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一校长的报告让人震撼和感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中一校长的报告让人震撼和感动
_____有使命感才有幸福的人生
高志宏
11月17日下午,北大新世纪邹城实验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

齐聚一堂,用心聆听执行校长程中一先生题为《我的梦中国梦—有追求才有动力》的报告。

程校长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给大家娓娓道来,用心倾诉了一位教育专家的教育使命与情怀。

尤其是程校长讲到他因工作突出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言语哽咽,潸然泪下,足以让他们现场的每一位老师内心深处受到震动。

中国梦是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中国梦就是每个人的梦。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只要他们每一个人都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就是为了中国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就是最幸福的人! 程校长一直在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这两个人类永远思索的主题。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占有了什么,而在于从中体悟了什么。

全家幸福是中国人的梦想。

孩童时的一件事让他产生当老师的念头。

“当一位好教师全家幸福”是他的梦想。

这一追求让他在42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克服了种种困难,锻造了情感和心灵,拥有了真正的人生价值和幸福。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是一句脍炙人口名言,出自于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笔下,也是他辛勤耕耘的写照。

回首过去,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热血化春雨,精心浇万花。

42年教与学,弹指一挥间。

桃李满天下,幸福大无边。

第一,初为人师
他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然后出国进修。

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他放弃了在城市教大学,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当中学教师。

他被安排到利辛中学教英语(国家级贫困县)。

在那个地方,他一干就是18年。

18年的班主任工作,18年的教育教学,18年里发生的事情激励他勇往直前,现在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最开始的时候,他任三个初中班的英语课,担任班主任,每月工资40元零5角,没有班主任费。

每个班都是80多名学生。

每天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工作相当繁忙,条件十分艰苦。

没有电,也没有自来水。

学校安排他住在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茅草房,配有一张桌子,一条长凳子,一张木板床,这既是宿舍又是办公室。

下雨时,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外面雨停了,室内仍滴嗒下个不停。

起初,学生没有英语教材,他只好自己编写。

编好“教材”后,便把蜡纸放在钢板上,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写“教材”内容,他刻完一张蜡纸就自己动手用手推的油印机,一张一张地印出来,发给学生使用。

那些天真纯朴可爱的乡下孩子使他更加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体悟了人生的价值、家长的期盼和教师的责任。

这段经历让他坚定了当老师的决心,正是这段经历对他一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后来有了教材,32开本。

每一学期一本,共10课书,其中Lesson 5和Lesson 10为复习课。

他把课文全部背诵下来,要求学生做到的他总是首先做到。

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教学合一”。

他教的学生中考平均成绩94点多。

他的第一篇论文“初中英语教学初探”发表在《安徽教育》上,在当地教育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于是,一些学校的校长请他给他们代
课,他没有推辞,他说人民需要的就是他要做的。

他常常一天要骑自行车到三四个地方上英语课,而没有一分报酬。

学生问他任何英语问题,他都能脱口而出,并告知这个知识点在第几册第几页第几行。

所以以后他到北京任教时,同学们管他叫“活词典”
由于长期过度劳累,1983年10月他住进了医院,一住就是半年多。

在医院里,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可能到了尽头,不能白来人世一趟,要给后人留点什么。

于是他便经常背着医生和护士,整理他的教学札记和批改作业的记录。

在医院里,他撰写了《错在哪里——中学英语典型错例分析》的21万字的书稿,后来由安徽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这书英语名叫What’s Wrong?很受读者喜爱,6次印刷,共印了26万册,被评为畅销书。

第二,逐步成熟
康复出院后,他听说他在所在利辛中学高考成绩在地区16所同类中学中倒数第一,心急如焚,便向校长要求教高中英语。

他的要求得到了批准。

于是,他每天认真钻研教材,潜心教学研究,努力把兴趣带进课堂,把更多空间留给学生。

高二时,学校组织年级英语竞赛,取前10名发奖,其中前8名均是他教的学生。

接着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英语竞赛,其中一名学生马东在桂林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中获5个一等奖。

在教学实践中他一直探索教学真谛,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寻求高考命题规律,他采用了“适当集中、反复循环、扩大阅读、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把重点和难点编成口诀或顺口溜,使初高中内容融会贯通,帮助学生记忆,减轻学习负担,使学生爱学习英语。

