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0年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一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一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3×20=60)
1、(3.00分)计算:1﹣+﹣+﹣+﹣=、
2、(3.00分)2008×20092009﹣2009×20082008、
3、(3.00分)4.5小时=小时分、
4、(3.00分)有五个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三个数是、
5、(3.00分)一个长方体木块,如果长减少3厘米,就成为正方体木块,这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木块的体积是多少?
6、(3.00分)三个不同的最简分数的分子都是小于20的质数,分母都是合数,要使这三个分数的和尽可能的大,这三个分数分别是、
7、(3.00分)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30岁,且在四个人中没有小于21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这个是岁、
8、(3.00分)把14分成几个自然数的和,在求出这些数的积,要使积尽可能大,问这个乘积是、
9、(3.00分)方程1﹣x=的解是x=、
10、(3.00分)用0,1,2,3可以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多少个?
11、(3.00分)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则8#7=、
12、(3.00分)有含盐8%的盐水40千克,要配制成含盐20%的盐水,须加盐多少千克?
13、(3.00分)王强把自己出生的月份乘以31,再把出生的日期乘以12,然后加起来,总数是170,王强的生日是、
14、(3.00分)从时钟指向4点开始,再经过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15、(3.00分)在1至100的自然数中,有个数不是3或5的倍数、
16、(3.00分)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偶数,体积是960立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7、(3.00分)一件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然后按8.8折卖出,实际获得利润
84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元、
二、计算(5×2=10)
18、(5.00分)(﹣+)﹣(+)
19、(5.00分)×[2.1+7÷(﹣1.625)]、
三、应用题(5×6=30)
20、(5.00分)有含盐25%的盐水30千克,现加入清水,要使其含量降低为15%,需加清水多少?
21、(5.00分)如图,梯形ABCD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下底AB=10厘米,高为6厘米,三角形DOC的面积为5平方厘米,求三解形AOB的面积、
22、(5.00分)一个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与第二车间人数的比是2:3,第三车间与全厂职工总人数的比是1:3,已知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200人,这个工厂一共有多少人?
23、(5.00分)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10小时,乙单独完成需要15小时,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现三人合作,中途甲因有事停工几小时,结果6小时才将工作完成、问甲停工几小时?
24、(5.00分)字母A、B、C、D、E、F和数字1、9、9、3分别按以下变动次序发生变化:
A、B、C、D、E、F、1、9、9、3(原来)
B、C、D、E、F、A、9、9、3、1(第一次变动)
C、D、E、F、A、B、9、3、1、9(第二次变动)
D、E、F、A、B、C、3、1、9、9(第三次变动)
…
问:至少经过多少次变动后,字母和数字将变回原来的顺序?
2010年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一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3×20=60)
1、(3.00分)计算:1﹣+﹣+﹣+﹣=、
【分析】通过观察,可把每个分数拆成两个分数的乘积,然后通过加减相互抵消,求得结果、
【解答】解:1﹣+﹣+﹣+﹣,
=1﹣(+)+(+)﹣(+)+(+)﹣(﹣)+(﹣)﹣(﹣
),
=1﹣+,
=+,
=、
故答案为:、
2、(3.00分)2008×20092009﹣2009×20082008、
【分析】把20092009拆成2009×10001,把20082008拆成2008×10001,然后利用乘法的分配律逆运算,同时提取2008×2009后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2008×20092009﹣2009×20082008,
=2008×2009×10001﹣2009×2008×10001,
=(2008×2009)×(10001﹣10001),
=(2008×2009)×0,
=0、
3、(3.00分)4.5小时=4小时30分、
【分析】把4.5小时换算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就是4小时,把0.5小时换算成分钟数,用0.5乘进率60、
【解答】解:4.5小时=4小时30分、
故答案为:4,30、
4、(3.00分)有五个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
三个数是、
【分析】先将五个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据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小的分数就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因为=,,,,
且,
所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三个数是;
故答案为:、
5、(3.00分)一个长方体木块,如果长减少3厘米,就成为正方体木块,这个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木块的体积是多少?
