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花生完成开花、传粉和受精后,子房柄伸长将子房推入土
中,子房最终在地下发育成果实(如图)。

下列关于花生
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
B. 果实中的有机物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
C. 其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 花生可以开花和结果,种子外边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A. 给土壤施农家肥,主要是为了给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B. 通过耕、耙使土壤疏松,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有充足氧气
C. 早春播种常用地膜覆盖,主要是为了保持温度和湿度,利于种子萌发
D.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蒸腾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3.如图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②是肺,则①中是动脉血
B. 若②是肺,则③中血液流向右心室
C. 若②是脑,则①可以表示主动脉
D. 若②是脑,则③中氧含量大于①
4.下表是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检验结果(“+”表示有,“-”表示无),
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
物质血浆原尿尿液
甲+--
乙++-
丙+++
A. 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尿素
B. 大分子蛋白质、尿素、葡萄糖
C. 尿素、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D. 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
5.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的③是传入神经
B. 若将图中的⑤结构破坏,反射不能正常进行
C. 由于胸部脊髓受损导致截瘫,出现小便失禁是因为不能发生排尿反射
D. “缩手反射”和“望梅止渴”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脊髓和大脑皮层
6.如图为桃花(A图)和桃的果实(B图)结构图,①、②、③为雌蕊,⑤、⑥为雄
蕊。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③将来发育成果实
B. ⑩是由图A中的④发育来的
C. ⑦、⑧、⑨都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
D. ⑤中的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做受精
7.西瓜瓜瓤颜色有红色、黄色两种,已知红色(A)对黄色(a)为显性。

现将黄瓤西
瓜植株(aa)授以红瓤西瓜植株(Aa)的花粉,则当年所结西瓜瓜瓤颜色及种子胚的基因组成依次是()
A. 红色、Aa
B. 黄色、aa
C. 黄色、Aa或aa
D. 红色、Aa或aa
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则蛇体内的有毒物质最

B. 该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是合欢树→介壳虫→寄生蜂→黄
雀→鹰
C. 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 该食物网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
9.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虑。

为避免疫情再次爆发,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

以下说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 新冠肺炎属于传染病,其病原体为新冠肺炎患者
B. 我国率先研制出新冠疫苗,疫苗相当于特异性免疫中的抗原
C. 飞沫传播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D. 专家建议健康人戴口罩、勤洗手,这一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0.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转动⑤粗准焦螺旋可大幅度升降镜筒
B. 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时需用手直接转动③
C. 转动⑥可使物像变得更清晰
D. 若①上标有“10×”、③上标有“40×”,则该显微镜
的放大倍数为400倍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11.某村通过种桑、养蚕脱贫致富,种桑、养蚕既能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又能改善当地
生态环境。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到该村实习所做的有关实验(甲图)和数据分析(乙图),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
(1)实验前,图甲中的桑树必须经过24小时暗处理,其目的是______。

(2)将甲图中叶片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经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结果显示A处变蓝,B处不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乙图是根据桑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的测定值所绘制的曲线,图中MN段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若适当降低环境温度,则乙图中的M点会______(填“不变”或“上移”
或“下移)。

(5)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______。

12.如图中甲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B、C、D代表相关的系统或器
官、①~⑦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a是可被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乙图是人体的反射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D代表肾脏,则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到返回血液依次经历的结构是肾小球→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将淀粉消化为终产物a的消化液有______。

(2)运动过程中,人体会消耗大量的氧,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会相应增加。

当人体进行甲图中③所示过程时,膈肌和肋间外肌分别处于______(“收缩”或“舒张”)状态。

(3)某同学在进行百米快跑测试时,因意外摔倒伤了膝盖。

“摔伤膝盖并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______(用乙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4)百米终点裁判盯着某运动员由远而近冲向终点过程中,其眼球内晶状体曲度变化过程是______(填“不变”或“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13.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图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调查
某农田生态系统情况后,绘制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A、B、C是乙中的三种生物。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填“A”或“B”或“C”)。

B与C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______渠道进行的。

(3)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______形式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中“锄禾日当午”所体现的生物学知识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4.阅读材料,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探究实验。

酸雨是指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形成的雨。

酸雨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硫酸和硝酸。

酸雨的pH小于5.6,具有较强的酸性,会影响土壤,破坏土壤肥力,使农田、森林和草地的生产能力下降;也会直接危害植物的叶和芽,严重时使植物枯萎甚至成片死亡。

酸雨还会腐蚀金属桥梁、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成为酸雨多发区。

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影响吗?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如下是某小组的探究报告,请完善此报告。

