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TMA的web服务组合分析与建模方法
基于领域本体的Web服务动态组合
第28卷 第4期2005年4月计 算 机 学 报CH IN ESE J OU RNAL OF COM PU TERSVol.28No.4Apr.2005基于领域本体的Web 服务动态组合李 曼1) 王大治2) 杜小勇1) 王 珊1)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北京 100872)2)(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成都 610041)收稿日期:2004212205;修改稿收到日期:200520123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4963205)资助.李 曼,女,1977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义Web 、智能信息检索、知识工程.E 2mail :liman1@.王大治,男,1977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本体、自动推理、语义Web 、高性能数据库.杜小勇,男,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检索、高性能数据库、知识工程.王 珊,女,194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数据库、数据仓库和知识工程.摘 要 随着Web 环境下服务数量的快速增长,如何自动地根据服务请求,进行服务的动态组合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服务动态组合方法,该方法利用领域本体及其推理能力,生成一个优化的服务组合图,然后基于该图给出了一个高效的服务组合算法.与已有的方法相比,该文的方法综合考虑了服务语义、服务组合的质量和服务组合的效率等因素,可以自动地根据服务请求实现服务的动态组合,同时保证了服务组合的效率和质量.关键词 领域本体;相似度;语义;Web 服务;服务组合中图法分类号TP311Dynamic Composition of Web Services B ased on Domain OntologyL I Man 1) WAN G Da 2Zhi 2) DU Xiao 2Y ong 1) WAN G Shan 1)1)(S chool of I nf ormation ,Renmin Universit y of Chi na ,Bei j i ng 100872)2)(Cheng du I nstit ute of Com p uter A p plication ,Chinese A cadem y of S ciences ,Cheng du 610041)Abstract Wit h t he growing number of Web services ,it is necessary to co mpose existing Webservices dynamically according to service request.This paper propo ses a dynamic Web service compo sition met hod based on domain ontology.The met hod builds an optimized grap h for service compo sition based on domain ontology and it s reasoning capability ,and t hen an efficient algo 2rit hm based on t he grap h is presented to accomplish service pared wit h existing met hods ,t he met hod considers t he semantics of services toget her wit h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 he co mposition.So t he met hod can ensur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while compo sing services auto 2matically according to service request.K eyw ords domain ontology ;similarity ;semantics ;Web service ;composition of services1 引 言Web 服务技术吸收了分布式计算、Grid 计算和XML 等各种技术的优点,通过采用WSDL ,UDDI和SOA P 等基于XML 的标准和协议,解决了异构分布式计算以及代码与数据重用等问题,具有高度的互操作性、跨平台性和松耦合的特点,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兴趣.但是,单个Web 服务提供的功能有限,只有对已有的单个Web服务进行组合,Web 服务的潜力才真正发挥出来.由于现有的协议和标准对服务的描述仅限于语法层次,不能表达语义信息,目前Web 服务的组合大多数是手工完成的,手工的方法费时费力且很难适应服务的动态性.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如何实现基于语义的Web 服务动态组合.领域本体通过对特定领域内概念及概念间关系的精确描述,成为人机之间、机器和机器之间互相理解的语义基础.所以,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基于领域本体实现服务的动态组合,并提出了一种DOSCM 方法.该方法在领域本体的支持下,以概念相似度为基础,计算服务之间的关联度,形成一个优化的服务组合图,继而将服务组合问题转化为在该优化的服务组合图中查找一条满足要求的路径的问题.因为在服务动态组合技术中,衡量服务组合算法好坏的标准不仅要求组合的服务在功能上能够满足服务请求,而且要求保证动态组合的效率.所以,本文充分利用了该优化的服务组合图的特点,给出了一个高效的服务组合算法,保证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好的服务组合.与已有的方法相比,DOSCM方法综合考虑了服务语义、服务组合质量和服务组合效率等因素,可以自动地根据服务请求实现服务的动态组合,同时保证了服务组合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下部分将详细介绍有关的概念和算法,并给出了算法的有效性证明,最后,通过实验对服务组合的成功率、质量和效率进行了验证.2 基本概念领域本体是对特定领域内概念及概念间关系的精确描述.定义1. 领域本体可以用五元组表示:O={C,R,H c,rel,A o},其中,C表示概念的集合;R表示关系的集合;H c表示概念层次;rel表示概念间的关系;A o表示本体公理.本体的描述语言很多,本文采用W3C的最新推荐标准OWL①作为本体描述语言,并基于OWL 语言,给出下列定义.定义2. 对于两个概念C i和C j,在领域本体中,如果C i被定义为C j的“equivalent Class”,则称概念C i和概念C j语义相等,记为C i≡C j;如果C j被定义为C i的“subClassOf”,则称概念C i语义包含C j,记为C iΒC j.定义3. 对于两个概念集合S C i和S C j,如果对S C j中的任一概念C j,在S C i中都存在一个概念C i,满足C i≡C j或C iΒC j,则称S C i语义包含S C j,记为S C iΒS C j;如果有S C iΒS C j且S C jΒS C i,则S C i≡S C j,此时称S C i和S C j语义相等.服务的接口是用来在服务之间传递控制和数据等信息,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基于接口的服务组合思想[1~4].它主要是对服务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参数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动态的服务组合.领域本体是对领域概念模型的明确的规范说明,借助领域本体,能够对服务的接口语义进行精确的描述,将一个服务抽象成由输入和输出组成的实体.基于这种思想,本文将Web服务表示为如下形式.定义4. 一个Web服务可以用下面的表达式来描述:W S i(I i,O i),其中,W S i是Web服务的名字;I i是该服务的输入集合,O i是该服务的输出集合.定义5. 一个Web服务请求可以用下面的表达式来描述:W S R k(I k,O k),其中,W S R k是Web服务请求的名字;I k是该服务请求的输入集合;O k是该服务请求的输出集合.定义6. 对于两个服务W S i(I i,O i)和W S j(I j, O j),如果有O iΒI j,则称从服务W S i到W S j语义关联,记为W S i:W S j,并将其语义关联度记为A D(W S i,W S j).其中,W S i称为W S j的前驱服务, W S j称为W S i的后继服务.定义7. 对于服务请求W S R k(I k,O k)和服务W S i(I i,O i),如果I iΒI k,则称从服务请求W S R k到服务W S i语义关联,记为W S R k:W S i,并将其语义关联度记为A D(W S R k,W S i),其中,W S i称为W S R k的后继服务;如果O iΒO k,则称从服务W S i到服务请求W S R k语义关联,记为W S i:W S R k,并将其语义关联度记为A D(W S i,W S R k),其中W S i称为W S R k的前驱服务.定义8. 一个服务组合是指能够满足某个服务请求W S R k的一个服务序列W S1,W S2,…,W S n,该序列满足以下3个条件:(1)W S R k:W S1;(2)该序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服务W S i和W S i+1都满足W S i:W S i+1;(3)W S n:W S R k.定义9. 服务组合满意度是指该服务组合满足某个服务请求的程度,记为S A T.对于服务请求W S R k,一个服务组合W S1,W S2,…,W S n的满意度S A T用如下式计算:S A T=A D(W S R k,W S1)×∏n-1i=1A D(W S i,W S i+1)×A D(W S n,W S R k).3 DOSCM方法3.1 基本思想基于领域本体的服务动态组合方法的基本思想5464期李 曼等:基于领域本体的Web服务动态组合①Harmelen F.,Hendler J.,Horrocks I.et al..OWL WebOntology Language Reference.World Wide Web Consorti2um./tr/owl2ref,2004是:在领域本体的支持下,首先找出服务请求的后继服务,然后找出该服务的后继服务,以此类推,直至找出的某个服务的后继服务是服务请求.所得到的这个服务组合就是服务组合的结果.由于一个服务可能存在多个后继服务,所以,这些语义关联的服务构成了一个Web 服务组合图(WSC 2Grap h ).例1.对于服务请求WS R k (I k ,O k ),如果存在服务WS 1(I 1,O 1),W S 2(I 2,O 2),W S 3(I 3,O 3),W S 4(I 4,O 4),W S 5(I 5,O 5),满足I k ≡I 1≡I 4,O 1≡I 2≡I 3,O 4≡I 5,O 2≡O 3≡O 5≡O k .则相应的WSC 2Grap h 如图1所示.图1 WSC 2Graph图1中标有I k 的方框表示服务请求W S R k 提供的输入为I k ,标有O k 的方框表示服务请求W S R k 期望的输出为O k ,六边形表示一个服务.有向边相连的两个服务是语义关联的.对于一个服务请求,在其相应的WSC 2Grap h 中,从起点到终点的每条路径都是一个满足该服务请求的服务组合.其中,最优的服务组合是指服务组合满意度最大的路径.为了得到最优的服务组合,现有的方法都是采用“最短路径”算法.然而,“最短路径”算法需要反复扫描图中从起点到终点的各条路径,影响了服务组合的效率.在服务动态组合技术中,衡量服务组合算法好坏的标准不仅要求组合的服务在功能上能够满足服务请求,而且要求保证动态组合的效率.尤其在服务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采用“最短路径”算法的效率更低,这对服务请求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实际上,对服务请求来说,是要找到一个能够满足该请求的服务组合,而不一定要找出最优的服务组合.为了找出最优的服务组合而付出巨大的时间代价是不可取的.因此,本文试图找出一种既满足服务组合要求,又高效的服务组合策略.基于这种想法,本文提出了DOSCM 方法.该方法利用领域本体及其推理能力,生成一个优化的WSC 2Grap h .