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8高三上·湖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人在世上是不能没有朋友的,如果一个人活了一辈子连一个朋友也没有,那么,他很可能怪僻得离谱,使得人人只好敬而远之,或者坏得离谱,以至于人人侧目。
不过,一个人又不可能有许多朋友。
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便是一种浅薄的自负。
热衷于社交的人往往自吹自擂朋友众多,其实他们心里明白,社交场上的主宰绝不是友谊,而是时尚、利益或无聊。
真正的友谊是不喧嚣的。
(乙)根据我的经验,真正的好朋友也不像社交健儿那样团头聚面。
高质量的友谊往往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确实是双方互相地推崇备至啊!
我们身上都有一种直觉,当我们初次与人相识时,只要一开始谈话,就很快能够感觉到彼此是否相投。
当两个人的心性非常接近时,或者非常远离时,我们的本能下判断最快,立刻会感到默契或抵牾。
(丙)“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的感叹就足以说明,两个人能否成为举案齐眉的朋友?基本上是一件在他们开始交往之前就决定了的事情。
(1)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侧目
B . 自吹自擂
C . 往往
D . 举案齐眉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19高一上·宣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报纸广告、印刷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如今,几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
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已经相当发达。
“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情节。
也许主人公武松以及作者施耐庵对这个场景并不会认为有什么特别,但那面招旗其实是一张构思独特、创意高超的酒旗广告,”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语更是巧妙地道出了酒的质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商业的兴起,广告也随之产生。
只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与商业经济都一同处于停滞状态。
到了中国历史五个时期中最鼎盛的唐宋时期,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唐朝国力强盛,相继出现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业规模扩大,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产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为唐宋时期的广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的广告丰富多彩,竞争加剧,使得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在纷乱错杂的唐宋广告中,大概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唐宋的诗词中,出现最多的当属“招幌”。
这种东西又称望子,原指布幔,后被引申为扩展的各种行业标记的专称,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志。
如酒幌、理发幌、膏药幌等。
除了“招幌”之外,唐宋时期的商人对招牌字号非常重视。
招牌是商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是传家之宝,他们会倾全力来保护和珍惜招牌的信誉,因此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也非常讲究。
除了上述两种之外,唐宋时期的广告形式还有欢门、灯箱、印刷广告等。
其中欢门就如同与目前搞大型庆祝时使用的冲气拱门,而灯箱广告则是在灯笼上题字用作广告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印刷广告,随着纸张与唐字印刷术的出现,宋朝时期就出现这种新的广告形式,在如今能够看到的宋代文物中,大都带有私人标记,既有工匠的籍贯、姓氏,又有生产作坊的记号、产品介绍等。
同样的瓷器,有铭文的总比没有的好。
多一个铭文就会多传达出一份信息。
现代社会的人们,可能对广告的狂
轰滥炸产生了厌倦,但假如是在一千多年前的瓷器上作广告,那就能让人耳目一新了。
唐代的长沙窑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铭文;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白釉花口瓶,腹上刻有”丁道刚作瓶大好”。
这样的自吹自擂,一点也不比现代广告逊色。
相对明清瓷器上的“玉堂佳器”、“美玉雅玩”、“奇珍如玉”等等,却没有唐人的直率,反而给人一种羞羞答答的感觉。
有人认为,瓷器上的广告说明了当时行业竞争的激烈。
备受人们喜爱的诗词铭文瓷器的出现,也是行业竞争的结果。
湖南望城县唐代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诗的体裁主要有五言、六言两种,其中大部分是五言诗,有近50种字体以行楷为主,不见草书,更不见篆书,说明识读的对象主要是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
壶上已发现唐朝著名诗人的诗3首,而且,这些诗绝大部分未收入《全唐诗》。
有人称这些诗为出土的唐诗,是陶瓷诗的鼻祖。
节选自《探索·发现中国千年前的广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如今的广告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实作为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就已经相当发达。
B .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一情节中,巧妙设计武松看到”三碗不过冈”的招旗来宣传酒的质量。
C . 早在先秦时期,广告就产生了,由于战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曾经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D . 唐宋时期广告的发展与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竞争的加剧,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唐宋时期的商人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非常讲究,因为招牌是他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
B . 宋朝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印刷广告,大都带有私人标记,对工匠和手工作坊的信息都有相关介绍。
C . 瓷器上的铭文,让人耳目一新,明清瓷器上的铭文与唐代瓷器上的铭文相比,表意上显得委婉含蓄。
D . 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其中近50种字体既不是草书,更不是篆书,这主要是为了便于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来识读。
(3)下列不含有唐宋时期主要广告形式的一项是()
A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 . 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C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 . 酒肆门首,排设杈子及栀子灯等,盖因五代时郭高祖游幸汴京,茶楼酒肆俱如此装饰,故至今店家仿效成俗也。
3. (9分) (2019高二上·孝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善生活居住条件的要求日趋迫切。
在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必然会引起以农村宅基地为主的建设用地的增加。
但长期以来,农村宅基地管理欠完善,“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乱占乱建,房子闲置、浪费,村庄外延等现象十分突出,这不仅给农村宅基地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同时也造成了“空心村”“村外村”的问题。
