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酐与聚烯烃接枝产物的表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
马来酸酐与聚烯烃接枝产物的表征
Ξ
尹 骏ΞΞ, 张军ΞΞΞ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09)摘 要: 综述了马来酸酐与聚烯烃接枝产物的多种表征手段,重点分析了纯化处理、化学滴定以及红外分析
方法的表征原理、应用和改进方法。
关键词: 聚烯烃;马来酸酐;接枝
中图分类号:O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357(2002)01-0099-08
马来酸酐(MAH )接枝改性聚烯烃是聚烯烃化学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1,2〕。
聚乙烯(PE )、聚丙烯
(PP )和乙丙橡胶(EPDM )经由MAH 改性后可以显著地提高聚合物的粘结能力和亲水性,及其与极性高分子的相容性〔3〕。
这些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与接枝产物的接枝率、接枝位置及结构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对接枝物的表征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然而,由于聚烯烃官能化反应本身比较复杂,反应所得到的产物实际上是含有多种组分的混合物,而且,MAH 在聚烯烃上的接枝量非常少,所以对于接枝产物的纯化处理以及表征一直是接枝改性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近年来,各种用于高分子改性引入的特定反应型官能团的表征手段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傅立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法以及化学滴定法等,这些表征方法的引入,对于认识和了解接枝反应发生的机理以及产物的结构有极大的帮助。
1 接枝产物的纯化
1.1 纯化的目的
MAH 接枝聚烯烃通常是由MAH 与相应的聚烯烃在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存在下经自由基接枝反
应制得,反应可在溶液中〔4-7〕或是熔融状态〔8-10〕下进行。
由于溶液法中需要引入大量的溶剂,而熔融
法中的副反应又很严重,故而对接枝产物的后处理比较困难。
引发剂分解产生的初级自由基使聚烯烃
脱氢产生聚烯烃自由基,生成的聚烯烃自由基除与MAH 发生接枝反应外,也会带来PE 的交联〔11,12〕、
PP 的降解〔13〕以及EPDM 中上述两种副反应的同时出现〔14〕,这些副产物都需要通过纯化处理与接枝物
分离,否则会直接影响表征结果。
还需要指出的是,尽管MAH 的-C =C -双键上的1,2-双取代作
用,产生立体位阻及强烈的吸电子性,以至于一些文献中〔15-18〕在研究MAH 的接枝反应时都不考虑
MAH 的均聚反应,或以其反应甚微而忽略不计,但事实上还是有很多研究〔11-14,19,20〕证实了MAH 的
均聚反应在接枝反应中的确存在,并且因发现其对反应机理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对于MAH 在反应中由引发剂的分解发生均聚反应而产生的聚马来酸酐(PMAH )不能忽略,而且在纯化处理中必须加以考虑。
此外,在熔融接枝时,由于反应时间较短,体系中还会残留未完全反应的剩余物,如MAH 单体、引发剂及各种稳定剂等,需要通过纯化处理予以除去。
1.2 纯化方法
为得到纯度比较高的接枝产物,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溶剂选择性分离〔11-14,16〕。
首先应对未纯化接枝物预先进行真空干燥,产物表层的部分未反应的MAH 单体因升华被除去。
将经干燥处理的接枝物
Vol.152002年3月 功 能 高 分 子 学 报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No.1Mar.2002ΞΞΞΞΞΞ通讯联系人:张军(1964-),男,江苏姜堰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功能高分子。
E -mail :zhangjun @.
