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建筑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90m;坡度不宜大于2.5%;当大于2.5%时,变坡点应予以提示,并宜在坡度 Nhomakorabea大处设扶手。
PART B 场地和道路设计要点
4、应为老年人提供适当规模的绿地及休闲场地,并宜留有供老人种植劳作的场地。场地布局宜动静分区,
供老年人散步和休憩的场地宜设置健身器材、花架、座椅、阅报栏等设施,并避免烈日暴晒和寒风侵袭。
4、宜采用推拉门或外开门,并设透光窗及从外部可开启的装置。
5、浴盆、便器旁应安装扶手。
6、卫生洁具的选用和安装位置应便于老年人使用。便器安装高度不应低于0.40m;浴盆外缘距地高度宜小于
0.45m。浴盆一端宜设坐台。
7、宜设置适合坐姿的洗面台,并在侧面安装横向扶手。
≥0.8M
卫生间立面示意图
PART B 厨房和餐厅
峰值4.87亿
PART A 相关规范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老年养护院建筑标准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备注:养老建筑设计规范是着眼
于方便老年这一特定目标的建筑设
计规范,它不构成规范单一的
建筑类型,它实质上是对现行建
筑类型设计规范的补充,是仅以方 便老年人为特定目标的特殊性规范。
建筑设计的共性要求:按民用建筑设 计通则 (JGJ37) ;民用建筑热工设 计规范 (GB50176) ;民用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 ( 采暖居住建筑部 分 )(JGJ2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GBJ96) 以及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要 求设计。
解读 养老建筑设计要点
Interpretation of pension building design points
演讲人:XXX 指导人:XXX
演讲要点
The main points of the speech
PART A、背景 PART B、非介护类建筑设计要点 PART C、介护类建筑设计要点 PART D、适老性细节
安装高度距地面0.80~0.85m。
6、过道的有效宽度不小于1.20m,设连续扶手预埋件。
≥1.0M ≥1.2M
0.80~0.85M
PART B 卫生间设计要点
1、卫生间与老年人卧室宜近邻布置。
2、卫生间地面应平整,以方便轮椅使用者,地面应选用防滑材料。 3、卫生间入口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80m。
3、走廊转弯处的墙面阳角做成圆弧或切角。 4、入户门口预留不小于1.50m×1.50m的轮
椅回转面积。
5、公用楼梯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20m。
楼梯休息平台的深度应大于梯段的有效宽度。
6、楼梯应在内侧设置扶手。宽度在1.50m
以上时应在两侧设置扶手。
≥1.2M ≥1.5M
使用轮椅人士最小的通行空间 扶手端头做法
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和国家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
--摘自《人民日报》
PART A 中国老龄化趋势
2005年中国城镇人口金字塔
100+ 90-94 80-84
Male Female
70-74
60-64
50-54
40-44
30-34
20-24
10-14
0-4
40,000,000 30,000,000 20,000,000 10,000,000
0
10,000,000 20,000,000 30,000,000 40,000,000
2005年中国城镇人口金字塔 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金字塔
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金字塔
100+ 90-94 80-84
Male Female
70-74
60-64
50-54
40-44
30-34
20-24
10-14
0-4
PART B
背景
1、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 2、中国老龄化趋势 3、相关规范 4、养老建筑的定义
PART A 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
据联合国人口发展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
l 2012年全球老年人口已达到8.1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1% ,目前全球9人
之中有1人是老龄人;
l 2050年,全球老年人口将达到20.3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22%;这个比例会 增加至5人中有1人。
PART B 场地和道路设计要点
5、供老年人使用的停车位应相对固定,并应靠近建筑物和活动场所入口处。
6、与老年人活动相关的各建筑物附近应设供轮椅使用者专用的停车位,其宽度不应小于3.50m,
并应与人行通道衔接。
7、轮椅使用者使用的停车位应设置在靠停车场出入口最近的位置上,并应设置国际通用标志。
PART B 功能空间的划分
l 街区养老服务设施服务半径1000米 l 社区养老设施不少于10张日间照料床位
l 养老服务设施不能设在半地下室
l 养老服务设施的适老性设计要求细化
PART A 养老建筑的定义



养老建筑:

