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0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02)
1.1.第2段中伊凡四世说“海水的分量是值得用金子来衡量的”,意思是()。

A.海上贸易非常重要
B.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C.海水中富含多种矿物质
D.海洋是天然的安全屏障
1.2.关于俄国觊觎克里米亚半岛的原因,文中未提到的是()。

A.为了此地丰富的油气资源
B.俄国深处内陆缺少出海口
C.占据有利的国际地理位置
D.为了维护自身的边疆安全
1.3.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最早在克里米亚建国的是希腊人
B.克里米亚汗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
C.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克里米亚正式归属俄国
D.《雅西合约》中土耳其承认克里米亚汗国独立
1.4.下列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是()。

A.叶卡捷琳娜的“嫁妆”
B.“黑海门户”的坎坷史
C.历史上的克里米亚汗国
D.走向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1.5.文章接下来最可能描述的是()。

A.叶卡捷琳娜对国内的统治及对外扩张
B.克里米亚在归属俄国后直到现代的历史
C.奥斯曼帝国失去克里米亚后的应对策略
D.俄土战争后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
从“横空出世”到随后的“星火燎原”再到近几年的“穷途末路”小灵通终于即将完成其历史使命。

在表面上,小灵通占用了TD的频段,随着3G的启动,小灵通必然因为频段的清理而被“清退”:从深层看,其根本原因则是原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以及中国网通(现在的
中国联通)都已经获得了移动牌照,在其他通信技术的
竞争压力之下,小灵通唯有选择主动退出。

对于中国通信业,因为小灵通既不属于“手机”,也不属于固定电话,它的退出,将意味着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通信时代”的终结;对于消费者,小灵通更是打破移动资费垄断坚
冰的一把利斧,凭借绿色环保,尤其是费用低廉的双重优势,它迅速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到目前为止,小灵通在农村三、四级市场仍然拥有较高的占有率,2006年,小灵通用户突破9000万,逼近l 亿,达到历史最高峰。

此后,随着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功能替代的加强,小灵通的迅猛增速“嘎然而止。

”随着移动资费的明显下降,小灵通费用低廉的优势不再明显;同时,由于电信和网通逐步停止对小灵通投资更新,其服务质量也开始下降,加上无法漫游的先天性不足,它的局限性日益突出。

2008年的电信重组和3G发牌,
让中国电信和原中国网通正式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移动牌照,小灵通--这一曾经代表了中国电信发展移动业务冲动的特定通信产品也即将完成其历史使命。

2.1.>不属于“小灵通额迅猛增速‘嘎然而止’”原因
是()。

A.2008年电信重组和3G发牌
B.小灵通的更新力度和服务质量都有所下降
C.小灵通无法漫游是根本性弱点
D.移动资费下降使小灵通资费优势不再明显
2.2.>最足以阐述“穷途末路”含义的现实状况是
()。

A.小灵通终于即将完成其历史使命
B.中国电信以及中国网通(现在的中国联通)都已经获得了移动牌照,在其他通信技术的竞争压力之下,小灵通唯有选择主动退出
C.随着移动对固定电话功能替代的加强,小灵通的迅猛增速“嘎然而止”
D.随着移动资费的明显下降,小灵通费用低廉的优势不再明显;同时,由于电信和网通逐步停止对小灵通投资更新,其服务质量也开始下降,加上无法漫游的先天性不足,它的局限性日益突出
2.3.>对于市场和消费者,小灵通的重要意义在于()。

A.不需要移动牌照就可以提供移动服务
B.不需要更新技术就可以提供优质服务
C.突破自身缺陷实现中国电信发展移动业务的创业冲动
D.凭借自身廉价而优质服务打破了移动业务的价格垄断
2.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A.小灵通如果不用TD频段就不必退市
B.小灵通如果不退市用户就将继续猛增
C.小灵通即将完成中国电信发展移动业务的任务
D.小灵通如果受到3G的打压就失去资费的优势
2.5.>本文可以标题为()。

A.小灵通的市场优势
B.小灵通的退市命运
C.小灵通与移动牌照
D.小灵通的历史使命
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关注实体书店的命运,呼吁政府加大投入。

2005年全国共有国有书店网点11897处,供销社网点3200处,集个体零售网点108130处,而到2009年,国有书店网点减少为9953处,供销社网点减少为1636处,集个体零售网点减少
为104269处,三类网点4年就分别下降了16.34%、48.88%和3.57%。

