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夏》优选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夏》优选教案
《夏》是梁衡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又内涵丰富,作者用生动形象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夏》优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夏》优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3、感受夏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夏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朗诵诗句,同学们判断是描写哪个季节的诗句:
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像春的妩媚,夏的妖娆,秋的丰盈,冬的纯洁,韵味各异。
你们喜欢四季的哪个季节呢?
喜欢春天的同学举手我看看?夏天呢?秋天?冬天?
不论你喜欢哪个季节,今天,老师和大家携手共同走进梁衡的夏季,体悟当代作家梁衡的《夏》让我们感到的夏的紧张、热烈和急促。
那是一个流金的岁月,那是一个火热的季节——夏。
(板书课题《夏》)
二、检查预习,积累基础知识。
1、全体同学朗诵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感情。
2、检查预习:正音及文学常识。
(1)芊芊细草轻飞曼舞春日溶溶,秋波澹澹闲情逸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找生朗读后再默写,注意规范美观】
(2)梁衡简介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1、作者对“夏”充满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求:在文中找出依据)(板书)
明确:喜欢和赞美。
“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
2、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安排全文的?
明确:总分总的结构。
(全班回答,师生共同梳理。
)先总概括了夏天的特点,总领下文;下文再紧扣“热烈、紧张、急促”三个特点来写;最后再总交代了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赞美夏天的其中原因,直抒胸臆。
第二课时
一、精读体味语言:
虽然我们不曾到过作者的家乡,可是朗读完文章之后却仿佛身临其境,能感觉到夏天的阵阵热浪,闻到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甚至还隐约听到夏天奏起的旋律。
作者的文字功底多么深厚,笔下的文章具有非常的表现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句子。
(一)下面先请大家再次走进课文,仔细地默读,边读边在书上圈点勾画,找出富于表现力的句子,找出用得贴切,传神的词语,找出形象生动的修辞,并做简单的评注.。
(学生默读课文,作好圈点勾画评注)
找好的同学,可以与同桌交流一下。
(二)学生交流评说
(相信大家一定有了许多的发现,我们就来分享一下。
要求,用下面的句式开头:我找的句子在第段,有感情的朗读它,点评……)
1,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象了;同时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
)
2,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宛如一组镜头的画外音乐。
这儿的“烦”,显示着夏的热力,却绝没有沉闷的心迹;传达着夏的喧闹,却毫无燥乱的踪影。
“曼舞”拟人手法,想象其优美的舞姿,生动形象。
)
3,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车”,它们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以喻其疾速,气势雄壮。
)
4, “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
小结:大家用自己求知若渴的眼睛,发现了作者笔端那富于表现力的语句,同时用敏而善感的心灵表述了自己欣赏的观点。
从刚刚的发言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所描写的事物更加地生动形象,富于情趣:而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呢,可以让所要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多运用这样的方法,让自己的文章活起来!
二:再读情感领悟
(过渡:我们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的笔端能流露出如此优美的语言,是因为他包含着感情,那么在这篇文章中蕴涵着作者对夏怎样的情感呢 ?)
1、文中有没有这样一个句子,向我们宣告着作者的情感 ?
(“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
我有一个疑问,作者之间讲到了,夏的色彩是金黄的,为什么在文章的末尾要写是黄金的夏季呢,写金黄的夏季不会更加好些吗?同学们能否帮我解除这个疑惑?
2、探究“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
小结:夏是积蓄沉淀酿成磅礴之势的季节,是承上启下的季节;夏是托起金秋的臂膀;夏在四季更迭中是不可或缺的。
没有夏,春之萌发便坠入虚无;没有夏,秋之喜悦便水月镜花。
拥抱热爱夏吧,拥抱这个春与秋这间的黄金的夏季!