即老年人建筑,专供老年人使用
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应为老年人
使用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具备方便
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可兼为老
1、老年人使用的厨房面积不应小于4.5㎡(轮椅使用者6.0㎡) 。 2、厨房操作台面高不宜小于0.75~0.80m,台面宽度不应小于0.50m,台下净空高度不应小于
0.60m,台下净空前后进深不应小于0.25m。
3、厨房宜设吊柜,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40~1.50m;轮椅操作厨房,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20m。吊柜
0
10,000,000 20,000,000 30,000,000 40,000,000
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金字塔
100+ 90-94
Male Female
80-84
70-74
60-64
50-54
40-44
30-34
20-24
10-14
0-4
40,000,000 30,000,000 20,000,000 10,000,000
part老年人群的特点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静的声环境阳光充足温暖的气候无障碍的居住环境方便快捷的医疗养生设安全感归属感社会参与与融邻里感与家庭感便利感与舒适感受尊重与被关怀的需喜欢清静阅读喜欢饲养花鸟喜欢储存食物喜欢坐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喜欢随手放置东西喜欢隔三差五的与朋友相聚喜欢参与集体活动被关注不喜欢过于复杂的东西不喜欢丢掉不用的东西不喜欢幅度太大的动作不喜欢吹空调不喜欢太麻烦的清扫老年人群行为特征part方便与安全健康和独立运动和娱乐学习和交流年轻和自我价值居住功能医疗护理工功能生活休闲功能文化沟通功能精神与价值诉求多元化现代的住宅关注人性化的细节完整的可应对紧急情况医疗服务系方便学习交流的跟上时代节奏的环境和设施志愿者服务计划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带来年轻感觉根据老年人需求打造的功能体系和设施part适老性细节适老性细节残疾人上下床设备残疾人上下床设备失禁感应器失禁感应器自动感应式马桶自动感应式马桶电动入浴设施电动入浴设施动作探知感应设施动作探知感应设施登楼机登楼机可伸拉水龙头可伸拉水龙头离床感应器离床感应器智能手环智能手环残疾人上下床设备能为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提供一个舒适护理环境大大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可广泛用于家庭病房干休所等
年人使用。
老年人 居住建筑
老年人 公共建筑
老年住宅 老年公寓
护理院 养老院 托老所 老年大学 老年疗养院 老年人文化 休闲活动中心
老年人医疗 急救康复中心
干休所
PART A 养老建筑分类
非介护类建筑
老年住宅
老年公寓
干休所
老年大学 老年人文化 休闲活动中心
托老所
养老院
介护类建筑
护理院 老年疗养院
养老院
预留不小于0.9m的轮椅通过宽度。 4、老年人卧室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
2.50m,轮椅使用者的卧室短边净尺寸 不宜小于3.20m。
5、卧室尽量采用推拉门。采用平开门
时,采用杆式门把手。选用内外均可开 启的锁具。 6、卧室门的有效宽度不小于0.90m。 7、门内或门外预留1.50m×1.50m的
轮椅回转面积。 8、设凸窗,窗体内侧墙两侧设扶手。
PART B 公共走廊及楼梯设计要点
7、扶手端部宜水平延伸0.30m以上。 8、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不宜小于0.13m。同一个楼梯梯段踏步的
宽度和高度应一致。
9、踏步应采用防滑材料。当设防滑条时,不宜突出踏面。
10、应采用不同颜色或材料区别楼梯的踏步和走廊地面,踏步起终点应有局部照明。
段。大型、特大型老年人居住建筑可独立建设并配套相应设施。 2、基地应选在地质稳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日照充足、远离噪声和污染源的地段,基地内不宜有过大、过于 复杂的高差。 3、基地内建筑密度,市区不宜大于30%,郊区不宜大于20%。 4、大型、特大型老年人居住建筑基地用地规模应具有远期发展余地,基地容积率宜控制在0.5以下。 5、大型、特大型老年人居住建筑规划结构应完整,功能分区明确,安全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出入口、道路和各 类室外场地的布置,应符合老年人活动特点。有条件时,宜临近儿童或青少年活动场所。 6、老年人居住用房应布置在采光通风好的地段,应保证主要居室有良好的朝向,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宜小于2小时。
深度比案台应退进0.25m
PART B 厨房和餐厅设计要点
4、厨房的墙体尽量设计为隔墙,便于日后改造为开敞厨房。 5、对于封闭式厨房,餐桌靠近厨房设置,并在一侧墙体上开窗直通餐桌。
6、餐厅预留轮椅座位空间。
PART B 客厅及卧室设计要点
1、客厅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m。
2、与厨房、餐厅连接时,不应有高差。 3、考虑轮椅座位,茶几与电视柜之间
单元出入口