从我们日常生活体验也可以看出上面数据的真实性,譬如社区周边的几家大超市,早前都有上百平方米的书店开设其中,现在多已让位于其他商品摊位,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获得资讯与知识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譬如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在线阅读。

除上述因素外,还有政府对中小书店扶持缺位的因素,政协委员张抗抗在提案中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对传统书店的发展持相对消极的态度。

一些国营新华书店完成了连锁模式改造后,市场化动力不足,民营书业渠道由于缺少政策扶持,在网络书店的巨大冲击下,很多都没有找到有效的发展路径。

那么,世界各国对中小书店又是如何予以政策支持的呢?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加拿大政府为独立书店购置电脑设备支付一半的费用;德国政府不仅免征书店的所得税,还在增值税上给予书店优惠;日本和韩国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护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

图书阅读,不仅关乎整体国民素质,也体现政府的人文情怀。

中国社会正在转型过程之中,更多的农村人口将进驻到城镇之中,在这样的过程中,政府应该主动顺应形势,无论是新城建设还是小区规划中,都要通过增加书店与文化设施数量,以体现人文关怀与对市民的文化福利回馈。

我们一方面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减免书店税负,另一方面,要实行城市建设达标制度,如果新建社区中的城镇图书馆、中小书店与所住人口不成比例,即视为不达标,要督促相关部门追加投资,或政策扶持,特别是大型超市里,更应该通过减免税负设立书店,让书店离普通民众更近一点。

我们期待政府有更积极的作为,有新思路与新方式。

在支持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切忌一味造大的剧场、体育场馆,那样只会使文化高雅得远离民众。

3.1.下列政策中,在文章第4段中没有提到的是()。

A.税负
B.价格保护
C.设备购置补贴
D.扶持民营书业
3.2.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章分析了三种实体书店中供销社网点降速最快的原因
B.文章强调在大型超市中开设实体书店有积极引导作用
C.文章阐述了中小书店的重生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扶持
D.作者建议我国将城市建设达标制度作为支持实体书店的新举措
3.3.作者认为“使文化高雅得远离民众”的主要原因是()。

A.剧场、体育场馆等文化体育设施不足
B.地方政府对传统书店的发展持相对消极的态度
C.政府支持基层文化建设的定位有偏差
D.新建社区中城镇图书馆、中小书店比例不达标
3.4.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体书店因为网络书店的存在而不景气
B.政府重视图书阅读与其人文情怀息息相关
C.书店已成为人们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场所
D.阅读方式的改变使图书让位于其他商品
3.5.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正确的是()。

A.城市“地标”中实体书店现状堪忧,政府应有更积极的作为
B.政府在新城建设和规划中,应保证书店与文化设施的足够数量
C.政府应加大对出版业的资金投入,应鼓励出版业积极自救
D.实体书店急需政府扶持,政府应扶持传统书店及纸质书业
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

任何物质产品在交换中都会因为“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却在交流中“给了别人,自己仍然有”。

物质产品的消费,往往是以亡其载体,灭其信息的毁灭性消费方法进行的,而知识的“消费”过程则不会亡其载体,灭其信息,而是从不同的载体上不断转移,或者是由非生命载体向生命载体转移(读书、授业等),或者是由生命载体向非生命载体转移(论著、设计等)。

物质产品的主要属性,在生产它的过程中便一次性地确定下来。

但是知识不然,同是一种知识,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

同一种知识,家庭主妇的“消费”,仅在于开关电视机;科学家的“消费”则表现为用奇妙的微分方程获得电视的最新理论。

正因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带来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

比如,我们今天利用牛顿定律,无须向英国交税;我们运用欧姆定律,也无须向德国支付专利费用,等等。

这些都表现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质。

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大家共享的特殊资源,向自然索取馈赠,最关键是向知识索取馈赠。

4.1.“消费”在文中的特定含义是()。

A.物质的耗费
B.精神的耗费
C.使用
D.既是物质的耗费又是精神的耗费
4.2.“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分别所指的是()。