cn
作者简介:尹骏(1978-),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聚烯烃的官能化接枝改性及应用。
E 2mail :cu pidyin @ 收稿日期:2001-09-20
倒入溶剂(甲苯或二甲苯)中,加热回流,使其完全溶解,此时溶液中所含的组分应该包括聚烯烃的接枝物、MAH 单体以及均聚物和一些低分子物质等,而不溶物质则主要是聚烯烃的交联物(PE )等。
然后再把热溶液立刻滤入未加热的大量丙酮中,过滤时所得不溶物质回收后真空干燥计算凝胶含量。
滤液在丙酮中出现絮状沉淀,由于丙酮是MAH 及其均聚物的良溶剂,故通过这样的处理可以将MAH 及其均聚物完全除去,将沉淀滤出后再用丙酮清洗数遍并干燥后,即得到精制接枝产物。
为精确计,一般文献中将纯化过程重复数次,而Clark 等人〔21〕对PE 的接枝物分别进行一次和多次纯化后发现其接枝率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认为多次重复并没有必要。
Sclavons 等人〔22〕对PP 与MAH 的未纯化接枝物、经100h 、120℃真空干燥的接枝物以及经过纯化
处理的精制接枝物等三种产物分别测定其接枝率,发现接枝率依次降低,这说明在干燥过程残留的MAH 单体发生了升华,由于PP 在接枝反应中只发生降解而不发生交联,故纯化处理前后接枝率的差值基本上可以认为是MAH 的均聚物和低分子量的PP 接枝物被纯化洗涤除去的依据,同时也证明,在聚烯烃与MAH 的接枝反应中,的确存在着MAH 的均聚反应。
Sun 等人〔23〕将回流结束的PP 接枝物分别倒入甲醇和丙酮中沉析,前者可以沉析改性PP 和反应中产生的其它均聚物,而后者仅对PP 接枝物起沉淀作用,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沉淀法可以对接枝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均聚、共聚反应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接枝反应本身的影响加以研究。
此外在对PP 接枝MAH 的研究中也可以对试样的F TIR 谱图进行分析,若谱图中在720cm -1处的表征MAH 中碳碳双键特征吸收峰完全消失,即可以确认体系中未反应
MAH 单体经纯化处理完全除去〔24,25〕。
关于纯化处理的方法,也有人〔17,26-30〕提出,先将接枝物高温下压成一定厚度的薄片,剪碎后使用索氏抽提器在丙酮中萃取10~48h ,抽提出未接枝的MAH 以及剩余的引发剂等,或是对接枝物直接进行热风或热水处理〔31-33〕,使MAH 转化为相应的酸再加以除去。
这样的方法较为简便,但是无法去除片层或粒料中所含的游离态MAH 或其均聚物,从而会导致接枝率偏大。
2 接枝产物的表征
2.1 化学滴定法
接枝率一般是指连接在骨架聚合物上的支链聚合物与接枝聚合物的重量比,接枝率的测定是接枝产物的表征中最关键的问题,也是研究接枝反应机理、产物的结构形态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是在聚烯烃与MAH 的接枝反应中,接枝上的MAH 的量很少,难于准确测定其接枝率。
此外文献中关于接枝率的表达方式也不统一,接枝率,可表示为:
①一定质量纯聚合物中包含的MAH 摩尔数或质量数〔34〕;
②一定质量接枝聚合物中包含的MAH 摩尔数或质量数〔11-14〕;
③100个聚烯烃链节中包含的MAH 分子数〔16〕。
在接枝率的测定方法方面,G abara 等人〔35〕曾利用增重法测定PE 非均相溶液接枝MAH 的接枝率,
而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化学滴定法和定量红外分析。
除此以外,也有文献提及电位滴定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27,36,37〕、电导滴定(Conductimetric Titration )〔38〕和粘度滴定(Viscosimetric
Titration )〔25〕。
2.1.1 滴定方法 为了确定接枝到聚烯烃上的酸酐官能团的浓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酸碱滴
定〔11-13,24,25〕。
滴定前需要对接枝物进行真空干燥,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利用升华除去游离态的MAH
及其它挥发物;二是保证接枝物中可能部分水解的酸酐基团还原成环酐基的形式〔22,25,39,40〕,通常在75
~120℃下真空干燥24h 左右,必须强调的是,过度的干燥时间与干燥温度对接枝物是不利的,尤其是通过过氧化物引发的自由基反应,过度的干燥可能使接枝物热氧化降解或是产生新的官能团〔41,42〕。
滴定在芳香族溶剂中进行,如甲苯〔35,43〕和二甲苯〔39,44〕,也有报道使用丁醇-二甲苯的混合溶