然后,基于该图,快速找出一条满足要求的路径,即一个满足服务请求的服务组合.3.2 优化的WSC 2G raph优化的WSC 2Grap h 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某个服务有多个后继服务,那么根据从其到这些后继服务关联度的大小,将后继服务排序,使关联度大的服务排在“前面”,关联度小的服务排在“后面”,从而形成了一个基于后继服务关联度排序的WSC 2Grap h .服务关联度计算的基础是概念间语义相似度.目前,关于概念间语义相似度的计算已经有许多成果[5,6].本文借鉴了其中的一些思想,给出基于领域本体的概念间语义相似度公式.S (C i ,C j )=αd +α(1)式(1)中,S (C i ,C j )表示两个概念C i 和C j 的语义相似度(C i ∈C ,C j ∈C ).S (C i ,C j )的取值范围是[0,1].如果两个概念语义相等,则它们的相似度为1;如果两个概念不满足语义包含,那么其相似度为0.α是一个可调节的参数,d 是一个整数,关于其取值,本文采用以下策略:(1)如果C i ≡C j ,则令d =0,即S (C i ,C j )=1.(2)如果C i ΒC j 或C j ΒC i ,则令d =1,即S (C i ,C j )=α1+α.如果概念集合S C i (C ′1,C ′2,…,C ′m )和S C j (C ″1,C ″2,…,C ″n ),满足S C i ΒS C j ,则用S S (S C i ,S C j )表示这两个概念集合间的语义相似度,其计算方法见式(2).S S (S C i ,S C j )=1n∑n j =1max mi =1(S (C ′i ,C ″j ))(2)其中,S S (S C i ,S C j )的取值范围是[0,1].如果有两个服务W S i (I i ,O i )和W S j (I j ,O j ),满足W S i :W S j ,则基于概念集合间的语义相似度公式,给出从服务W S i (I i ,O i )到服务W S j (I j ,O j )的关联度计算公式,见式(3).A D (W S i ,W S j )=S S (O i ,I j )(3)类似的,从服务请求W S R k (I k ,O k )到服务W S i (I i ,O i )的关联度计算公式见式(4).A D (W S R k ,W S i )=S S (I k ,I i )(4)从服务W S i (I i ,O i )到服务请求W S R k (I k ,O k )的关联度计算公式见式(5).A D (W S i ,W S R k )=S S (O i ,O k )(5)根据式(3)~(5),可以将任何一个服务(或服务请求)的所有后继服务进行排序,从而得到优化的WSC 2Grap h .例2. 对于例1中的服务请求和已有的服务.如果有A D (W S R k ,W S 4)ΕA D (W S R k ,W S 1)和A D (W S 1,W S 3)ΕA D (W S 1,W S 2),那么对应的优化的WSC 2Grap h 如图2所示.在图2中,权值W 1,W 2,…,W 8表示服务之间646计 算 机 学 报2005年图2 优化的WSC 2Graph及服务请求与服务之间的关联度.因为A D (W S R k ,W S 4)ΕA D (W S R k ,W S 1),所以,图中W S 4(I 4,O 4)位于W S 1(I 1,O 1)“之上”;因为A D (W S 1,W S 3)ΕA D (W S 1,W S 2),所以,W S 3(I 3,O 3)位于W S 2(I 2,O 2)“之上”.可以看出,在这个优化的WSC 2Grap h 中,任何一个服务(或服务请求)的所有后继服务都是按照关联度大小排序的.3.3 服务组合算法得到了优化的WSC 2Grap h 后,可以利用图中后继服务基于关联度有序的特点快速找出一条满足要求的路径,即一个满足服务请求的服务组合.本文使用最小服务组合满意度阈值ζ来控制服务组合的质量和效率.具体的服务组合算法见算法1.算法1. 服务组合算法.输入:服务请求W S R k (I k ,O k ),最小服务组合满意度ζ输出:服务组合步骤:1.初始化队列L W C =NULL ,令W S i =GetM ax A D (W S R k ),调用A d d T ail (L W C,W S i ),N ei ghborWs [W S i ]=Get N ex t 2N ei ghbor (W S i );2.令W S i (I i ,O i )=Get Tail (L W C ),如果W S i :W S R k ,令CS =S A T ;否则,对L WC 中的服务序列W S 1,W S 2,…,W S i ,令CS =A D (W S R k ,W S 1)×∏i -1n =1A D (W S n,W S n +1);3.如果CS Εζ,goto 6;否则调用Del Tail (L W C ),W S i (I i ,O i )=Get T ail (L W C );4.如果L W C =NULL ,则服务组合失败,返回NULL ;5.如果N ei ghborWs [W S i ]=NULL ,则调用Del T ail (L W C ),W S i (I i ,O i )=Get T ail (L W C );否则调用Del Tail (L W C ),A d d Tail (L W C,N ei ghborWs [W S i ]);goto 26.如果W S i :W S R k ,则服务组合成功,返回L W C;7.令W S j =GetM ax A D (W S i ),调用A d d Tail (L W C,WS j ),令Nei ghborWs [WS i ]=Get Next Nei ghbor (WS j ),goto 2.说明:(1)N ei g hborWs 是一个指针数组,其中的一个元素指向一个服务.(2)函数GetM a x A D (W S i )获得W S i 的所有后继服务中与W S i 语义关联度最大的服务.(3)函数Get N ex t N ei g hbor (W S i )获得W S i 的前驱服务相对于W S i 的下一个后继服务.(4)函数A d d T ail (Q ,e )将元素e 加入队列Q 的尾部.(5)函数Get T ail (Q )返回队列Q 的队尾元素.(6)函数Del T ail (Q )删除队列Q 的队尾元素.定理1. 服务组合算法是有效的,即该算法返回的服务组合是满足服务请求的.证明. 假设对任意的服务请求W S R k ,当算法返回NULL 时,见步骤4,此时L W C 为空,表示没有找到满足服务请求的服务组合.当算法返回L W C ,见步骤6,则此时L WC 中的服务序列即为找到的服务组合,假设为W S 1,W S 2,…,W S n .根据步骤1知,W S R k :W S 1;根据步骤2,3,5,6,7知,算法每次调用A dd Tail ,加入L WC 的均为从当前L WC 队尾服务到所选服务有语义关联的服务,即保证了L WC 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服务W S i 和W S i +1都满足W S i :W S i +1;根据步骤6知,算法结束必定满足从当前L WC 中队尾服务(W S n )到服务请求(W S R k )语义关联,即W S n :W S R k .综上,由定义8可以得到,服务组合(W S 1,W S 2,…,W S n )是满足服务请求W S R k 的.证毕.例3. 在图2所示的优化的WSC 2Grap h 图中,如果W 1=1,W 2=0.9,W 3=0.6,W 4=1,W 5=0.9,W 6=0.8,W 7=0.8,W 8=0.8,指定最小满意度阈值ζ=0.7,则运用算法1(服务组合算法)的结果如图3.图3 服务组合生成在图3中:(1)实线单箭头:表示已经遍历过该路径,但是不满足要求.例如,权值为W 1和W 3的路径,由于W 1×W 3<ζ,所以不满足要求.(2)实线双箭头:表示算法返回的服务组合.例如,权值为W 2,W 4和W 7的路径,因为W 2×7464期李 曼等:基于领域本体的Web 服务动态组合W4×W7>ζ,所以满足要求.(3)虚线单箭头:表示没有遍历的路径.例如,权值为W6的路径,因为W1×W3<ζ,所以没有必要再遍历权值为W6的路径了.权值为W5和W8的路径也没有遍历是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找到了满足要求的路径.可以看出,本文的服务组合算法仅遍历优化的WSC2Grap h中的部分路径,一旦找到满足要求的路径就立即返回结果.从而保证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好的组合序列.4 实验和相关工作对比分析为了实现服务的动态组合,一种方法是基于系统中已有的服务组合模板,选择能够匹配该模板的具体服务[1,7~9].该方法的局限性是服务模板的构造需要人的干预,降低了服务组合自动化的程度.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基于具体服务,直接生成服务组合的方法.该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服务请求即时地进行服务组合而不需要预定义的组合模板,实现了服务组合的完全自动化.然而,在组合过程中,现有的很多方法都是基于关键词的匹配[2,10,11],本文称之为KSCM(K eyword2based Service Compositio n Met hod),这类方法没有考虑服务的语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些基于服务语义的方法,例如文献[3,4]的做法是首先对服务进行语义扩充,然后使用“最短路径”算法获得最优的服务组合,本文将该类方法称为BSCM(Best2result Service Compositio n Met hod),这类方法仅考虑了组合质量,为了获得最优的组合牺牲了算法的效率,影响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已有的组合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DOSCM 方法综合考虑了服务语义、服务组合质量和服务组合效率,能够根据服务请求动态地进行服务组合,且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好的服务组合.本节实验将DOSCM方法与现有的两类典型的服务组合算法,即KSCM和BSCA相比较.4.1 实验环境硬件环境:CPU为Intel Pentium IV2.4GHz,内存为1G B,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算法实现工具为VC.实验数据:鉴于目前没有相关的标准平台和标准测试数据集,本文采用随机生成的模拟Web服务及Web服务之间关联度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我们共生成了9个测试数据集,它们包含的服务总数分别为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 2700.4.2 实验结果在实验1~3中,DOSCM方法的最小服务组合满意度阈值都取0.7.实验1. 服务组合成功率实验.在服务总数为300,900,1500,2100,2700的5个数据集分别使用随机的100个服务请求,比较3种方法在不同规模的数据集上进行服务组合的成功率.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图4 服务组合成功率的比较图4是3种方法在不同规模的数据集上进行服务组合的成功率比较.可以看出,DOSCM和BSCM 的成功率差距很小(几乎相等或略小一些),但是远远高于KSCM的成功率.说明了进行基于语义的服务动态组合的必要性.实验2. 服务组合效率实验.分别在服务总数为300,600,900,1200,1500, 1800,2100,2400,2700的9个数据集上对100个随机的服务请求进行服务组合,取平均组合时间作为结果.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图5 服务组合效率的比较图5表示了服务总数与完成服务组合所需时间的关系.可以看出,KSCM效率最高,可扩展性(scal2 ability)好;DOSCM的效率略低于KSCM,但远远高于BSCM,且曲线上升速度非常慢,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而BSCM效率最低,且随着服务总数的增加,组合时间快速增长,可扩展性较差.说明了DOSCM846计 算 机 学 报2005年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优化策略,大大提高了效率.实验3. 服务组合质量实验.在服务总数为2700的数据集上随机地给出15个服务请求,比较3种方法的服务组合质量.在本文中,衡量服务组合质量的标准是服务组合满意度.实验结果见表1,表中第1列是服务请求,第2~第4列依次是算法KSCM,BSCM和DOSCM对每个服务请求得到的服务组合的满意度.表1 服务组合质量的比较服务请求KSCM BSCM DOSCM 1-0.720.712-0.870.863 1.00 1.00 1.004-0.870.875-0.760.766-0.870.877-0.870.858-0.870.879 1.00 1.000.9110 1.00 1.00 1.0011-0.910.9012-0.920.9213-0.890.8914-0.870.8715-0.780.76从表1中可以看出,KSCM得到的服务组合的满意度最高(为1),但是,它服务组合的成功率很低,很多请求下无法找到服务组合,如表1中“-”所示.BSCM找到的服务组合,一定是所有组合中满意度最大的,即最优的服务组合.DOSCM方法得到的服务组合的满意度和BSCM差距很小,在很多情况下相等,即DOSCM方法能够保证服务组合的质量.