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最新申论热点五养老留守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绝对最新申论热点(五)养老/留守问题
申论热点:空巢老人
存在问题
生活保障、日常照料、精神慰藉,是空巢老人面对的三大难题,也是破解中国养老困局不可回避的三大挑战。

在城市,随着基本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加上子女赡养,自有退休金的空巢老人,一日三餐开销尚属宽余。

不过,目前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生活成本明显上升,这不能不使生活质量打折扣,幸福感受挫。

那些身体健康、腿脚灵便的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我照料,可一旦病患缠身,往往就起居饮食难以自理。

在医院,我们常常见到一些老年夫妻,互相搀扶着,颤颤巍巍地在配药打针,那情景令人同情,却又深感无奈。

随着年事渐高,空巢老人生活依赖他人的程度愈高,这是困扰老人最后生命之旅的无情重压。

比起前两者,精神生活的寂寞孤单是折磨空巢老人的更难化解的烦恼。

没人说话聊天、没有倾诉对象、没有兴趣爱好,常年的“三无”生活,使空巢老人陷入孤独、失落、抑郁、无助的情绪中,出现所谓“空心焦虑症”,进而加剧衰老,直至由心理疾患演变为生理病痛,最终被击垮。

中国文明网联合多家网站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64.7%的被调查者认为空巢老人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心灵孤独。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辅助,是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养老模式。

要真正做到,就必须由照顾空巢老人的第一责任人--子女,与社区及专业机构联手,各司其职,在亲情抚慰的同时,配以专门服务。

可现实情况与此大相径庭。

别说照顾,许多子女都难得回家探望老人,“常回家看看”的歌唱了多少年,空巢老人的亲情呼唤又何时得到过满足?现在,有的地方已首次将对老人的精神抚慰作为子女的一项义务写入地方法规,如果能出台更多类似规定,积极倡导子女和老人就近居住,或可聊补空巢家庭的情感缺失。

三、可行之道
大多数社区至今还不能为空巢老人提供完善的服务,社会上更缺少专业的老年服务管理公司。

据说眼下急需养老护理员,全国仅有2万多人,而实际需求量接近千万。

把照顾空巢老人作为社会必备的公共品,不仅需要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更要求政府实事实办,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投入。

现在有些民间资本看准“银发工程”是中国特有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限于信贷、税收等的制约,迟迟不敢出手,政府应该网开一面,给予各种优惠,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人参与养老服务。

最重要的是,万不可让庞大的空巢老人群体,渐渐沦为社会遗忘的角落。

现今,人人都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忙碌奔波,过度专注之下,不免疏忽了空巢老人偏居一隅的存在。

一位独居老人在离世后多日才被
子女或邻居偶尔发现,这样的报道已屡见不鲜,每每此时,人们心中的伤感就会化为一个大大的问号: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活得体面而有尊严?
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不完全体现在GDP总量上,一个社会的繁荣和谐也不取决于有多少亿万富豪,而要看最底层的群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过着什么样的日子、有无安全可靠的未来,其中就包括数以千万计的空巢老人活得是否体面、是否有尊严、是否被全体社会成员敬为长者。

从“未富先老”到“老而空巢”,我们每个人都终将在如此的社会演进中慢慢老去。

最近看到报道,说不少空巢老人孤寂难忍,每天只能去坐公共汽车,从始发站坐到终点站,如此周而复始,以解心头郁闷。

空巢老人的福祉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福祉。

如果空巢老人被视为社会累赘而日益边缘化,生命质量每况愈下,乃至变成可有可无的一群,生活的精彩和人生的欢乐全与他们不相干,那岂止是老人的不幸,更是我们的悲哀!
申论热点:养老盲区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
我们提出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这是对中国老龄工作的综合概括,是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体思路。

具体建议是:
第一,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

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第二,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

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本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
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

具体建议是:
第一,居家养老环境。

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

第二,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

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
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

第三,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

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

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第四,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

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应是下个世纪老龄工作重要内容。

具体建议是:
第一,加大有关老年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法律部门要坚决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合理调整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第二,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

加大宣传普及老年法的力度,将老年人法规列入国家普法教育计划,加强执法检查监督,积极开展老年人的守法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养老先进典型,依法惩处残害和虐待老人行为,营造出健康老龄化的良好社会环境。

申论热点天天读:留守人员问题
当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员外出打工后,个别能够在外安家立业,于是举家外迁。

而大部分农村只留下了“三留人员”:小孩、妇女和老人,即所谓的“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分别由“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和“九九”重阳节引申而来),也有的称之为“空巢儿童”、“空巢老人”,这里我们统称“留守人员”。

2010年留守人员问题非常突出,老无所依、青少年家庭观念和情感淡漠走上歧途、妇女权益受到侵犯等等诸多问题成为摆在政府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任务,所以留守人员问题将成为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之一。

一、留守人员现状
1. 群体庞大
中国农业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人员状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员,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