剂〔45〕,使用纯溶剂可以使接枝MAH 保持酸酐的形式,而水饱和溶剂〔24,46〕的引入主要是为了促进接枝
上的酸酐水解,形成羧酸,水的加入量必须严格控制以防止在酸中和时体系出现分离水相〔25〕。
・001・尹 骏, 张军
G aylord 等人〔11-13,46-48〕对于化学滴定法测定MAH 官能化聚烯烃的接枝率有过系统的研究,他们
最初使用的方法〔11〕是在加热回流的接枝物/二甲苯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碱的醇溶液,继续回流一段时间,然后冷却之再进行滴定。
进一步的研究〔13,47〕表明,冷却后溶液中会出现聚烯烃的沉淀或是悬浮物,可
能有过量的碱液残留其中而无法被反滴的酸中和,导致接枝率偏高,故对上述方法进行了改进〔12,46,48〕。
首先,接枝物在水饱和二甲苯中加热回流一定时间,然后趁热立刻用碱的醇溶液进行滴定,到终点后再加入少量碱液,使用酸反滴至终点。
趁热滴定可以保证聚烯烃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使滴定过程中不会
出现聚烯烃沉淀或悬浮物,确保了接枝率的可信度,这种酸碱滴定法目前仍为大多数研究者
〔39,44,49-53〕沿用着。
2.1.2 滴定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接枝率的测定只出现一个终点,所以指示剂的选择相当
重要。
文献中测定接枝率时使用的有色指示剂主要为百里酚蓝(TMB )〔12,45,46,48〕,酚酞〔24,44,47〕或是溴
代百里酚蓝(BM TMB )〔25,44〕,其溶剂主要是乙醇〔39〕或是DMF 〔43〕。
此外,也有一些研究者在测定接枝
率时采用直滴法〔24,26,27,36,43〕。
应该指出,将经典的无机酸碱滴定理论直接用于聚合物的接枝率测定有不少缺陷,这些缺陷使得接枝率测定的结果很不准确,重复性差,接枝率测定平行实验的误差甚至可以
达到40%左右〔22〕。
2.1.2.1 无机酸或碱在有机体系中的溶解能力 大部分文献中使用的滴定剂均为无机酸和无机碱,
而其溶剂则主要是乙醇〔4,12,22,24〕、异丙醇〔46-48〕和丁醇〔27,36〕等。
使用这些低级醇做溶剂的目的是为了
使无机酸或碱可以溶解于聚烯烃的良溶剂—甲苯或二甲苯中,但是低级醇本身则是聚烯烃的不良溶剂,这些组分之间相互溶解能力的差异对滴定的结果影响是很大的,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氢氧化钾(KOH )的无水乙醇溶液〔39,44,49-51〕。
G anzeveld 等人〔45〕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了改进的滴定方法,他们使用的滴定剂
是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 )的无水溶液〔40〕。
Wang 等人〔54〕使用乙酸的二甲苯溶液反滴过量的KOH/
醇溶液。
使用有机酸或碱进行滴定可以提高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并能够避免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凝聚现象。
2.1.2.2 滴定化学计量法的差异 文献中滴定时采用的化学计量法差别较大,接枝聚烯烃中MAH 在滴定前已经发生部分水解生成羧酸(经真空干燥处理可基本消除),滴定时回流过程中有一部分MAH 水解形成双酸,另外还有一部分则仍保持酐基形式或是与滴定介质的载体,即各种低级醇反应生成单酯。
因此,MAH 多种形式在滴定体系中的并存使滴定时的化学计量平衡相当混乱,滴定摩尔比介
于1∶1到1∶2之间,造成接枝率的计算有相当大的差异〔12,36,45,46〕。
考虑到这些因素,滴定时必须统一
滴定过程中的化学计量平衡。
一方面,可以通过在饱和二甲苯溶液加入适量的水再加热回流使接枝上的MAH 充分水解,确保酐基完全转化为双羧酸形式,水可以预先加入二甲苯中饱和〔46-48〕或是在样品完全溶解后再加入〔22,24,25〕;而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在溶液中加入适量低级醇,促进马来酸酐酯化形成单酯,混合溶剂的使用正是出于此目的〔36,40,44,45〕。
2.1.2.3 接枝基团水解程度的影响 应该说,接枝物的水解程度直接影响接枝率的测定,然而
Sclavons 等人〔25〕在研究PP 2g 2MAH 时发现,单凭水的引入并不能保证酐基可以完全水解,而且其水解
的程度很低。
图1中,A 和B 分别为含50μL 水的甲苯中加热回流2h 前后的PP 2g 2MAH 的红外谱图。
与回流前的A 图相比较,可以看出B 图中在1715~1720cm -1处开始出现羧基的特征峰,而位于1785~1790cm -1处的酐基吸收峰略有下降,说明加热回流的确使MAH 发生了水解,但水解的量很少。
为