实验4. 最小服务组合满意度阈值实验.在服务总数为900的数据集上分别令最小服务组合满意度为0.5,0.6,0.7,0.8,0.9,1.0.对每个阈值,随机的对100个服务请求使用DOSCM算法进行服务组合,得到相应的服务组合的成功率和平均组合时间,见表2.表2 最小服务组合满意度阈值对DOSCM算法的影响最小服务组合满意度阈值服务组合成功率(%)服务组合效率(ms)0.498.414.60.598.214.70.695.313.90.784.015.00.878.114.90.960.715.81.051.214.2从表2可以看出,最小服务组合满意度阈值对算法的组合效率没有直接影响,但会影响到服务组合的成功率.最小服务组合满意度取值越大,说明用户要求的服务组合质量越高,满足要求的服务组合就会越少,组合的成功率也就越低.当将最小服务组合满意度取最大值(即取1)时,表示仅考虑语义相等,在这种情况下,该方法的服务组合成功率仍然高于基于关键词匹配的方法.4.3 结果分析KSCM仅进行基于关键词的匹配,没有考虑语义,因此,其服务组合图规模很小,服务组合的效率很高,可扩展性很好,但是服务组合的成功率很低.BSCM是基于语义的服务组合,能够发现更多的潜在的适合组合的服务,所以,服务组合的成功率较高;但是该算法为了获得最优的服务组合,需要反复扫描WSC2Grap h中从起点出发至终点的所有可能的路径,算法受服务数量的影响很大,尤其在服务数目多,且服务间语义关联复杂(路径多)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BSCM方法的可扩展性差,效率低.DOSCM方法在领域本体的支持下,进行基于语义的服务组合,所以,服务组合的成功率和BSCM 差距很小,且远远高于KSCM;DOSCM方法只需要扫描优化的WSC2Grap h中的部分路径,且一旦找到满足条件的服务组合就立刻停止,减少了大量的不必要的遍历路径,所以算法效率很高,而且受服务总数的影响小,可扩展性好;DOSCM方法一方面在每次查找后继服务时总是优先选择关联度大的服务,保证局部最优,另一方面使用了最小满意度阈值来保证整个服务组合的质量.由于BSCM获得的组合结果是最优的结果,而实验表明,DOSCM方法的服务组合满意度与其差距不大(在大部分情况下完全相等),证明了DOSCM方法能够保证服务组合的质量.通过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DOSCM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可扩展性好;(2)服务组合的成功率高;(3)能在保证组合质量的前提下,高效的进行服务组合.5 结论与展望现有的服务描述标准和协议仅限于语法层次,不能表达语义,限制了服务动态组合的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服务动态组合方法(DOSCM),该方法利用领域本体及其推理能力,生成了一个优化的服务组合图,然后利用该图中后继服务按照关联度有序的特点,给出了一个高效的服务组合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自动地得到9464期李 曼等:基于领域本体的Web服务动态组合满足服务请求的服务组合,而且保证了服务组合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仅讨论了服务组合的一般情况(即前驱服务的输出语义包含后继服务的输入的情况),下一步将把本文算法扩展到更多的服务组合情况(如多个服务的输出并起来才能语义包含后继服务的输入的情况),并继续研究是否存在更合理的服务间关联度和服务组合满意度的计算方法以及最佳的最小服务组合满意度阈值的选择方法.参考文献1Li Jing2Shan,Liao Hua2Ming,Hou Zi2Feng,Xu Zhi2Wei.A dynamic service composition met hod based on semantic inter2 face description in pervasive computing.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4,41(7):1124~1134(in Chi2 nese)(李景山,廖华明,侯紫峰,徐志伟.普及计算中基于接口语义描述的动态服务组合方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41(7): 1124~1134)2Ponnekanti S.R.,Fox A..SWORD:A developer toolkit for Web service composition.In: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Honolulu,Hawaii,USA,2002, 83~1073Mao Z.M.,Brewer E.R.,Katz R.H..Fault tolerant,scala2 ble,wide2area internet service composition.Berkeley U.C.:Technical Report UCB//CSD20121129,20014Zhang R.,Arpinar B.,Aleman2Meza B..Automatic composi2 tion of semantic Web services.In: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rvices,Las Vegas,U SA,2003,38~41 5Agirre E.,Rigau G..A proposal for word sense disambigu2 ation using conceptual distance.In: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RANL P’95,Bulgaria,19956K obayashi M.,DU X.Y.,Ishii N..Evaluating word similari2 ty in a semantic rmatica,2000,24(1)7Benatallah B.,Dumas M.,Sheng Q.Z.,Ngu A.H..Declara2 tive composition and peer2to2peer provisioning of dynamic Web services.In: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San Jose,California,2002,297~3088Tosic V.,Mennie D.,Pagurek B..On dynamic service com2 position and it s applicability to e2business software systems.In:Proceedings of Workshop on Object2Oriented Business So2 lutions,Budapest,Hungary,20019Narayanan S.,Mcllrait h S.A..Simulation,verification and automated composition of Web services.In:Proceedings of In2 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Honolulu,Hawaii, USA,2002,77~8810Thakkar S..Dynamically composing Web services from on2line source.In:Proceedings of AAAI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Service Integration,Edmonton,Alberta,Canada,2002,1~7 11Benatallah B.,Dumas M..The self2serv environment for Web services composition.IEEE Internet Computing,2003,7(1): 40~48L I Man,born in1977,Ph. D.candidate.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semantic Web,intelligent informationretrieval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WANG Da2Zhi,born in1977,Ph. D.candidate.His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ontology,automatic reasoning,se2mantic Web and high performance database.DU Xiao2Yong,born in1963,professor,Ph.D.super2visor.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retrieval,high performance database and knowledge engi2neering.WANG Shan,born in1944,professor,Ph.D.supervi2sor.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high performance data2base,data warehouse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B ackgroundThis work i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1604963205.The projectis named as Subject2oriented Semantic Web that is a sub2pro2ject of project Basic Theory and Core Techniques of Non Ca2nonical Knowledge.The project aims to build a subject2orien2ted semantic Web platform and provides an environment formore semantic Web applications such as intelligent informa2tion retrieval and semantic Web enabled Web service.To a2chieve the goal,the project has built a collaborative ontology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tries to build the domain ontol2ogy on economics aided by the environment.Dynamic compo2sition of Web services based on domain ontology is an impor2tant research of the project.056计 算 机 学 报2005年。
dtmb解决方案
dtmb解决方案1. 背景介绍DTMB(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作为数字地面多媒体广播技术的一种,是一种将传统模拟电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的数字电视技术。
DTMB解决方案旨在提供高清晰度、高质量的广播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本文将介绍DTMB解决方案的架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景。
2. 架构及工作原理DTMB解决方案的架构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前端接收装置、中间处理装置和后端播放装置。
2.1 前端接收装置前端接收装置是DTMB解决方案的入口,其主要功能是接收无线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
这些信号来自于DTMB发射台的广播信号,通过天线收集并传送到前端接收装置。
前端接收装置使用特定的处理算法对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将其转化为数字音视频传输流。
2.2 中间处理装置中间处理装置接收前端接收装置传输过来的数字音视频传输流,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处理的内容包括信道编码、数据压缩和封装等。
