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2022-2022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学期期末考试(qī mò kǎo shì)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ɡònɡ jì)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yīɡè)正确选项)
1.能使有意义(yìyì)的x的取值范围(fànwéi)是()
A.x>0 B.x≥0 C.x>1 D.x≥1
【专题】存在型.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
x
【解答】解:∵1
∴x-1≥0,解得x≥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2.某校乒乓球训练队共有9名队员,他们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12,13,13,14,12,13,15,13,15,则他们年龄的众数为()
A.12 B.13 C.14 D.15
【分析】由于众数是一组实际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由此可以确定这组数据的众数.
【解答】解:依题意得13在这组数据中出现四次,次数最多,
∴他们年龄的众数为13.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众数的定义,注意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是唯一的.
3.下列各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A.1,2,3 B.3,4,5 C.4,5,6 D.7,8,9
【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解答(jiědá)】解:A、因为(yīn wèi)12+22≠32,故不是(bù shi)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
B、因为(yīn wèi)32+42=52,故是勾股数.故此(gùcǐ)选项正确;
C、因为42+52≠62,故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
D、因为72+82≠92,故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A、D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对B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C进行判断.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再合并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5.如图,▱ABCD中,DB=DC,∠C=70°,AE⊥BD于E,则∠DAE等于()
A.35°B.30°C.25°D.20°
【专题】几何图形.
【分析(fēnxī)】要求(yāoqiú)∠DAE,就要(jiù yào)先求出∠ADE,要求(yāoqiú)出∠ADE,就要(jiù yào)先求出∠DBC.利用DB=DC,C=70°即可求出.
【解答】解:∵DB=DC,∠C=70°
∴∠DBC=∠C=70°,
又∵AD∥BC,
∴∠ADE=∠DBC=70°
∵AE⊥BD
∴∠AEB=90°,
∴∠DAE=90°-∠ADE=20°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边对等角等知识得到和所求角有关的角的度数.
6.下图中表示一次函数y=mx+n与正比例函数y=nx(m,n是常数,且mn<0)图象的是()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确定n的符号,然后由“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判断出n的符号,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解答】解:A、根据图中正比例函数y=nx的图象知,n<0;∵m,n是常数,且mn<0,∴m>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
B、根据图中正比例函数y=nx的图象知,n>0;∵m,n是常数,且mn <0,∴m<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
C、根据图中正比例函数y=nx的图象知,n<0;∵m,n是常数,且mn <0,∴m>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
D、根据图中正比例函数y=nx的图象知,n>0;∵m,n是常数,且mn
<0,∴m<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diǎn pínɡ)】本题综合考查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xìshù)的关系.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有四种(sì zhǒnɡ)情况:①当k>0,b>0,函数(hánshù)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dìyī)、二、三象限;
②当k>0,b<0,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③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④当k<0,b<0时,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计算42的结果是.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4-12
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掌握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是解题的关键
8.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BC=4,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等于.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AB=CD,AD=BC,所以可求得▱ABCD的周长为14.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D=AB=3,AD=BC=4,
∴▱ABCD的周长为14.
故答案为14.
【点评(diǎn pínɡ)】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此题比较简单,注意解题(jiě tí)时要细心.
9.已知一个菱形(línɡ xínɡ)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10和24,则这个(zhè ge)菱形的周长为.
【分析(fēnxī)】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知AO和BO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值,由菱形的四个边相等,继而求出菱形的周长.
【解答】解:已知AC=10,BD=24,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AO=5,BO=12cm,
∴BC=CD=AD=AB=13,
∴菱形的周长为4×13=52.
故答案是:52.
【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性质,考查了菱形各边长相等的性质,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根据勾股定理求A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0.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OB=60°,
AC=10,则AB=.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以得到△AOB是等边三角形,则可以求得OA的长,进而求得AB的长.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B
又∵∠AOB=60°
∴△AOB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dáàn)是:5.
【点评(diǎn pínɡ)】本题考查了矩形(jǔxíng)的性质,正确理解△AOB 是等边三角形是关键(guānjiàn).
11.某一次函数的图象(tú xiànɡ)经过点(﹣1,4),且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
【专题】一次函数及其应用.
【分析】由该函数过点(-1,4)可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k(x+1)+4,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取k=-1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4),
∴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k(x+1)+4.
又∵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
∴k<0,
取k=-1,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x+3.
故答案为:y=-x+3(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牢记“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是解题的关键.
12.在Rt△ABC中,∠A=90°,有一个锐角为60°,BC=6.若点P在直线AC 上(不与点A,C重合),且∠ABP=30°,则CP的长为.
