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力矩,力偶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力矩,平面力偶系 三章 力矩,平面力偶系
平面) §3-1 (平面)力对点之矩 移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 移动效应 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 取决于力的大小 力对物体运动效应 转动效应—取决于? 转动效应 取决于? 取决于 力使物体绕O点转动的转动效应的大小取决于: 力使物体绕 点转动的转动效应的大小取决于: 点转动的转动效应的大小取决于 力的大小 O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 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 O点:称为矩心 点 称为矩心 O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称为力臂 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称为力臂
22
[M (F )] = yF − zF , [M (F )] = zF − xF , [M (F )] = xF − yF
O x z y O y x z O z y x
图示:计算力 对 点之矩 图示:计算力F对O点之矩
r M O(F ) = ± F ⋅ h
h = R cos α
r M O(F ) = − F ⋅ R cos α
M = OA × F + OB × F ′ = OA × F − OB × F = OA − OB × F
x 力偶矩矢 M 与O点位置
(
)
无关,是自由矢量。 无关,是自由矢量。
力偶矩矢由其模、 力偶矩矢由其模、方位 和指向确定。 和指向确定。
21
M = BA × F
说明: 说明:空间力偶是矢量
力偶矩矢
一.力偶 1、力偶 、 两个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 两个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组 r r 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成的力系称为力偶,记作 (F, F′)
力偶作用面:力偶中两力所在平面称为力偶作用面. 力偶作用面:力偶中两力所在平面称为力偶作用面. 力偶臂:力偶两力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力偶臂d. 力偶臂:力偶两力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力偶臂d.
Fh
A
r
O
力矩作用面( 与矩心O所在平面 力矩作用面(力F与矩心 所在平面) 与矩心 所在平面) 使刚体绕转动轴转动的方向
F h B
因此用一个矢量来描述空间里对点之矩
MO (F ) = r × F
大小
M O ( F ) = Fh = 2 S ∆ABO
转向: 转向:按右手法则确定
方向
MO (F ) = r × F
5.力偶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 力偶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 力偶矩大小M=Fd 力偶矩大小M=Fd 力偶的转向 力偶的作用面 力偶的三要素
力偶的另一种表示(三要素表示) 力偶的另一种表示(三要素表示)
= =
= =
§3-3 力偶的等效
一、平面力偶等效定理
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 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 内的两个力偶 力偶矩大小相等 转向相同,则两个力偶必等效。 转向相同,则两个力偶必等效。
i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平面力偶系合成结果还是一个力偶, 平面力偶系合成结果还是一个力偶,其力偶矩为各力偶矩 的代数和。 的代数和 三、平面力系的平衡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所有各力偶矩的代数和 等于零。 等于零。
即
∑ mi = 0
i=1
n
[例] 在一钻床上水平放置工件,在工件上同时钻四个等直径 的孔,每个钻头的力偶矩为
D
设在刚体上作用有力偶( 设在刚体上作用有力偶(F,F ' ), 现研究它对O点的转动效应 点的转动效应。 现研究它对 点的转动效应。 A 力偶( 点的转动效应可 力偶(F,F ' )对O点的转动效应可 F 来度量。 用一矩矢 M 来度量。
z
力偶矩矢
F' y B
M
O
M = M O ( F ) + M O ( F ′)
∴N B =
60 =300N 0.2
∴N A = N B =300 N
例题 图示的铰接四连杆机构OABD,在杆OA 和BD 上分别 作用着矩为 m1 和 m2 的力偶,而使机构在图示位置处于平衡。 已知OA = r,DB = 2r,α= 30°,不计杆重,试求 m1 和 m2 间的关系。
B SAB A
二. 力偶与力偶矩的性质 1.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1.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2.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 2.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 力偶没有合力
力偶仅仅使刚体产生转动效应(不会使刚体移动) 力偶仅仅使刚体产生转动效应(不会使刚体移动) 3、力偶对刚体转动效应的度量 、
一、力对点之矩的定义 工程上将力与力臂的乘积用于度量力对点转动效应, 工程上将力与力臂的乘积用于度量力对点转动效应,称为
r 点之矩, 力F对O点之矩,记为 M O(F ) 对 点之矩
r M O (F ) = ± F ⋅ h
二、说明 ① M O (F )是代数量。 大小: 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正负: 正负: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向时为 正,反之为负 ②
(实际就是三个要素相同) 实际就是三个要素相同)
二、同平面的力偶,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正负) 同平面的力偶,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正负) 的力偶 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转, 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转,且可以同时改变力 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长短,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 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长短,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
α
B SBA
m1
A
m1 m2
NO D
O
m2
O D ND
解:杆AB为二力杆。
的平衡方程: 分别写出杆AO 和BD 的平衡方程:
α SAB A
∑m= 0,
m − SABr cosα = 0 1
NO
m1
O
−m2 + 2SBAr cosα = 0
SAB = SBA m = 2m 2 1
B SBA
m2
α ND
1 1 1
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意点的矩都等于力偶矩, 3. 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意点的矩都等于力偶矩,不因矩 心的改变而改变. 心的改变而改变.