(1)提出问题: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2)作出假设: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

(3)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用稀硫酸配制pH分别为3、4、5、6的酸性溶液各1小喷壶、蒸馏水1小喷壶,大型水槽(仿稻田水土),50株生长状况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同品种水稻幼苗等。

(说明: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从0~14,pH越大,酸性越小,7为中性,小于7呈酸性,大于7呈碱性。


实验步骤:
①将50株幼苗等分5组,每组10株,培育在已经编号的水槽中,同置于适宜的环
境中。

②每天用喷壶定时对5组水稻幼苗的叶和芽分别喷洒适量且______的不同pH的模拟酸雨或蒸馏水。

(酸有腐蚀性,操作时注意安全,不要飞溅到身体和衣物上。

)③连续7天,每天定时观察、认真记录幼苗生长及伤害情况。

7天后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水槽编号
A
(pH=3)B
(pH=4)
C
(pH=5)
D
(pH=6)
E
(蒸馏水,
pH=7)
平均伤害程

+++++++00
注:“ +”表示伤害程度,“+”越多表示伤害程度越大;“0”表示没有伤害。

(4)实验结论: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pH在3~7之间,pH越小,伤害程度______。

(5)分析讨论:
①实验中要设置E组,其作用是与其他4组形成______。

②实验中,每组用10株幼苗,而不是1株,这是为了避免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______,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③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折线图。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A正确。

B、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B错误。

C、花生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C正确。

D、花生可以开花和结果,种子外边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D正确。

故选:B。

1、被子植物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2、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掌握被子植物的特点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A、播种时施农家肥,主要是给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A正确。

B、播种前土壤要耕和耙,使土壤疏松,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B正确。

C、北方早春温度较低,播种后,用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提高温度和湿度,利于种子的呼吸作用,C正确。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提高作物产量,D 错误。

故选:D。

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和适宜的温度。

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无机盐等。

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产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答案】C
【解析】解:AB、若②代表肺,则①为肺动脉流静脉血,③为肺静脉流动脉血,血液流向左心房,AB错误
CD、若②是脑,则①为主动脉流动脉血,③为上腔静脉流静脉血,氧含量小于①主动脉,C正确,D错误
故选:C。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和相关结构生理知识。

4.【答案】D
【解析】解: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等;
原尿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
尿液中有水、无机盐、尿素。

由此可见甲是大分子蛋白质,乙是葡萄糖,丙是尿素。

故选:D。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原尿、血浆和尿液的成分。

5.【答案】C
【解析】解:A、图中的③是传入神经,A正确。

B、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所以图中的
⑤神经中枢受到损伤,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B正确。

C、由于腰部脊髓受损导致截瘫,出现小便失禁是因为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C 错误。

D、“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它们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脊髓和大脑皮层,D正确。

故选:C。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图中结构: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和反射弧的有关知识。

6.【答案】D
【解析】解:A、受精过程后,雌蕊的③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

A正确。

B、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④胚珠发育成⑩种子。

B正确。

C、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⑦外果皮、⑧中果皮、⑨内果皮都属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C正确。

D、⑤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的①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D错误。

故选:D。

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图A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④胚珠、⑤花药、⑥花丝;图B中,⑦外果皮、
⑧中果皮、⑨内果皮、⑩种子。

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1)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下图:
由图示可知,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其基因组成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将黄瓤西瓜植株(aa)授以红瓤西瓜植株(Aa)的花粉”,则当年所结西瓜瓜瓤的颜色仍然为
黄色。

(2)将黄瓤西瓜植株(aa)授以红瓤西瓜植株(Aa)的花粉,其种子的基因组成如下图:
因此,将黄瓤西瓜植株(aa)授以红瓤西瓜植株(Aa)的花粉,则当年所结西瓜瓜瓤颜色及种子胚的基因组成依次是黄色、Aa或aa。

故选:C。

(1)西瓜瓜瓤是果皮的一部分,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

(2)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其基因组成由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决定。

知道所授花粉的基因并不影响当代果皮的基因组成是解答类似试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A、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该食物网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则鹰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

A错误;
B、该食物网中包含的食物链有:合欢树→介壳虫→寄生蜂→黄雀→鹰,合欢树→介壳虫→寄生蜂→黄雀→蛇→鹰,合欢树→介壳虫→寄生蜂→蜥蜴→蛇→鹰,其中最短食物链是合欢树→介壳虫→寄生蜂→黄雀→鹰。

