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实录-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课堂实录
T:大家都看到这儿有一张图片?是什么?
S:马铃薯
T:俗称?
S:土豆。
T:我们这节课借助“马铃薯”来继续研究物体的沉浮问题。
T:大家先来预测一下,马铃薯在清水中的沉浮情况是怎样?
S:沉。
T:OK。
接下来,我要做一件事情,擦干,再放入到另一杯同样多的液体里。
T:怎么会这样?同一块马铃薯怎么会一会儿浮一会儿又沉呢?
S:那是一杯食盐水。
T:大家都这样认为的吗?
S:是的。
T:大家都认为这杯“液体”有问题。
T:刚刚大家都认为这杯是食盐水,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来验证一下?
S1:用蒸发方法
T:可以利用我们四年级学过的蒸发方法。
还有吗?
S2:用手沾一下,让后尝一下。
T:可以吗?
S:可以。
T:这杯水我拿给你们让你们尝一下,你们敢不敢?
S:不敢。
T:实验室的东西,可以往嘴里放吗?
S:不可以。
T:那看来,这个方法不太安全也~还有什么办法?
S3:烧干的办法。
T:具体说说怎做?
S3:把水烧干,然后就可以留下东西。
T:这位同学说的方法和刚刚这位同学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利用蒸发的原理。
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S4:用蜗牛,蜗牛碰到盐水就会缩回壳里去。
T:你是怎么知道这种办法的?
S4:我原来试过。
T:看来还真是一个热爱科学的孩子,平时在生活中都在不断地探索奥秘。
还有吗?
S5:划一个伤口,然后放进去,伤口沾到盐水就会痛。
T:这个办法怎么样?
S:可以啊,伤口会痛也~~
T:可以是可以,但是会不会代价高了一点点啊?要伤害自己来证明这是一杯盐水啊!
刚刚大家说了很多的方法,我们来选一种比较科学的好不好?
来看这里。
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呢?【视频】【板书:课题】
T:大家知道具体操作方法了吗?
S:知道了。
T:再根据文字回忆一下实验方法。
T:老师给几点温馨提示啊。
1、中心处2、滴管不可混淆使用,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3、滴1滴,而且滴的时候滴管前端不能接触铁片。
4、这一点很重要啊!当液体快要蒸干时,迅速离开火焰,否则铁片会被烧焦导致实验失败。
5、最后一点,铁片温度很高的,千万不要用手去触摸。
OK?
S:OK。
T:实验方法在这里,我一会又问题的小组可以再看一看。
另外我再强调一下,我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S:观察2滴液体蒸发后的痕迹。
T:那么请组长拿出橙色材料盒和酒精灯,开始实验。
老师巡视每个组的实验情况加以指导
T:大家对比观察以后,发现了什么?又说明了什么?
S:不知名的液体留下了白色的粉末,这个白色的粉末就是食盐。
清水蒸发有一个刚刚滴上去的形状的痕迹。
T:你来。
S:白色的那个不是粉末,是晶体,而且也不仅仅有可能是盐啊,白色的晶体有很多啊?
T:刚刚他用到了一个更加准确的名词来形容,就是晶体。
那大家是否都看见了同样的现象?
S:是!
T:那大家认同2小组和7小组谁的意见?
S:7小组。
T:看来大家是认为白色的晶体不仅仅是食盐,那生活中白色的晶体还有哪些?
S:味精。
T:我有。
【出示味精】
S:小苏打。
T:我也有。
【出示小苏打】
S:面粉。
T:面粉和食盐它们一样吗?会溶解于水吗?
S:不会。
T:接着还有什么白色的能溶解于水的物质?
S:白糖。
T:好的【出示白糖】。
我今天还准备了大家刚刚说的食盐。
那我还想请问一下大家,是不是这4种物质溶解于水后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呢?
S:不一定。
T: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
S:好。
T:那我们来一起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先看看实验材料。
一杯装了清水的烧杯和搅拌棒、一小块马铃薯、一个装了食盐的小烧杯和勺子。
当然,这里不是每一个组都是食盐,还有可能是味精、白糖和小苏打。
到时候实事求是拿到什么就是什么。
材料介绍了,那怎么调制呢?当然第一步肯定是要把马铃薯放进烧杯中,然后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深入每个组聆听。
T:来交流一下,你们准备怎么做?