A.消费者和物质产品
B.人的头脑和书籍资料
C.运用知识的人和精神产品
D.读书、授业等和论著、设计等
4.3.本文的论题是()。

A.科学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
B.知识使用价值的特点
C.必须重视知识的使用价值
D.消费知识的过程是脑力劳动的过程
5.1.>填在空格处的语词恰当的一项是()
A. ①橡皮泥②幽灵似的③汩汩的黑水④砧板
B..①橡皮泥②汩汩的黑水③幽灵似的④砧板
C. ①砧板②汩汩的黑水③幽灵似的④橡皮泥
D.①砧板②幽灵似的③汩汩的黑水④橡皮泥
5.2.>根据文意判断,“黑暗童话”的最主要特征是()
A.“黑暗童话”源自网络文学加注了拼音
B. 安徒生童话被人恶搞
C.美好的童话故事被篡改了结局
D.“黑暗童话”吞噬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5.3.> >根据文意,填在“甲”处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善良的情感
B.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C.读书习惯
D.正确的荣辱观
5.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决不能让“黑暗童话”毁了孩子
B.一个人的品性取决于童年时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C.儿童时期需要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D.解决“黑暗童话”问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案
5.5.>对本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首先列举在风行的儿童读物中存在的种种“黑暗童话”现象,然后阐明“黑暗童话”的危害,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奠定立论基础
B. 第二段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意在强调童年时期培养善良情感的重要性
C.第三段引用王蒙的话意在说明“黑暗童话”的编造者应该肩负起社会的道义与责任
D.本文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反证法等,阐述了“黑暗童话”对儿童的巨大危害
1.1.答案: D
解析: 根据第二段信息“伊凡四世强烈意识到俄国需要出海口……”及第三段信息“彼得一世通过……获得了波罗的海上的一个出口”、“沙皇叶卡捷琳娜瞄准了黑海……当它属于俄国时,俄国的安全就可靠而稳固……”,可知,克里米亚作为出海口是被俄国作为安全屏障的。

此外,根据下文意思“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安全问题”可知,文章是围绕“俄国安全”来谈的。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1.2.答案: A
解析: 根据第二段和第三段信息可知,B项强调的
“出海口”正确;根据第一段“克里米亚自古就有‘黑海门户’之称”可知,C强调的“地理位置”正确;根
据第三段、第四段及第五段强调的“俄国安全问题”可知,D项正确;A项中强调的“油气资源”属无中生有。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1.3.答案: D
解析: 根据第五段信息“沙俄强迫土耳其签订《凯纳尔基条约》,其要求之一就是让土耳其承认克里米亚汗国独立……”可知,D项偷换概念。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1.4.答案: B
解析: 本文的论述核心为“克里米亚”,开篇先总述“克里米亚有‘黑海门户’之称”,随后强调了“俄国对克里米亚的重视”,最后强调了“克里米亚的发展历程”及“俄国与土耳其对克里米亚之争”。

综上所述,B项最符合,“黑海门户”的坎坷史,也就是克里米亚
的发展历程。

A项和C项只说到了“克里米亚”,但并
未强调“历史上的发展”,核心意思缺失;D项论述核
心为“奥斯曼帝国”与本文论述核心无关。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1.5.答案: B
解析: 本篇文章最后一段论述重点在“俄国取得了对克里米亚的主权”,所以根据结语推断题的做题原则“话题一致,理顺逻辑”可知,接下来讲述的内容应与“俄国与克里米亚的关系”有关,只有B符合。

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2.1.答案: A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在文中小灵通的迅猛增速“嘎然而止”前后提到相关的原因有“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功能替代的加强”、“移动资费的明显下降,小灵通费用低廉的优势不再明显”、“电信和网通逐步停止对小灵通投资更新,其服务质量也开始下降”、“无法漫游的先天性不足”这四项,BCD均有提到。

选项A是小灵
通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的背景,而非其增速停止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A。

2.2.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穷途末路”意味着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根据文章意思应该在深层根本原因上找,也就是“原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以及中国网通(现
在的中国联通)都已经获得了移动牌照,在其他通信技
术的竞争压力之下,小灵通唯有选择主动退出。

”选项
A与现实状况不符,小灵通的“历史使命”不是预设的,而是不得不面临的现状;C项只是在说小灵通的迅速增
长停止;而D项是对增速“戛然而止”的原因的阐释。

故正确答案为B。

2.3.答案: D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中提到“对于消费者,小灵通更是打破移动资费垄断的一把利斧,凭借绿色环保,尤其是费用低廉的双重优势,它迅速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由此可以看出,小灵通对于市场和消费者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价格优势打破了移动资费的垄断局面,
D项说法正确。

题干要求从“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出发,A项、B项、C项中“提供移动服务”、“发展移
动业务”都是从运营商的角度说的,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4.答案: C
解析:
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章首尾句均明确指出,小灵通即将完成其历史使命,最终退出市场,因此C项说法是符合文意的。

A选项TD频段只是小灵通退市的表面
原因,其不是小灵通退市的根本原因,此选项错误。

文中末二三句已经提到小灵通即使不退市,其迅猛增速“嘎然而止”,因此B选项错误。

小灵通资费优势的丧失是因为移动资费的明显下降,而并不是因为受到3G 的打击,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2.5.答案: B
解析:
此题属于标题选择题。