相关资料表明,河北石家庄在2002年6月前有201个“空心村”;到2003年5月,河南省临颍县326个行政村已有三分之一形成“空心村”;浙江省桐庐县窄溪镇莲塘村现有农户320户,全村人口1600余人,空房率达30%,户均拥有宅基地1.6处。
“空心村”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摘编自李勤、孙国玉《农村“空心村”现象的深层次剖析》)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人民日报》)
材料三:
王金会代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把环境“护”出来,实现生态好。
要重点落实好保护黑土地、推进农业“三减”、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等举措,深入实施绿色兴农战略。
其次是要把各种要素“用”起来,实现产能好。
大力开展科技联合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发展农机推广服务体系,把关注点放在科技兴农上,久久为功。
最后是要把涉农产业“融”起来,实现效益好。
王全代表: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不少农村空心化严重,发展急需人才。
现在,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后回到乡村当“村官”,是值得肯定的事情,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也应制定系统的培养计划,把管理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乡村。
陈飘、杨宝玲代表:乡村要发展,离不开乡土风情,不能脱离地域特色空谈发展,必须做好与当地文化和地理条件相符合、相适应的建设规划,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或者搞面子工程,要形成“一村一策、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村寨景观。
(摘编自《代表委员热议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需要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材料四: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农耕文明的“载体”。
要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发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运用现代手段,保留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保护乡土文化特色,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打造乡土的、健康的、休闲的、历史的乡村,使乡村成为守望乡愁的重要依托……将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和谐家园。
(摘编自龚建文《乡村振兴,要抓好“五个着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农村宅基地为主的建设用地的增加,可以满足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容易出现“一户多宅”等问题。
B . 农村发展急需人才,政府应该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并出台相应的政策,让毕业的大学生都到乡村当“村官”。
C . 乡村发展必须做好与当地文化和地理条件相符合、相适应的建设规划,创建具有地域性和乡土特色的景观。
D . 打造历史文化村落,需要发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十多年来,全国许多地方“空心村”的现象日趋严重,这虽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但也与农村宅基地管理有关。
B . 材料二显示,近几年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发挥的作用。
C . 为了实现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的目标,今年除了继续贯彻“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还考虑到农业提质增效与节约水资源的问题。
D . 保护乡村就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源头”,为此,所采取的保护措施都应该严格使用传统技艺,才能保留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
(3)实现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要分析。
4. (12分) (2018高一上·旅顺口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欢
林清玄
①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阙词,非常喜欢。
这阙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
所以能深记这阙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②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③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那种无奈。
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溜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④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
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⑤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⑥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
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莱最大的特色。
⑦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
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吵闹。
⑧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
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⑨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
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
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哩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
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
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高亢的哭声尖厉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⑩下山时的心情只是惆怅,心中浮起一首李觏的诗:“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⑪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
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⑫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
⑬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烟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⑭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
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
”此言极是。
⑮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流人物,是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在开头以苏轼的词句来引入,接着表达了对“清欢”的认识和理解。
