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我效能感干预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管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自我效能感干预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管理效果
张雅芝;张军;童莉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口服药自我管理能力的促进作用.方法将社区80名老年高血压服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提高基于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用药指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药物识别、获取、剂量与时间等药物自我管理能力(0.93±0.14)、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5.77±0.46)、用药依从性(7.08±1.32),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自我管理能力.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5(030)021
【总页数】4页(P74-77)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人;自我效能;药物自我管理;用药依从性
【作者】张雅芝;张军;童莉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2
·社区护理·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我国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9%[1]。口服药是高血
压治疗的重要手段,老年患者由于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或自信心下降、焦虑、孤独等心理,通常不能有效地管理药物,表现为药物相关知识缺乏、不按医嘱服药、错服漏服等[2]。信心、知识和技能是药物自我管理(Self-administration of Medication,SAM)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传统服药的健康教育注重知识的灌注,却忽略了信心和技能的培养[3-4]。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某种
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5],老年慢性病长期服药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6-7]。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广泛运用于老年慢性病自我管理的临床护理
及研究中,但是未见研究把自我效能理论运用于药物自我管理中[8]。2014年5~12月,本研究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制定实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自我管
理能力的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1 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某社区选择80例自愿
参与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调查时年龄≥60岁;②确诊高血压(符合中国高血
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③口服一种或以上降压药物,持续一年或以上;④对本
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处于慢性病的急性加重期或伴有严重并发症;②认知障碍;③生活不能自理。本研究通过了武汉大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所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与,研究过程中,做到尊重研究对象的尊严、有益和公正的原则。为确保研究期间进入两组的患者数保持均衡,采用区组随机分组的方法,以纳入研究时的时间作为配伍因素,将纳入时间相邻的4例患者作为一个区组,使用随机
数字表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在研究过程中观察
组1人因病危住院退出研究,2人失去联系,实际完成研究77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年龄(69.81±5.87)岁,对照组(70.08±6.85)岁,两组比较,t=0.728,P=0.902;两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给予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共分3次完成,每周1次,每次30~60 min,每次干预前对上一次进行回顾,然后进行下一项内容,干预后进行简单的小结。干预前电话预约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干预在单独会议室以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进行。3次干预的内容如下。
1.2.1.1 使患者熟悉所服降压药并掌握服药相关方法和技巧提前一天电话预约患者见面,并嘱咐带上所有药物。①告知患者所服降压药的名称、剂量、时间、服用方法、作用、不良反应。②针对每例患者在自我管理药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协助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法。如视力减弱者鼓励佩戴老花镜或协助用较大的字体誊写重要药物信息于标签上。手活动不灵便者用容易打开的药盒替代或鼓励向他人寻求帮助。记忆力差者帮助患者把日常生活活动(如刷牙)作为服药线索;制作服药日历或服药提醒卡或定闹钟。③发放指导服用降压药的小册子,并引导阅读。小册子内容由研究者设计,并由相关临床专家给予认证。
1.2.1.2 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为主的干预①亲身经历。协助患者罗列出所服药物的清单,包括药名、时间、剂量,鼓励患者与医务人员探讨清单;与患者讨论,制定合适的服药计划与目标;鼓励患者与医生护士积极沟通,做好药物提前补充;指导患者找出合适的储存药物位置和方法;指导阅读药物外包装和药物说明书。②替代性经验。鼓励患者之间交流和分享;给患者讲述成功的药物自我管理的案例。③言语劝说。用积极的语言鼓励患者,讲解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心理疏导。④生理、心理状态。讲解情绪与高血压的关系,指导自我情绪管理和患者放松训练的方法,如听音乐节目、观看电视节目、下棋、聊天等;讲解运动与高血压的关系,鼓励适度运动,如晨间散步、开窗深呼吸锻炼、晚间跳广场舞、太极等;讲解病情监测的方法、重要性,引导积极的病情自我监测,如自测血压、写病情日记或记录等;讲解饮食与高血压,发放限盐油壶,给予饮食指导。
1.2.1.3 强化指导检查患者的服药情况,了解患者是否能独立且有效的自我管
理药物。针对每例患者的不同能力和学习程度,给予进一步强化指导,内容包括以上两方面。
1.2.2 评价方法本研究第1次评价在随机分组前,包括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药
物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用药依从性。在第3次干预完成和完成
后两周分别进行第2、3次评价(第3次只评价观察组),包括药物自我管理能力、
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用药依从性。评价工具包括①药物规划非助性工具(Drug Regimen Unassisted Grading Scale,DRUGS)。用于评定药物的自我管理能力,由Edelberg等[9]设计。该工具由4个条目组成:对药物的识别、服药时间、取
药到口的能力和剂量。由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的表现填写。研究者提前备好多种口服药,观察研究对象能否准确找出自己所服降压药,取出和取出正确剂量的药物,说出正确的服药时间。对于每种药物,四个任务每完成一项计1分,否则计零分。最高得分为所服降压药种类数×4,总分为(累积得分/最高得分)×100%,总分越高,药物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强。Elliott等[10]对该量表进行了评定,认为有较好的信效度,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均大于0.9。研究者对量表进行了翻译,通过预实验评定了翻译后量表的信效度,重测信度为0.735,评定者间信度为0.535。②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Self-Efficacy Scale,MASES)。该量表由美国Ogedegbe等[11]设计,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条目来源于高血压
患者本身。MASES有26个条目,分为情境(1~21)和任务(22~26)两部分,3级计分标准:1代表完全不确信、2代表有些确信、3代表非常确信,情境得分满分
3分,任务得分满分3分,总分6分。得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除以所填条目数,
得分越高,用药依从性自我效能感越好。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5[11]。王娇艳等[12]将其翻译为中文,并表明仍然具有较好的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7。③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8条目(Mori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