【分析】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表面积已知,从而可以求出每个面的面积,进而求出正方体的棱长,也就能求出长方体的长,从而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其体积、
【解答】解:96÷6=16(平方厘米),
因为4×4=16(平方厘米),
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为4厘米,
则长方体的长为4+3=7厘米,
所以长方体的体积:16×7=112(立方厘米);
答:原来这个长方体木块的体积是112立方厘米、
6、(3.00分)三个不同的最简分数的分子都是小于20的质数,分母都是合数,
要使这三个分数的和尽可能的大,这三个分数分别是、、、
【分析】最简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就是最简分数、小于20的质数是2、3、5、7、11、13、17、19,小于20的合数是4、6、8、9、10、12、14、15、16、18,要使这三个分数的和最大,则使三个分数的分子尽可能的大,分母尽可能的小,据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要使这三个分数的和尽可能的大,则这三个最简分数应该分别是:、、;
故答案为:、、、
7、(3.00分)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30岁,且在四个人中没有小于21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这个是57岁、
【分析】根据题意,个人的平均年龄是30岁,这四个人一共30×4=120岁;四个人中没有小于21岁的,也就是都大于或等于21岁;要使一个人的年龄最大,那么其他三个人的年龄应最小,是21岁;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四个人的年龄和是:30×4=120(岁);
要使一个人的年龄最大,那么其他三个人的年龄应最小,是21岁,最小的三人的年龄和是:21×3=63(岁);
最大的年龄是:120﹣63=57(岁)、
答:年龄最大的这个是57岁、
故答案为:57、
8、(3.00分)把14分成几个自然数的和,在求出这些数的积,要使积尽可能大,问这个乘积是162、
【分析】将14拆成n个自然数且乘积最大,拆的个数尽可能多,但不要拆成1,且拆成的数不要大于4,例如6拆成3与3比拆成4与2的两数之积要大,因此大于4的数尽可能拆,并且拆成的数2的个数不要超过2个,若多于2个,比如4个2,2+2+2+2=8=3+3+2,显然有3×3×2>2×2×2×2,所以尽可能多拆出3
来,根据这些规律,14可以分成3+3+3+3+2,然后计算乘积即可、
【解答】解::将14拆成n个自然数且乘积最大,拆的个数尽可能多,但不要拆成1,且拆成的数不要大于4,并且拆成的数2的个数不要超过2个,
根据以上规律,得出:14=3+3+3+3+2,
所以,这个乘积是:3×3×3×3×2=162,
答:乘积中最大的数为162;
故答案为:162、
9、(3.00分)方程1﹣x=的解是x=、
【分析】根据题意,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x,把原式改写为x+=1,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然后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1﹣x=,
1﹣x+x=+x,
x+=1,
x+﹣=1﹣,
x=,
x÷=÷,
x=、
故答案为:、
10、(3.00分)用0,1,2,3可以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多少个?【分析】0不能放在最高位,所以千位上只能是3种选法,百位上有3种选法,十位上有2种选法,个位上有1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即可解答、
【解答】解:根据乘法原理可得:
3×3×2=18(个);
答:用0,1,2,3可以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18个、
11、(3.00分)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则8#7=5、
【分析】现规定这种新的运算法则是:用这两个数的和除以3;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
8#7,
=(8+7)÷3,
=15÷3,
=5;
故答案为:5、
12、(3.00分)有含盐8%的盐水40千克,要配制成含盐20%的盐水,须加盐多少千克?
【分析】因为两种浓度不同的盐水中,水的重量是不变量,因此,根据15%的盐水有20千克,求出水的重量是[20×(1﹣15%)]17千克、又因为20%的盐水中水的重量占(1﹣20%)80%,因此,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可以求出20%的盐水的重量、最后用20%的盐水重量减去20千克即可、
【解答】解:40×(1﹣8%)÷(1﹣20%)﹣40,
=36.8÷0.8﹣40,
=6(千克);
答:须加盐6千克、
13、(3.00分)王强把自己出生的月份乘以31,再把出生的日期乘以12,然后加起来,总数是170,王强的生日是2月9日、
【分析】设这个同学的生日月份为x,日期为y,根据题干月份乘以31,日期乘以12,然后加起来的和是170,可得:31x+12y=170,由此解得这个方程的整数解即可、
【解答】解:设这个同学的生日月份为x,日期为y,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31x+12y=170,
方程可以变形为:y=,
根据月份特点可得,x的取值应是:1≤x<6,
且要使y的值是整数,x的值应取偶数,由此即可得出:
当x=2时,y=9;当x=4时,y=(不合题意);
答:这位同学的生日是2月9日、
故答案为:2月9日、
14、(3.00分)从时钟指向4点开始,再经过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重合、
【分析】(1)方法一:时钟指向4点即时针从12点走到4点共走了20个小格(一分钟为一格),所以20÷(1﹣)=20×=21(分钟);
(2)方法二:时钟指向4点即时针从12点走到4点共走了4个大格(一小时为一格)、所以4÷(12﹣1)=(小时)=21(分钟)、
【解答】解:我们知道:时针1小时走1格,分针1小时走12格,所以从4点开始分针与时针重合所用时间为:
4÷(12﹣1)=(小时)=21(分钟)、
15、(3.00分)在1至100的自然数中,有53个数不是3或5的倍数、
【分析】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减去3或5的倍数的个数:从1到100的自然数中,先分别求出3的倍数和5的倍数,然后求出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即3和5的公倍数)的个数;用“3的倍数的个数+5的倍数的个数﹣重复数的个数”求出3或5的倍数的个数;最后用100去减即可、