整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小灵通不得不退市的原因。

整篇文章一直围绕退市展开论述,因此,本文的标题中应体现退市。

选项A、C都不是文章所指的重点。

选项D文中有提及,但是作为标题而言,此提法不够具体。

故正确答案为B。

3.1.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定位原文,文章第4段中提及的各国支持中小书店政策中,法国和德国政府是减免税负,加拿大政府是设备购置补贴,日本和韩国政府是制定图书最低折扣即实习价格保护。

A、B、C三项均有涉及,故正确答案为D。

3.2.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A项表述错误,文章第二、三段分析了三种实体书店
网点减少的原因,并没有单独分析供销社网点降速最快的原因;B项表述错误,“积极引导作用”在文章中未
有体现;C项错误,文章是针对实体书店网点减少这一
现象提出建议的,“减少”不等于“没有”,因此“重生”使用不当。

D项表述正确,根据文章第四段段末“中国……政府
应该主动……通过增加书店与文化设施”和第五段开头“另一方面,要实行城市建设达标制度”可以推断得出。

故正确答案为D。

3.3.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观点态度题。

定位原为最后一段,由“在支持基层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切忌一味造大的剧场、体育场馆,那样只会使文化高雅得远离民众”可知,“使文化高雅得远离群众”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支持基层文化建设的定位存在偏差,C项
表述正确。

A项错误,文章主要讲的是实体书店网店少,并没有
提到剧场、体育场馆等文化体育设施不足;B项是实体
书店网店减少的原因,而非“使文化高雅得远离民众”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文章中说的是“实行城市建设
达标制度,如果新建社区中的城镇图书馆、中小书店与所住人口不成比例,即视为不达标”,与题干要求不合,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4.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B项表述正确,从文章第四段中的“图书阅读,不仅
关乎整体国民素质,也体现政府的人文情怀”及“通过增加书店与文化设施数量,以体现人文关怀……”这两句话中可以找到依据。

A项表述片面,网络书店的存在只是实体书店不景气
的原因之一;C项在文章中并未提及;D项偷换概念,“阅读方式的改变”使实体书店让位于其他商品摊位,而不是图书本身让位于其他商品。

故正确答案为B。

3.5.答案: A
解析:
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章在第一段就提出问题“关注实体书店的命运,呼吁政府加大投入”,接下来分析实体书店网店减少的原因,又举例说明世界各国对中小书店的政策支持,最后指出中国政府应该有更积极的作为,通过增加书店与文化设施数量来体现人文关怀与对市民的文化福利回馈。

由此可知,整个材料的主旨是针对实体书店减少的状况,政府要有积极的作为。

A项最符合文意。

选项B中“足够数量”、选项C 中“出版业”、选
项D中“纸质书业”在原文中没有提及,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1.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文章首先指出“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接下来对这两种“消费”进行比较和说明,在最后一段作者点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

由此可知,“消费”在本文中并不是“耗费”的含义,而是特指“使用”。

故正确答案为C。

4.2.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考查词句指代。

由文章首段最后一句话可知,“生命载体”指读书、授业等,而“非生命载体”则是论著、设计等。

故正确答案为D。

4.3.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章第一段通过比较物质产品和知识在“消费”上的不同,说明了知识的使用价值具有再生性特点;第二段通过比较物质产品和知识的属性的不同,说明了同一种知识在使用上,具有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的特点;第三段表述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

由此可知,文章主要介绍了知识使用价值的特点。

A、D项未抓住文章主体词“知识的使用价值”,C项对文章主旨进行了引申,不合题干要求,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1.答案: D
解析: 通过第二个空入手,能在孩子们中间游荡的只能是幽灵,因此排掉B、C选项,最后一个空说到肆意
切割,因此只能是橡皮泥,而砧板是不可以切割的。

要切割的是砧板上的肉。

5.2.答案: C
解析: 看清设问,寻找特点。

只有C项属于特征。

5.3.答案: B
解析: 填空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话既是主句,苏霍姆林斯基开始则是例子之后的内容均是在解释第一句话。

所以要对整个文段进行把握和理解。

可知文段都在指价值的取向。

因此选择B选项。

5.4.答案: A
解析: 首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论述,第三段解决问题。

属于总分总结构。

5.5.答案: D
解析: >第四选项中错误的就是归谬法,在文段中没
有体现。

所以就是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