了促进酐基完全水解,体系中加入了少量吡啶或二甲基甲酰胺(DMF ),文献〔55〕报道吡啶和DMF 可以
催化水解,而对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无任何作用,不会影响接枝率的测定。
C 为加入50μL 水和
等量的吡啶后回流2h 的PP 2g 2MAH 的红外谱图,1785~1790cm -1的酐基吸收峰完全消失,1715~1720cm -1处出现了羧基的吸收峰,表明MAH 中的酐基已经完全转变为羧酸基团。
因此,为使接枝物完全水解,应该在体系中引入一定量的吡啶或DMF 。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文献在测定接枝率的时候,都强调必须趁热滴定和操作的迅速完成,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确保聚烯烃在滴定体系中的完全溶解,使整个滴定过程中不会出现沉淀或是悬浮物,减少不必要的酯化反应等〔56〕。
但是高温滴定又会带来其它一些问题,如反滴中使用的HCl 容易挥发等。
另外,趁热滴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考虑到接枝率的测定值与测定温度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建议
・
101・马来酸酐与聚烯烃接枝产物的表征
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测定。
Fig.1 Hydrolysis check of the anhydride grafted onto polypropylene.IR spectra
recorded between 2000and 1500cm -1on a PP -g -MA 002,previously dried at
110℃for 24h.(A )without hydrolysis ,(B )after a reflux for 2h in toluene -
H 2O [1/3×10-3(v/v )],(C )after a reflux for 2h in toluene -H 2O -pyridine[1/
3×10-3/3×10-3(v/v/v )].
2.2 红外光谱分析法
红外光谱分析不仅是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高聚物材料分析与鉴定工作的
最重要手段之一,被广泛用于聚合物的分析和表征〔57〕。
2.2.1 定性分析 在聚烯烃接枝MAH 官能化改性的研究中,红外光谱法是根据谱图中出现的接枝单体的特征吸收峰来判定接枝单体是否接到聚烯烃链上。
确认接枝反应是否发生,可以通过对官能化改性及原生聚烯烃的红外谱图进行比较〔31,58,59〕,若发现在1700~1900cm -1出现了新的吸收峰,由于在纯化过程中已经除去了任何共聚物、均聚物以及未反应单体和各种助剂,即可认为MAH 已经接枝到了聚烯烃上。
MAH 的特征吸收峰区域主要有〔25,59〕:1850cm -1和1784cm -1,分别对应C =O 的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3130cm -1和847cm -1分别为C -H 的伸缩振动及面外摇摆振动峰;700~720cm -1和1596cm -1,为C =C 的面外摇摆振动及其对应于C =O 的共轭伸缩峰,另外还有1060cm -1处出现的五元酸酐特征峰等。
此外,利用红外分析,也可以了解接枝产物的组成、结构以及反应的机理。
对于MAH 接枝反应历程,文献中缺乏统一的看法。
Vijayalakshmi 等人〔18〕使用不饱和化合物对
PE 进行改性,根据红外谱图中未出现PMAH 的特征吸收峰—3130cm -1,由此认为反应中没有生成
PMAH ,MAH 在PE 中只能以单环的形式接到主链上。
Roover 等人〔24〕在研究PP 2g 2MAH 的红外谱图
时发现在1790cm -1附近出现个两个重叠的吸收峰,分别为1784cm -1和1792cm -1,这说明接枝上的酸酐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通过对多种五元酸酐的C =O 伸缩振动峰的位置和半带宽进行比较,他们认为谱图中的两个吸收峰分别代表饱和丁二酸酐和PMAH ,由此证明MAH 在PP 中的确形成了一定的
均聚物并对反应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这一结论与G aylord 等人〔19〕的设想是相近的。
随着聚烯烃接枝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聚烯烃和MAH 体系中引入新的单体对于MAH
的接枝量以及各种副反应的消除有重要作用。
Samay 等人〔61〕探讨了HDPE 与MAH 在多种共聚用单
体存在下的熔融接枝反应,这些共聚用单体主要是乙烯基单体或是由丁二酸酐形成的酯类等,如富马酸(FA )。
