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剔透(tì)龟裂(jūn) 迟廷博物馆
D.嫉妒(jì)酵母(xiào)博学 难以置信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却只漫浪诵读(随意)B.多事之秋(秋季)
C.聒碎乡心梦不成(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D.默而识之(记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前小镇山清水秀,自从建了工厂,这里便烟尘四起,早已让人刮目相看了。
C项: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因此朗读时要高昂振奋。故该项正确;
C项:打开天窗说亮话: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句中指对同学有意见时应该直接说出来,不要背地说坏话。故该项成语使用正确;
D项:内忧外患:国内不安定,并有外来侵略,形势危急。成语所用对象是国家,而句中的对象是人,故该项成语使用错误。
4.C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选项A属于搭配不当。可改为:老师亲切的教导时刻回响在我的耳畔。
奶茶
果汁
汽水
白开水
人数比例
72%
8%
20%
40%
25%
30%
5%
11.从调查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班学生最值得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
12.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你想给该班的学生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②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③曰:说。 ④炳烛:点燃蜡烛照明。 ⑤安:怎么。 ⑥昧行:黑暗中行走。
19.“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中的“暮”字正确解释是( )
A.夜晚。B.迟、晚。C.年暮,年老。
20.下列“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两项的是( )
选项B“能否”是两面的,后面“充满信心”是针对能背完这种情况的,应该去掉“否”。
选项C没有语病。
选项D用词不当。“确确实实”意思是确切信实,的的确确。和后文“照实说了”搭配不恰当,可改为“原原本本”,意思是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5.B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判断。
选项A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字“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重300~400克”更具体地说明了松鼠的体型。
选项B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电视塔”比作“火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电视塔的外形特点。
选项C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地球”的体积和“太阳”的体积作比较,突出了地球的渺小和太阳的巨大。
7.对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我国是个缺乏淡水资源的国家,有很多地区没有足够的淡水供应。但大多数人却毫无警觉,用起水来不知道爱惜。水龙头常忘了关,水管漏水也不及时修,有人甚至用水枪打水玩。如果长期这样,淡水资源将会变得愈来愈少。
A.我国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B.我国的居民尽量少用自来水。
A.日中之光B.日出之阳C.臣闻之
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旷最后用三个比喻告诉晋平公天黑要点上火把走路。
B.师旷用三个比喻说明学习不论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会晚。
C.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评卷人
得分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
题目:我眼中的
要求:在你眼中,老师、同学、家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回想一下,选一个最特别的人写一写吧!把题目补充完整,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别之处,详略得当,书写工整。350字左右。
C 不符合。“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D 符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7.C
【详解】
本题考查语段内容概括。
第一句“我国是个缺乏淡水资源的国家,有很多地区没有足够的淡水供应”说明了我国缺乏淡水资源的情况。接着“但大多数人却毫无警觉,用起水来不知道爱惜。水龙头常忘了关,水管漏水也不及时修,有人甚至用水枪打水玩”列举了人们生活中不爱惜水的场景。最后一句“如果长期这样,淡水资源将会变得愈来愈少”进一步说明了人们的行为对水资源的影响。最后一句是中心句,也是语段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选项C更恰当。
选项B指的是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秋”在这里指时期。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选项C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全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聒碎乡心梦不成”此句句意“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这里“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C.我国的淡水资源将会变得愈来愈少。D.我国的居民有浪费水的行为。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一文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B.《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都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只在中国有,外国没有。
C.《少年中国说》表达的是一种豪情壮志,朗读时语调可以高亢一些。
D.要做到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回读。
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迟廷应改为:迟延,耽搁;拖延。
选项D有误,嫉妒(jì)应改为:嫉妒(jí),因别人比自己好而心怀怨恨。
酵母(xiào)应改为酵母(jiào),真菌的一种,黄白色,圆形或卵形,内有细胞核、液泡等。
2.B
【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选项A出自宋代朱熹的《读书要三到》,句意是: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
选项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误,头屑(xuè)应改为:头屑(xiè)
选项B加点字读音和书写都正确。“聒噪(guō)”意思是(1)说话琐碎,声音喧闹,令人烦躁。“腼腆(tiǎn)”因害羞而举止不自然或微笑。“懒惰”意思是偷懒;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不勤快。
选项C有误,剔透(tì)应改为:剔透(tī),指形容器物透明精巧、雕饰细腻。
B.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C.如果你对同学有意见,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不要在背地里说。
D.有的人在生活中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内忧外患,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师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时刻回响在我的耳畔。
B.小林对自己能否背完《白鹭》全文充满信心。
选项D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进一步说明了“晕云能预示天气”。
6.D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内诗文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古诗。
A 不符合。“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是写景的句子。
B 不符合。“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是写景的句子。
C.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D.海力布把听来的消息都确确实实照实说了。
5.对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重300~400克。(列数字)
B.这座电视塔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作比较)
C.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
D.晕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西北地区,出现晕云就代表可能要下雨。(举例子)
