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小说的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流小说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fiction of
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

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

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

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

他们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文学艺术中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

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

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吴尔夫的《到灯塔去》、《海浪》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意识流通常是指在20世纪初心理学风行时候,将心理学原理运用在文学创作中而产生的文学作品。

通常意识流作品脱离传统的叙述方法,在时间上彰显其特色进而以表达作者的复杂心理。

早期的意识流作品以小说为主。

现下在中国国内风行起意识流作品,大概多用于散文、个人作品中。

即通俗所讲的想到什么写什么。

但是非凡的语言以及不可琢磨的心理活动更容易打动读者。

意识流小说
∙安德列·别雷的《彼得堡》
∙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
∙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詹姆斯·乔伊丝的《尤利西斯》
∙伊塔罗·卡尔维诺的《宇宙连环画》
纪念《尤利西斯》用狂欢向意识流致敬(图)
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今天是“布鲁姆节”100周年纪念日。

布鲁姆是谁呢?他是著名小说《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

作者爱尔兰小说家詹姆士·乔伊斯在书中,以近千页的篇幅,记录了一位普通市民利奥波德·布鲁姆在1904年6月16
号这一天里的经历和感受。

从1954年6月16号,一群痴爱《尤利西斯》的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于是一个虚构的日子和那些真实的纪念日一起写到了日历里。

“布鲁姆节”恐怕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因为一本书而诞生的节日。

每年的“布鲁姆节”,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到都柏林,以各种方式对小说的作者乔伊斯表示敬意。

虽然这些人十有八九没有读过《尤利西斯》,却毫不拘束地参加到庆祝活动当中。

庆祝活动一般都会从“乔伊斯塔”出发,然后人们就会来到奥康纳街品尝一份“布鲁姆早餐”。

这份早餐可不同寻常,它是照着书中所写的布鲁姆食谱做成的,内容有猪腰子、猪肠子和其他杂碎。

想不到吧,布鲁姆的口味和咱中国人还有些接近呢。

看,这些游客吃得多津津有味啊。

此外,人们还会沿着布鲁姆在一天中去过的地方,比如说邮局啊、图书馆、海滩、妇产医院等等,寻找布鲁姆的感觉。

不过,光是各式各样的街头庆祝活动就会让你眼花缭乱,街头卖艺踩高跷的、玩吞火把戏的、杂技表演等等都引来了游客的围观,连传统的爱尔兰刮脸都被搬上了街头,男士们纷纷跑来过把瘾。

因为今年是100周年纪念日,爱尔兰政府从4月1号就开始举办历时5个月的庞大庆典活动,活动在今天达到高潮。

光是来吃猪腰子的人就将超过近万人。

不过在一些人看来,这是官商合谋、无限抬高乔伊斯的地位,把他当做摇钱树的明证。

还有人挖苦说这是“乔伊斯产业”。

但是,在都柏林的旅游官员眼中,“乔伊斯产业”倒真是名副其实,因为乔伊斯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旅游收入“不计其数”。

《尤利西斯》是本意识流小说,所谓意识流通俗点说,就是想到哪儿写到哪。

您想想用上百万字写一个人一天的经历和感想,那得写得多细呀!难怪有人觉得都这本书太难懂、像天马行空地让人找不着北。

别看参加布鲁姆节的人那么多,里面真正看过小说的估计没多少,参加布鲁姆节挺有好处,逛了柏林、凑了热闹,还显得自己挺有文化。

央视国际 2004年6月17日
什么叫意识流
前几日不知在那看了个贴,'意识流'一个新名词不知其意上网收集如下:所谓意识流:一是指一种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一是指一种描写人物心理的表现手法。

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着重要的区别。

现代主义流派的“意识流”小说,它流行于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法、英、美等国家。

最著名的是法国的作家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美
国的福克纳,英国的女作家陶乐赛·理查逊、维吉尼亚·沃尔芙等人。