其中,信道编码将音视频信号进行重构和重新编码,以便提高传输质量和减少数据丢失。
2.3 后端播放装置后端播放装置接收中间处理装置传输过来的数字音视频传输流,并进行解码和解封装,将其还原为原始的音视频信号。
然后,音频信号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化为模拟信号,视频信号经过解码后显示在显示设备上,完成整个DTMB解决方案的播放过程。
3. 应用场景DTMB解决方案可以在各种场景中得到应用:•电视广播:DTMB解决方案可用于提供高清晰度、高质量的数字电视广播服务,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
•互动广播:DTMB解决方案支持双向数据传输,可以实现互动广播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参与和娱乐方式。
•移动终端:DTMB解决方案可以集成到移动终端设备中,实现随时随地的数字电视观看体验。
•大型活动直播:DTMB解决方案的高带宽特性使其适用于大型活动的实时直播,如体育比赛、音乐演唱会等。
网络传输中的建模与分析方法
网络传输中的建模与分析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传输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网络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是衡量网络服务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对于网络传输中的建模与分析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传输中的建模方法网络传输中的建模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理论的建模方法,如基于随机过程、信息理论等;另一种是基于数据的建模方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1. 基于理论的建模方法基于理论的建模方法常用的有以下两种:(1)基于随机过程的网络建模方法随机过程是一种能够描述随机事件发生规律性的数学工具。
在网络传输中,随机过程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网络数据包的到达和发送时间的统计特性。
常用的随机过程包括泊松过程和马尔可夫过程。
泊松过程是一种常见的随机过程,它用于描述符合泊松分布的到达事件,如用于测量网络中数据包到达的时间间隔。
马尔可夫过程则用于描述一组状态之间的转移关系,如用于描述网络中数据包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传输关系。
(2)基于信息论的网络建模方法信息论是一种被广泛用于研究通信和信息处理的数学工具,它最初由克劳德·香农提出。
信息论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信息熵,它用于描述信息传输中的不确定性,信息熵的值越小,表示信息的可预测性越高,反之则表示信息的可预测性越低。
基于信息论的网络建模方法主要应用于网络编码和分布式存储等领域。
通过对信息熵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优化网络编码策略和分布式存储方案。
2. 基于数据的建模方法基于数据的建模方法,相对于基于理论的建模方法,更加注重从数据中发现模式和规律性。
常用的基于数据的建模方法包括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是一种从数据中识别模型规律的方法,能够对数据进行分类、回归、聚类等分析。
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的一种延伸,它通过层次化的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高层次的抽象表示。
当今最为火热的机器学习技术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在图像、语音等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基于无线传输的DTMB节目信息数据集中回传监测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线传输的DTMB节目信息数据集中回传监测平台设计与实现【摘 要】 为了更好的保证江西省11个地市共计141个发射台站地面数字电视和数字音频广播(CDR)信号的播出效果和发射质量,由省广播电视局投资,在位于南昌市的省广播电视台节目传输中心十九楼中心机房,利用无线传输方式(3G/4G传输结合数字微波链路回传),建设了一个全省地面数字信号集中回传监测平台,极大地提升了省广电局对各地市地面数字电视无线发射台站播出情况的监管力度和监管质量。
【关键词】 无线传输方式,地面数字电视(DTMB),画面云,集中回传监测平台 【中图分类号】 TN949.6+91 【文献标识码】 B【DOI编码】 10.16171/ki.rtbe.20200011023【本文献信息】要忠.基于无线传输的DTMB节目信息数据集中回传监测平台设计与实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0,Vol.47(11).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Centralized DTMBData Transmission and Collection Based 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Yao Zhong(Programme Transmission Center of Jiangxi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Jiangxi 330046,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and broadcasting of DTMB and CDR signal in 141 transmitting stations of 11cities in Jiangxi province, Jiangxi Bureau of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funded a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centralized backhaul of DTMB signals in central computer room on the 19th floor of Transmission Center of Jiangxi located in Nanchang. The platform is built based 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3G / 4G transmission combined with digital microwave link backhaul), which has greatly improved supervision intensity and supervision quality of provincial Radio and Television Administration on broadcasting of terrestrial digital TV wireless transmission stations in various cities.Keywords Wireless transmission, DTMB, Screen cloud,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centralized data backhaul要忠( 江西省广播电视台节目传输中心,江西 330046)0 引言目前,江西省的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建设已经完成,实现了85个县级以上无线发射台站(其中包括全省具有28个数字微波传输链路的站点)和56个乡镇无线发射台站,共计141个台站的地面数字电视节目覆盖全省的目标,为总局规定在2020年年底关停地方台开路模拟电视做好了准备。
基于Web服务的网络软件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基于Web服务的网络软件运行平台的分析与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Internet)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应用也越加广泛,计算机软件方面无论是在产品外形、客户需求、核心技术及使用方法上都在进行深度的优化、升级革新,使软件变成与客户直接交流服务的一种趋势。
Web(Web Service)服务已经成为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Web服务如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合理的定义,广义上来讲是指通过Web共享数据和功能的交流模式,狭义上来理解是指通过Web和标准接口来调用的软构件,比如CORBA或EJB.W3C。
相关研究将其定义为一种新的软件应用,通过结合已有组件技术及Web技术的方式,使其成为互联网环境下一种新型、必不可少的中间系统。
如今,Web服务及其应用的相关研发的重点在于Web服务的调用支持,比如:Microsoft的.NET 环境和SUN ONE计划使用Web Service作为Web化构件的对象,IBM在其Web Service Toolkit中也发布了很多便于构造Web Service的类库和工具。
本研究通过对Web服务应用生命周期特点及模式需求的探讨分析,从而提出设计方针,实现了一个基于Web服务的网络软件运行平台WebSASE(Web Services based Application Supporting Environment)。
1 Web服务的应用模式和生命周期从Web服务的应用预期目标来看,是指应用一种标准化的相互操作模式(如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规范化的接口标准),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大量软件应用的统一功能显示、共享及资源功能整合,建立大规模、分布型、动态式的复杂功能应用,如电子商务的动态供应链管理、多部委联合办公、虚拟网络计算组织等。
[1]作为Web服务的应用模式,其系统构建最基本模型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可将其分为简单调用模式和合作处理模式。
Web服务组合的层次化建模
i s d e v e l o p e d i n r e s p e c t t o t h e n e t r e s o u r c e l f o w. a n d t h e h i e r a r c h i e s o f B P E L p r o c e s s a r e p r o j e c t e d i n t o t h e h i e r a r .
大型 B P E L流程的方法, 所构建的模型有利于从抽 象层面和细节上分析 We b 服务组合。 关 键 词: We b服 务 组合 ; B P E L ; 层 次化 有 色 P e t r i 网; 建模
中图分类 号 : T P 3 1 l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0 - 2 7 4 X( 2 0 1 3 ) 0 1 - 0 0 3 9 - 0 6
西北 大学 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3年 2月 , 第4 3卷第 1期 , F e b . , 2 0 1 3 , V o 1 . 4 3 , N o . 1
J o u r n a l o f N o a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l a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2 . S o f t w a r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 X i d i a n U n i v e s r i t y , X i a n 7 1 0 0 7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i m T o d e s c i r b e We b s e r v i c e c o mp o s i t i o n f o r ma l l y f o r mo d e l c h e c k i n g a n d t e s t i n g o f We b s e vi r c e c o m.