6.“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只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内心澄明。”以下表达了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B.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C.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选项D意思是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出自《论语·述而》。“识”在这里读“zhì”,意思是“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故答案为B。
3.C
【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项: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用的对象需是人,而句中对象是工厂,故该项成语使用错误;
B项: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句中是指工作人员费劲千辛万苦克服困难,故该项成语使用错误;
8.B
【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项:许地山《落花生》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故该项正确;
B项:《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都属于中国民间故事,但民间故事并不是只有中国有,外国也有。故该项不正确;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头屑(xuè) 杀菌(jūn) 煤炭应接不暇
B.聒噪(guō) 腼腆(tiǎn) 懒惰萤火虫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9.名句积累。
1.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张继《枫桥夜泊》)
2.____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示儿》)
10.默写。
请你工整而有速度地默写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的第一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
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5名小学生进行的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
项目
购买食品时首要选择
常喝饮品类型
营养价值
包装好看
味道好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1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赞不绝口:________
径直:________
14.用一两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________
15.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两次,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第二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我对________感到惊讶,因为________。
16.认真品读第4自然段,想想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再把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补充在“________”上。
17.你认为题目“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
________
18.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文言文阅读
古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③:“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④乎?”平公曰:“安⑤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⑥乎?”平公曰:“善哉!”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小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妈妈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妈妈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________。”
D.嫉妒(jì)酵母(xiào)博学 难以置信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却只漫浪诵读(随意)B.多事之秋(秋季)
C.聒碎乡心梦不成(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D.默而识之(记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前小镇山清水秀,自从建了工厂,这里便烟尘四起,早已让人刮目相看了。
C项: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因此朗读时要高昂振奋。故该项正确;
C项:打开天窗说亮话: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句中指对同学有意见时应该直接说出来,不要背地说坏话。故该项成语使用正确;
D项:内忧外患:国内不安定,并有外来侵略,形势危急。成语所用对象是国家,而句中的对象是人,故该项成语使用错误。
4.C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选项A属于搭配不当。可改为:老师亲切的教导时刻回响在我的耳畔。
奶茶
果汁
汽水
白开水
人数比例
72%
8%
20%
40%
25%
30%
5%
11.从调查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班学生最值得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
12.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你想给该班的学生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永不凋谢的玫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②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③曰:说。 ④炳烛:点燃蜡烛照明。 ⑤安:怎么。 ⑥昧行:黑暗中行走。
19.“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中的“暮”字正确解释是( )
A.夜晚。B.迟、晚。C.年暮,年老。
20.下列“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两项的是( )
选项B“能否”是两面的,后面“充满信心”是针对能背完这种情况的,应该去掉“否”。
选项C没有语病。
选项D用词不当。“确确实实”意思是确切信实,的的确确。和后文“照实说了”搭配不恰当,可改为“原原本本”,意思是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5.B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判断。
选项A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字“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重300~400克”更具体地说明了松鼠的体型。
选项B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电视塔”比作“火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电视塔的外形特点。
选项C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地球”的体积和“太阳”的体积作比较,突出了地球的渺小和太阳的巨大。
7.对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我国是个缺乏淡水资源的国家,有很多地区没有足够的淡水供应。但大多数人却毫无警觉,用起水来不知道爱惜。水龙头常忘了关,水管漏水也不及时修,有人甚至用水枪打水玩。如果长期这样,淡水资源将会变得愈来愈少。
A.我国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衡。B.我国的居民尽量少用自来水。
A.日中之光B.日出之阳C.臣闻之
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旷最后用三个比喻告诉晋平公天黑要点上火把走路。
B.师旷用三个比喻说明学习不论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会晚。
C.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评卷人
得分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
题目:我眼中的
要求:在你眼中,老师、同学、家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回想一下,选一个最特别的人写一写吧!把题目补充完整,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别之处,详略得当,书写工整。350字左右。
C 不符合。“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
D 符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7.C
【详解】
本题考查语段内容概括。
