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_自然物的转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
接感知,而只能由客观事物的种 种现象 & 形状、姿态、色彩、色泽、 肌理、声音、气味等 ( 表现出来而
被人所感知。看到了美的形象
和美的上述联系与区别,就能得知:虽然自然事物的属性是
自然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但是在人类出现以前,即不存在人 的求悦性之时,它只能作为自然属性而存在,还不能作为愉
悦人的社会情感这种美的形象的本质属性而存在;那时的
《湖湘论坛》!""# 年第 # 期
自 !
黄 艺
农然
美学界有些论者认为,“自 然美是人类出现以前就存在 的”。我们的观点是:自然美是 在人类出现以后,在人的社会实 践作用下,由自然物逐渐转化而 成的。这个观点,基于对如下前
美 自 然 物 的 转
提、条件和根源的理解。 一、理解自然物转化为自然
美的前提 弄清美的形象和美的联系
自然事物虽然是客观存在物,但是因为它的属性尚未成为 美这种本质属性,所以它不存在美丑之分,还不存在自然美
wenku.baidu.com
形象。 自然物是按照自然规律生成发展的事物。自然物的生
成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经历了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 动、生物运动这四种基本运动形式。自然美 & 狭义自然美 ( 则是具有美这种本质属性的自然事物或形象。它们的共同 之处是:& # ( 都有客观实在性,即都是具体的客观事物。 & ! ( 都有形象性,即都能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 &% ( 有共体 性,即自然美和自然物是同一个实体,并非在自然物之外另 有一个自然美实体。正因为有这些共同点,所以容易引起 人们把它们混为一谈,得出“自然美是人类出现以前就存在 的”之类看法。然而,它们毕竟是存在区别的。主要区别在
由上观之:实践造就了审美主体;实践成了人与自然的 主要审美中介;实践由于造就了审美主体和成其为主要审 美中介,所以使得自然物的某些自然属性转化为悦情性 ———美这种本质属性,使得其自然属性转化为悦情性的自 然物转化为自然美。
责任编辑:峻 华
$%
三、自然美发生的根源 自然美发生的根源,即自然物转化为自然美的原因,在 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这种矛盾运动,其中主要是人的生 产实践。 在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人的实践的广度和深 度不同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地位的不同,从而也决定着自然 美发生的情况的不同。当人类处于幼年时期,实践缺乏广 度和深度的时候,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认识、征 服、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人处于被自然控制的地 位。这时,人很难从大自然那里获得物质功利,从而引起 情感愉悦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即使从大自然那里获得了某 些物质功利,也往往认为是神的恩赐,很少对大自然产生 情感愉悦。这些情况说明,这时的自然物还很少遇到自己 的知音———具有审美生理和心理的人这个能使自然物发挥 功能的对象,因此其自然属性还很少转化为对人的悦情性 ——— 美 这 种 本 质 属 性 , 其 自 身 还 很 少 转 化 为 自 然 美 。 然 而,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一开始就一直离不开大自然, 一天也没有停止过生产实践,总是在不断地制造、使用、 改造生产工具,用以从大自然身上索取生活资料。这样经 过上百万年的艰苦历程,实践逐渐广泛深入,社会生产力 水平逐渐提高,人认识、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 强,人便逐渐摆脱受控于自然的地位。于是,人从大自然 那里获得的物质功利越来越多,由此引起的情感愉悦也越 来越多;人对自然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渐摆脱着神的羁 縻,从而对大自然产生了好感;尤其是人逐渐形成了审美 意识,更拓宽了自然美的审美领域———这就意味着,自然 物日益遇到了发挥自己功能的对象,其自然属性日益转化 为对人的悦情性———美这种本质属性,其自身也越来越多 地转化为自然美。自然美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中萌 发和成长起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只要有人类存 在,就必然有社会实践;只要有社会实践,就必然引起自 然物向自然美的转化。 自然物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自然美,是经由人与自然 的不自觉的磨合与磨离状态发展到人的审美意识起能动作 用状态的。早期人类因为在实践中与大自然发生了亿万次 交道,经历过亿万次成功与失败,产生过亿万次愉悦与苦 恼,便逐渐使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同大自然磨合与磨离。人
人类在实践中在与自然发生的关系中从一开始就蕴含着造就审美主体的因素也蕴含着自然物转化为自然美以及自然丑的因素还具有提供审美中介的意义只不过这一切尚未被当时的人们意识到罢了随着社会实践的广泛深入开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便经过长期的量变终于发生了质变人由受控于自然的地位转化成了有一定能力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主导地位
与区别、自然物和自然美的联系 与区别,是理解自然物转化为自 然美的前提。
美的形象是客观实体,即具 有美这种本质属性的具体可感 的事物。美则是美的形象的本 质属性———悦情功能性,即客观 事物本身固有的能与人的求悦 性相容的属性。美这种本质属 性寓于客观事物之中,决定着一 个客观事物成为美的形象而非 丑的现象。正因为它是客观事 物的本质属性而非客观实体,所 以它不能为人的感觉器官所直
$%
文史哲
如果世界没有审美主体和审美中介这两个条件,那么 自然物的属性就永远只是自然属性,而不能转化为美、丑 属性,自然物就永远只是纯自然物,而不能转化为自然 美、自然丑。世界在进入社会运动以前,是由无数自然物 构成的纯自然界。那时,自然物虽然具有各种各样的自然 属性& 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 ,但是唯独没有 美丑属性,自然物之间虽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生态 平衡、食物链、弱肉强食等等 ’,但是唯独没有审美关 系,整个自然界无所谓美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那时尚 无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尚无作为审美中介的人与自然的 交互作用。
