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发动机) 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构造(发动机)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080502Z20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发动机)/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Engine)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
学时与学分: 48/3其中实验学时:6,课内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要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流体力学、液压与气压传动
适应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
使用教材:《汽车构造》上册(第三版),主编:陈家瑞,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4
参考教材:
[1]《内燃机构造与原理》(第二版),主编:李飞鹏,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3年
[2]《内燃机构造与原理》. 主编:陆耀祖,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4年
课程简介:
汽车构造(上)是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及其主要总成的功用、结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性能、工作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汽车构造》(上)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为将来从事发动机设计、制造、运用与维护的技术人员提供的必修专业课程。
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懂得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技术,并能科学地、高效地、合理地把所学用于实际生产,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发动机的作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常用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构造、工作原理、性能的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操作和调整方法,合理地运用发动机进行动力输送作业。
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把科技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在教学计划中,本课程是汽车专业的先修课程,它是汽车修理、汽车运用、汽车检测等专业课的基础,在从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中起桥梁作用。
同时也可供非汽车专业学生独立作为一门课程学习。
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后续课程和有关教学环节如电器设备、修理、性能
检测、拆装实习、毕业设计中不断巩固和提高。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掌握发动机的分类、结构组成及特点和工作原理;发动机工况特点、可燃混合气体的获取方法及辅助装置的特性;供油方式及特性;供气特性及配气原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性能指标及特性;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的功用及组成特性等。
能力:通过知识学习和实验教学等,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结构、原理基础上,可以独立分析拆装发动机、进行发动机故障诊断及提出解决办法,能有效进行发动机应用工程设计、调试及维护。
素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协作的团队精神,结合课程学习锻炼工程经验,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面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闭卷(或开卷)考试并结合实验报告成绩进行考核。
现场模型及实际元件系统的了解和熟悉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考核的一个方面,通过现场实体分析,深化和扩展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
学生必须在完成现场实体分析和实验后,方能参加考试。
考试题目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形式多样(包括填空、判断、分析、问答题等),覆盖全面。
做到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适度。
成绩由平时成绩(含实验过程考核、实验报告、上课讨论情况等,占50%)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