第一句“我国是个缺乏淡水资源的国家,有很多地区没有足够的淡水供应”说明了我国缺乏淡水资源的情况。接着“但大多数人却毫无警觉,用起水来不知道爱惜。水龙头常忘了关,水管漏水也不及时修,有人甚至用水枪打水玩”列举了人们生活中不爱惜水的场景。最后一句“如果长期这样,淡水资源将会变得愈来愈少”进一步说明了人们的行为对水资源的影响。最后一句是中心句,也是语段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选项C更恰当。
选项B指的是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秋”在这里指时期。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选项C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全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聒碎乡心梦不成”此句句意“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这里“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C.我国的淡水资源将会变得愈来愈少。D.我国的居民有浪费水的行为。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一文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B.《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都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只在中国有,外国没有。
C.《少年中国说》表达的是一种豪情壮志,朗读时语调可以高亢一些。
D.要做到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回读。
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迟廷应改为:迟延,耽搁;拖延。
选项D有误,嫉妒(jì)应改为:嫉妒(jí),因别人比自己好而心怀怨恨。
酵母(xiào)应改为酵母(jiào),真菌的一种,黄白色,圆形或卵形,内有细胞核、液泡等。
2.B
【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选项A出自宋代朱熹的《读书要三到》,句意是: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
选项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误,头屑(xuè)应改为:头屑(xiè)
选项B加点字读音和书写都正确。“聒噪(guō)”意思是(1)说话琐碎,声音喧闹,令人烦躁。“腼腆(tiǎn)”因害羞而举止不自然或微笑。“懒惰”意思是偷懒;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不勤快。
选项C有误,剔透(tì)应改为:剔透(tī),指形容器物透明精巧、雕饰细腻。
B.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C.如果你对同学有意见,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不要在背地里说。
D.有的人在生活中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内忧外患,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师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时刻回响在我的耳畔。
B.小林对自己能否背完《白鹭》全文充满信心。
选项D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进一步说明了“晕云能预示天气”。
6.D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内诗文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古诗。
A 不符合。“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是写景的句子。
B 不符合。“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是写景的句子。
C.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D.海力布把听来的消息都确确实实照实说了。
5.对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重300~400克。(列数字)
B.这座电视塔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作比较)
C.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
D.晕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西北地区,出现晕云就代表可能要下雨。(举例子)
6.“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只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内心澄明。”以下表达了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B.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C.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选项D意思是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出自《论语·述而》。“识”在这里读“zhì”,意思是“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故答案为B。
3.C
【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A项: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用的对象需是人,而句中对象是工厂,故该项成语使用错误;
B项: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句中是指工作人员费劲千辛万苦克服困难,故该项成语使用错误;
8.B
【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项:许地山《落花生》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故该项正确;
B项:《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都属于中国民间故事,但民间故事并不是只有中国有,外国也有。故该项不正确;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头屑(xuè) 杀菌(jūn) 煤炭应接不暇
B.聒噪(guō) 腼腆(tiǎn) 懒惰萤火虫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9.名句积累。
1.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张继《枫桥夜泊》)
2.____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4.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示儿》)
10.默写。
请你工整而有速度地默写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的第一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
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5名小学生进行的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
项目
购买食品时首要选择
常喝饮品类型
营养价值
包装好看
味道好
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1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赞不绝口:________
径直:________
14.用一两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________
15.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两次,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第二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我对________感到惊讶,因为________。
16.认真品读第4自然段,想想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给小女孩的妈妈,再把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补充在“________”上。
17.你认为题目“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
________
18.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文言文阅读
古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③:“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④乎?”平公曰:“安⑤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⑥乎?”平公曰:“善哉!”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小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妈妈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妈妈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