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重组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考点35 实验一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1.(2014·##理综,14)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

已知单摆摆长为l,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则单摆振动周期T与距离r的关系式为( )
A.T=2πr GM
l B.
T=2πr
l
GM
C.T=2π
r
GM
l D.
T=2πl
r
GM
2.(2014·大纲全国卷,17)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的波长为589 nm的光,在距双缝1.00 m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

图样上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为0.350 cm,则双缝的间距为( ) A.2.06×10-7 m B.2.06×10-4 m
C.1.68×10-4 m D.1.68×10-3 m
3.[2014·##单科,12B(1)]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题(甲)图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题(乙)图所示。

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
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
4.(2015·理综,21)
图1
(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1所示。

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P3和P4。

在插P3和P4时,应使( )
A.P3只挡住P1的像
B.P4只挡住P2的像
C.P3同时挡住P1、P2的像
(2)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图2
①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 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 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 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 cm的铁球
②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n、t表示)。

③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12 3
80.0
90.00100.00
摆长L/cm
50次全振动时间t/s90.095.5100.5
振动周期T/s 1.80 1.91
重力加速度g/(m·s-2)9.749.73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s,g=________m/s2。

④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T2-L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


知三位同学做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3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

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3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⑤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

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图4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

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

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l1、l2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T1、T2。

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l1、l2、T1、T2表示)。

图4
5.[2015·##理综,9(2)]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①(多选)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
②如图所示
,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1 m的单摆。

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 cm、精度为1 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的周期T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

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

6.(2013·##理综,21Ⅰ)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l
g,可以通
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如图甲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

(2)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 .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
b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 .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
d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大于5°,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Δt 即为单摆周期T
e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Δt ,则单摆周期T =Δt 50
7.[2014·##单科,12B(2)]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

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

1.(2015·##期末)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下面所给器材中,选用哪些器材较好,请把所选用器材前的字母依次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 m左右的细线
B.长30 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2 cm的铅球
D.直径2 cm的铝球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

(2)实验时对摆线偏离竖直线的偏角要求是__________。

2.(2015·##市五校联考)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 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 s。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
加了
C .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 .实验中误将49.5次全振动数为50次
3.(2014·松江区期中)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用摆长l 和周期T 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4π2l T
2。

(1)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 ,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_______m ,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________s ,单摆的振动周期是________s 。

(2)如果测得的g 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写代号)。

A .测摆长时,忘记了摆球的半径
B .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
D .实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40次
(3)某同学在实验中,测量6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表格如下: l /m 0.4 0.5 0.8 0.9 1.0 1.2
T /s 1.2
1.4 1.7 1.9
2.0 2.2
629000
T2/s2
1.5
9
2.0
2
3.2
3.6
1
4.0
4.8
4
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并利用此图线求重力加速度g。

4.(2014·新沂市期末)
某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某研究小组根据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液体折射率的仪器。

如图所示,在一个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BC、EF。

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位置不变。

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在圆周EC部分插上P3,使P3挡住P1、P2的像。

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以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

(1)若∠AOF=30°,OP3与OC之间的夹角为30°,则P3处刻的折射率的值为________。

(2)图中P3、P4两处,对应折射率大的是________。

(3)做AO的延长线交圆周于K,K处对应的折射率为________。

5.(2014·##期中)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n”的实验时:
(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b和cd时不慎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b方向平移了一些,如图甲所示,其后的操作都正确。

但画光路图时,将折射点确定在ab和cd上,则测出的n值将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避免笔尖接触玻璃面,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界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乙所示,以后的操作均正确,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和折射点都确定在a′b′和c′d′上,则所测出的n值将________。

(3)丙同学在操作和作图时均无失误,但所用玻璃砖的两个界面明显不平行。

这时测出的n值将________。

6.(2014·##模拟)(1)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①光源、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遮光筒、⑥光屏。

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_______或________的方法。

(2)如果将灯泡换成激光光源,该实验照样可以完成,这时可以去掉的部件是________(填数字代号)。

(3)转动测量头的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条亮条纹,读下手轮的读数如图甲所示。

继续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10条亮条纹,读下手轮的读数如图乙所示。

则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是________mm。

(4)如果已经量得双缝的间距是0.30 mm、双缝和光屏之间的距离是900 mm,则待测光的波长是________m。

(取三位有效数字)。

7.(2015·##八校联考)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请按照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图都是光的条纹形状示意图,其中干涉图样是________。