通过对纯共聚用单体及其与MAH 的混合物与HDPE 接枝的产物进行红外分析,他们发现纯的共聚用单体在HDPE 中的接枝量明显低于MAH ,而使用它们的混合物时,主要参加反应的是MAH ,且接枝量明显提高。
对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 )与MAH 的接枝产物进行红外表征时,必须注意由于醋酸乙烯酯基团(VA )的存在,其在红外谱图的出现区域与MAH 的特征峰相互重叠覆盖,所以对于接枝上的
MAH 比较难于确认。
Soars 等人〔43〕对EVA 和EVA 2g 2MAH 及其水解产物做了F TIR 分析,发现EVA
和EVA 2g 2MAH 的谱图很相似,都在1739cm -1处有羰基和/或酐基的特征吸收峰。
EVA 的水解产物
・201・尹 骏, 张军
中羰基吸收峰消失,说明VA 中的酯基可以通过水解加以除去。
但在EVA 2g 2MAH 的水解产物(EVAL -MA )的谱图中却有少量羰基的吸收峰,这说明接枝反应可以在第三C 3-H 键上发生。
然后对EVA 2g 2MAH 及其水解产物进行酸碱滴定,比较其结果,发现大部分接枝反应发生在第三C 3-H 键上,说明乙酸部分的甲基上主要发生交联反应。
2.2.2 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除了以上的定性分析外,红外光谱分析同样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在使用
滴定或NMR 等其它方法得到标准曲线的前提下,红外谱图可用来测定接枝率〔29,36,62〕。
但是由于存在
特征谱带的相互重叠,吸收峰的形状或是出现的位置发生变化,使红外谱图十分复杂,这些缺陷主要是因为由制样过程中不同的热处理和加工方式以及改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和结晶形态的变化而造成的。
所有这些给定量红外分析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表征结果的精确性。
根据Lambert -Beer 方程,吸收峰的强度与试样的浓度或试片的厚度是线性关系的,但在实际应用
中,这样的情况很少〔63〕。
而且为了对照定量测量,使用相同厚度的试片是必要的,但这个条件很难满
足,准确测量厚度的数值也比较困难,所以需要在红外谱图中选取某一较稳定的吸收峰作为内标峰来校正试片厚度的影响。
为了得到较准确的标准曲线,内标峰的选取很重要。
对不同种类的聚烯烃,PE 可
用720cm -1〔23,36,54,61,64〕、1368cm -1〔8〕、2030cm -1〔34,65〕,PP 可用840cm -1〔66-68〕、1156cm -1〔26〕、
1370cm -1〔69〕和2722cm -1〔23〕等处的峰作为内标峰。
绘制定量标准曲线的关键在于制备含量准确的样品,制样的方法有三种:①直接制样法〔44,70〕,即
将接枝产物直接压片或是配制成溶液;②混合制样法〔34〕,也就是将定量的接枝单体采用共混的方法分
散到聚烯烃基体中;③使用浓度确定的接枝单体的溶液绘制标准曲线,溶剂一般为氯仿〔18〕、辛烯〔55〕或
四氯甲烷〔71〕。
对于后两种制样方法,Martinnez 〔44〕认为由于接枝反应过程中发生的接枝、交联、
β剪切以及取向和结晶形态的变化,影响了特征峰的强度、形状及大小。
在不能确定接枝物的接枝率的前提下,若不考虑这些因素,仅通过物理方法处理对单体本身的特征峰进行定量分析是不合理的。
因此,F TIR
的定量分析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接枝率已经确定的试样才能保证其准确性。
袁锦瑶等人〔34〕在使用混合
制样法制备不同浓度MAH -PE 样品时也发现,由于MAH 易于升华,尤其当其高度分散于PE 粉末上时,升华现象更严重,热压制片挥发更多,经严格称量配制的浓度已无法反映热压成片后的浓度,而已接枝的MAH 经氯仿萃取后仍能够保留在试片上。
所以使用定量红外分析测定MAH 官能化聚烯烃时使用接枝率已经确定的接枝物做为样品较为适宜。
另外,定量红外分析也可以用于测定接枝改性前后聚烯烃(主要是PP )的结晶性能变化〔44〕以及主
链的支化度〔72〕等。
2.3 核磁共振法
利用测定接枝率以及红外分析等表征手段使我们对于接枝反应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以及产物的组成有所了解,但无法对接枝产物的分子结构有更为直接的认识,而核磁共振(NMR )的引入可以让我们达
到目的〔29,31〕。
MAH 是一种对称的分子,也易于对其参与接枝的碳原子进行标识,这对NMR 的使用很有利。
对于MAH 是以何种形式接枝到聚烯烃上,文献中一般认为是单个的饱和丁二酸酐〔73-75〕,而认为
是以不饱和丁二酸酐形式〔11〕,或是以低聚物〔11,13〕以及聚合物〔24〕形式存在于主链上的也有报道。
Rus 2
sell 等人〔74〕使用二十烷和异三十烷模拟聚烯烃与MAH 进行溶液接枝反应,并利用1H 2NMR 和13C 2
