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测定不确定度评估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PLC法测定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1.目标
为了三聚氰胺测量方法的优化和更准确地评价三聚氰胺的结果,采用B类评定方式确定该方法的相对不确定度。
2.测定程序
2.1.方法依据:GB/T 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安检测方法》
2.2.样品提取
称取3g(精确至0.01g)试样于50mL具塞塑料离心管,加入15mL三氯乙酸溶液和5mL 乙腈,超声提取10min,再振荡提取10min后,以不低于4000r/min离心10min。
上清液经三氯乙酸溶液润湿的滤纸过滤后,用三氯乙酸溶液定容至25mL,移取5mL滤液,加入5mL水混匀后做待测净化液。
2.3.净化
将待净化液转移至固相萃取柱(BESEP HR-XC)中。
依次用3mL水和3mL甲醇洗涤,抽至近干后,用6mL氨化甲醇溶液洗脱。
整个固相萃取过程流速不超过1mL/min。
洗脱液于50℃下用氮气吹干,残留物用1mL流动相定容,涡旋混合1min,过微孔滤膜后,供HPLC测定。
2.4.液相色谱条件
a)C18柱,250m m×4.6mm×5um
b)离子对试剂缓冲溶液-乙腈(88+12,体积比)。
c)流速:1.0mL/min
d)柱温:40℃
e)波长:240nm
f)进样量:20uL
2.5.标准曲线的绘制
2.5.1.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0.2330g三聚氰胺标准品于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464ug/mL的三聚氰胺标准储备液。
2.5.2.标准工作液
用流动相将三聚氰胺标准储备液逐级稀释得到浓度分别为0.8、2、20、40、80ug/mL的标准工作曲线,浓度由低到高进样检测,以峰面积-浓度做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具体配制过程见下表:
表1 标准工作液配制过程
标准工作液浓度(ug/mL )
稀释过程
吸取液浓度(ug/mL ) 吸取量(mL )
定容体积(mL )
80 464 1.725 10 40 80 5 10 20 80 2.5 10 2 80 0.25 10 0.8
80
0.1
10
3. 建立数学模型
试样中三聚氰胺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f
m V C X ⨯⨯⨯⨯=
1000
1000
式中:
X ——试样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单位是毫克每千克(mg/kg ); C ——样液在标准曲线所读的浓度值; V ——样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mL ;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 f ——稀释倍数。
4. 分析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
从测量过程和数学模型分析,影响三聚氰胺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体积的相对不确定度()rel u v 、质量的相对不确定度()rel u m 、标准溶液校准的相对不确定度()rel u c 和前处理影响因子的相对不确定度()rel u f 。
体积的相对不确定度()rel u v 是由人员、温度和量具本身影响的;质量的相对不确定度()rel u m 是由称量过程中人员和天平本身影响而导致的;标准溶液校准的相对不确定度()rel u c 是由工作曲线的非线性、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影响;前处理影响因子的相对不确定度()rel u f 是由仪器不稳定性、前处理和其他因素影响。
详细如图一鱼骨图所示。
图一 鱼骨图
)(C u rel (曲线校准) )(f u rel (前处理影响因子)
工作曲线拟合 定容过程 配制容器校准 标准物质称量 稀释过程
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 仪器测试的影响
)(X u r e l 样品中三聚氰胺含量
测量重复性 测量重复性
实验室温度波动 可读性(电子天平的量化误差) 器具校准的不确定度 天平校准产生的不确定度
()r e l u v (体积) ()r e l u m (样品质量)
5. 计算不确定度分量
5.1. 由标准曲线求得样液中三聚氰胺的浓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Cx ) 5.1.1. 配制标准工作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 5.1.1.1. 标准物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p )
根据标准物质证书给出的信息,三聚氰胺标准物质的相对不确定度为0.5%,参考文献[3]中由于标准证书给出无法定量的限值,因此按矩形分布处理:
3
%5.0)(=
p u rel =0.00289
5.1.1.2. 标准物质称量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
准确称取0.2330g 标准品,根据电子天平检定证书,0≤m ≤5g ,天平最大允差为:0.0005g ,按均匀分布考虑,3
0005
.0)(1=
m u =2.89410-⨯g ,天平重复性误差:±0.0001g ,
5
210
77.53
0001
.0)(-⨯==
m u ,称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221)()()(m u m u m u +=总=0.0003,
相对不确定度2330
.00003.0)(=
s rel m u =0.00129。
5.1.1.3. 配制工作液配制过程中量器校准引入的不确定度
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使用了一系列量器,容量瓶按均匀分布计算,移液器不确定度按照正态分
布计算。
如表2所示:
表2 玻璃量器校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玻璃量器 最大允差 标准不确定度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50mL 容量瓶
0.05mL
0.0289 =1u 0.000577 10mL 容量瓶B 级(使用5次) 0.04mL 0.023 =2u 0.0023
5mL 移液器(使用2次) 0.005 0.00289 =
3u 0.000577
1mL 移液器(使用2次)
0.002
0.00116
=4u 0.00116
2
4
2
32
22
11225)(u u u u V u s rel ⨯+⨯+⨯+=
=0.0055
5.1.1.4. 标准工作液配制过程中人员读数引起的不确定度)(2s V u
参考文献[3]中有关数据,人员读数允许有1%的不确定度即0.01V ,按三角分布考虑,则人员每次读数引起的相对不确定度为
00408.0601.0=V
V 。
配制标准工作液使用玻璃量器6次,
因此人员读数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00999
.000408
.06)(2
2=⨯=
s rel V u
)(p u rel 、)(s rel m u 、)(1s rel V u 、)
(2s rel V u 相互独立不相关,故配制标准工作溶液引入的
相对不确定度为:
[][][][]2
22122)()()()()(s rel s rel s rel rel s rel V u V u m u p u C u +++=
=2
2
2
2
00999
.00055
.000129
.000289
.0+++= 0.0118
5.1.2. 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u (curve )