基于BPMN的Web服务组合模型的形式化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BPMN的Web服务组合模型的形式化分析的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Web服务技术的发展,Web服务的组合变得越来越复杂,而这种复杂性对于服务组合的正确性、可靠性及安全性等问题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如何对Web服务的组合模型进行形式化分析和验证就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在过去的研究中,基于BPMN的Web服务组合模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
BPMN是一种业务流程建模语言,其特点是语义表述清晰、易于理解和使用。
而且BPMN也支持进行形式化分析和验证。
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BPMN的Web服务组合模型,结合形式化方法进行正确性验证,进而提高Web服务组合的质量。
二、研究内容:
1. 对BPMN的Web服务组合模型进行建模及描述。
2. 基于形式化方法,对Web服务的组合模型进行正确性验证。
3. 设计并实现Web服务组合模型的自动验证工具,进行Web服务组合模型的验证。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
1. 首先,对BPMN的Web服务组合模型进行建模及描述。
2. 其次,研究基于形式化方法的Web服务组合模型的正确性验证。
3. 然后,设计并实现Web服务组合模型的自动验证工具,进行Web服务组合模型的验证。
4. 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预期成果:
1. 提出可用于Web服务组合模型的形式化分析方法。
2. 实现基于BPMN的Web服务组合模型自动验证工具。
3. 对Web服务组合模型的正确性验证进行实验分析。
4. 最终形成一篇学术论文,并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上。
基于DTMB技术的融合数字电视传输系统
(5)支持多用户操作,具有用户管理和权限管 理功能。
(6)系统有良好的向下兼容性,可以同时控制 新旧不同版本的设备。 2.5 应急切换系统
为切实保障视频内容的传输安全,DTMB 融合 数字电视系统搭载了应急切换系统,在卫星信号被 攻击或出现视频内容违法违规现象的时候,系统能 够实现一键切换至中央一套,有效地提高了传输的 安全性。
将约 50 套常用高标清清流信源通过 DCM 复用器 后打包为 IP 组播流,通过 RJ-45 接口传输至组播
进 行 复 用,并 配 置 好 组 播 地 址、端 口、seviceID、 交换机,与复用器互联。
videoPID 以及 audioPID 等相关参数,经千兆 SFP 光 2.2.2 复用系统
可以复用从 ASI、Tuner 及 TS/IP 输入的码流,可根 据客户需求,将信源各 TS 流内的数字电视节目重
案。卫星接收天线接收卫星转发的高频电磁波信号, 新进行组合复用,可配置 NIT、PAT、PMT 及 SDT
由馈源传送给高频头;高频头将射频信号经射频电 等数字电视 PSI/SI 信息,实现电视终端上节目信息
号,通过网管系统配置相关组播和节目参数后,传 2.3 分配网
输至用户侧组播交换机。
通过新建或利用客户的 HFC 分配网络系统将
2.2 前端平台
信号传送至电视终端。分配网按照集中分配方式
2.2.1 编码系统
设计,使得线路损耗平均,用户端电平接近(约为
编码系统采用模块式多路编码器,支持 HDMI, 64±4 dB),以此保证图像的传输质量,使电视信号
(1)支持警报故障管理(警报监听、声音告警、 E-mail 告警及短信告警等)。用户可以根据开始与 结束时间、设备名称或设备 IP 搜索历史警报信息, 系统可以通过饼状图、柱状图及时序图显示每台设 备的警报信息。
基于Web的数据仓库建模技术研究
基于Web的数据仓库建模技术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仓库建模技术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基于Web的数据仓库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数据仓库建模技术。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非易失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而数据仓库建模技术则是为了将源数据转化为适合数据仓库使用的数据结构和模式,以便于用户查询和分析。
在传统的数据仓库建模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是关系型数据库,通过使用维度建模和星型模型等技术,将数据转化为适合分析和查询的形式。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数据仓库建模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对大规模、高速度、多样化数据的需求。
基于Web的数据仓库建模技术应运而生。
它通过利用Web 技术和互联网数据资源,将数据仓库建模技术与Web应用结合起来,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数据需求。
其中,最重要的技术包括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集成和数据存储等。
在数据抽取方面,基于Web的数据仓库建模技术可以通过网络爬虫和数据挖掘等技术,从互联网上自动地抽取和收集各种类型的数据。
而在数据清洗方面,它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清洗算法等技术,对抽取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集成是基于Web的数据仓库建模技术的核心部分,它主要通过建立数据模式和数据映射等技术,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集成和整合。
通过数据集成,可以实现对多源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查询。
最后,基于Web的数据仓库建模技术还需要解决数据存储和查询的问题。
在数据存储方面,它可以利用分布式存储和云计算等技术,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可扩展性。
而在数据查询方面,它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高效查询和分析。
综上所述,基于Web的数据仓库建模技术是数据仓库建模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和拓展,它通过利用Web技术和互联网数据资源,解决了传统数据仓库建模技术在大规模、高速度、多样化数据方面的不足。
Web服务组合形式化建模与验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Web服务组合形式化建模与验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服务已经成为了实现系统互操作性和解决异构系统之间的集成问题的常用技术。
Web服务通常是以服务描述文档(Service Description Document,SDD)的形式公开发布的,其他系统可以通过Web服务的SDD来访问该服务。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复杂性和服务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Web服务的组合效率和正确性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同时,Web服务的组合也面临着挑战。
在组合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数据兼容性问题,服务之间的调用顺序和参数传递顺序需要精确控制。
除此之外,还会面临复杂的异常情况和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发生会直接影响Web服务组合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通过对Web服务的组合形式化建模和验证,可以提高Web 服务组合效率和正确性,为其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保障。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形式化方法对Web服务组合进行建模和验证,从而提高Web服务组合的效率和正确性。
具体包括以下目标:1. 建立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模型,定义Web服务的组合方式、数据传递方式及其行为特征,为后续的验证提供基础。
2. 对Web服务组合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包括服务调用顺序、参数传递顺序、异常情况和安全问题等方面,确保Web服务组合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 针对Web服务组合中常见的数据兼容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将其融入到组合模型中。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Web服务组合形式化建模方法研究首先,需要考虑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建模,可以采用Petri网、时序逻辑、自动机等形式化方法进行建模。
其中,Petri网是表示并发系统的一种通用工具,可以描述服务的状态、事件、数据传递等细节。
时序逻辑可以描述系统行为的时序性质,能够方便地表示Web服务组合的正确性。
自动机是一种能够处理内部状态以及输入和输出的计算模型,可以描述Web服务之间的协作和互动。
一种基于范例的自动Web服务组合方法
一种基于范例的自动Web服务组合方法袁东维;李蜀瑜【摘要】在面向服务的环境下,为快速、高效地进行自动Web服务组合,定义了范例并集的概念,明确了当多个范例合并时才可满足服务请求的情况,简化了范例检索过程,使得在整个组合过程中只需要检索一次范例库.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范例的服务组合方法,对检索到的范例按相似度降序排列,在排名靠前的范例中选择范例实施调整,其中若有单个范例满足请求则删除该范例中的冗余服务,否则进行范例合并,最后复用调整后的范例实现服务组合.仿真实例说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期刊名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年(卷),期】2010(020)010【总页数】4页(P103-106)【关键词】范例;范例调整;Web服务组合【作者】袁东维;李蜀瑜【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0 引言随着面向服务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高效、快速地进行自动Web服务组合,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增值的服务是该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面对现有的已经成功组合的大量组合服务实例,范例[1]技术被应用到服务组合中来[2~7],它通过将以往成功的服务组合实例存储成范例,当有新的服务请求时检索范例库,对检索到的范例进行适当的调整后复用。
Limthanmaphon[2]和Lajmi[3]分别基于关键字和活动来评价请求服务与范例的相似度。
成睿星[6]等对范例进行了层层抽象,从抽象到具体逐层调整。
Liu[5]使用聚类存储范例,使范例的检索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以上方法有的使用范例时没做调整,而做范例调整的都存在反复检索范例或服务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范例的自动Web服务组合方法,通过定义范例并集概念,明确了当多个范例合并时才可满足服务请求的情况,使得在范例检索中可以一次性地检索出能够被复用的范例和范例并集,并通过选择相似度高的范例或范例并集实施范例调整,提高了范例复用的效率。
Web服务组合的建模和分析的开题报告
Web服务组合的建模和分析的开题报告题目:Web服务组合的建模和分析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Web服务逐渐成为了分布式计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Web服务的组合与集成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Web服务的组合可以通过将现有的Web服务进行合理组织,形成针对特定任务的高层次的业务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完整化、定制化的服务。
然而,Web服务的组合复杂度高、过程繁琐、难以管理,需要建立一种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方法,对Web服务组合的建模和分析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解决Web服务组合的复杂性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Web服务组合的建模和分析方法。
具体的研究目的包括:1. 提出一种基于需求的、可重用的Web服务组合模型,用于描述Web服务之间的依赖和交互。
2. 基于提出的Web服务组合模型,建立一种具有可视化和易用性的Web服务组合模型构建工具,为用户提供快速、简单地组装Web服务的界面。