B . 在文中作者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清欢”是环境清幽,饮食清淡,心灵纯净的世界。
C . 本文用对比手法写两次去圆通寺的不同感受,是为了享受那里的“清欢”。
D . 文章在末尾联想东坡诗句道出了真正能享受到“清欢”的人,是能够在俗世中寻找到内心宁静的有着高雅志趣的人。
(2)本文以“清欢”为题,作者认为“清欢”难享,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的?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3)“清欢”如此难得,我们又如何去追求它呢?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想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9高三下·唐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也。
年十余岁,诣同县乐隐受学。
后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招随卒业。
值京都乱,苗、隐见害,招与隐门生史路等共殡敛隐尸,送丧还归。
道遇寇钞,路等皆散走。
贼欲斫棺取钉,招垂泪请赦。
贼义之,乃释而去。
由此显名。
东诣太祖。
太祖将讨袁谭,而柳城乌丸欲出骑助谭。
太祖遣诣柳城。
到,值峭王严,以五千骑当遣诣谭。
又辽东太守公孙康使韩忠赍单于印绶往假峭王。
峭王大会群长,问招:“昔袁公言受天子之命,假我为单于;今曹公复言当更白天子,假我真单于;辽东复持印绶来。
如此,谁当为正?”招答曰:“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言当白天子更假真单于是也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
”忠曰:“我辽东在沧海之东,拥兵百万,曹操独何得为是也?”招呵忠曰:“曹公允恭明哲,翼戴天子,宁静四海。
汝君臣恃险远,背违王命,欲擅拜假,方当屠戮,何敢慢易咎毁大人?”便捉忠头顿筑,拔刀欲斩之。
峭王惊怖,左右失色。
峭王惊怖,徒跣抱招,以救请忠,左右失色。
招乃还坐,为峭王等说成败之效,祸福所归,皆下席跪伏,敬受敕教。
太祖灭谭,署招军谋掾。
文帝践阼,出为雁门太守,寇钞不断。
招既教民战陈,又表复乌丸五百余家租调,使备鞍马,远遣侦候。
虏每犯塞,勒兵逆击,来辄摧破,吏民胆气日锐。
又构间离散,使虏大结怨仇。
招出,大破之,寇贼静息。
乃简选有才识者,诣太学受业,还相授教,数年中庠序大兴。
郡井水咸苦,民远汲流水,往返七里。
招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赖其益。
其治边之称,百姓追思之。
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
太和二年,病卒。
招在郡十二年,百姓追思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言当白天子/更假真单于/是也/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
B . 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言当白天子/更假/真单于是也/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
C . 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言当白天子/更假真单于/是也/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
D . 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言当白天子/更假/真单于是也/辽东下郡/何得擅称拜假也/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单于,古代藏族领袖的称呼,与匈奴君主被称“赞普”不同。
B . 印绶,印信和系印的丝带。
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
C . 承制,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
古代帝王的命令叫“制”。
D . 太学,古学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首设者是汉武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牵招有情有义,打动强盗。
他的老师乐隐被害,牵招和乐隐另一门生史路收殓其尸首,归途中遇强盗抢劫,史路等逃跑,牵招含泪请求得以幸免。
B . 牵招胆气过人,征服峭王。
袁、曹、公孙三方均想争取峭王,牵招对比分析了只有曹公为正宗,呵斥并要杀掉公孙康派来的韩忠,在场人极为震恐。
C . 牵招有勇有谋,静息边乱。
他任雁门太守时,加强战备,远探敌情,敌人来了就被打败;又用离间计使敌人之间大结怨仇,然后主动出击,消灭寇贼。
D . 牵招为民谋利,治边有方。
牵招挑选有才识的人,送他们到太学读书,还亲自教他们,使学校大兴:郡里井水又咸又苦,他引水入城,百姓深受其益。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9高一下·和平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观雨①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②。
【注】①作于1130年夏。
诗人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失陷后,流寓湖南邵阳贞牟山此时长沙守帅向子湮积极组织军民顽强抵抗,抗金形势略有好转。
②洗甲兵:武王伐殷时,天降大雨,姜太公说“这是天在为我们洗刷兵甲,助我伐纣!”
(1)颈联气势磅礴,话义双关,请结合诗句赏析。
(2)诗人的情感在诗歌中有所变化,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指出秦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既写出了蜀道只通鸟道之难,又表现了峨眉山之高。
(3)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
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1分)(2017·沈阳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明白晓畅曾被看作是诗歌优劣的主要审美标准。
明白晓畅作为诗歌的一种艺术风格,是可以认同的,
①________,那就有些偏颇了。
其实,②________。
读者欣赏诗总希望读到一点意在言外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东西,这样才有诗意诗味可供咀嚼。
如果一眼便穷尽诗意,读者又怎能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呢?当然,那种“百读不得其解”的诗也不见得是好诗。
这类诗,或者故作高深,故弄玄虚,诗句结构支离破碎,像没有规则的文字游戏,怎么能让读者无所阻隔地欣赏其诗境诗意呢?一般说来,③________。
所以说,明白晓畅不是评价诗歌优劣的审美标准,懂与不懂之间才是。
9. (5分) (2019高三上·北仑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
瑞士手表誉满天下,畅销世界,堪称经典,这得益于瑞士制表工匠具有的“工匠精神”。
具有这种精神的工匠有着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职业敬畏态度。
在生产中,他们极度关注工作细节:严格依照操作流程,认真完成每一道生产工序,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产品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
在工作中,他们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
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之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工匠精神,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7高三下·葫芦岛模拟)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1、
1-2、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1、
6-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1、
7-2、
7-3、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1、
9-1、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