力偶矩的符号: 力偶矩的符号:
M = ±Fd
4.在平面内,力偶是代数量 在平面内, 在平面内 逆时针转动: 逆时针转动:正 顺时针转动: 顺时针转动:负
M = ±F ⋅ d
m1 = m2 = m3 = m4 =15N ⋅m
求工件的总切削力偶矩和A 、B端水平反力? 解: 各力偶的合力偶距为
M =m1 +m2 +m3 +m4 =4×(−15)=−60N⋅m
由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的性质, 力NA与力NB组成一力偶。 根据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有: NB ×0.2 − m − m2 − m3 − m4 = 0 1
r = x i + yj + zk
i j y Fy k z Fz
z
F = F x i + F y j + Fz k
∴ MO (F ) = r × F = x Fx
Fzk r A Fxi z y x F Fyj y x
= ( yFz − zFy )i + ( zFx − xFz ) j + ( xFy − yFx )k O
M = BA × F
力偶矩矢的模(大小): 力偶矩矢的模(大小): A
z
力偶矩矢
F' y B
M
d O
M = BA × F = Fd
力偶矩矢的方位: 力偶矩矢的方位:
F
x 沿力偶作用面的法向(表示力偶作用面的方位) 沿力偶作用面的法向(表示力偶作用面的方位) 力偶矩矢的指向: 力偶矩矢的指向: 按右手法则确定(表示力偶的转向) 按右手法则确定(表示力偶的转向) 力偶矩矢的三要素:力偶矩的大小、作用面的方位和转向。 力偶矩矢的三要素:力偶矩的大小、作用面的方位和转向。
力偶对任意点的矩: 力偶对任意点的矩:力偶中的两个力对任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M O ( F , F ′) = M O ( F ) + M O ( F ′)
力偶矩: 力偶矩: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乘积
Fxd
= F ⋅ (d + x1 ) − F ⋅ x1 = Fd
r r r r MO (F, F′) = MO (F) + MO (F′)
MO(F) =2⊿AOB=2倍⊿形面积。
d=0,即力通过矩心 即力通过矩心
M ③ 当F=0或d=0时, O (F ) =0。
④单位N•m。KNm 单位 • 。
⑤空间力对点之矩是矢量
MO(F)
对刚体产生绕O点转动效应取决于 力F对刚体产生绕 点转动效应取决于: 对刚体产生绕 点转动效应取决于: 转动效应的强度: 转动效应的强度:力矩的大小
§3-4 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一、平面力偶系:作用在物体同一平面的许多力偶叫平面力偶系 平面力偶系 二、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以两个力偶说明)
m1 = 20kNm m2 = 12kNm
移转调 整力与 力臂
M = m1 + m2 = 20 + 12 = 32kNm
结论: 结论:
M = m1 + m 2 + L + m n = ∑ mi
平面) §3-1 (平面)力对点之矩 移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 移动效应 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 取决于力的大小 力对物体运动效应 转动效应—取决于? 转动效应 取决于? 取决于 力使物体绕O点转动的转动效应的大小取决于: 力使物体绕 点转动的转动效应的大小取决于: 点转动的转动效应的大小取决于 力的大小 O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 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 O点:称为矩心 点 称为矩心 O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称为力臂 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称为力臂
22
[M (F )] = yF − zF , [M (F )] = zF − xF , [M (F )] = xF − yF
O x z y O y x z O z y x
图示:计算力 对 点之矩 图示:计算力F对O点之矩
r M O(F ) = ± F ⋅ h
h = R cos α
r M O(F ) = − F ⋅ R cos α
M = OA × F + OB × F ′ = OA × F − OB × F = OA − OB × F
x 力偶矩矢 M 与O点位置
(
)
无关,是自由矢量。 无关,是自由矢量。
力偶矩矢由其模、 力偶矩矢由其模、方位 和指向确定。 和指向确定。
21
M = BA × F
说明: 说明:空间力偶是矢量
力偶矩矢
一.力偶 1、力偶 、 两个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 两个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组 r r 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成的力系称为力偶,记作 (F, F′)