【专题】压轴题;分类讨论.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4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
【解答(jiědá)】解:如图1:
当∠C=60°时,∠ABC=30°,与∠ABP=30°矛盾(máodùn);如图2:
当∠C=60°时,∠ABC=30°,
∵∠ABP=30°,
∴∠CBP=60°,
∴△PBC是等边三角形,
∴CP=BC=6;
如图3:
当∠ABC=60°时,∠C=30°,∵∠ABP=30°,
∴∠PBC=60°-30°=30°,
∴PC=PB,
∵BC=6,
∴AB=3,
如图4:
当∠ABC=60°时,∠C=30°,∵∠ABP=30°,
∴∠PBC=60°+30°=90°,
【点评(diǎn pínɡ)】本题考查了解(liǎojiě)直角三角形,熟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jiědá)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3.计算(jì suàn):
【专题(zhuāntí)】计算题.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点评(diǎn pínɡ)】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guānjiàn)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4.先化简,再求值:(m﹣)m+3)﹣m(m﹣6),其中
(qízhōng)m=.
【专题(zhuāntí)】常规(chángguī)题型.
【分析】直接利用乘法公式以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m2﹣3﹣(m2﹣6m)=m2﹣3﹣m2+6m=6m﹣3,
当7时,
原式=67﹣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正确合并同类项是解题关键.
15.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ABCD中,点M、N分别在BC、AD上,且
BM=DN.
求证:四边形AMCN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证明AN∥CM且AN=CM,则依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判断.
【解答】证明:∵▱ABCD中,AD∥BC,AD=BC,
又∵BM=DN,
∴AN∥CM且AN=CM,
∴四边形AMCN是平行四边形.
【点评(diǎn pínɡ)】此题考查(kǎoch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注意选择适宜的判定方法.
16.如图所示,一次函数图象(tú xiànɡ)经过点A、点C,且与正比例函数
(hánshù)y=﹣x的图象(tú xiànɡ)交于点B,
(1)求B点坐标;
(2)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专题】一次函数及其应用.
【分析】(1)当x=-1时,y=-x=1,即可得出B为(-1,1);
(2)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答】解:(1)当x=﹣1时,y=﹣x=1,
则B为(﹣1,1);
(2)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
把A(0,2),B(﹣1,1)代入得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求正比例函数,只要一对x,y的值就可以;而求一次函数
y=kx+b,则需要两组x,y的值.
17.(1)四边形ABCD为矩形,△BCE中,BE=CE,请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出△BCE的高EH;
(2)四边形ABCD为矩形,E,F为AD上的两点,且∠ABE=∠DCF,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找到BC的中点P.
【专题(zhuāntí)】作图题.
【分析(fēnxī)】(1)作矩形的对角线,它们(tā men)相交于点O,连接(liánjiē)EO并延长(yáncháng)交BC于H,则EH⊥BC;
(2)分别延长BE和CF,它们相交于点M,再作矩形的对角线,它们相交于点O,连接MO并延长交BC于P,则BP=CP.
【解答】解:(1)如图1,EH为所作;
(2)如图2,点P为所作.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法则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8分)如图,已知点D在△ABC的BC边上,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
(1)求证(qiúzhèng):AE=DF;
(2)若AD平分(píngfēn)∠BAC,试判断(pànduàn)四边形AEDF的形状,并说明(shuōmíng)理由.
【专题(zhuāntí)】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分析】(1)由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可证得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得结论;
(2)由AD平分∠BAC,DE∥AC,易证得△ADE是等腰三角形,又由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得四边形AEDF是菱形.
【解答】(1)证明:∵DE∥AC,DF∥AB,
∴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DE=AF;
(2)若AD平分∠BAC,则四边形AEDF是菱形;
理由:∵AD平分∠BAC,
∴∠EAD=∠FAD,
∵DE∥AC,
∴∠ADE=∠FAD,
∴∠EAD=∠ADE,
∴AE=DE,
∵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EDF是菱形.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此题的关键.
19.(8分)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A(5,0),B(1,4).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直线y=2x﹣4与直线AB相交于点C,求点C的坐标;
(3)根据图象(tú xiànɡ),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2x﹣4>kx+b的解集.
【分析(fēnxī)】(1)利用(lìyòng)待定系数法把点A(5,0),B(1,4)代入y=kx+b可得关于(guānyú)k、b得方程组,再解方程组即可;(2)联立两个函数(hánshù)解析式,再解方程组即可;
(3)根据C点坐标可直接得到答案.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的交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关键是正确从函数图象中获得正确信息.
20.(8分)某校高中一年级组建篮球队,对甲、乙两名备选同学进行定位投篮测试,每次投10个球共投10次,甲、乙两名同学测试情况如图所示.
(1)根据(gēnjù)如图所提供的信息填写下表:
平均数众数方差
甲 1.2
乙 2.2
(2)如果你是高一学生会文体委员(wěiyuán),会选择哪名同学进入篮球队?请说明理由.
【专题(zhuāntí)】图表(túbiǎo)型.
【分析(fēnxī)】(1)根据平均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
(2)根据折线图分析:平均数一样,而乙的众数大,甲的方差小,成绩稳定;故选甲或乙均有道理,只要说理正确即可.
【解答】解:(1)据折线图的数据,甲的数据中,6出现的最多,故众
数是6;平均数为(9+6+6+8+7+6+6+8+8+6)=7;乙的数据中,8出
现的最多,故众数是8;平均数为(4+5+7+6+8+7+8+8+8+9)=7;
平均数众数
甲7 6
乙7 8
(2)(答案不唯一,只要说理正确).