3. 建立一种Web服务组合质量评价模型,综合考虑Web服务组合的可靠性、性能、安全性等因素,对Web服务组合的质量进行评估。
4. 提出一种可重用的Web服务组合验证方法,对Web服务组合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确保组合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研究内容:1. Web服务组合建模通过对Web服务组合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需求的Web服务组合模型,包括Web服务的描述、服务之间的关系和依赖、输入和输出等。
该模型应具有一定的可重用性和灵活性,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Web服务组合建模场景。
2. Web服务组合构建工具基于提出的Web服务组合模型,开发一个具有可视化界面的Web服务组合构建工具,通过拖拽和连接的方式,快速、简单地构建Web服务组合,并生成相应的Web 服务组合描述文件。
3. Web服务组合质量评价建立一种综合考虑Web服务组合的可靠性、性能、安全性等因素的质量评价模型,对Web服务组合的质量进行评估。
带时间约束的Web服务组合建模与分析
带时间约束的Web服务组合建模与分析吴剑峰;朱稷涵;张广泉【期刊名称】《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28)001【摘要】如何将现有的Web服务进行组合、实现服务的增值是目前服务计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针对目前服务组合研究中缺乏对时间属性分析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服务模型(TSM)的Web服务组合模型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BPEL描述的Web服务行为文档建模为TSM,并转化为UPPAAL规约,然后用分支时序逻辑CTL表示服务组合的性质,最后采用模型检测工具UPPAAL验证服务组合的性质,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How to combine the existing Web services to achieve value-added service is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 Considering that the current service composition lacks of time property analysis,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model checking of Web service composition based on a time aware service model (TSM). First of all, we make a TSM model for the web service interaction behavior described by BPEL and translate it to UPPAAL specification, then use CTL formula to represent properties of the service composition. Finally we validate the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web services with the UPPALL model checker. After that, we give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总页数】6页(P53-58)【作者】吴剑峰;朱稷涵;张广泉【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6;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6;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相关文献】1.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Web服务组合建模与可达性分析 [J], 高君;包晓安;谢晓鸣;孙献策2.基于时间概率代价进程代数的Web服务组合建模和分析 [J], 肖芳雄;李燕;黄志球;曹子宁;陈哲;范大娟3.Web服务组合功能与QoS的形式化统一建模和分析 [J], 肖芳雄;黄志球;曹子宁;屠立忠;祝义4.工作流中多粒度时间约束的建模及其一致性分析 [J], 邢光林;雷建云5.时间约束条件下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分析与验证 [J], 陈志辉;吴敏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义Web服务组合中的服务建模及规划算法
语义Web服务组合中的服务建模及规划算法万长林;陈立民;王竹晓;王文杰;史忠植【期刊名称】《智能系统学报》【年(卷),期】2009(4)6【摘要】Web服务的语义建模是指对Web服务的属性、功能和结构等进行语义描述,使用户能够对服务自动地定位、选择、使用和组合.本文以动作理论和描述逻辑为基础对服务的逻辑层信息(控制流和数据流)进行语义建模,用带前提和结果的原子动作描述简单服务,复杂动作描述组合服务的控制流,服务间的依赖关系描述数据流,并提出一个基本的Web服务自动组合框架.在该框架中,Web服务自动组合被划分为逻辑层和实现层2部分,于是服务的自动组合问题在逻辑上归结为一个动作规划问题,在实现上归结为一个根据动作选择具体服务的服务选择问题.最后给出一种新的自动组合规划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语义推理和智能规划的结合,在对问题的描述能力和运行效率上做了较好的平衡.【总页数】7页(P490-496)【作者】万长林;陈立民;王竹晓;王文杰;史忠植【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相关文献】1.基于Petri网的语义Web服务组合建模研究 [J], 杨波;李颖芳;傅锦伟2.基于带权图规划算法的语义Web服务组合 [J], 戴雪梅;姜浩3.一种基于语义的Web服务组合算法研究 [J], 蓝新波4.基于HTN规划系统SHOP2的语义Web服务组合 [J], 李淑芝;刘京华;周诗源5.基于QoS的语义Web服务组合优化算法 [J], 王广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支持软件动态组合的Web构件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的开题报告
支持软件动态组合的Web构件模型的研究和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Web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Web应用的规模和复杂度也越来越大。
在如此复杂的应用中,软件组件的设计和管理对于应用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在Web应用中构建高效、可扩展的组件模型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同时,Web应用在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需要动态的组合方式来实现更加灵活的应用功能。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拟研究一种支持软件动态组合的Web构件模型,探讨基于该模型的组件组合方法和实现机制,以提升Web应用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为Web应用的快速发展提供能力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1. Web构件模型的设计和优化本课题将根据Web应用的特性和需求,设计一种支持软件动态组件组合的Web构件模型,针对该模型的组件机制、数据共享、通信等问题,提出一套优化方案。
2. 基于Web构件模型的组件组合方法研究本课题将重点研究基于Web构件模型的组件组合方法,通过梳理Web应用的功能模块,并按照其需求和特性进行分类,提出一套有效的组件组合方法,并实现相关组件组合机制。
3. 基于Web构件模型的实际应用本课题将通过实际应用的方式验证和应用所提出的Web构件模型和组件组合方法。
同时,针对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Web构件模型和组件组合方法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二)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技术文献的全面调研、整理、分析,总结Web应用的组件模型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2. 理论探索基于Web应用的组件模型发展现状和需求,进行理论探讨,提出一种支持软件动态组件组合的Web构件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优化方案,对模型内部的组件机制、数据共享和通信等方面展开分析和思考。
3. 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所提出的Web构件模型和组件组合方法,设计并开发一套完整的系统,并进行实际应用测试,根据实际应用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
基于模型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模型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Web服务已经成为企业间信息集成的重要手段。
如何组合各个Web服务,提供更加复杂和强大的功能,是当前Web服务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的Web服务组合方法往往依赖于手工编写代码,调用服务接口。
然而这种方法不仅低效、繁琐,还容易出现错误。
基于模型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方法,是一种基于模型的组合方法,它通过感知和理解服务组合的子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自动生成组合代码,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然而目前该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进一步研究该方法。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基于模型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总结现有Web服务组合方法,深入分析基于模型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方法的重要性。
2. 从系统规划和设计的角度,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模型驱动的Web 服务组合方法的模型。
3. 实施实例分析,测试方法的组合效率和实现质量,从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方法1. 研究文献资料:对已有Web服务及其组合方法、基于模型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方法等方面的文献进行收集、理解和分析。
2. 设计研究模型:根据前期的文献分析,设计一个基于模型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方法的模型,并进行具体实现。
3. 实验测试评估:以实验测试为基础,评估基于模型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方法在应用中所具有的效率和实用性等方面的优势。
四、预期成果1. 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模型的Web服务组合方法,从而为Web服务的实际应用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2. 在实验测试中,验证该方法具有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等方面的优势。
3. 通过本文的研究,加深人们对基于模型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方法的认知和理解。
五、研究难点和挑战1. 如何从系统规划和设计的角度设计一种可行的基于模型的Web服务组合方法。
2. 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有效评估该方法的优势和实用性。
Web服务组合形式化验证和服务选择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Web服务组合形式化验证和服务选择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Web服务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
Web服务组合旨在通过将多个Web服务组合起来来实现更加复杂的任务和功能。