力偶作用面:力偶中两力所在平面称为力偶作用面. 力偶作用面:力偶中两力所在平面称为力偶作用面. 力偶臂:力偶两力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力偶臂d. 力偶臂:力偶两力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力偶臂d.
Fh
A
r
O
力矩作用面( 与矩心O所在平面 力矩作用面(力F与矩心 所在平面) 与矩心 所在平面) 使刚体绕转动轴转动的方向
F h B
因此用一个矢量来描述空间里对点之矩
MO (F ) = r × F
大小
M O ( F ) = Fh = 2 S ∆ABO
转向: 转向:按右手法则确定
方向
MO (F ) = r × F
5.力偶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 力偶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 力偶矩大小M=Fd 力偶矩大小M=Fd 力偶的转向 力偶的作用面 力偶的三要素
力偶的另一种表示(三要素表示) 力偶的另一种表示(三要素表示)
= =
= =
§3-3 力偶的等效
一、平面力偶等效定理
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 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 内的两个力偶 力偶矩大小相等 转向相同,则两个力偶必等效。 转向相同,则两个力偶必等效。
i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平面力偶系合成结果还是一个力偶, 平面力偶系合成结果还是一个力偶,其力偶矩为各力偶矩 的代数和。 的代数和 三、平面力系的平衡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所有各力偶矩的代数和 等于零。 等于零。
即
∑ mi = 0
i=1
n
[例] 在一钻床上水平放置工件,在工件上同时钻四个等直径 的孔,每个钻头的力偶矩为
D
设在刚体上作用有力偶( 设在刚体上作用有力偶(F,F ' ), 现研究它对O点的转动效应 点的转动效应。 现研究它对 点的转动效应。 A 力偶( 点的转动效应可 力偶(F,F ' )对O点的转动效应可 F 来度量。 用一矩矢 M 来度量。
z
力偶矩矢
F' y B
M
O
M = M O ( F ) + M O ( F ′)
∴N B =
60 =300N 0.2
∴N A = N B =300 N
例题 图示的铰接四连杆机构OABD,在杆OA 和BD 上分别 作用着矩为 m1 和 m2 的力偶,而使机构在图示位置处于平衡。 已知OA = r,DB = 2r,α= 30°,不计杆重,试求 m1 和 m2 间的关系。
B SAB A
二. 力偶与力偶矩的性质 1.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1.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2.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 2.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 力偶没有合力
力偶仅仅使刚体产生转动效应(不会使刚体移动) 力偶仅仅使刚体产生转动效应(不会使刚体移动) 3、力偶对刚体转动效应的度量 、
一、力对点之矩的定义 工程上将力与力臂的乘积用于度量力对点转动效应, 工程上将力与力臂的乘积用于度量力对点转动效应,称为
r 点之矩, 力F对O点之矩,记为 M O(F ) 对 点之矩
r M O (F ) = ± F ⋅ h
二、说明 ① M O (F )是代数量。 大小: 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正负: 正负: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向时为 正,反之为负 ②
(实际就是三个要素相同) 实际就是三个要素相同)
二、同平面的力偶,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正负) 同平面的力偶,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正负) 的力偶 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转, 不变,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转,且可以同时改变力 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长短,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 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长短,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变.
