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4节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学案(第二课时)(无答案)浙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时
课前检查: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肺有哪些结构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人的呼吸是怎样实现的?
3、什么是呼吸作用?它对人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好处?
教学目标:
1、了解动植物的呼吸
2、了解植物的呼吸,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学重点:动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难点:呼吸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
1、上课前一天,学生实验小组长与教师共同准备植物呼吸的实验材料,并把它放在暗
处12小时以上。
2、澄清石灰水、温度计、蜡烛、火柴
新课引入:
人要呼吸才能维持生命。
那么,动物是否也要进行呼吸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动物也要不停地呼吸来维持生命。
那么,动物是怎样呼吸的呢?
一、动物的呼吸
动物呼吸是吸入什么气体,呼出什么气体?
实验: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
碱石灰的组成:。
可以吸收,两支试管里碱石灰的质量要。
试管B的设置起什么作用?
实验现象:
结论:
思考:把燃烧的木条伸入A、B两试管,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那么,植物是否也跟人与动物一样通过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呢?
二、植物的呼吸
学生活动:将前一天由实验小组长准备的实验材料拿出来,如图所示,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呼吸的实验
按要某某验:
1、观察塑料袋内壁有物质产生,说明。
2、将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现象,说明。
3、打开塑料袋用温度计测量袋内温度,观察到,说明。
4、点燃的蜡烛放入装有绿色植物的瓶中,观察到,说明。
结论:植物与动物一样,也能进行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思考:为什么要将材料放在暗处处理?植物的呼吸在白天进行吗?
三、呼吸和呼吸作用
问题:
1、什么是呼吸?什么叫呼吸作用?
2、植物为什么要进行呼吸作用?它的实质又是什么?
3、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
当堂评价:
1、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
灯吊在地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测量窖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B、测量窖内氧气的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测量窖内氮气的含量
2、呼吸是生物体吸进,呼出,即生物体与空气之间的过程。
3、对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能将有机物中的能释放出来
B、呼吸作用属于分解反应
C、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4、碱石灰的组成:和,作用。
5、呼吸作用
(1)定义:
(2)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
(3)实质:实现两个转化:转化(物质转化)
转化(能量转化)
拓展延伸:
1、下图所示装置用于测定蝗虫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的NaOH溶液能够充分吸收瓶中的
CO2气体,据图回答问题:(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蝗虫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
(1)该装置可测定蝗虫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
O2的速率还是释放CO2的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分钟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管内液面位置有
何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其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CO2,开始时U型管中液面相平,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U型管液面,实验说明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中进行。
巩固练习:
1、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内与氧反应,最终生成、或其他产物,同时释放,供生命活
动的需要的过程,这是一种氧化。
2、呼吸作用在进行。
一切生物体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因为它为生命活动提供了。
3、写出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葡萄糖为例):
4、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的时间是()
A、白天
B、晚上
C、有光的情况下
D、昼夜
5、俗话说“水多会把植物淹死”,主要原因是()
A、水太多,植物会胀死
B、水太多,温度太低而冻死
C、被淹部分二氧化碳太多而中毒
D、被淹部分缺氧不能呼吸
6、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根
B、茎
C、任何部位
D、有生命活动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