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伦理缺失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伦理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精神的缺失成因及对策研究学院名称商学院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雷雪萍
学生学号201308020218
任课教师孙琳
设计(论文)成绩
教务处制
年月日
填写说明
1、专业名称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2、格式要求: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
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精神的缺失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
商业伦理精神,是指人类在商业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乎商业活动准则和规范、道德情操的精神。
中国传统商业伦理精神主要包括诚信精神、契约精神和社会责任精神。
而在当代,商业伦理精神严重缺失,其成因可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政治政策和近现代国家法律和市场环境来加以阐述。
对于我国商业伦理精神的缺失,该如何补救、建立完善的商业伦理体系,这也是当代商业和商人应该探讨的问题。
关键字:商业伦理精神缺失成因传统思想对策
第一章商业伦理精神及缺失现状
1.1商业伦理精神定义
商业伦理精神,是指人类在过去商业活动中,由于地理、文化等因素所形成的关乎商业活动的准则和规范、商人的道德情操、对国家和社会、对自然的责任精神的总和。
我国在过去的几千年中,随着商业活动的兴起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商业伦理精神,主要包括诚信精神、契约精神和社会责任精神。
1.2传统商业伦理精神内涵
我国传统的商业伦理精神包括诚信精神、契约精神和社会责任精神。
下面以汉口的商业发展为例对三个精神进行阐述。
“五百年前一荒洲,五百年后楼外楼”,这句经典民谚描绘了汉口自明成化至近代几个世纪以来从无到有、从荒洲到名镇再到近代都市的发展历程。
汉口完全是一个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依托商业而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
汉口自崛起之后,商业活动频繁,汉口商人在日常商贸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商业伦理精神,包括诚信精神、契约精神和社会责任精神等,对今天湖北乃至全国的职业伦理建设都有借鉴意义。
1.2.1诚信精神
在商业领域,人们常用“不豫”二字赞誉商德,“说一不二”、“童叟无欺”的诚信精神,是一个良商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在近代武汉,商人们用他们的行动实践着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和为商之道。
民国时期在武汉经营汉协盛营造厂的沈祝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武汉大学是沈祝三所有建筑工程项目中最辉煌和最值得纪念的建筑。
然而他在投标建武汉大学后,金价大涨,而他所用的材料中,外货又甚多,但他坚定地用他的信誉,用他的“质量就是生命”的行动规则,用他的宁可亏本也要按照合同办事的理念,在建筑行业中树立了一块至今永远都有警示作用的丰碑。
这样以诚信取胜的例子不胜枚举,应该说,凡是能在商业领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商人或商企,均是具有诚信精神的。
1.2.2契约精神
随着经济的发展,清末时,汉口市场已经形成比较明晰的交易规则和习惯。
《汉口小志·商业志》明白记载了汉口商人的一般交易习惯包括货物之买卖决定、货物和价银交付之决定。
买卖双方签订契约,达成交易共识之后不可擅自反悔,双方共同遵守契约,促使交易顺利进行。
1.2.3社会责任精神
进入近代以来,汉口商人继续保持对社会发展的深深的责任感,由于时代的变迁,此时汉口商人的社会责任精神有了新的内容。
表现为:
其一,组织政治性、公益性的团体组织,积极参与市政建设。
1909年成立的法定的地方行政事务的代议机构汉口地方自治议事、董事会,就是由汉口绅商头面人物组成的。
时至1911年,由各地段商人为主组织起来的基层自治会如保安会、公益会等已达30多个。
这些政治性、公益性的组织分布于汉口商业汇聚之地,以负责解决本地段的消防、卫生、道路、治安为己任,积极要求地方自治,成为汉口市民参政的标志性组织。
其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扩大自身影响以获取社会的认同。
商人们所组织成立的会馆、公所,其主要活动项目之一就是兴办慈善事业,通过捐资职业教育和各类慈善场所如善堂、育婴堂、敬节堂办慈善事业
1.3当代商业伦理精神缺失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足的发展。
相当一批企业已经完成原始积累,具备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规模优势。
但回头再看看走过来的路,心情又是格外的沉重。
商业伦理精神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繁荣昌盛,“中国制造”以其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席卷全球,但是在这背后是许多企业盘剥、克扣、拖欠工人工资,肆意延长工作时间、无视生产环境与安全的违法行为。
中国企业一直走的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有资料表明,中国原油消耗量占世界的7.4%,原煤占31%,铁矿石占30%,氧化铝占25%,而创造的GDP仅是世界的4%。
让环境做出了巨大牺牲,也对资源形成了巨大浪费。
中国企业信用缺失严重,造假账,偷逃枕款,不尊重知识产权,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无视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是中国企业的严重问题,也是今天中国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最大障碍,后果已经在逐渐显现并放大:因为无视劳工权益,从2006年开始,许多地方陆续出现“民工荒”现象;因为无视生产安全,矿难连连,许多煤矿被政府强制关闭;因为“为富不仁”,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社会“仇富”心态越来越浓,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当代商业伦理精神严重缺失。
第二章我国商业伦理精神缺失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商业急速膨胀。
在我国古代,商人只是一个很少的团体,商业也只占社会生产的一小部分。
但是现代我国商业急速膨胀,我国传统的商业伦理精神不再适用于现代商业。
当代商业伦理精神的缺失原因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
2.1古代商业发展受限
2.1.1思想文化
自汉武帝时期以来,儒学成为我国的国学,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国学思想,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讲究君臣之礼,孝悌之义,朋友之信,但是对于金钱却是忽视甚至鄙夷的态度。