NMR 对其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发现在二十烷接枝MAH 的13C 2NMR 谱图中出现了170.6ppm 和174.2ppm 两个等量的峰,为丁二酸酐的羧基碳的共振峰,说明MAH 主要是以单个丁二酸酐的形式接到碳链上的。
而后续的研究中〔76〕,他们又发现,接枝物中也含有少量PMAH 的短支链,接枝物实际上是以单环和低聚物相结合的形式存在的。
Heinen 等人〔77〕通过减噪和一维C 谱(1D inadequate )13C 2NMR 对聚烯烃接枝MAH 进行分析,发现MAH 在聚烯烃中存在的形式与聚烯烃本身的结构密切相关。
MAH 在HDPE 和LDPE 中既有单环形式也有低聚物存在;而在含有大量叔氢原子的交替共聚EPM 和iPP 中,MAH 以单环的形式接入其中;PP 含量较高的共聚物或是iPP 中,由于链剪切反应,MAH 通过双键连接于链的端基。
NMR 定量分析在聚烯烃的官能化中也有一定的应用,Blanca 〔56〕和Simmons 〔8〕对NMR 与F TIR 之
・
301・马来酸酐与聚烯烃接枝产物的表征
间的定量关系都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2.4 其他方法
除以上提到的几种方法,用于聚烯烃接枝表征的手段还有很多,如用于表征聚烯烃接枝反应中各种
反应程度变化的熔体流动速率(MFI )〔48〕、凝胶含量〔21,43,48〕和跟踪转矩变化〔50〕,用于表征产物亲水性的
接触角〔33,51〕测定,用于表征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凝胶渗透色谱〔21,29,49〕和体积排除色谱〔24,28,72〕,以及用
于分子结构表征的质谱(MS )〔28〕,化学用电子能谱(ESCA )〔51〕和用于表征接枝过程中聚烯烃结晶度变
化的宽角X 射线衍射(WAXS )〔54〕等。
4 结束语
聚烯烃接枝MAH 反应的产物比较复杂,难于表征,所以对于表征手段的选择也极为重要。
尤其是对于不同类型的聚烯烃,对接枝反应的历程有重要的影响,所得产物在结构的形态上也各不相同,只要通过正确严密的表征方法才能达到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Xanthos M ,Dagli S patilization of polymer blends by reactive processing[J ].Polym Engng Sci ,1991,31(13):929-935.
[2] Shyu et al.Process for grafting maleic anhydride or styrene -maleic anhydride onto polyolefins[P].USA ,4753997,1988-06-28.
[3] Norman G G patibilizing agen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polyblends[J ].J Macromol Sci Chem ,1989,A26(8):1211-
1229.
[4] Minoura Y ,Ueda M ,Mizunuma S ,et al.The reaction of polypropylene with maleic anhydride [J ].J Appl Polym Sci ,1969,13(8):
1625-1640.
[5] Ide F ,Hasegawa A.Studies on polymer blend of nylon 6and polypropylene or nylon 6and polystyrene using the reaction of polymer[J ].
J Appl Polym Sci ,1974,18(4):963-974.
[6] Xanthos M.Interfacial agents for multiphase polymer system :Recent advances [J ].Polym Engng Sci ,1988,28(21):1392-1400.
[7] R Greco ,G Maglio ,P V Musto.Bulk functionalization of ethylene -propylene copolymers Ⅰ.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processing on
the reaction kinetics[J ].J Appl Polym Sci ,1987,33(7):2513-2527.
[8] Simmons A ,Baker W E.Basic functionalization of polyethylene in the melt [J ].Polym Engng Sci ,1989,29(16):1117-1123.