他们
先后写出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意识流”小说,形成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学流派。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作为一个独立的“意识流”派别,已不复存在;但
他们创作的意识手法,却被许多不同倾向的文学家广泛地采用、发展,并且
创作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通过研究证明,意识流同多数现代主义流派不同,“意识流”小说作家
没有共同的组织,也没有打出统一的什么旗号;但是他们有着相似的哲学观点和艺术观点,有着相似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而且互通声息,互相影响,所以也应该称为一个比较独特的小说流派。

不过“意识流”这个用语,首先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

他认为人的意识不是片段的衔接,而是处于永远流动的状态中,所以称为“意识流”。

他解释说:“意识——对它自己来说并不是以劈成碎片的样子出现的。

象“链条”可“系列”这样一些字眼都不能恰当地描述意识最初使自己呈现出来的样子。

它不是连接在一起的东西,它流动着。

“河”或“流”这样的比喻才能自然地把它描写出来。

以后当我们谈到它的时候,让我们称它为思想流、意识流主观生活之流吧。

他的这段精辟论述,从而告诉我们“意识流”这个词是怎么来年,并不能使我们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也不能使用权我们对“意识流”小说同传统小说的区别有一个清醒地认识。

因为从作品实际看,一些传统作家,如司汤达、福楼拜、托尔斯泰等,也是以精于刻画心理著名的,而且他们写人物的意识,也是具有一定长度的“流”,并不可能跟着人物的意识永远“流”下去。

任何作品,在表现人物心理状态时,实际上都是“流”和“片”的统一。

即从局部看,是“流”;而从全局看,不过是其中
一“片”或几“片”而已。

那么“意识流”小说同传统小说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如果我们把两面三刀类小说认真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其区别并不在是不是刻画了心理,是不表现了意识之流,而在于披露了什么样的心理,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识之流。

意识流的特点就是专注摹写内心生活,如果我们把人物的内心生活叫做“意识流”,那么人物外部的生活就可以称为“生活流”。

“意识流”是“生活流”的反映,但“意识流”也可以通过人物的行动反作用于“生活流”,两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即写“意识流”,也写“生活流”,一般以“生活流”为主体。

“意识流”为辅助,在写“流”交融中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而“意识流”小说,则主要甚至全力写“意识流”,其兴趣专注于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隐曲,对“生活流”则不甚关心。

他们的作品或孤立的写“意识流”,很少或根本不去反映“生活流”,以至“意识流”成为无源之水,显得神秘难测;或者是完全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去反映,而“主观”屏幕又常常是反常的、变形的,因此反映出来的“生活流”往往歪歪扭扭,支离破碎,是真正意义上的“碎片”。

他们的作品往往没有连贯的情节,也没有明晰完整的场景,连人物形象都朦朦胧陇,行文着墨都以意识流动为转移。

这个特点在最早的意识小说中已有表现。

法国的艾杜阿·杜夏丹的小说《月桂树砍掉了》可以说是意识流小说的先声。

全书用内心独白表现了一个恋爱中的青年在六小时里的心绪变化,用乔伊斯的话来说,这部小说“自始至终将读者置于主人公的脑海里”。

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温曾说,意识流小说“几乎总是用来描写某一人物个人的平凡的经历和他对这些事情的纯粹个人角度的反应。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多少给人
以没有对准焦距的感觉”。

“意识流”小说家热衷于写内心生活,并不仅仅是个描写角度和表现方法的问题,而是同他们对世界对艺术总的看法有联系的。

他们同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一样,以为只有主观世界才是“最高真实”,客观现实反而不真实。

普鲁斯特认为主观真实是“最基本的东西”,只有主观作品才是“唯一真实
的著作”。

乔伊斯要求艺术家去表现“经验的真实”。

福克纳则认为作家只应写人类的“内心冲突”和“心灵深处亘古至今的真情实感”。

陶乐赛·理查逊反对描绘外部现实,主张意识垄断一切,专门去表现“个人思想和信仰的真实”,让“沉思默想的现实”来“独立发言”。

维吉尼亚·沃尔芙要求以主观代替客观,努力表现人物“私有的幻想”。

在她看来只有意识流才是生活,才是真实和道理。

她有一段很有名的话:“生活并不是一连串左右对称的马车灯,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