《湖湘论坛》!""# 年第 # 期 从大自然那里每获得一次物质功利,便每引起一次身心愉 悦,从而便自然而然地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与这样的自然物 亲近一步,其实这就是从肯定自然为美的角度逐渐形成自 己的审美生理和审美心理,而能为人所肯定的自然物也就 转化为自然美。这是磨合状态。人从大自然那里每逢一无 所获甚至蒙受了灾难,便每引起一次苦恼,这就必然在生理 上和心理上与这样的自然现象疏远、分离,其实这则是从否 定丑的角度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生理和审美心理,而被人 所否定的自然现象也就逐渐转化为自然丑。这则是磨离状 态。磨合与磨离的状态表明:人类在实践中,在与自然发生 的关系中,从一开始就蕴含着造就审美主体的因素,也蕴含 着自然物转化为自然美 & 以及自然丑 ’ 的因素,还具有提供 审美中介的意义,只不过这一切尚未被当时的人们意识到 罢了(
随着社会实践的广泛深入开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便经过长期的量变终于发生 了质变———人由受控于自然的地位转化成了有一定能力认 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主导地位。这时,一般说来, 自然不再是令人恐惧的对象,而是令人可亲近的对象了。 这时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也逐渐从自发状态进入自觉 状态。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尽管自发的磨合与磨离 仍在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审美意识 的能动性。而所谓审美意识,就是审美心理,是人脑的机 能,是在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亿万次磨合与磨离过程中逐 渐形成的人对有关美丑的客观现实的一系列反映,包括美 感经验、美丑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审美思维、审美理 想等等。审美意识的觉醒,意味着人远远离开了动物界,把 精神愉悦的追求纳入了自己的生活之中,并使之成为有如 物质生活同等重要的部分。人的审美意识一经形成,也就 必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能动作用。在审美意识的支 配下,人能突破物质功利的圈子看待自然,对于只要是能引 起自己情感愉悦的自然事物,不管它能否给人带来物质功 利,就都能以美的肯定。这样,一切自然物,不管它们能否 给人带来物质功利,只要是能以自己的自然属性引起人的 情感愉悦者,其自然属性便转化为对人的悦情性———美这 种本质属性,其自身便转化为自然美。于是,自然美领域大 大拓宽了,即由实用功利物的狭小范围拓展到具有悦情功 能的一切自然物。凡是能适应人的需要,引起人的身心愉 悦、尤其是引起人的生命活力感的自然物,诸如和煦阳光、 星空彩霞、高山平原、小溪大川、飞禽走兽、花卉竹木,都转 化成了人的审美对象,即自然美。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 长沙 邮编 ’#""$# (
文史哲
于:& # ( 自然物在人类出现以前因为没有人这种发挥功能的 对象,所以其属性纯属自然性,不能成为悦情性这种美的形 象的本质属性,因而那时的自然物没有美丑之分,即不存在 自然美;自然美则不同,在人类出现以后,因为自然物有了 人这种发挥功能的对象,所以自然物的某些自然属性便转 化成了悦情性这种美的形象的本质属性,而具有了这种本 质属性的自然事物便成其为自然美。&! ( 自然物在人类出 现以前,纯属自然运动性质;自然美因为是在人类出现以后 经由人的社会实践由自然物转化来的,所以既具有自然运 动性质,又具有社会运动性质。看到了上述区别,才不至于 把自然物等同于自然美,才可能进一步探求自然美究竟是 怎样发生的。
二、自然美发生的条件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转化为他事物。自然物转化为自然美,即自然美的发生,就 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其一是审美主体条件,其二是审 美中介条件。 审美主体条件,指具有审美生理和审美心理的人。世 界出现人类以后,进入了社会运动。人类在漫长的社会实 践、主要是生产实践中,一方面改造着客观世界,另一方面 也改造着自身。这样,就使自己逐渐形成了审美生理和审 美心理,成为具有审美可能和审美需求的人,亦即审美主 体。所谓具有审美可能,一是形成了以眼睛、耳朵、神经及 其控制中心大脑为主,以身体其他器官和组织为辅的一整 套能够审美的有机生理结构;二是形成了由审美经验积累 和上升而成的审美心理,即审美意识。这是除人以外的其 他动物都不具备的。所谓具有审美需求,则是以从审美对 象身上获得情感愉悦& 以及生理快感 (为必要的生存条件。 人与动物不同:动物虽然知道追求自己的物质生活,但是没 有精神生活 & 虽然某些高级动物也追求自己情感的满足,但 这不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精神生活 ( ;人除了追求自己的物质 生活以外,还追求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的一种极为普遍、 极为重要的形态,便是审美情感愉悦。于是,随着人类社会 实践的发展,审美主体条件逐渐具备了。审美主体条件的 具备,为自然物提供了发挥自己某些功能的对象,从而使自 然物的某些属性有了转化为对人的悦情性这种美的形象的 本质属性的可能,使某些自然物有了转化为自然美亦即人 的审美对象的可能。 审美中介条件,是使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发生交互作 用的媒介,在这里指人与自然的一切交道,主要包括生产活 动,也还有生活活动。在人与自然的交道中,凡是能引起人 的情感愉悦的自然物的自然属性都逐渐转化为美这种本质 属性,凡是能引起人的情感愉悦的自然物都逐渐转化为自 然美。 自然物转化为自然美,就是在上述两个条件下实现 的。而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某些自然物转化为自然丑的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凡是能引起人的情感厌恶的自然属性 和自然物则都转化为丑的这种本质属性和自然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