(2)将下表中的光学元件放在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并用此装置测量红光的波长。

元件代号 A B C D E
元件名称

屏双缝
白光光

单缝
透红光的滤
光片
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排列顺序应为________。

(填写元件代号)
(3)已知该装置中双缝间距d=0.50 mm,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0.50 m,在光屏上得到的干涉图样如图甲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位置时游标卡尺如图乙所示,则其示数为________mm;在B位置时游标卡尺如图丙所示。

由以上所测数据可以得出形成此干涉图样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m。

8.(2015·##联考)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对实验装置进行调节并观察了实验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
A.灯丝与单缝和双缝必须平行放置
B.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
C.干涉条纹的疏密程度与单缝宽度有关
D .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
以上几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2)当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读数为________mm 。

(3)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乙所示。

则在这种情况下来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Δx 时,测量值________实际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课时考点36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2015·##理综,3)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 (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

此后经历时间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A.m 2gh t +mg
B.m 2gh t
-mg C.m gh t +mg D.m gh t
-mg 2.[2015·##理综,30(2)]
如图,两滑块A 、B 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滑块A 的质量为m ,速度大小为2v 0,方向向右,滑块B 的质量为2m ,速度大小为v 0,方向向左,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后的运动状态是( )
A .A 和
B 都向左运动
B .A 和B 都向右运动
C .A 静止,B 向右运动
D .A 向左运动,B 向右运动
3.(2014·大纲全国卷,21)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 (A >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

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A.A +1A -1
B.A -1A +1
C.4A (A +1)2
D.(A +1)2
(A -1)2
4.(2014·##理综,4)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 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 =2 m/s ,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

不计质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
5.[2015·##理综,9(1)]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的左侧固定一竖直挡板,A球在水平面上静止放置,B球向左运动与A球发生正碰,B球碰撞前、后的速率之比为3∶1,A球垂直撞向挡板,碰后原速率返回。

两球刚好不发生第二次碰撞,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A、B碰撞前、后两球总动能之比为________。

6.[2015·##单科,17(2)]运动的原子核A Z X放出α粒子后变成静止的原子核Y。

已知X、Y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m1和m2,真空中的光速为c,α粒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

求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总动能之差以及α粒子的动能。

7.(2015·##理综,22)
一质量为0.5 kg的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距离A点5 m 的位置B处是一面墙,如图所示。

物块以v0=9 m/s的初速度从A点沿AB方向运动,在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7 m/s,碰后以6 m/s 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

g取10 m/s2。

(1)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碰撞时间为0.05 s,求碰撞过程中墙面对物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
(3)求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8.[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35(2)]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

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

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和M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

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

9.[2015·##理综,39(2)]
如图,三个质量相同的滑块A、B、C,间隔相等地静置于同一水平直轨道上。

现给滑块A向右的初速度v0,一段时间后A与B发生碰
撞,碰后A、B分别以1
8v0、
3
4
v0的速度向右运动,B再与C发生碰撞,
碰后B、C粘在一起向右运动。

滑块A、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恒定值。

两次碰撞时间均极短。

求B、C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

10.(2015·##理综,36)如图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0.5 m,物块A以v0=6 m/s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上P处静止的物块B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 =0.1 m,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A、B的质量均为m=1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A、B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

(1)求A滑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2)若碰后AB最终停止在第k个粗糙段上,求k的数值;
(3)求碰后AB滑至第n个(n<k)光滑段上的速度v n与n的关系式。

1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5(2)]如图,质量分别为m A、m B的两个弹性小球A、B静止在地面上方,B球距地面的高度h=0.8 m,A 球在B球的正上方。

先将B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

当A球下落t=0.3 s时,刚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处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球的速度恰为零。

已知m B=3m A,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


(1)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2)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1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5(2)]现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在图(a)中,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实验测得滑块A的质量m1=0.310 kg,滑块B的质量m2=0.108 kg,遮光片的宽度d=1.00 c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50.0 Hz。

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Δt B=3.500 ms,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

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碰撞前后总动量之差
碰前总动量
|×100%)最
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X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运算过程。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2015·##质检)质量为2 kg的小车以2 m/s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若将质量为0.5 kg的砂袋以3 m/s的水平速度迎面扔上小车,则砂袋与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 A.1.0 m/s,向右 B.1.0 m/s,向左
C .2.2 m/s ,向右
D .2.2 m/s ,向左
2.(2015·####质检)甲、乙两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甲、乙物体的速度大小3 m/s 和1 m/s ;碰撞后甲、乙两物体都反向运动,速度大小均为2 m/s 。

