 性 的 小 连 接 段 , 手 部 分 出 现 了 新 的 素 材 , 通 过 加 快 右 它
并 在 其 后 加 以说 明 。 ( 表 一 ) 见
单 位 拍 中音 符 的速 率 ( 分 音 符 与 十 六 分 音 符 搭 配 变 为 - 六 分 音 符 与 八 t 一
兰 茨 霍 夫 版 因 是 以 手 抄 本 为 依 据 否 合 适 呢 ? 从 统 一 性 的 角 度 出 发 , 者 还 是 认 为 维 奥 姆 ・ 尔 斯 版 此 处 笔 库 的 原 始 版 本 ( r e t , 而 相 较 于 的 奏 法 较 为 合 适 , 将 左 手 的 两 个 八 分 音 符 都 以 断 奏 处 理 , 样 就 很 好 Utx)故 它 这 其 他 三 个 版 本 更 为 接 近 巴 赫 创 作 的 呼 应 了 右 手 部 分 的 句 读 。
从上表显示 出的情况来看 , 四 三 十 二 分 音 符 搭 配 ) 其 更 具 活 力 , 凸 显 出 了 这 个 新 素 材 与 前 面 对 题 使 也
种 版 本 的 差 异 主 要 体 现 在 速 度 标 的 不 同 。因 此 , 这 个 角 度 看 , 尔 尼 版 右 手 的 奏 法 还 是 可 取 的 任 但
巴赫前奏曲与赋格的演奏分析——以《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为例
Western Music 西方音乐巴赫前奏曲与赋格的演奏分析——以《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为例谷雨桐(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摘要】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在音乐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部曲集内容之庞大,总共有48首作品,分为上、下两卷,各24首作品,总共有24个大小调。
作品BWV.846是《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首作品,可谓是开篇之作,也是最被人熟知的曲子,这部作品曾被莱曼评价——“如奥林匹亚的平静与晴朗”。
本文主要从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和声、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究如何更好地演奏巴赫的作品。
【关键词】赋格;前奏曲;和声;演奏分析【中图分类号】J627 【文献标识码】A一、巴赫及《平均律钢琴曲集》简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出生于德国一个著名的音乐家族,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巴洛克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巴赫在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他的复调音乐更是堪称“绝技”,《平均律钢琴曲集》是集复调音乐之大成,是巴赫器乐创作的最高成就。
在48首作品当中,处处体现着巴赫高超的复调作曲技法,也影响了后世无数伟大的钢琴家。
这部作品首次证实了平均律这一崭新的理论概念,支持了管风琴家维克梅斯特“把八度平均分成十二等级”的设想,每首作品都有着严谨的结构布局,旋律流畅自如,可谓创造了复调写作之巅峰。
通过研究BWV.846这首看似简单却复杂的曲子,分析其中的和声及曲式,来探究巴赫是怎样集复调技巧之大成及他的演奏风格。
二、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曲式分析及和声分析(一)前奏曲的曲式分析及和声分析根据这首前奏曲,我们从乐谱中可以获知,这部分音乐整体上可划分为两大部分。
如果我们将前四小节主—属—主的进行,看作是对主和弦的初次强调,也就是说,从第1小节到第 4 小节就是一个和声功能圈进行,首先第1小节主和弦平静地开始,主音保持到第2小节SⅡ2时的不稳定,再到第3小节D56和第4小节主和弦的解决,这种和声的功能性推动了音乐的进行和展开。
巴赫二部创意曲第六首的乐谱版本比较及结构分析
巴赫二部创意曲第六首的乐谱版本比较及结构分析巴赫二部创意曲第六首的乐谱版本比较及结构分析巴赫于1717年前往克腾~出任雷奥博亲王的乐长~并深得亲王的宠信。
在那里~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克腾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都激发了巴赫的创作欲望~他的许多名作都在这个时期写成~如《勃兰登堡协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等。
为了教授其子威廉?弗里德曼?巴赫演奏键盘乐器~巴赫于17XX年1月22日1开始动笔~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为威廉?弗里德曼?巴赫而作的键盘小曲》这部教材。
起初~巴赫将这部教材中的15首二声部对位曲命名为“前奏曲”~后改为“创意曲”,将另15首三声部对位曲命名为“幻想曲”~后改为“交响曲”,sinfonia,。
如今~大多数中文版乐谱、书籍都将这15首二声部对位曲和15首三声部对位曲的名称统一译为“创意曲”巴赫的二、三声部创意曲均为篇幅短小的作品。
它们虽然没有出彩的演奏效果~也很少出现在音乐会演出的舞台上~但在教学中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力。
可以说~在对复调作品的学习道路上~巴赫的二、三声部创意曲几乎是不可回避的一部重要教材。
笔者在实际教学和观摩国内一些钢琴比赛中发现~由于乐谱版本的混乱和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学生对巴赫这部作品的学习还是常常感到困惑~也经常出现种种歪曲作曲家创作初衷和作品风格的演奏。
鉴于此~本文以巴赫二部创意曲第六首,E大调~作品编号BWV777,为例~首先对该曲不同版本的乐谱进行比较~进而对该曲的结构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作品风格、创作手法、诠释手法等方面的整体认识~为巴赫创意曲的演奏与教学提供一个可作参考的研究模式一、乐谱版本比较目前巴赫创意曲在国内已出版了多个版本的乐谱~这些已出的版本主要可分为引进版和教学版两大类引进版主要有:?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巴赫创意曲集》~1955年首版~并于1977年、1979年两次再版~由维奥姆?库尔斯教授编订。