但是,由于Web服务的异构性和复杂性,Web服务组合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如何进行组合形式化验证、如何选择最优的服务组合等。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Web服务组合中的形式化验证和服务选择算法,以解决Web服务组合中的关键问题,提高Web服务组合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研究内容1. Web服务组合形式化验证Web服务组合形式化验证是指使用形式化方法对Web服务组合进行验证,以保证Web服务组合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该部分的研究内容包括:建立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模型、设计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验证算法、实现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验证工具等。
2. Web服务选择算法Web服务选择算法是指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选择最优的Web服务组合。
该部分的研究内容包括:构建Web服务评价模型、设计Web服务选择算法、评估和比较不同的 Web服务选择算法等。
三、预期目标本课题的预期目标包括:1. 实现Web服务组合形式化验证工具,为Web服务组合提供形式化验证手段,保证Web服务组合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2. 实现Web服务选择算法,以在不同的情况下为用户选择最优的Web服务组合,提高Web服务组合的质量和效率。
3. 在实验中验证Web服务组合形式化验证和服务选择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Web服务组合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课题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研究:1. 文献调研和相关技术学习,了解Web服务组合的研究现状和基础知识。
2. 建立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设计相关的形式化验证算法。
3. 实现Web服务组合形式化验证工具,并使用该工具验证不同的Web服务组合。
基于WS-BPEL的Web服务组装的建模与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WS-BPEL的Web服务组装的建模与分析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Web服务技术逐渐成为语义互操作性的重要技术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将其业务流程以Web服务为基础进行构建和管理。
然而,一些复杂的业务流程需要调用多个Web服务完成,这就需要将多个Web服务组合在一起,以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
基于WS-BPEL的Web服务组装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快速地构建自己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本研究旨在利用WS-BPEL的Web服务组装技术来快速构建业务流程,并对其进行建模和分析,从而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一种高效的业务流程管理工具。
2. 研究内容和方案本研究将利用WS-BPEL的Web服务组装技术构建一个包含多个Web服务的业务流程,然后对其进行建模和分析,具体方案如下:(1)选择多个Web服务并对其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其能够满足业务流程需求。
(2)利用WS-BPEL的语言和工具,将多个Web服务组装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
(3)根据WS-BPEL的规范,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和分析,包括活动流程图等。
(4)对业务流程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以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响应时间。
3. 研究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建立一个基于WS-BPEL的Web服务组装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和组织快速构建和管理自己的业务流程。
(2)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和分析,可视化业务流程结构,方便使用者理解和管理业务流程。
(3)对业务流程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提高企业和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业务流程管理工具,提高其生产力和竞争力。
(2)为WS-BPEL的Web服务组装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个实践案例和参考。
4.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1)调研和分析多个可用的Web服务,并选择适合业务流程需求的Web服务进行组装和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DTMA 的web 服务组合分析与建模方法1李勇,李津,高春鸣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长沙(410081)E-mail :yong_li@摘 要:本文基于离散时间的移动ambient 演算(DTMA )编码了进程代数中的一些基本进程结构,并系统地给出BPEL4WS 基本活动的编码,重点分析和建模了BPEL4WS 多层上下文辖域scope 的故障与补偿处理,为进一步的复杂Web 服务组合结构的分析和验证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BPEL4WS ;ambient 演算;DTMA ,形式化建模 中图分类号:TP311.11. 引 言当前Web 服务组合语言及其形式化验证方法和自动验证工具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Web 服务技术的重要热点之一.对web 服务组合语言BPEL4WS 的形式化描述及验证的研究虽有一定的进展,例如加拿大YORK 大学提出了基于CCS 的BPE 演算来描述BPEL4WS,但其缺乏对时间、故障和补偿处理的表示,虽然简化了BPEL4WS 规范的形式花描述,但不能验证依赖于故障和补偿处理的BPEL4WS 规范行为[3].故障处理、补偿处理等都是BPEL4WS 的高级属性,它们对于定义和执行业务流程至关重要,但目前的进程代数建模方法尚不能给出形式化描述[1].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采用π演算描述了单层scope 中的出错与补偿处理建模,发现由于没有空间算子,对于多层scope 的出错与补偿处理无法用pi 演算描述;加之时间不能表达,也导致了pick 结构化活动中重要的延时处理不能被描述,或者以内部活动τ简化表示延时活动[1],这种约简严重降低了形式化模型的详细程序行为的刻画能力.Mobile Ambient 演算在描述分布、自治和移动进程这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2],并且Ambient 演算符号语义非常的接近程序语义, 本文通过离散时间移动ambient 演算(DTMA )对BPEL4WS 中的基本活动和故障和补偿处理机制进行分析和建模,为进一步的对BPEL4WS 服务组合的验证提供很好的基础.本文第2节给出了DTMA 的语法和规约语义;第3节给出了用DTMA 编码的进程结构;第4节用DTMA 建模BPEL4WS 活动,第5节讨论了BPEL4WS 中的多层Scope 和出错与补偿处理机制,并给出了一个对两层嵌套Scope 建模的实例.第6节进行了总结并说明了下一步的工作.2. DTMA 基本语法和语义离散时间移动Ambient 演算(Discrete Timed Mobile Ambient,简称DTMA )是通过在Mobile Ambient 演算[2]中增加时间算子后的扩充,以此来刻画系统中的实时行为.在DTMA 中,用非负整数集0N ≥表示时间,时钟变量x 是定义在时间0N ≥上的变量,时钟变量集合用C 表示,时钟变量集合上定义的时间表达式用()C Φ表示,具体定义如下:1).,t u T x V ∀∈∀∈都是时间表达式; 2).若,(),u T e C ∀∈∈Φ则u e ×是时间表达式;3).,e f 为时间表达式,则e f +, e f ,max(,)e f 及min(,)e f 都是时间表达式,其中如果1本课题得到湖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05GK200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3JJY6023),长沙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编号:K06070001-12)的资助。
e f≥,则e f e f =− ,否则0e f = .引入了一个∞符号,规定时间的定义域为{}T D T =∪∞≤(,).定义了与∞有关的一些运算如下:,min(,),max(,)e e e e ∞=∞∞=∞=∞ 表示运算符+− ,,,另外,1∞+=∞. DTMA 演算的语法可参见表1.Def )P :: Pr M::= Message nil inactivity t (C){}DTMA ocess π∈=∈Φ∞∪( () restriction n nameP|P parallel e vn P e'e time expression M[P] ambient in_M @ entry capability at t !P replication t e'e e'e e'e out_M @ exit capability at t M.P exercise a capability open_M @ open capability at t (n)@. input locally at t, and e t e' t t t P ≤≤e'e empty path <M>@ output locally at t, and e t e' M.M' composite patht ε≤≤表1可看到,DTMA 基本语法和移动Ambient 演算[2]类似,只是在能力和输入输出动作上引入了时间算子,如对含输入动作前缀的进程e'e (n)@.t P,它限定了允许输入动作执行的时间段分别为[,']e e ,,'e e 都是时间表达式,时钟变量t 用于记录输入、输出这个动作发生的时刻.DTMA 演算的语义通过规约关系P Q →、延时关系P Q 和结构同余关系P Q ≡给出:P Q →与P Q 定义了进程在时间上的演变,P Q ≡是在规约的定义中的一个辅助关系.结构同余关系类似于一般移动ambient 演算,可参看文献[2],限于篇幅,在此不列出.规约关系如表2所示.表2 DTMA 的规约语义e'e e'e'-ue e-u e'e e'e [_m @.|]|[][[|]|]{/} , e u e'[_m @.|]|[][_m @t.|]|[]{/} , u e'[[_m @t.P|Q]|R] [|]|[]{/} , e u e'[[_m @t.P|Q]|R][[_m u u u u n in t P Q m R m n P Q R u t n in t P Q m R n in P Q m R t u t m n out n P Q m R u t m n out m n out ⎯⎯→≤≤+≤⎯⎯→≤≤ e'-u e-u e'e e'e'-ue e-u ''@t.P|Q]|R]{/} , u e'[open_@t.]||{/} , e u e'[open_@t.]|([open_@.]|){/} , u e'()@.|@'{/}{(,)/(,')} ,max(f,e)u min(f'u u u e f e f u t u t m m P Q P Q u t m m P Q m m t P Q t u t nil niln t P M t M n u u t t +≤⎯⎯→≤≤+≤<>→≤≤ '''',e')()@.|@'()@.|@'{(,)/(,')} ,u f',u e'' Q '' Q '|'|'|'|''!!' e f e u f u e f u e u f u u u u u u u u u n t P M t n t P M t t u t u t t P P Q P P Q P Q P Q P Q P Q P P P P −−<><>++≤≤→→→→⇒→ ()()[][] , P P', Q Q'P'''!!' ()()u u u u u u u u u u P Q vn P vn Q P Q n P n Q P Q Q P P P P P Q vn P vn Q→⇒→→⇒→→≡≡⇒→⇒⇒表1 DTMA 基本语法为便于表达简洁,在本文中规定:在DTMA 表示中,对一些没有时间要求的动作或进程,理论上这些动作和进程可以在系统的任何时刻执行,这些进程形如0@.M t P ∞,0()@.x t P∞,0@M t∞<>分别将它们简写为:., ().,M P x P M <>.3. DTMA 编码基本进程结构在对BPEL4WS 基本活动编码之前,我们先对BPEL4WS 中用到的基本进程结构编码. 1)顺序控制结构的编码:借助 “锁机制”[2],可以实现Ambient 进程中两个并发进程间的顺序控制,如:$. | .lP Q P release l acquire l Q ,其中: 顺序控制算子标记为“$l”,l 表示“锁”的名字.. []|release n P n P ,. .acquire n P open n P.规定:1212123123$$($)$l l l l P P P P P P ≡.2)实时通道的编码:在某些实时系统中,如银行贷款审批系统,客户在发出其贷款请求后,需要在某个合适的时间内得到审批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刻画系统与外界的交互时也要加入实时性.在文献[2]编码π演算中的通道的基础上,根据DTMA 的语义,我们编码带时间限制的通道如下:e e eef f f f [! ] @ [ .@]()@. ()([ .()@.[ .]]