则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 )
A .2∶3
B .2∶5
C .3∶5
D .5∶3
3.(2015·####一模)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小球A 以速度v 0向右运动时与静止的小球B 发生对心正碰,碰后A 球的速率为v 03,B 球的速率为v 0
2
,A 、B 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 A .3∶8 B .3∶5
C .2∶3
D .4∶3
4.(2015·####质检)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

假设兔子质量约为2 kg ,以15 m/s 的速度奔跑,撞树后反弹的速度为1 m/s ,则兔子受到撞击力的冲量大小为( )
A .28 N ·s
B .29 N ·s
C .31 N ·s
D .32 N ·s
5.(2015·##莱阳市高三月考)
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两滑块,质量分别为3m 和m ,以相同的速率v 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碰撞。

已知碰撞后,甲滑块静止
不动,则( )
A.碰撞前总动量是4mv
B.碰撞过程动量不守恒
C.碰撞后乙的速度大小为2v
D.碰撞属于非弹性碰撞
6.(2015·丰台一模)如图所示,两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弹性小球叠放在一起,从高度为h处自由落下,且h远大于两小球半径,所有的碰撞都是完全弹性碰撞,且都发生在竖直方向。

已知m2=3m1,则小球m1反弹后能达到的高度为( )
A.h B.2h
C.3h D.4h
二、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

按题目要求作答。

)
7.(2015·##区测试)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
A.m1>m2 , r1>r2 B.m1>m2, r1<r2
C.m1>m2,r1=r2 D.m1<m2 , r1=r2
(2)若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直尺B.游标卡尺C.天平D.弹簧测力计E.秒表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____________(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三、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
8.(2015·##市期末)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足够长的斜面上分别固定着相距L=0.2 m的A、B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为m A=1 kg,m B=3 kg,与斜面
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
3
6
和μB=
3
3。

在t=0时刻同时撤去固定
两物体的外力后,A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并与B物体发生弹性碰撞(g=10 m/s2)。

求:A与B第一次碰后瞬时B的速率?
9.(2015·##市二检)如图所示,光滑平台上有两个刚性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2m和3m,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并与静止的小球B 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不损失机械能),小球B飞出平台后经时间t刚好掉入装有沙子向左运动的小车中,小车与沙子的总质量为m,速度为2v0,小车行驶的路面近似看做是光滑的,求:
(1)碰撞后小球A和小球B的速度;
(2)小球B掉入小车后的速度。

10.(2015·##质检)
如图,质量分别为m1=1.0 kg和m2=2.0 kg的弹性小球a、b,用轻绳紧紧的把它们捆在一起,使它们发生微小的形变。

该系统以速度v0=0.10 m/s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

某时刻轻绳突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沿原直线运动。

经过时间t=5.0 s,测得两球相
距s=4.5 m,求:
(1)刚分离时a、b两小球的速度大小v1、v2;
(2)两球分开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E p。

11.(2014·##五校一模)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4.0 kg的带有圆弧轨道的平板车,车的上表面是一段长L=1.5 m的粗糙水平轨道,水平轨道左侧连一半径R=0.25 m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O′点相切。

现将一质量m=1.0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平板车的右端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滑上平板车,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小物块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

取g=10 m/s2,求:
(1)小物块滑上平板车的初速度v0的大小;
(2)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距O′点的距离。

12.(2014·##名校统考)
一轻质弹簧竖直固定在地面上,上面连接一个质量为m1=1 kg的物体,平衡时物体离地面0.9 m,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为0.5 J。

现在在距物体m1正上方高为0.3 m处有一个质量为m2=1 kg的物体自由下落后与弹簧上物体m1碰撞立即合为一体,一起向下压缩弹簧。

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弹簧长为0.6 m。

求(g取10 m/s2):
(1)碰撞结束瞬间两物体的动能之和是多少?
(2)弹簧长为0.6 m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
课时考点37 近代物理初步
1.(2015·##理综,1)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2.[2015·##理综,30(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
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
D.21083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21083B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
3.(2015·理综,17)
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
A.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4.(2015·理综,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
A.14 7N+42He→17 8O+11H
B.238 92U→234 90Th+42He
C.21H+31H→42He+10n
D.234 90Th→234 91Pa+0-1e
5.(2015·##理综,18)(多选)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Y→42He+31H+4.9 MeV和21H+31H→42He+X+17.6 MeV,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X是中子
B.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
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
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6.[2015·##理综,39(1)](多选)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700年。

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

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
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
7.[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35(1)](多选)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8.[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35(1)](多选)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E.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9.[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5(1)](多选)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
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10.(2014·##理综,18)(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