每次大考,成绩不理想的个别学生总是主动向他道歉,表示一定好好学习英语。

他深有体会:如果老师尽心尽力了,学生考不好他会自责。

如果他认为老师没有尽责,他考不好就赖老师。

1989年高考,利辛中学的英语平均分从原来阜阳地区16所同类学校的倒数第一上升为第四。

其中一人在桂林举办全国英语竞赛中荣获5个一等奖。

他被评为全县唯一的“全国优秀教师”。

他第一次到到北京人民大会堂,见到了中央领导,激动地泪流满面,决心一生献给党。

1995年,他被调到市重点中学工作。

他开始研究“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和“怎样教学英语”,“教学合一”。

指导学生“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

他把这种方法叫作24字教学法。

要培养学生自学自育的能力,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必须从英语语音、单词抓起。

从此,他每年都带高三毕业班英语课。

开始全校4个教学班,后来6个,英语都是他一个人教。

从来没有想到他多代课要学校多给他钱。

高考英语成绩在本地区获得五连冠。

他是这样教英语的:国际音标分类表
他根据音标拼读单词的规则编了这样的口诀:
从前往后拼,
首先读元音。

辅音轻,元音重,
两者结合猛一碰。

拼过一节(音节),再一节,
看准重音连起来。

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好,都是英语单词记得少。

他研究得出英语单词记忆法:音形结合记忆、分式记忆(不规则动词)、分类记忆、对比记忆、区别记忆、分解记忆、联想记忆、前后缀记忆、连词成句成文记忆、循环记忆法、通过阅读记忆和及时复习,循环巩固等有效方法帮助记忆单词,区别易混词语,帮助考生词语过关。

他把高考重点必考英语词语、语法让学生“先上口,后归纳,抓核心,辨差异,找规律,编口诀,举一反三,巧滚雪球,适当集中反复循环。

”例如,
不定式作宾补何时不带to?
下面口诀给帮助。


两听”、“五看”、“一感觉”,
使役动词有三个。

help, find之后可带可不带(to),
它们可以排在外。

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这类用法就循环一次。

第三,梦想成真
1997年安徽省教科所举行高中英语竞赛,他教的6个高二的学生通过了初赛。

他们到合肥决赛,5人获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

1998年高考他学生成绩突出,市政府给他记二等功。

12月底他被评为高级教师。

2000年他被评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市政府津贴,获得全国教科研优秀教师称号,2001年他被破格评为特级教师。

2003年他被调到北京。

要得到人家的认可,非付出很大代价不可。

2005年,在北京八角游乐园国际宾馆召开全国英语教材教法研讨会。

在会上,他宣读了他的教学论文《十六字外语教学法——适当集中,反复循环,扩大阅读,分层教学》,简单介绍了他研究多年的外语教学法,会议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轰动。

在2007年春节前北京市东城区举行的高三毕业班期末统考中,全区高三文科135分以上共12人,他教的北京五中高三(11)班学生中有5人,占全区文科高分段的42%。

其中,牛彤彤同学的英语作文被评为示范作文在全区毕业班中交流。

2010年,他调到北京二中。

随后,他应邀到几家网站、北京、江苏、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东、山西、贵州、重庆、安徽、辽宁、云南、内蒙、新疆和吉林等全国各地讲学,做报告,介绍经验,培训教师,受到热烈欢迎。

2008年12月7日他下楼梯不幸摔了一跤,脚部受伤严重,两处骨折。

校长命令他休息,他说服了校长,坚持上好每一节课。

一位名叫郭腾的同学在网上发了一篇文章——“师生情——老师,他们爱您!”至今广为流传。

最近十几年,他应邀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国培教授,分期分批培训来自全国各省市的骨干教师;多次做客中国网、搜狐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新浪网和腾讯网等知名网站教育演播室,解读全国高考英语大纲,指导复习应试,分析高考英语试题。

他真正体悟了梦想成真幸福。

特别是2013年这一届的高考,这是在郊区的北京二中分校,民办学校转制之前最后一届。

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但高考英语成绩比较理想,让他热泪盈眶。

那种幸福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他们周末寒暑假从来不补课,高考英语成绩为什么那么好?在这一年里,他研究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规律,高考考什么就复习什么。

他把必考点编成口诀、做成学案,精讲多练,把方法和尽可能多空间给学生,指导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提供发展空间。