留守群体的调查,恰好与日前关于流动人员的报道相呼应。

我国目前流动人员规模保持2亿以上,其中78.7%为农业户口。

以青壮年为主,主要在制造、批发零售和服务业领域就业,多集中在低薪或高危行业。

8700万加上2亿多,就产生了近3亿这个可怕的数字和庞大的“流动+留守”群体。

这意味着中国有接近一半的农民属于这个群体,大约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

而这个群体,基本上就是为生存而挣扎的群体,他们就是“底层人民”的大部。

2.问题突出
农村留守群体的困境日益加剧的老问题自从东奔西走的打工者出现,留守群体即已诞生,“留守问题”随之而来。

近年来“打工潮”日益波澜壮阔,“空巢”家庭大规模涌现,留守群体的生存状况就越来越引起社会和人们的关注与担忧。

早在2005年进行的《农村留守人口生活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即已指出: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的满意度。

此外农民对生活的不满也有宏观方面的原因,即对农村的资源、基层村组织不满。

(1)留守老人
留守老人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如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经济来源不稳定;医疗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医药支付能力较差,部分老人生病时缺乏照料;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老人是最大伤害等。

(2)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存在教育情况令人堪忧、双亲关爱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增强、性格行为存在缺陷、安全方面得不到保障等多方面问题和困难。

(3)留守妇女
近期的相关报道把绝大部分关注投给了4700万农村留守妇女,因为她们面对劳动强度和生理负担加重、心理健康受损、文化素质提高受限、发展机会减少、安全感降低、对男性的依赖程度加重、家庭稳定性降低等诸多问题,仍在苦苦支撑。

让一个女人既当爹又当妈,既主外又主内,既干高强度的体力活又管孩子的教育学习,人何以堪?
二、深刻原因
最简单的原因留守群体出现,正是相对于大批“流动人员”不得不离乡背井去“讨生活”,而离乡背井的原因,无非是因为贫穷,因为固守乡土、男耕女织的生活已难以继续。

其实无须案例,2亿多流动人口“奔赴”低薪高危行业的现实,足以反证农村贫穷。

农村依旧贫穷一方面,农村收入水平太低、农村缺乏发展机会、农村太穷,另一方面,城市收入高、可以见世面,一推一拉之间,农民必然要外出打工。

经过20几年的“推拉”积累,“流动人员”就飙升到2亿多。

与之“配套”,留守群体也壮大到今日的8700万。

这确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农村的历史就是贫穷的历史。

城乡差异造成了农村人员的外流和留守困局,而差异的成因正是因为多年来的城乡“剪刀差”。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剪刀差”,主要通过压低农村的产品价格来剥夺农民的剩余,促进了城市逐渐繁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剪刀差”则转为压低农村生产资料的价格(主要是土地)和农民工劳动力的价格(即农民工工资)来获取城市发展的资本。

在“剪刀差”的作用下,城乡差别在这些年来并没有缩小,而是在继续扩大。

我们看着城市的日益“繁华”,听着“城市(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呱噪,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农村发展并未如传说般日新月异。

三、解决措施
针对农村“留守人员”中存在的问题和他们的实际需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工会、妇联、团委等各级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积极对策,为“留守人员”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和政策支持,为“农民工”安心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做好稳固的后方工作。

(1)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一是加大农村机械化耕作程度和范围。

尽量提供一些诸如联合收割机这样的农村专业化服务,不仅可以缓解“农民工”家庭无青壮年劳力的劳动压力,同时也蕴含着许多商机,这是新农村建设中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二是加强村级综治工作。

加强镇级派出所警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夜间安全巡逻队,给村级治安员适当生活补助,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是鼓励“农民工”回乡探亲。

保障“农民工”的法定节假日,最好能开通“农民工”专列,给他们提供节假日回家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2)丰富农村娱乐活动。

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群团工作优势,借组织、农业、科技、林业、卫生、计生、民政等部门之力,针对农时变化,组织“留守人员”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镇、村、街道办事处腰鼓队、健身队等文艺团体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秧歌舞比赛、卡拉ok大赛、打羽毛球等活动,扬文明新风、树乡村正气,使广大“留守人员”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感受生活的快乐,同时,通过丰富业余活动,充实精神生活,减少赌博、偷盗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3)增设“留守儿童之家”等社会机构。

加大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地区的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社区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培训,充分利用教师资源,鼓励教师担负起“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责任,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另外,充分利用乡镇“福利院”,成立“留守老人之家”等机构,把“农民工”家庭的年老体弱、生活难以自理的“留守老人”集中照管,可以要求“农民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

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妥善解决农村家庭留守成员的教育管理和权益保护问题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建立相关工作机构,提供有利条件,抓好统筹协调,形成共同关心留守家庭成员的良好格局。

同时,根据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留守人员”问题,研究制定涉及农民工利益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积极加大《《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各级劳动部门、职能技术学校和用人单位在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管理时,要把劳动技能、文化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及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他们自觉履行家庭责任和义务,遵守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其他突出问题
1. 耕地红线难保
留守老人的问题主要在于供养关怀,留守儿童的症结在于教育成长,留守妇女的矛盾则是家庭负担的沉重和婚姻生活的缺失。