传达这变化万端的,这尚欠认识尚欠探讨的根本精神,不管它的表现会多么脱离常规、错综复杂、,而且如实传达,尽可能不羼入它本身之外的、非共固有的东西,难道不正是小说家的任务吗?”在她看来,“生活”即内心世界,并不是左右对称”,合乎逻辑的,而是象“一圈光晕”,模糊朦胧,变化万端。

文学作品应当着力于表现这种错综复杂变化的“根本精神”,而不应该
去描写“意识流”本身以外的事物。


意识流作家们的这些看法,来源于现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弗罗依德主义。

柏格森认为“真实”只存在于“意识的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威廉·詹姆士认为宇宙间最根本的东西是“纯粹经验”,也即“意识之流”。

它就是“现实”,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品级高的现实”,弗罗依德认为人生是由两种基本本能——求生本能和死亡本能的内部冲突所构成的。

这些就是“意
识流”派的理论根据。

着力于表现无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流作家所表现的内心世界,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呢?主要就是无意识、这也与传统小说不同。

传统小说刻画人物的心理,着重描写有意识的内心活动,他们的意识是有次序的,合乎逻辑的,有时也写无意识、潜意识,但总的说来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主体还是写真正的“意识”之“流”。

而“意识流”小说,则着重要写非理性的无意识和潜意识,突出人物内心的混乱、迷离、恍惚、无逻辑性、动物性和疯狂性,以为只有这样才算写出了心理的原始真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流小说所写的,其实是“无意识之流”或“潜意识之流”,应该叫“无意识流小说”
或“潜意识小说”才比较贴切。

无意识、潜意识是非理性的,它的特点是杂乱无章、繁复多变。

弗罗依德曾把无意识比喻为一口疯狂的混乱的大锅。

詹姆士则认为“意识流”就是“感觉的一种原始的混沌”。

意识流作家主张把人心里的这“原始的混沌”全部地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

他们提出“非人格化”和“作家退出小说”的口号,反对作家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整理和提练,更反对作家出面进行介绍和解释,而要求让人物的内心活动——特别是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无意识、潜意识活动。

按照原始的方式杂乱无章地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

沃尔芙强调要把人物头脑中“千千万万个印象”,无论是“细小的奇异的、倏而逝的,或者是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全部应该写出来,要把那些“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般的印象都记下来,认为只有这样才算写出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沃尔芙还说:“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痕迹吧,不管它们表面上看来多么无关系,全不连贯。

让我们不要想当
然地认为通常所谓的大事要比通常的小事包含着更充实的生活吧。


“意识流”小说是强烈反对自然主义的。

沃尔芙就曾用尖刻的语言嘲讽自然主义作家对外在环境和背景作事无巨细的繁琐描绘;然而有意思的是,她自己却在提倡对主观世界作同样的事无巨细的繁琐的描绘。

她反对“客观的”自然主义,却提倡“主观的”自然主义,要求把人内心世界中混乱错综复杂的一切、包括梦境、幻想、错觉、最飘忽的闪念、最莫名其妙的冲动、最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总之一切无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统统写出来。

意识流小说家往往还用添枝加叶的办法经强调无意识之荒唐、复杂、离奇、不可理喻。

办法之一是“白日做梦”,他们笔下的人物不分场合动不动就做其梦,想入非非,好像不食人间烟火的瞑想者、梦游者。

办法之二是“自由联想”让人物随时随地地进行突然的、跳跃式的联想。

如沃尔芙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写一个女人看到墙上一个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办法之三是“时空错乱”,不顾时间顺序的客观性,采用柏格森的“心理时间说”,将过去、现在、将来随意颠倒、穿插、交融,并有意不做任何说明。