对标准工作液进行测量,测得其峰面积,以峰面积A-浓度C (ug/mL )作标准曲线,标准曲线为:A=69.037C+23.297,r 2=0.9998,斜率b=69.037,截距a=23.297。
对样品进行两次测量,由标准曲线测得三聚氰胺的含量Cx 为8.38ug/mL 。
序号 1 2 3 4 5 平均值s C 浓度i C (ug/L)
0.8
2
20
40
80
28.56
s i C C -
-27.76 26.56 -8.56 11.44 51.44 峰面积(A) 57.8
141.8
1453.8
2789.9
5532.0
a+bC i
78.52724
161.3726 1404.053 2784.809 5546.321 []2
)(i i bC a A +-
429.618
383.087
2435.126
25.918
205.091
xx
s x S C C N
P
b
s curve u 2
)
(11)(-+
+=
其中,
残差标准偏差[]2
)(1
2
-+-=
∑=n bC a A
s n
i i i
=34.053
离均差平方和∑=-=n
i s x
xx C C
S 1
2
)
(=4326.27
其中:
b-斜率;a--截距;P —样品测试次数;N —测试工作曲线的次数;Cx —样品溶液中三聚氰胺的含量(ug/mL );Cs —不同浓度标准工作溶液的平均值(ug/mL );Ci —标准工作液的浓度(ug/mL );Ai —与标液Ci 对应的峰面积;i —获得标准曲线的测量次数。
27
.4326)
56.2838.8(5
12
1037.69053.34)(2
-+
+
=
curve u =0.440 ug/mL
38
.8440.0)(=
curve u rel =0.0525
5.1.3. 样液和标准工作液的峰面积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A )
根据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定证书的定量重复性为0.1%,按矩形分布,则相对不确定度
6
%1.0)(=
A u rel =0.00041
)(s rel C u 、)(curve u rel 、)(A u rel 互相独立不相关,因此标准曲线求得样液中三聚氰胺的浓
度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则为:
=++=
2
2
2
)]
([)]([)]([)(A u curve u C u C u rel rel s rel x rel 0.0538
5.2. 样品称量m 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m )
称取样品3.0g ,根据电子天平检定证书,0≤m ≤5g ,天平最大允差为0.0005g ,按均匀分
布考虑,3
0005
.0)(1=
m u =2.89410-⨯g,天平重复性误差:±0.0001g ,5
210
77.53
0001
.0)(-⨯==
m u ,
称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221)()()(m u m u m u +=总=0.0003, 相对不确定度3
0003.0)(=
s rel m u =0.0001
由于样品称样采用的是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故称样不确定度可忽略。
5.3. 样品稀释移取过程f 中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f ) 5.3.1. 量器校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样品用25mL 容量瓶B 级进行定容,取10mLA 级单标线移液管移取10mL ,待净化液。
25mL 容量瓶B 级最大允差:0.06mL ;10mLA 级单标线移液管最大允差:0.02mL ;所以量器校准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2
1]3
1002.0[
]32506.0[)(⨯
+⨯
=
f u rel =0.0018
5.3.2. 样品稀释移取过程人员读数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f u
按照5.1.1.4同法分析,样品稀释移取过程中使用玻璃量器2次,人员读数2次,由人员读数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00577
.000408
.02)(2
2=⨯=
f u rel ,故样品稀释移取过程引入的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00604
.000577
.00018.0)(2
2=+=f u rel
5.4. 定容体积V 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 (V )
样品经提取净化后用1mL 单标线移液管取1mL 流动相定容。
5.4.1. 定容量器校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V u
1mLA 级单标线移液管最大允差:±0.007mL ;按均匀分布考虑,由此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00404.03
007.0)(1==
V u mL
5.4.2. 定容量器人员读数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V u
按照5.1.1.4同法分析,样品稀释移取过程中使用玻璃量器1次,人员读数1次,由人员读数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00408.0)(2=V u ,故定容体积(V )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2221)()()(V u V u V u +=
=0.00574mL,则相对不确定度00574
.0)()(==
V
V u V u rel
6. 评定测量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各测量量之间完全相互独立,没有相关性。
7. 计算合成不确定度
表3 标准相对不确定度一览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相对不确定度
)(x rel C u 标准曲线引入的不确定度 0.0538
)(m u rel 样品称量m 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0.0001 )(f u rel 样品稀释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 0.0064 )(V u rel
定容体积V 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V u rel
0.00574
将表3中各相对不确定度合成:
[][][][]2222)()()()()(V u f u m u C u X u rel rel rel X rel rel +++=
=0.0545
8. 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由实验数据计算得样品中三聚氰胺含量为6.98mg/kg ,则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 (X )=6.98×0.0545=0.381 mg/kg ;取包含因子k=2。
故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2u (X )=2×0.381=0.761≈0.8mg/kg 。
9. 说明不确定度
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测量结果可表示为6.98±0.8 mg/kg ,k=2。
10.参考文献
[1] 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2] GB/T 22388-2008《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安检测方法》 [3] CNAS-GL06 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