[9] Coutinho F M B ,Ferfeira M I.Optimization of reaction conditions of bulk functionalization of EPDM rubbers with maleic anhydride [J ].
Eur Polym J ,1994,30(8):911-918.
[10] G loor P E ,Tang Y ,K ostanska A E ,et al.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polyolefins by free radical mechanisms :A modeling and experimen 2
tal study of simultaneous random scission ,branching and crosslinking[J ].Polym ,1995,35(5):1012-1030.
[11] G aylord N G ,Mehta M.Role of homopolymerization in the peroxide 2Catalyzed reac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and polyethylene in the ab 2
sence of solvent [J ].J Polym Sci Polym Lett Ed ,1982,20(9):481-486.
[12] G aylord N G ,Mehta M ,Kumar V ,et al.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2g 2maleic anhydride preparation in presence of electron donors[J ].
J Appl Polym Sci ,1989,38(2):359-371.
[13] G aylord N G ,Mishra M K.Nondegradative reac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and molten polypropylene in the presence of peroxides[J ].J
Polym Sci :Polym Lett Ed ,1983,21(11):23-30.
[14] G aylord N G ,Mehta M ,Mehta R.Degradation and crosslinking of ethylene 2propylene copolymer rubber with maleic 2anhydride and/or
peroxides[J ].J Appl Polym Sci ,1987,33(12):2549-2557.
[15] 王玉东,赵清香,刘民英,等.熔融挤出接枝法制备HDPE/PA1010增容剂MPE[J ].塑料工业,1994,(1):31-34.
[16] 王益龙,蹇锡高,张鸿金.粒料LDPE 熔融挤出反应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J ].中国塑料,1993,7(1):34-38.
[17] 刘容德,张桂云,张联,等.LLDPE 与MAH 熔融接枝反应的研究[J ].塑料科技,1997,(4):14-16.
[18] N S Vijayalakshmi ,R A N Murthy.Modification of polyethylene by unsaturated compounds[J ].J Appl Polym Sci ,1992,44(12):
1377-1382.
[19] N G G aylord.Poly (maleic anhydride )[J ].J Macromol Sci 2Rev Macromol Chem ,1975,C13(2):235-261.
[20] Mohamed S ,Kellouet G J.Homopolymerisation radicalaire de l ’anhydride maleique[J ].Eur Polym J ,1976,12(12):883-887.
[21] D C Clark ,W E Bakker ,R A Whitney.Peroxide 2initiated comonomer grafting of styrene and maleic anhydride onto polyethylene :Effect
of polyethylene microstructure[J ].J Appl Polym Sci ,2001,79(1):96-107.
[22] M Sclavons ,V Carlier ,B D Roover ,et al.Anhydride content of some commercial PP 2g 2MA :FTIR and titration[J ].J Appl Polym Sci ,
・401・尹 骏, 张军
1996,62(8):1205-1210.[23] Y i -J un S ,Guo -Hua H ,Morand L.Free radical grafting of glycidyl methacrylate onto polypropylene in a co -rotating twin screw ex 2
truder[J ].J Appl Polym Sci ,1995,57(9):1043-1054.
[24] B D Roover ,M Sclavons ,V Carlier ,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functionalized polypropylene[J ].J Polym Sci :
Part A :Polym Chem ,1995,33(5):829-842.
[25] M Sclavons ,P Franquiner ,V Carlier et al.Quantification of the Maleic anhydride grafted onto polypropylene by chemical and viscosimet 2
ric titrations ,and FTIR spectroscopy[J ].Polym ,2000,41(6):1989-1999.
[26] S M B Nachtigall ,R Baumhardt Neto ,R S Mauler.A Factorial design applied to polypropylene functionalization with maleic anhydride
[J ].Polym Engng Sci ,1999,39(4):630-637.
[27] M Mehrabzadeh ,S Kasaei ,M Khosravi.Modification of fast 2cure ethylene 2propylene diene terpolymer rubber by maleic anhydride and
effect of electron donor[J ].J Appl Polym Sci ,1998,70(1):1-5.
[28] B D Roover ,J Devaux ,R Legras.Maleic anhydride homopolymerization during melt functionlization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J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1996,34(7):1195-1202.