这些问题已足够沉重,却远非问题的全部。

2009年,我国耕地的红线是18亿亩,而去年耕地的总数是18.26亿亩,已经接近红线。

今年两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指出:“我们是有信心的,耕地18亿亩的红线,将会严格守住,也应该守得住。

”反对坚守耕地红线者则强调:耕地只是生产要素的其中之一,还得有人愿意干才行。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种粮食不赚钱,农民不愿意种地,保障“18亿耕地红线”又有何用?
反对者的质疑是现实的,从数字上保障耕地红线有何意义?如今近3亿农民变成了“流动+留守”人员,“耕地红线”显然已被从下而上突破,“严守”早已名存实亡。

2. 被贬值的城镇化
今年3月25日,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9年卷进一步指出,中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时期,预计到2020年,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则有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中国的城市(镇)化,其预期是在立足“三农”的基础上扩大城市规模,改善中国农村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品质,但其并不仅仅意味着丰功伟绩,我们更应该深深思索其背后的血色问题。

因为制度、执行和一些现实问题,广大“被城市(镇)化”农民深受其害,相当部分“流动人员”正是由城镇化而来,城镇化事实上已构成对农民的第二次掠夺。

另一方面,在城镇化鞭长莫及的角落,更多“流动+留守人员”,固守着农村的贫穷。

“386199”部队战斗力的低下,注定了其所“占据”的广大农村不仅难以“与时俱进”,甚至只能勉强维系生存。

此情此景,足以令城镇化黯然无光。

3. 留守的未来“经济结构调整”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盛来运指出:加大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必须坚持的战略。

当前,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二是由工业带动向一产、二产、三产协调拉动转变;三是由过度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技术、管理、创新方面转变。

4. 被“抢空”的强农惠农政策
2004年~2009年,中央已连续出台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力度之大、突破之大,前所未有。

在这样的深切关怀之下,“流动+留守”人员问题却越演越烈,难以索解。

近期曝光的一个案例似乎透出了冰山一角。

今年年初,义乌市委组织部接举报称:一些公务员为“当农民”,把户口迁到农村。

原来,他们看中的是农村户口所附带的征地补偿费、集体经营分红等利益。

在公务员“争当农民”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动,可最终损害的却是农民的利益。

与民争利不仅是农民贫困之源,也是强农惠农政策难以落实的巨大阻碍――就算中央的政策落地,在强势抢夺之后,惠及农民还剩几何?这样的现实决定农民脱贫难以乐观,“流动+留守”群体的困境依然无解。

未来或已“流走”早在2008年,全国妇联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约4800万,今年,农大的统计显示数字已降到2000万。

除去误差,下降的趋势不容置疑。

这显然不是“计划生育”的伟业,而是因为这两年来更多的留守儿童加入到了流动大军。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反之亦然。

如今流动人员在为生存打拼,留守人员则守望着贫穷,这种现实构成了“反之”的危险前提,但也明确指出了中国走向国泰民安的出发点。

申论范文:建立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农村养老制度
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由于长期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我们对城市老年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对辛勤耕耘的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却关注甚少。

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较差,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很完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形势越来越严峻。

同时,在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社会经济现代化以及人口流动的过程中,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也开始面临许多挑战:
一是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同时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导致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

二是大量农村年轻人进城打工,或者将关注重心向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对老年父母的实际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是老年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健康状况却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需要更多的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加大了家庭的负担。

各种挑战因素的结合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开始瓦解和分化。

现代社会,中国农村的养老方式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一种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农村养老格局。

许多新的养老方式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因此,发挥多种养老方式的作用,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农村情况的养老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通过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要通过多种宣传途径,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认真做好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这种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尊老敬老养老是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并通过社会舆论约束,从道义和制度上规范人们的尊老敬老行为,改变过去片面的儿女不养老和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观念,使老人时刻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颐养天年。

第二,不断完善家庭养老。

首先,通过宣传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子女,强化孝敬父母的意识,使“孝”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

其次,老人可以及早做好自我养老经济储备,尽量经济独立。

最后,加强法制监督。

加强法制宣传,强化法制意识,加强法制监督,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督促子女履行赡养父母的责任。

第三,搞好社区养老。

应增加老年福利机构的数目,争取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福利机构。

在经济好的地方可将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等产业化,引入个人或企业的投资。

扩大养老院服务范围,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短期入住、看护、治疗等服务。

其次,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孤寡老人提供捐赠。

同时,可以在城乡敬老院之间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增加城乡老人的交流,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大力推进社会养老。

一是及时对现有农村保险基金进行清理、整顿,由市财政或责任主体多方筹集资金,弥补亏空。

同时,加强管理,确保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和健康运作,提高农民继续出资参保的信心。

二是继续试点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因地制宜,确定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的标准,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认真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切实把新农保的实惠落实到人。

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家庭养老为主导,进一步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既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又有利于操作和实施,为实现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