|buf n n open io n Mt io in n Mt n x t P vp io in n x t p out n P ′′′′ )open p带时间限制的通道有如下规约:e f 1f 2u 2e|@|()@. |{}{/} max(,)min{','}buf n n M t n x t P buf n P x M u t e f u e f ′′→←≤≤3)非确定性选择:非确定性选择,它表示由系统自己内部做出决定,选择执行一个行为,不受环境干扰.由于系统内部选择的具体机制,并不清楚或者无需关注,从而能够提高规约的抽象级别和忽略相关细节.对DTMA 中的非确定选择可如下编码(其中()fn P 表示进程P 中所有名字的集合):()( |[]|[]) (()())P Q vx open x x P x Q x fn P fn Q +∉ ∪4. 基于 DTMA 对BPEL4WS 基本活动建模BPEL4WS 的基本活动的DTMA 建模由表3给出.限于篇幅,不作详细解释.通道名由动作的标准属性组成,例如,receive 活动的建模中,通道n 被定义为//def n plValue ptValue oValue ,其中”plValue” , “ptValue”, “oValue”分别是标准属性”partnerLink”, “portType”, “operation”的值.表3中的函数T 用于将BPEL4WS 中表达时间的字符串映射为非负整数,该整数表示了时间持续期.另外,我们还假设系统的响应时间是即时的,因为作为发送响应消息的reply 活动,假定外部服务的QOS 属性良好是可以的.5. 基于DTMA 对多层Scope 的出错与补偿处理编码在BPEL4WS 中,作用域Scope 提供每个活动的执行上下文,它可以包含故障处理程序、事件处理程序、补偿处理程序.在对多层的Scope 的编码过程中,对每层scope,将整个Scope 作为一个Ambient,其中的故障处理程序,补偿处理程序,业务流程及直接下一级子Scope 作为该Ambient 的子Ambient .因此对多层Scope 的编码框架如下:1[||Pr |_ |( min )min []|( )[ . min .0]]nii Scope scopename FaultHandler CompensationHandler ocess Scope child v ter ate ter ate v suspend suspend acquire term in ter ate =∏其中scopename 是外层scope 的名字;Process 是Scope 中的业务流程编码,可参照第四节对BPEL4WS 中基本和结构化活动的编码;Scope_child i 是该Scope 中的下一级子Scope,i 表示子Scope 的序号,它们的编码同外层Scope 的编码;FaultHandler 、CompensationHandler 将在下面分别介绍.5.1 故障处理的编码故障处理的一般形式为:<faultHandlers> <catch faultName="qname"? faultVariable="ncname"?>* activity</catch> <catchAll>? activity </catchAll> </faultHandlers>其中“*”表示一个或多个元素,“?” 表示o 或一个元素.由于catch 活动是根据匹配名字faultName和faultVariable 来捕捉故障的,因此我们在给某个故障命名的时候,将两个名字用“#”串联,如 #faultName faultVariable .如果某个名字缺省时,用空表示.对faulthandler 元素的具体编码如下:11[! .(().[[()@.((),)]])] | . .0|! ',...,,...,k k FaultHandler faultHandler open fault x p x name t P Q acquire restart open susp open p name P =_1'[ ... .0] 1'[ 0activity i i k P p out p out faultHandler P release restart i kQ p out p out faultHandler P release restart +≤≤其中:x 表示接收的一个故障名,用该故障名与faultHandler 中嵌套的能捕捉的故障名(即iname )进行匹配,如果能匹配成功,表示该故障能被故障处理程序捕捉并处理,则执行相应的进程(1)i P i k ≤≤,并向外部释放“锁”restart ,供外部进程. .0acquire restart open susp 接收该锁并打开ambient susp ,使挂起的业务流程重新启动(5.3节做详细解释);如果不能匹配所有的(1)i name i k ≤≤,则会执行以超时处理进程1k P +表示的catchAll 中的故障处理程序.当故障处理程序中有catchAll 元素时,表示其所属的作用域中的所有故障都能捕获并获得处理,因此上面的1k P +直接就是catchAll 元素中活动的编码;否则,当故障处理程序中没有catchAll 元素时,就存在某些故障不能在本作用域中被捕捉,需要向上一层作用域抛出,此时Q 为:( . . ).[.]|[ . .]Q go out p out faultHandler out scopeName fault in faultHandler x term out p out faultHandler in suspend <> 其中的x 在抛出故障时已经被实例化为一个具体的故障名,scopeName 为当前作用域的名字,ambient fault 移入上级faultHandler 空间做进一步处理;[.]term out p out faultHandler 用于发送一个终止通知(term ),令当前作用域异常终止整个业务流程活动.5.2 补偿处理的编码补偿处理程序存在两种补偿方式:显式补偿或隐式补偿调用.显式补偿在执行compensate 活动时发生.compensate 活动必须在故障处理或补偿处理程序中显式定义,compensate 活动中的scope 属性表示了要被回滚补偿的作用域.当一个compensate 活动被触发时,它在指定的作用域内运行补偿处理程序.隐式补偿在故障被处理并传播时发生,例如作用域A 包含一个已经正常完成的可补偿的作用域B,隐式补偿通过运行它的补偿处理程序来确保撤销在作用域B 中所做的一切工作.下面是对BPEL4WS 的补偿处理机制的编码:_1[ . | .[ . .]]compensationni i compensate i i CompensationHandler compensationHandler open complete P open ChildSN p out compensationHandler in ChildSN P =∏以compensationHandler 命名的Ambient 内的补偿进程由并发算子分为两个子进程, 第一个子进程是针对作用域中的业务流程正常完成后,可能发生的隐式补偿处理程序调用;第二个子进程是针对故障处理程序中显式定义补偿处理所发生的调用.在5.1节已经提到,故障处理程序以显式方式通过当前作用域的子域名字调用compensationHandler 结构内定义的补偿处理程序,该补偿处理程序_compensate iP 会进入相应的子作用域进行回滚补偿处理.5.3 编码实例为了便于解读编码细节,我们仅对一个二层作用域的出错和补偿处理实例进行编码,二层以上的多层出错和补偿处理编码方式类似于二层作用域.下面是BPEL4WS 语言实例:<scope name="outer"><faulthandlers> …… </faulthandlers><compensationHandler> …… </compensationHandler> <scope name="interior"> <faulthandlers> <catch faultName="foo"> <P 1/> </catch> <catch faultVariable="bar"> <P 2/> </catch> <catch faultName="foo" faultVariable="bar"> <P 3/> </catch> <catchAll> <P 4/> </catchAll> </faulthandlers><compensationHandler><invoke partnerLink="Seller" portType="Purchasing" operation="CancelPurchase"inputVariable="getResponse" outputVariable="getConfirmation"> </invoke> </compensationHandler> <sequence><invoke partnerLink="Seller" portType="Purchasing" operation="SyncPurchase" inputVariable="sendPO" outputVariable="getResponse"><throw faultName="foo" faultVariable="bar"/> </invoke><invoke partnerLink="partner" portType="send" operation="sendMessage" inputVariable="message" outputVariable="Response"> </invoke> </sequence></scope> …… </scope>为便于解释,先编码该实例的形式化框架如下:[[...]|[...]|[...]| int [ ||Pr |inner inner inner Scope outer faultHandler compensationHandler process erior FaultHandler CompensationHandler ocess |min ] | [...]|min [...] ]inner inner Suspend Ter ate suspend ter ate下面是对命名为interior 的子ambient 内部五种结构的编码:1234[! .(().()[(( #*,*#,#)@. (,,,))]| . .0|! ' '[ . .inner i FaultHandler faultHandler open fault x vp p x open foo bar foo bar t P P P P acquire restart open susp open p P p out p out faultHandler P = 其中_1231. .0] 14/sin //sin ///[ .(activity i inner release restart i k Seller Purcha g CancelPurchase k Seller Purcha g SyncPurchase k partner send sendMessageCompensationHandler compensationHandler open complete k g ≤≤< 111123122Re $()| ]Pr [[(',,,)(()( |[()$(Re )]|[[ . l inner l et sponse k getConfirmation buf k ocess process n vl l l l vx open x x vl k sendPO k get sponse x fault out n out proc ><>3233". .#]$[ ]])$($(Re )) $(( ). .0))]| . .(.). []|! . l l l l ess in faultHandler foo bar susp out n k message k sponse go out n release l acquire l open n go out process in compensationHandler complete acquire susp in suspe <><>.0][ . min .0]min min []inner inner nd Suspend suspend acquire term in ter ate Ter ate ter ate在第4节BPEL4WS 中基本和结构化活动编码的基础上,interior 的子ambient 内部的faultHandler 出错处理、compensationHandler 补偿处理及process 进程均按照前面介绍的方法进行编码.interior 的suspend 及terminate 子ambient 的定义与多层Scope 的故障处理机制有关.按照BPEL4WS1.1规范,当前作用域在接收到一个故障后,首先停止嵌套在它内部的所有活动.在没有故障处理程序的情况下,当前作用域会停止它的活动,然后将故障重新抛给它的上级作用域.当一个作用域向上级作用域抛出故障时,作用域本身接着就会异常终止;如果故障在其出错的当前作用域中捕捉到并被处理,当前作用域会正常评估抛出故障的活动的传出链接,并继续进行执行该活动后面的业务流程.BPEL4WS1.1规范的语义表明BPEL4WS 的业务流程有三种状态,分别为正常执行的运行状态,业务流程中某个活动抛出故障的悬挂状态和本层作用域抛出故障的异常终止状态.为清楚地说明这些状态的编码,我们考虑更加简化的场景:存在二个作用域A 和作用域B,B 是A 的子作用域,B 中的业务流程抛出某个故障E,且作用域B 不能捕获该种类型的故障,于是E 被抛出到作用域A .该场景可编码为:[|( min )min []|[...|[...]|[...|! . .0]|()[.min .0]|(min )min [ ]]]A v ter ate ter ateB faultHandler process acquire susp in suspend v suspend suspend acquire term in ter ate v ter ate ter ate其ambient 演算编码的解释是,当作用域B 中的业务流程活动抛出故障时,同时会释放“锁”susp,该锁被ambient process 中的子进程获得,该进程将process 移入名字为suspend 的ambient 之中,导致process 中的进程不能与外界通信而中止执行,即[|[]]suspend process .对应于上面提及的悬挂状态.如果该故障被抛出到上级作用域,同时也会释放“锁”term,该“锁”进入suspend 命名的ambient,term[]与acquire term 产生溶解,激活ambient 内的能力子进程,该能力子进程将suspend 移入到本层作用域B 中的子ambient terminate 内,即[min [[|[]]]]B ter inate suspend process ,从而终止出错的业务流程执行.从上述编码实例的分析,可以说明ambient 演算由于具有空间描述算子,因而具有较其他进程代数更强的程序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描述复杂的多层程序结构,具体地表达进程运行的派生路线,有利于对BPEL4WS 从抽象到具体实现的分层次形式化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