S1:放一勺食盐或者是白糖,然后搅拌,然后再看看马铃薯浮起来了没有,要是没有,那就说明不可以。
T:同意吗?加了一勺没有浮起来然后就可以说明这种物质币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了吗?
S2:还可以再加入第二勺啊。
T:那要是第二勺还是没有浮起来呢?
S:那就加第三少勺。
以此类推。
T:整体方法出来了,那有没有什么细节需要大家注意的呢?
S1:搅拌的时候注意搅拌棒不要贴在杯壁上。
S2: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勺。
T:你能给大家说说怎样才是完全溶解了吗?
S2:就是把被子举起来,在被子底部看不到颗粒了。
T:还有吗?
S3:搅拌棒不要不要沾到水。
T:搅拌棒肯定要沾到水啊,要搅拌的嘛。
再想想是什么不要沾到水?【手势提醒】
S:勺子。
T:大家其实刚刚已经把整个实验的方法都说出来了,老师把大家说的总结一下,再加一点点的修改。
来看看实验要求。
第一步,把马铃薯放进去。
第二步,满满的
S:一勺一勺的加入。
T:来看看什么叫满满的。
OK?
S:OK。
T:第三步,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勺。
第四步,搅拌时可以用点的搅拌,但是要注意
S:不要把液体洒出来。
T:最后用箭头表示沉浮情况。
OK?
S:OK。
T:我们的记录表格在书上18页上,先请同学按照各组实验材料修改物质名称,然后开始实验并记录。
明白了吗?
S:明白。
T:那么我们开始实验。
老师巡视每个组的实验情况加以指导
T:【板书:白糖;食盐;味精;小苏打】照下记录单,传在屏幕上展示。
T:食盐、白糖、小苏打、味精溶液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吗?
S:可以。
T: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了。
再来看看我们的实验数据还说明了什么?【记录单】
S:第一勺都是下沉的,味精是第二勺浮起来了,但是其他三个组都是第三勺浮起来的。
T:同意吗?
S:同意!
T:那看来,是不是只要加入了物质就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
S:不是。
足够多才行。
T:那我们再来经历一下刚刚的实验过程,注意观察溶液中的小红点。
【动画】
S:小红点代表的就是加入的东西,只有当达到一定的密度时,才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
T:同意吗?
S:同意。
T:刚刚这位同学说到了一个名词“密度”。
在这里我不解释这个专业名词。
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名词来理解,就是密度。
也就是说,要想马铃薯在水里浮起来,就只有当
S:液体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
”
T:那看来,咱们的实验结论还得再加上一个限定条件。
T:来看看,没有发现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空白处啊?要让我们的结论更完整还需要一些补充。
我们今天只研究了食盐、味精、小苏打和白糖。
那是不是只有它们才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呢?
S:不是,还有很多。
T:所以,这里应该再加上一个“……”这样才完整的表达出了我们的实验结果,对吧。
请大家记录。
T: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呢?
S:死海。
T:谁可以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一下,人在死海里面怎么就可以浮起来了呢?
S1:死海里面有很多的盐分,盐的浓度高,所以就浮起来了。
S2:死海里不仅仅只有盐,还有很多其他的物质。
T:的确,死海里的成分不仅仅是盐分,但是的确是因为有很多物质溶解在里面增加了它的浓度才能使人浮起来。
关于死海的一些知识,请大家看到书上18页,自己阅读一下。
T:现在回到我们开课的这杯液体。
现在你们能确定这是一杯什么液体了嘛吗?
S:不可以。
T:看来仅靠今天收集到的证据还不足以证明它是什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一杯什么溶液啊?
S:想!
T:其实,它真的只是一杯食盐水。
今天我们学习了因为液体的原因改变了物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研究关于液体怎么就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呢?你们想不想再继续研究下去?
S:想!
T:那好,我们下节课就继续研究。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