α
B SBA
m1
A
m1 m2
NO D
O
m2
O D ND
解:杆AB为二力杆。
的平衡方程: 分别写出杆AO 和BD 的平衡方程:
α SAB A
∑m= 0,
m − SABr cosα = 0 1
NO
m1
O
−m2 + 2SBAr cosα = 0
SAB = SBA m = 2m 2 1
B SBA
m2
α ND
1 1 1
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意点的矩都等于力偶矩, 3. 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意点的矩都等于力偶矩,不因矩 心的改变而改变. 心的改变而改变.
力偶矩的符号: 力偶矩的符号:
M = ±Fd
4.在平面内,力偶是代数量 在平面内, 在平面内 逆时针转动: 逆时针转动:正 顺时针转动: 顺时针转动:负
M = ±F ⋅ d
m1 = m2 = m3 = m4 =15N ⋅m
求工件的总切削力偶矩和A 、B端水平反力? 解: 各力偶的合力偶距为
M =m1 +m2 +m3 +m4 =4×(−15)=−60N⋅m
由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的性质, 力NA与力NB组成一力偶。 根据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有: NB ×0.2 − m − m2 − m3 − m4 = 0 1
r = x i + yj + zk
i j y Fy k z Fz
z
F = F x i + F y j + Fz k
∴ MO (F ) = r × F = x Fx
Fzk r A Fxi z y x F Fyj y x
= ( yFz − zFy )i + ( zFx − xFz ) j + ( xFy − yFx )k O
M = BA × F
力偶矩矢的模(大小): 力偶矩矢的模(大小): A
z
力偶矩矢
F' y B
M
d O
M = BA × F = Fd
力偶矩矢的方位: 力偶矩矢的方位:
F
x 沿力偶作用面的法向(表示力偶作用面的方位) 沿力偶作用面的法向(表示力偶作用面的方位) 力偶矩矢的指向: 力偶矩矢的指向: 按右手法则确定(表示力偶的转向) 按右手法则确定(表示力偶的转向) 力偶矩矢的三要素:力偶矩的大小、作用面的方位和转向。 力偶矩矢的三要素:力偶矩的大小、作用面的方位和转向。
力偶对任意点的矩: 力偶对任意点的矩:力偶中的两个力对任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M O ( F , F ′) = M O ( F ) + M O ( F ′)
力偶矩: 力偶矩:力偶中力的大小与力偶臂的乘积
Fxd
= F ⋅ (d + x1 ) − F ⋅ x1 = Fd
r r r r MO (F, F′) = MO (F) + MO (F′)
MO(F) =2⊿AOB=2倍⊿形面积。
d=0,即力通过矩心 即力通过矩心
M ③ 当F=0或d=0时, O (F ) =0。
④单位N•m。KNm 单位 • 。
⑤空间力对点之矩是矢量
MO(F)
对刚体产生绕O点转动效应取决于 力F对刚体产生绕 点转动效应取决于: 对刚体产生绕 点转动效应取决于: 转动效应的强度: 转动效应的强度:力矩的大小
§3-4 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一、平面力偶系:作用在物体同一平面的许多力偶叫平面力偶系 平面力偶系 二、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以两个力偶说明)
m1 = 20kNm m2 = 12kNm
移转调 整力与 力臂
M = m1 + m2 = 20 + 12 = 32kNm
结论: 结论:
M = m1 + m 2 + L + m n = ∑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