公共走廊


楼梯和电梯
门厅和过厅
卫生间
套 内
厨房和餐厅


客厅
卧室
阳台和窗户
PART B 出入口设计要点
1、设置无障碍坡道。 2、室外台阶300x150mm,有效宽度>900mm,设连续双层扶手(少于3级不设)。台阶宽度在3m以
上时,应在中间加设扶手。在台阶转换处应设明显标志。
3、独立设置的坡道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0m;坡道和台阶并用时,坡道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90m。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 心建设标准
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
PART A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 (北京市推行)
《标准》规定:
新建社区级建设项目必须配建不少于80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用 房和不少于15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标准》还明确社区养老服
务设施用房具有“就餐洗护、医疗保健、休闲活动、管理服务”四大功能,并就“四大功能” 所需用房最小使用面积和空间设计作出详细规定。解决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老年餐厅、 医疗救护、老年辅助洗浴等亟须设施的用房设置问题。
PART B 公共走廊及楼梯
1、公用走廊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0m。
仅供一辆轮椅通过的走廊有效宽度不应小于 1.20m,并应在走廊两端设有不小于 1.50m×1.50m的轮椅回转面积。
2、公用走廊应安装扶手,扶手单层设置时高
度为0.80~0.85m,双层设置时高度分别为 0.65m和0.90m。扶手宜保持连贯。
道的起止点应有不小于1.50m×1.50m的轮椅回转面积。 4、建筑物出入口设置雨篷。(挑出首级踏步0.50m)
5、入口平台宽度不小于1.5m(2.0m),出入口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10m,门扇开启端的墙垛净尺寸不应
小于0.50m。
≥1.5M
≥0.5M ≥1.5M ≥1.1M
≥0.9M ≥2.0M
≥1.1M
40,000,000 30,000,000 20,000,000 10,000,000
0
10,000,000 20,000,000 30,000,000 40,000,000
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金字塔
l 现阶段,城镇仍然是两头小中 间大的良好人口结构
l 未来五年内,城镇人口老龄化 将步入初期阶段
l 2050年,城镇老龄人口将达到
老年人医疗 急救康复中心
考虑老年人体能变化和行为状态,从
老年人的体能角度将老年人分为:自理、 介助、介护三种类型。
PART B 非介护类建 筑
1、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
2、中国老龄化趋势
3、相关规范
4、养老建筑的定义
PART B 选址设计
1、中小型老年人居住建筑基地选址宜与居住区配套设置,位于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临近医疗设施的地
PART B 电梯设计要点
1、设置担架电梯,轿厢门开启净宽不小于0.8m。 2、候梯厅的深度不小于1.80m,宽度不小于1.8m。呼梯按钮高度为0.90~1.10m。 3、电梯额定速度宜选0.63~1.Om/s;轿门开关时间应较长;应设置关门保护装置。 4、轿厢内两侧壁安装扶手,操作按钮和报警装置应安装在轿厢侧壁易于识别和触及处,宜横向布置,
距地高度0.90~1.20m。
0.90~1.20M
≥1.8M ≥1.8M
PART B 门厅和过道设计要点
1、户门的有效宽度不小于1m。
2、户门内外不宜有高差。有门槛时,其高度不应大于20mm,并设坡面调节。 3、供轮椅使用者出入的门,距地面0.15~0.35m处宜安装防撞板。
4、设更衣、换鞋空间,并设置座凳、扶手。预留不小于1.50m×1.50m的轮椅回转面积。 5、户门宜采用推拉门形式且门轨不应影响出入。采用平开门时,门上宜设置探视窗,并采用杆式把手,
PART B 场地和道路设计要点
1、道路系统应简洁通畅,具有明确的方向感和可识别性,避免人车混行。道路应设明显的交通标志及夜
间照明设施,在台阶处宜设置双向照明并设扶手。 2、道路设计应保证救护车能就近停靠在住栋的出入口。 3、老年人使用的步行道路路面应选用平整、防滑、色彩鲜明的铺装材料,并做成无障碍通道系统,
≥0.9M ≥3.0M
≥0.9M
PART B 阳台和窗户设计要点
1、阳台进深不小于1.5m。 2、室内外高差不应大于20mm,并设坡面调节。 3、阳台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1.10m。
4、保证轮椅者视野,窗台及阳台扶栏下部非透明墙体不大于 0.6m。 5、宜设便于老年人使用的晾衣装置和花台。 6、 窗扇宜镶用无色透明玻璃。开启窗口应设防蚊蝇纱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