【解答】解:3的倍数有:100÷3≈33(个),5的倍数有:100÷5=20(个),其中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即3和5的公倍数)的数有:100÷15=6(个),因此,是3或5的倍数的个数是:33+20﹣6=47(个),
既不是3的倍数又不是5的倍数的数的个数是:100﹣47=53(个);
故答案为:53、
16、(3.00分)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偶数,体积是960立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592平方厘米、
【分析】要求表面积需要先求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由于它的长宽高的积是960立方厘米,所以把960分解因数,然后找出3个连续的偶数就是长方体的长宽高,进而求解、
【解答】解:把960分解质因数:
960=8×10×12;
所以12厘米、10厘米、8厘米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表面积就是:
2×(12×10+12×8+10×8),
=2×(120+96+80),
=2×296,
=592(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592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592、
17、(3.00分)一件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然后按8.8折卖出,实际获得利润84元,这件商品的成本是1500元、
【分析】设成本价是x元,定价是成本价的(1+20%),那么定价就是(1+20%)x元,再把定价看成单位“1”,它的88%就是现在的售价,现在的售价减去成本价就是利润84元,由此列出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成本价是x元,由题意得:
(1+20%)x×88%﹣x=84,
1.2x×0.88﹣x=84,
1.056x﹣x=84,
0.056x=84,
x=1500(元);
答: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1500元、
故答案为:1500、
二、计算(5×2=10)
18、(5.00分)(﹣+)﹣(+)
【分析】根据题意,减去与和,等于连续减去与,然后再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
(﹣+)﹣(+),
=﹣+﹣﹣,
=(﹣﹣)+(﹣),
=﹣﹣,
=﹣(+),
=﹣1,
=、
19、(5.00分)×[2.1+7÷(﹣1.625)]、
【分析】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乘法、
【解答】解:
×[2.1+7÷(﹣1.625)],
=×[2.1+7÷],
=×[2.1+4.8],
=×6.9,
=9.2、
三、应用题(5×6=30)
20、(5.00分)有含盐25%的盐水30千克,现加入清水,要使其含量降低为15%,
需加清水多少?
【分析】根据加水前后,盐水的含盐量不变,求出30千克浓度为25%的盐水含盐量,用盐的重量除以现加入清水后的含盐量,就是盐水的总重量,再用总重量减去原来盐水的重量就是需要加水的重量、
【解答】解:30×25%÷15%﹣30,
=7.5÷﹣30,
=50﹣30,
=20(千克);
答:需加清水20千克、
21、(5.00分)如图,梯形ABCD的面积是45平方厘米,下底AB=10厘米,高为6厘米,三角形DOC的面积为5平方厘米,求三解形AOB的面积、
【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棵先求出这个梯形的上底CD的长度是:45×2÷6﹣10=5厘米,由此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BCD的面积是:5×6÷2=15平方厘米,则三角形BOC的面积是15﹣5=10平方厘米,因为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0×6÷2=30平方厘米,由此即可得出三角形AOB的面积是30﹣10=20平方厘米、
【解答】解:CD的长度是:45×2÷6﹣10=5(厘米),
所以三角形BCD的面积是:5×6÷2=15(平方厘米),
则三角形BOC的面积是15﹣5=10(平方厘米),
因为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0×6÷2=30(平方厘米),
所以三角形AOB的面积是30﹣10=20(平方厘米)、
答:三角形AOB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22、(5.00分)一个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与第二车间人数的比是2:3,第三车间与全厂职工总人数的比是1:3,已知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少200人,这
个工厂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把全场职工的人数看作单位“1”,由第三车间与全厂职工总人数的比是1:
3,所以第三车间与全厂职工总人数的,第一二车间是全场人数的1﹣,用200除以[(1﹣)×()],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200÷[(1﹣)×()],
=200÷,
=200×,
=1500(人);
答:这个工厂一共有1500人、
23、(5.00分)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需要10小时,乙单独完成需要15小时,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现三人合作,中途甲因有事停工几小时,结果6小时才将工作完成、问甲停工几小时?
【分析】因为乙丙始终都在工作没有休息,所以可以求出乙丙的工作总量:(+)×6=,那么甲的工作总量是:1﹣=;所以甲的工作时间是:
÷=3(小时),则甲停工了:6﹣3=3小时;据此解答、
【解答】解:6﹣[1﹣(+)×6],
=6﹣÷,
=6﹣3,
=3(小时),
答:甲停工3小时、
24、(5.00分)字母A、B、C、D、E、F和数字1、9、9、3分别按以下变动次序发生变化:
A、B、C、D、E、F、1、9、9、3(原来)
B、C、D、E、F、A、9、9、3、1(第一次变动)
C、D、E、F、A、B、9、3、1、9(第二次变动)
D、E、F、A、B、C、3、1、9、9(第三次变动)
…
问:至少经过多少次变动后,字母和数字将变回原来的顺序?
【分析】字母A、B、C、D、E、F是6次一个循环变回原样,数字1、9、9、3是4次一个循环变回原样,由此求出6和4的最小公倍数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字母A、B、C、D、E、F是6次一个循环变回原样,数字1、9、9、3是4次一个循环变回原样,
6=2×3,4=2×2,
6与4的最小公倍数是2×3×2=12,
答:至少经过12次变动后,字母和数字将变回原来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