[29] Bing LU ,T C Chung.New maleic anhydride modified PP copolymers with block structur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in PP/polyamide
reactive blends[J ].Macromolecules ,1999,32(8):2525-2533.
[30] 冯绍华,胥振芹.LDPE 、PP 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反应的影响因素[J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9,20(3):257-260.
[31] Remesh R ,Vetkav R P ,Sunggyu L ,et al.NMR analysis of polypropylene 2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J ].Polymer ,1990,31(9):
1703-1706.
[32] 武玉舫,崔永岩,安长俊等.聚丙烯熔融接枝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1994,(2):34-38.
[33] Changsheng L IU ,Qi Wang.Solid 2phase grafting of hydroxymethyl acrylamide onto polypropylene through pan milling[J ].J Appl Polym
Sci ,2000,78(12):2191-2197.
[34] 袁锦瑶,高峰,刘建威,等.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接枝率的测定—聚乙烯接枝[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3,(3):26-30.
[35] W G abara ,S Porejko.Grafting in Reaction of polyethylene and poly (maleic anhydride )[J ].J Polym Sci :Part A -1,1967,5(7):
1539-1545.
[36] A J Oostenbrink ,R J G aymans.Maleic anhydride grafting on EPDM rubber in the melt [J ].Polymer ,1992,33(14):3086-3088.
[37] S Voronov ,V Tokarev ,V Datsyuk ,et al.Polyperoxidic surfactants for interface modification and compatibilization of polymer colloidal
systems ,Ⅱ:Design of compatibilizing layers[J ].J Appl Polym Sci ,2000,76(8):1228-1239.
[38] Trivedi B C ,Cullbertson B M.Maleic anhydride[M ].New Y ork :Plenum Press ,1982,206.
[39] Jacob J ,Jian T ,Zhihong Y ,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hydride 2functional polycaprolactone [J ].J Polym Sci :Part A :
Polym Chem ,1997,35(6):1139-1148.
[40] D C Clark ,W E Baker ,K E Russell ,et al.Dual monomer grafting of styrene and maleic anhydride onto model hydrocarbon substrates
[J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2000,38(13):2456-2468.
[41] Vaillant D ,Lacoste J ,Dauphin G.Oxidation mechanism of polypropylene :Contribution of
13C 2NMR spectroscopy[J ].Polym Degrad
Stabil ,1994,45(3):355-360.
[42] Billingham N C.Localization of oxidation in polypropylene[J ].Makromol Chem ,Macromol Symp ,1989,28:145-163.
[43] Soares B G ,Rodrigo S C Colombaretti.Melt functionalization of EVA copolymers with maleic anhydride[J ].J Appl Polym Sci ,1999,
72(14):1799-1806.
[44] J M G arcia 2Martinez ,O Laguna ,S Areso ,et al.FTIR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chemically modified polypropylenes containing
succinic grafted groups[J ].J Appl Polym Sci ,1999,73(14):2837-2847.
[45] K J G anzeveld ,L P B M Janssen.The grafting of maleic anhydride on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in an extruder[J ].Polym Enging Sci ,
1992,32(7):467-474.
[46] G aylord N G ,Mehta R.Peroxide 2catalyzed grafting of maleic anhydride onto molten polyethylene in the presence of polar organic com 2
pounds[J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1988,26(4):1189-1198.
[47] G aylord N G ,Ja 2Y oung K oo.Participation of cationic intermediates in radical 2induced homopolymeriz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J ].J
Polym Sci -Polym Lett Ed ,1981,19(3):107-112.
[48] G aylord N G ,Mehta R ,D R Mohan ,et al.Maleation of linear low 2density polyethylene by reactive processing[J ].J Appl Polym Sci ,
1992,44(11):1941-1949.
[49] A Priola ,R Bongiovanni ,G G ozzelino.Solvent influence on the radical grafting of maleic anhydride on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J ].Eur
Polym J ,1994,30(9):1047-1050.
[50] Pravitra C ,Sati N B.Reactive processing of polyolefins with MAH and GMA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additives[J ].J Appl Polym Sci ,
2000,78(13):2405-2415.
[51] Chi -Wen Lin ,Wei 2lun Lee.An investigation on the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by grafting of maleic anhydride based on the aspect of
adhesion [J ].J Appl Polym Sci ,1998,70(2):383-387.・
501・马来酸酐与聚烯烃接枝产物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