三、拓展迁移
(过渡:至此,我不禁要感叹,作者不仅语言精妙,构思也精巧,我们同学们是不是也想有作者这样一支生花妙笔,写出让人惊叹的美文呢?)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夏天,不同的人对夏天的感受也会不同。
你心中的夏怎样?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片段。
四:课堂小结: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夏
紧张景色景美
热烈色彩赞美
急促旋律人勤
小学六年级语文《夏》优选教案二
一、说教材
《夏》这一课出自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是梁衡先生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清新短小而又内涵丰富,作者用生动形象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该课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
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3.体味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及难点。
根据此原则,我确定本文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领悟学习文中的精彩语句。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蕴含的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赞美之情。
二、说教法
通过朗读“寻找”“发现”“理解”。
品评文章的语言,让学生自主阅读,畅谈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内容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诵读、品味、感悟,渗透学法指导”是我在该课教学中的指导思想,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本篇目共用一课时时间,首先,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引导学生注意朗读重音的确定、语速的急缓要与作品的思想感情相适应;其次,创设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放手让学生去谈,在揣摩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体验感悟,整理归纳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衔接。
三、说学法
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的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对学习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作技能学习采取诵读体悟法。
为落实教学目标将着重做好以下练习:对课文反复诵读通过圈画、评点、讨论、交流感受语言的魅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古往今来,历代文人作家都喜欢吟诵春花秋月,却
很少写夏天的美。
同学们对于夏天是怎么样的一个感受呢?(请一两位学生回答)其实夏天也很美,今天老师就要来领大家去欣赏一个不一样的夏之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梁衡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夏》。
(二)初步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注意朗读本文要大声,要有“磅礴之势”,倾吐“升腾”之气,表达出“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的情调、语调,读出梁衡散文语言的刚性气质、男性风格。
1、谁来说一说,本文作者对夏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请学生回答) 紧张、热烈、急促
2、大家再思考一下,作者通过哪几方面的叙述来说明他对夏天的印象? 夏天的自然景象、夏天的色彩、夏天紧张的旋律
(三)小组讨论,品味语言第一部分夏天的气氛是热烈的文中有很多写的非常形象生动的句子,请大家分小组找出文中表现夏特点的句子,并尝试品读。
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同学品味赏析,老师做适当点评指导。
(1)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分析:这句话具有视觉效果,应和开篇第一句话,突出了夏天热烈的特点。
使得抽象的特点变得具体,更加生动形象。
(2)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分析:这里用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地表现了林带的颜色由浅变深的过程及其生长的繁茂。
(黛.色dài 青黑色) 拟人句:
(1)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分析: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生长的繁茂。
(芊芊qiān qiān 草木茂盛)
(2)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
分析:曼舞是想象,用了拟人写法,想象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轻飞曼舞màn wǔ 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
第二部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1、文中也有很多写的非常形象生动的句子,请大家分小组找出文中表现夏特点的句子,并尝试品读。
(1)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分析:写两种农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很有趣味。
从举着和匍匐两个词可以看出,本句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夏季生命力的旺盛。
(2)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分析: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2、为什么夏是在春华秋实之间,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呢?作者认为春之色和秋之色分别的什么颜色的呢? 仿写句子仿照文中“春之色”与“秋之色”的语句,写一写“夏之色”与“冬之色”。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情的终极。
例句:夏之色为暖的黄,如金橘,如麦浪,昭示着旺盛的生命。
冬之色为冷的白,如瑞雪,如冰块,蕴含了万物的苏醒。
3、可是我们这里的田间的秋色明明是一片丰收的金黄色啊,为什么作者却说秋之色是红色的呢? 这里就跟作者的个人感悟有关系了,作者梁衡先生是生活在山西的北方人,他是中央报纸的一名记者,长期驻守在黄河流域,作者写的夏天就是他在北方接触到的夏,而且是站在北方田间看到的夏天。
因为高粱是在秋天成熟的,如果你站在大片大片的高粱地里,你就会发现秋天是红色的了。
4、听完老师刚才的解说,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夏天的色彩是金黄色的了。
因为北方的夏天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北方大面积种植麦子,到了收割的时候就呈现出一片金黄色,所以说夏是金黄色的。
第三部分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齐读课文,回答问题。
1、为什么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呢?这里主要是通过写什么人来表现的呢? 通过写农民忙碌紧张的劳动来表现
2、农民到底要干什么活呢? 割麦子,打麦子,半夜听风观云,追肥,浇水
3、文章用了哪个字来表现这种紧张的旋律呢?
小学六年级语文《夏》优选教案三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并掌握本文的生字及词语积累。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4.感受夏的美丽,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并掌握本文的生字及词语积累
2.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3.感受夏的美丽,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导入语: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不同点,像春的和煦温柔,夏的热烈蓬勃,秋的金黄收获,冬的冰清玉洁,韵味各不相同但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多见的是对春秋季节的歌颂,对夏季更多却是埋怨斥责,那么当代作家梁衡又是怎样看待夏的呢?今天一起随当代作家梁衡的《夏》去看看吧。
2、简介作者
3、出示导纲
4、自学设疑
二、合作互动
1、小组讨论
2、展示评价
出示展示评价分工表
题号展示组展示方式评价组
书写展示评价标准:书写内容正确、规范、美观、布局合理。
口述展示评价标准:站姿端正,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内容正确,语言通顺规范。
特别是第三题从仪态、情感、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评点朗读。
三、导学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友情提示:可从知识积累、
思想感悟、写作方法等方面谈)。
四、拓展训练
1.拓展运用
积累《夏》的古诗,体会作者的夏的感情。
2、编题自练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芊芊(qiān qiān) 黛色(dài) 主宰( zǎi )
B 磅礴(pó) 春华(huá)匍匐(pú fú)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轻飞漫舞蓬蓬勃发承前启后
B 春华秋实闲情逸致秋波澹澹
(3)、作者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复习本课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