?德国彼得斯出版社独家授权~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巴赫创意曲集》~1997年9月首版~并于1998年1月再版~由兰茨霍夫编订~这大概是国内最早引进的Urtext版本。
巴赫赋格基本形式
巴赫赋格基本形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德国著名作曲家,被称之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将复调音乐发展到了顶峰,又被称为复调音乐之父。
与勃拉姆斯,贝多芬齐称德国三B。
巴赫是个多产的作家,他生前创作了包括有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24首前奏曲与赋格;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
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多首严肃乐曲。
Fuga?是巴赫24首前奏曲与赋格的第二首赋格,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简要了解赋格曲的基本形式,以下为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图:呈示部高声部 2答题间插句1(5-6小节) 对题中声部 1主题 (小结尾) 对题间插句1(5-6小节) 自由发展(填充和声) 低声部 3主题间插句2(9-10小节)调性:c小-------------------------------------------------------------------------------------------------------------------- 展开部高声部主题展开1 间插句3(13-14小节) 对题间插句4(17-19小节)中声部自由声部间插句3(13-14小节) 主题展开2 间插句4(17-19小节) 低声部对题间插句3(13-14小节) 自由声部间插句4(17-19小节)调性: 降E大调-------------------------------------------------g小调----------------------------------------------再现部高声部主题再现1 间插句5(23-26小节) 自由声部主题再现3 补充(30-31小节)中声部对题间插句5(23-26小节) 对题终止式(29小节) 补充(30-31小节) 低声部自由声部间插句5(23-26小节) 主题再现2 终止式(29小节) 补充(30-31小节)调性: c小----------------------------------------------------------------------------------------------------------------------- 此乐曲为赋格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组成。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ⅡNO.2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分析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ⅡNO.2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分析作者:诸葛若琰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07期摘要:巴赫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本文通过对巴赫人生经历、创作活动及音乐作品的体裁、结构等多方面的研究,揭示出《平均律钢琴曲集》诞生的必要条件及其历史地位和音乐特点。
分析了《平均律钢琴曲集》中各曲结构:由前奏曲和赋格构成。
对《平均律钢琴曲集》ⅡNO.2 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作了演奏提示。
关键词:巴赫;平均律;创作地位;特点;作品分析;演奏提示1 作曲家生平简介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巴洛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
1685年3月21日,他出生于图灵根偏远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平民家庭。
艾森纳赫的祖先几代以来都在从事音乐工作。
15岁时,巴赫在卢内斯堡的一个教堂附属合唱团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1700年),在魏玛公爵的管弦乐队演奏小提琴(1703年),在安什塔特新教堂(1703年)和穆尔豪森教堂(1707年)演奏管风琴,之后又担任魏玛公爵的侍从。
这位管风琴家和宫廷音乐家(1708)是卡尔顿一个衰落的小宫廷的乐队指挥(1717年),最后是莱比锡圣多玛教堂的合唱团指挥和附属于该教堂的歌唱学校教师(1723)。
巴赫在担任各种音乐职务的同时,一直致力于音乐创作,创作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作品。
他于1750年7月28日在莱比锡逝世。
巴赫的作品有各种不同的体裁形式,包括管风琴音乐、钢琴音乐、小提琴音乐、大提琴音乐、长笛音乐、康塔舞、管弦乐和许多宗教和器乐作品。
他信仰宗教,把路德教新教的赞美诗和教堂的管风琴作为他创作素材和美好观念的核心,但他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教义,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大胆的创新精神。
他的创作以复调为主,具有严格的概念、内在的情感、哲学和逻辑的性质。
虽然他的音乐风格与复调音乐的古老传统密切相关,但他积极发展了主调和声思想,使复调音乐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