“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大众价值观。
儒家思想注重个人修养,忽视环境的好恶。
所以它教给人们的是“适应”,而不是“改变”。
所以深受影响的国人不懂反抗,更没有创新可言,这也是商业无法兴起的原因之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杜绝了其他思想学派壮大的可能。
诸如墨家,法家,都对金钱经济较为重视。
2.1.2政治政策
贯穿我国古代的商业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
在客观原因上,因为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所以我国古代的执政者都大力发展农业。
在执政者的主观原因方面,帝王将人民与土地绑在一起,实行专制统治。
因为他们认为一旦人民离开土地,就会对统治阶级不利。
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商人屈居末流,青年子弟以“学而仕则优”为理想,没有人愿意成为商人。
因而我国古代的商业并不发达。
虽然在晋商时期商业曾经风靡全国,但是商业始终不是我们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发展得不够充分。
在近代时期,从西方兴起的波及全世界的工业革命来袭。
我国清政府执政期间,“闭关锁国”导致了我国的封闭与落后。
统治者盲目自大,轻视外交合作,不屑经济交流。
从鸦片战争开始百年战乱导致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全面瘫痪。
在这种环境下,我国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
2.2当代商业的发展畸形
2.2.1计划经济的单一和局限
计划经济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
在这种体制下,用计划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产品的数量、品种、价格、消费和
投资的比例、投资方向、就业及工资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等等均由中央当局的指令性计划来决定。
实践证明,它不能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效率较低,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私人化的浪潮。
国家掌控经济,以利益为导向加强重工业经济建设,忽略个体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流,商业伦理无法产生。
没有根据自身国情出发,照搬前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导致失败
2.2.2 市场经济膨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
1979年-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953年-1978年年均增速6.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
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
据国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
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
然而就是因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商业伦理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出现了严重的畸形。
我国古代商业伦理精神已经不再适合当代的经济社会,也由于当代商人团体的急速扩大,竞争加剧,使得商业伦理精神严重匮乏。
2.3当代法律环境
我国市场经济刚发展不久,经济模式和商业形态尚且要慢慢摸索,国家对于企业的经营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
造成了在商业领域的法律匮乏。
商业活动中行为无法可依。
在现有的法律条件下,政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妄想用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没有坚决执行国家法制建设道德要求。
商人群体中,很多人社会责任感缺乏,而消费者也不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
社会监督体系软弱,导致很多人性道德方面的犯罪
第三章商业伦理精神对策研究
3.1完善商业法律体系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经过30多年的艰苦探索和建设,我们于2010年基本建成完善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这个体系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
坚持立法先行,提高立法质量;需要我们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人民的意志,促进社会的善治及社会的和谐。
商业法律体系是对整个商业活动进行评判和规范的法律体系,包括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商业秘密法等等涉及商业活动的整个领域。
通过法律规范企业的商业行为,减少商业犯罪行为的发生,重构商业伦理体系。
3.2加强商业监督体系
3.2.1完善政府机构监督体系
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组成监管委员会。
该委员会应包括涉及商业监管的政府各个职能部门、考核部门及宣传部门,实现统一领导、统一方案、统一要求、统一目标,达到整合资源、协调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效益的目的。
3.2.2规范的企业自主监管
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的主体,负有保证商业安全的主体责任。
经营者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监控意识提高,是保证商业安全的根本。
通过政府引导和职能部门积极努力,培养和树立经营者的商业伦理主体意识,自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业犯罪源头问题,保证监督长效机制落到实处。
因此,作为质监部门在这方面应该加大力度。
3.3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在社会发展的每一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个发达的优秀的民族,其公民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
国家的教育体系应该改革,偏向于公民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从小教育公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而在商业活动当中,良好的道德素养可以促使商业伦理体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