空间顺序、梦幻和现实的界限被打碎,搅乱,翻来覆去,纠缠不清。

极端者,甚至愿意破坏语言规范,前言不搭后语,几十页不用一个标点儿。

凡此等等,目的都是一个,用经突出内
心无意识活动的变幻莫测,紊乱不堪。


热衷刻画变态心理的特点,意识流作家同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一样,对扭曲的性格、畸形的心理特别感兴趣。

当人丧失理性,主要或完全受怪异混乱的无意识支配的时候,这样的人的心理就已经不是正常的。

所以意识流作家厌恶理性,偏爱无意识,必然要发展到偏爱变态心理。

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也有写变态心理的,如果戈理的《狂人日记》。

但从总体看,一般还是以写心理为主。

“意识流”小说家则不同,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具有变态心理的人物的阴暗混乱的“意识流”上,对正常的人的“意识流”则不感兴趣。

在这一点上,他们同自然主义又有些相似。

法国自然主义的主要代表龚古尔兄弟,他们在创作的小说突出人物的“低级本能”,渲染其“病理和生理的因素”,他们延迟不说过,“凡是我们的创作——或者其独创性就在这里——都是建筑在神经病上的。

”后来的意识流小说家,大多继承这一传统,强调文学作品要表现“现代意识”。

所谓“现代意识”,即帝国主义时代陷于深刻的精神危机中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病态意识。

其内容无非认为现实荒谬无稽,社会不可思议,人类猥琐无能,世界前途茫茫。

于是,或悲观绝望,颓废沮丧;或胡思乱想,灵魂空虚;或精神分裂,意识错乱;或偏执怪癖,心理反常。

“意识流”小说主要反映了这类扭曲了的人物的“意识”之“流”。

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识小说,像后面我们公认的普鲁斯特的《忆流水年华》、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莫不如此。

最典型的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写一个白痴的自白,第二部分写一个想自杀的人的精神崩溃过程,第三部分写一个极端利已主义者的偏执狂般的变态性格,所有这三部分全都用“意识流”;只有最后一部分才写一个精神健康的人,与之相应,就用了
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

形式总是同一定的内容相适应的,变态的心理需要有“意识流”这样的形式来表现;“意识流”这种形式也正适合于表现在西方社会重压下出现的种种病态的心理。

“意识流”小说得以繁盛一时的社会原
因恐怕也在这里!
意识流小说家热衷于写变态心理,这也不仅仅是个写作方法和个人兴趣问题,而是同他们对整个人类的看法有关的。

他们受弗罗依德的变态心理学和性恶论的很深的影响,认为人类就其本性而言,都与动物无异。

和精神病患者无异,其内心深处无不阴暗、混乱、病态、疯狂。

全部受兽性的本能和原始的冲动支配,没有什么理性可言。

只有写出了人心内部的黑暗和病态,他们才认为是写出了“生活”的“真实和真理”。

总而言之,“意识流”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即特别注意写混多变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是最基本的。

与传统的心理小说的最显著的差别就在于此。

这当然是直接受尼采、柏格森、詹姆士、弗罗依德等人的反理性主义的影响。

尼采说:“意识仅仅触及表面——最基本的活动是无意识”;柏格森认为“意识的绵延”无规无距,瞬息万变,玄妙无比;詹姆士说意识流“如果不完全是非理性的,至少也是无理性的”。

还有弗罗依德学说把人的心理比作冰山,认为意识只是露出水面那一小部分,无意识和潜意识才是沉入水底的基础和主体。

根据这种理论,意识流小说家们便是在冰山底层作着各种各样的探索。

这种探索当然不是毫无益处的。

像他们在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变性上,确有超过前人的地方;他们对变态心理和无意识领域的开掘,就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某些特定阶层的心理而言,也不能说毫无社会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