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所以,该食物网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

D正确。

故选:A。

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
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掌握食物链的正确书写、生物富集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A、新冠肺炎属于传染病,其病原体为新冠病毒,A错误;
B、接种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抗原,当抗原进入人体后,可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

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

B正确;
C、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C正确;
D、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健康人戴口罩、勤洗手,这一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故选:A。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0.【答案】B
【解析】解:A、转动⑤粗准焦螺旋可大幅度升降镜筒,A正确;
B、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时需用手转动②转换器,不能直接用手转动③物镜,B错误;
C、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C正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若①上标有“10×”、
③上标有“40×”,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D正确.
故选:B。

观图可知: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反光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解答即可。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耗尽植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或使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消耗掉)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小于上移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解析】解:(1)实验前,图甲中的桑树必须经过24小时暗处理,其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2)将甲图中叶片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经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结果显示A处变蓝,B处不变蓝,B被遮光的部分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未被遮光部分能接受光照,能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同时还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乙图是根据桑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的测定值所绘制的曲线,图中MN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低于零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小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4)由乙图所示:M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若降低环境温度,植物呼吸作用会减弱,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减少,则乙图中二氧化碳的吸收相对量增加,因此乙图中的M点会上移。

(5)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故答案为:(1)耗尽植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或使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消耗掉)(2)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小于
(4)上移
(5)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12.【答案】肾小囊→肾小管唾液、胰液、肠液收缩、收缩5→4→3→6→8由小变大
【解析】解:(1)若a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D代表肾脏,则一部分a葡萄糖在D中从离开血液到返回血液依次经历的结构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口腔里的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对部分淀粉进行初步的消化,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小肠是将淀粉消化为最终产物的器官,在小肠里含有肠液、胰液等消化液,它们都含有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酶,最终淀粉在小肠里被消化成葡萄糖。

因此消化道中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胰液。

(2)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所以当进行图甲中③吸气所示过程时,膈肌和肋间肌分别处于收缩状态。

(3)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6上行传导束→8大脑皮层。

(4)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

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近物时,正好相反。

所以百米终点裁判盯着某运动员由远而近冲向终点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由小变大。

故答案为:(1)肾小囊→肾小管;唾液、胰液、肠液。

(2)收缩、收缩。

(3)5→4→3→6→8。

(4)由小变大。

(1)图甲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的过程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是葡萄糖,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③表示吸气,④表示呼气,⑤汗液的形成,⑥尿的形成,⑦表示排遗。

(2)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2传出神经、1效应器。

图中6是上行传导束,7是下行传导束,8是大脑皮层,据此分析解答。

关键是正确识图。

13.【答案】A 捕食和竞争食物链和食物网二氧化碳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或除去杂
的部分)
【解析】解:(1)据分析可知,图中A直接以植物为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

B以C 为食物,两者又都以A为食,两者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因此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因为生物体内的能量一部分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释放,一部分流入分解者,只有少部分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根的生活也需要呼吸,“锄禾”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草和禾苗争夺阳光和养料,锄禾是为了出去杂草,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故答案为:(1)A;捕食和竞争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二氧化碳
(4)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或除去杂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或草和禾苗争夺阳光和养料,除去杂草,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合理即给分)。

图中的甲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是植物。

A直接以植物为食物,属于初级消费者;乙包括A、B、C是消费者,其中C以A为食物,属于次级消费者;B以A和C为食物,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丙表示分解者。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有关知识。

14.【答案】(3)相等;
(4)越大;
(5)①对照;
②误差;

【解析】
【分析】
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时,变量只有一个,设置的变量即为我们所要探究的条件。

【解答】
(3)实验步骤:
①将50株幼苗等分5组,每组10株,培育在已经编号的水槽中,同置于适宜的环境中。

②每天用喷壶定时对5组水稻幼苗的叶和芽分别喷洒适量且相等的不同pH的模拟酸雨或蒸馏水。

③连续7天,每天定时观察、认真记录幼苗生长及伤害情况。

(4)通过实验结果如表,得出结论: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pH在3~7之间,pH越小,伤害程度越大。

(5)①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该实验的变量是酸雨的pH值,表中E组是对照组。

②实验中,每组用10株幼苗,而不是1株,这是为了避免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误差,目的是保证变量的唯一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③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折线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