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神化刘邦而给刘邦父亲戴绿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迁为神化刘邦而给刘邦父亲戴绿帽
汉高祖刘邦的父亲这一辈子,是享福了还是遭罪了?这个只有刘太公自己心里清晰。
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他做梦也没想到儿子能把事情干到那么大,尤其想不到的是,干成坐天下这件大事的,竟然是少小时最淘气顽皮的三儿子,他最瞧不上眼的刘季这小子。
尴尬盖源于此也。
公元前203年,楚汉荥阳僵持对峙,项羽一时拿刘邦没方法,刘邦一时也不能把楚霸王怎么样。
项羽这时手里有个重砝码,刘邦的爹刘太公人在他手里,何不利用一下,让刘邦就此服输。
这一天,隔着广武涧,项羽在对面搭建起一个高高的台子,上面放上案板,然后让人把刘太公捆绑横放在案板上,旁边支起一口大锅,锅底大火熊熊。
一切预备停当,项羽朝西面的刘邦喊话:刘痞子,你要再不缴械投降,我今日可就把你爹煮了!刘邦自然认得亲爹,的确是他爹,可不等项羽的话音落下,刘邦对面回话了:呆霸王,咱俩是拜把子换过帖的兄弟,那撂在案板上的是我爹可也是你爹,你要煮了咱爹,我倒没看法,只是你吃肉的时候别忘了给老兄我一碗汤喝。
遇上这样的无赖,杀了他亲爹看来也不管用,项羽没辙了;刘太公却羞得无地自容,恨得咬牙切齿:你小子连我的老命都不当回事!
前201年,刘邦已经登基做了皇帝。
皇帝是天子,除了上天,没人再能高过他去,可父亲刘太公在,这就有些麻烦了。
论父子孝道,刘邦每隔五天得去给老爹问安,问安的时候,由于刘邦是子,太公为父,刘邦自然得给太公行跪拜之礼。
这场面,刘邦不爽,老太公也不爽小子看着是拜我呢,心里哪瞧得起我这破来头!
多亏刘太公的管家脑瓜子灵,点拨了一下,解决了这个尴尬事。
管家劝太公说:老人家,俗话说天无二日,高皇帝虽说是你生养的,可他如今是帝王人主啊,你呢,虽然是他爹,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现在是他的臣民啊,你想想,从古到今,哪有君王给臣子下跪行礼的?老太公说我也觉着这样很不拘束,可怎么办好呢?管家悄声如此这般
地指导了一番,太公频频点头。
改天,刘邦又来给老爹请安,老远里观察刘太公怀里抱着一把扫帚,悄悄地站在大门外迎接,待龙辇走近,太公一边倒退着身子,一边张手在驾前引路。
刘邦小有惊讶,忙下车来搀扶老爹,太公挺倔,退出三步外,躬身禀皇上:您是帝王,怎么能由于我这糟老头子而乱了章法呢!臣在此恭迎圣驾。
刘邦听了这话,心里大为爽快,后来打听到这办法是太公的管家出的,“赐金五百斤”,你太善解人意了,老头子交给你照看朕放心,嘉奖你黄金五百斤。
前198年,辉煌雄伟的长安未央宫落成,高祖刘邦在未央前殿大宴诸侯群臣,特地请老爷子刘太公出席。
刘太公本是不大习惯参加这种喧闹应酬的,皇帝请他来,不来也不好,来了,他便悄悄地坐那儿不太说话。
众人正喝得兴奋,只见刘邦举着一杯酒起身,大殿立刻鸦雀无声,皇帝面朝太公,要敬杯酒给老爹,老爷子有些紧急,手脚没处放,正惶恐,突听刘邦问他:当时你骂我没出息,不能给家里置产业,没有我二哥能干,今日您倒说句实话,我置下的这份家业跟我二哥比,谁的多谁的大?!啊?哈哈!刘老太公羞得无言以对,殿中群臣看出了老爷子的窘迫,赶忙纷纷起身分散到高祖四周,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闹闹穰穰算是给老爷子解了围。
刘邦跟他大嫂有过节,说起来小事一桩。
当年,刘邦成天游手好闲,还老带着一帮狐朋狗友来家里蹭饭吃,大嫂满眼看不起这个小叔子。
这天刘邦又领着几个闲汉到家,大嫂装着没观察,抬脚到灶间,有意用铁勺把锅底刮得嗤嗤响,闲汉们一听这动静,猜着锅已见底,没饭可蹭,扭身拜拜了。
伴侣出门后,刘邦前去掀开锅盖一看,锅里剩有不少饭,立刻明白了大嫂的当心思,很是不满她在哥们面前不给自己面子,自此记恨在心。
当上皇帝后,刘邦大封亲戚功臣为王为侯,唯独对大嫂生的侄子刘信不理不睬。
刘太公揣摩着,这老三显见还记着早年他嫂子刮锅撵客的事,有意冷落大孙子,老人家不忍看着别个都跟上刘邦沾光,独独丢下信儿不照看,豁出老脸找到刘邦替大孙子求情:不管咋样,那是你亲侄子,多一个侯少一个侯在你这儿能是多大
的事。
刘邦认真听老爹说完,佯装尊敬地回老爹:您老说话了,儿子我
代正经的人家啊!敢不给办吗?太公见事成,满脸堆笑,接着听刘邦道:朕封我贤侄刘信
一个“羹颉侯”。
刘太公乐滋滋回头把这消息告知了大儿媳和孙子,儿
媳和孙子却愣在那儿傻呆了一般,半晌无语。
老太公不解何意,却只见大媳妇眼泪哗哗流了下来,随之抽泣道:
羹颉,这分明是还记着我当年刮锅逐客的那件事,我儿子就是个“铁勺
刮锅侯”呗!有这么辱没人的吗?羞辱我娘俩倒算了,何苦要玩耍老人
家!刘太公等弄明白了“羹颉侯”的用意,再不敢应承别的亲戚的请托
了。
最让刘太公叫苦不迭有口难辩的,是他百年之后,入土了不得安生,
有个耍笔杆子名叫司马迁的家伙,愣是凭空给他头上扣了一顶绿帽子。
言之凿凿地讲,刘邦是刘家娘子在大湖边上,与神龙交配怀下的,当时
娘子的老公刘太公亲眼看着老婆和神龙缠绵,后来生下了龙种刘邦。
天
大的冤枉啊,明明是我生养的儿子,怎么就成了神龙的种了,咱可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