选甲:平均数与乙一样,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甲的成绩较乙的成绩稳定.
选乙:平均数与甲一样,乙投中篮的众数比甲投中篮的众数大,且从折线图看出,乙比甲潜能更大.
【点评(diǎn pínɡ)】本题考查平均数、众数的意义(yìyì)与求法及折线图的意义与运用.
五、解答(jiěd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1.(9分)如图,AD∥BC,AC⊥AB,AB=3,AC=CD=2.
(1)求BC的长;
(2)求BD的长.
【专题(zhuāntí)】常规(chángguī)题型.
【分析】(1)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C的长;
(2)过点B作BE⊥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3,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B=BE=3,在Rt△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EC=2,则ED=4,在Rt△BDE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D=5.
【解答】解:(1)在Rt△ABC中,∵AC⊥AB,AB=3,AC=2,
(2)过点B作BE⊥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
∵AC=CD,
∴∠1=∠ADC,
又∵AD∥BC,
∴∠3=∠ADC,∠1=∠2,
∴∠2=∠3,
又∵AC⊥AB,BE⊥DC,
∴AB=BE=3,
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ɡōu ɡǔ dìnɡ lǐ)可得EC=2;
∴ED=2+2=4,
在Rt△BDE中,由勾股定理(ɡōu ɡǔ dìnɡ lǐ)可得BD=5.
【点评(diǎn pínɡ)】本题(běntí)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平行线、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各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2.(9分)某商店(shāngdiàn)分两次购进 A、B两种商品进行销售,两次购进同一种商品的进价相同,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购进数量(件)购进所需费用
(元)
A B
第一次30 40 3800
第二次40 30 3200 (1)求A、B两种商品每件的进价分别是多少元?
(2)商场决定A种商品以每件30元出售,B种商品以每件100元出售.为满足市场需求,需购进A、B两种商品共1000件,且A种商品的数量不少于B 种商品数量的4倍,请你求出获利最大的进货方案,并确定最大利润.
【分析】(1)设A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x元,B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y 元,根据两次进货情况表,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设购进B种商品m件,获得的利润为w元,则购进A种商品(1000-m)件,根据总利润=单件利润×购进数量,即可得出w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由A种商品的数量不少于B种商品数量的4倍,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最值问题.
【解答(jiědá)】解:(1)设A种商品(shāngpǐn)每件的进价为x元,B 种商品(shāngpǐn)每件的进价为y元,
答:A种商品(shāngpǐn)每件的进价为20元,B种商品(shāngpǐn)每件的进价为80元.
(2)设购进B种商品m件,获得的利润为w元,则购进A种商品(1000-m)件,
根据题意得:w=(30-20)(1000-m)+(100-80)m=10m+10000.
∵A种商品的数量不少于B种商品数量的4倍,
∴1000-m≥4m,
解得:m≤200.
∵在w=10m+10000中,k=10>0,
∴w的值随m的增大而增大,
∴当m=200时,w取最大值,最大值为10×200+10000=12000,
∴当购进A种商品800件、B种商品200件时,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1200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数量关系,找出w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六、解答题(本大题共12分)
23.(12分)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B=90°,AD=16cm,
AB=12cm,BC=21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的方向以每秒2cm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A出发,在线段AD上以每秒lcm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P,Q分别从点B,A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D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DC是平行四边形.
(2)当t为何(wèihé)值时,以C、D、Q、P为顶点的梯形面积(miàn jī)等于60cm2?
【分析(fēnxī)】(1)由题意(tí yì)已知,AD∥BC,要使四边形PQDC 是平行四边形,则只需要(xūyào)让QD=PC即可,因为Q、P点的速度已知,AD、BC的长度已知,要求时间,用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出时
间;
(2)要使以C、D、Q、P为顶点的梯形面积等于60cm2,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点P、Q分别沿AD、BC运动或点P返回时,再利用梯形面积公式,即(QD+PC)×AB÷2=60,因为Q、P点的速度已知,AD、AB、BC 的长度已知,用t可分别表示QD、BC的长,即可求得时间t.
【解答】解:(1)∵四边形PQDC是平行四边形,
∴DQ=CP,
当P从B运动到C时,如图1:
∵DQ=AD-AQ=16-t,
CP=21-2t
∴16-t=21-2t
解得:t=5
当P从C运动到B时,
∵DQ=AD-AQ=16-t,
CP=2t-21
∴16-t=2t-21,
(2)若点P、Q分别沿AD、BC运动时,如图2:
DQ+C
P
2
×AB=60,
即
解得:t=15.
故当t=9或15秒时,以C,D,Q,P为顶点(dǐngdiǎn)的梯形面积等
60cm2.
【点评(diǎn pínɡ)】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梯形的性质(xìngzhì)、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梯形的面积等知识,特别应该注意要全面考虑各种情况,不要遗漏.
内容总结
(1)平均数为(9+6+6+8+7+6+6+8+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