例如,如何培养提高写作能力做好书面表达题?他用了自己经过多年实践研制的“24字写作教学法”:
注意审题,确定要点。

扩展要点,连句成篇。

全面检查,书写规范。

“书面表达”是考生丢分现象最严重的一道题。

北京满分35分,平均分:07年:11.56,08年:11.40,09年:11.81,10年:14.72,11年:14.13,12年:16.23
谁会想到他们的李澍农同学高考英语作文竟然30分?
每节课他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材料发给学生分组自学,有问题当时讨论当时解决。

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举手报告,他再解答。

例如非谓语动词用法: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有哪些?
他用这样一个虚构词“merdowphla”,其汉语谐音为“磨豆腐喽”帮助归纳记忆。

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英语单词。

m-mean(打算),manage(设法);e-expect(期盼);r-refuse(拒绝);d-dare(敢),desire(渴望), determine(决心),decide(决定),demand(要求);o-offer(企图);
w-want(想要),wish(希望);p-promise(答应),pretend(假装),plan(计划);h-hope;l-long(渴望),learn(学习);a-ask(要求),arrange(安排)。

接-ing作宾语的及物动词有哪些?
他用这样一个虚构词“madpsfmeicarfe”,其汉语谐音为“卖的不是发霉咖啡”帮助归纳记忆。

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英语单词。

m-mind(介意), a-avoid(避免), d-delay(推迟), p-practise(练习), s-stop(停
止),f-finish(完成), a-advise(建议), m-miss(错过), e-escape(逃脱),i-insist on(坚持), c-can’t help(禁不住), a-admit(承认), r-risk(冒险), f-fancy(认为,想象),e-enjoy(喜爱)。

又有谁会想到他们的刘思远同学高考英语成绩136分,黄明哲同学132分?这成绩在重点学校都是高分。

记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有位著名艺术家讲过:一场戏演下来,不要看掌声和鲜花,要看观众三天后还在议论什么。

如果他们议论的是未来,是人生,是世界,那么这场戏就算成功了。

他看,老师的一堂课也应该这样评判。

若学生离开教室时感到点燃了思想火苗,脑袋开了点窍,有那么点东西永远留在他们心中,这堂课就算成功了。

有一位作家名叫李诚博,在《海南文艺》上发表文章说,“他们大学毕业20多年了,程老师为他们编的那些顺口溜让人难以忘怀,至今记忆犹新。


一位网名“1994”的网友在微博里说,“……就像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冥思苦想时被苹果砸了一下,就像王阳明在竹子前面“格物致知”了几度春秋之后突然领悟到心乃一切之本。

2011年1月8日,在河北师范大学有幸聆听了程中一老师的报告,听完以后受益匪浅。

”荆楚网:“程老师的报告让湘鄂边区农村中学教师零距离感受名家的教学艺术,目睹名师的风采,接受到真正有效、专业的培训,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缩短成长的周期。

”山西省永济市教育网:教研室主任付晋宏在网上发表的文章说,“程中一的精彩报告是本学期以来,他市教研室的高三备考指导工作又一精彩一笔,也是各校年级组送给高三学生的一份丰腴盛宴……不时引来阵阵掌声和欢呼声,给广大师生以巨大的鼓舞,也显示出良好的文明素养。

程老师讲课更是风趣幽默,激情四射,显示出他丰厚的积累和独到的见解。

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既教书,又育人,不仅将他研究的教学成果、学习方法展现给大家,而且还将理想教育、信心教育有机融入课堂之中……”
如今,他已经在教学一线走过了42个春秋。

他的学生中有78人考取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88人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和全国知名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

在此期间,他撰写正式出版公开发行了11部专著,主编和参加编写出版著作180多部;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文章2000多篇,荣获23个国家级和市级教科研成果奖。

他所教的学生中有100多名在全国中学英语竞赛中获奖。

政府和人民给了他很多荣誉: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家级骨干教师、劳
动模范、广东好人、最美教师、英语学科带头人、教育先进工作者、模范班主任、师德标兵和活雷锋等光荣称号,享受国务院津贴,看病住院费全免。

《安徽青年报》《光明日报》《风狂英语》《现代教育报》《特级教师》等全国知名媒体网站相继以题目为《一位英语老师的追求——记全国优秀教师程中一的事迹》《每天只睡4小时的英语特级教师》《他创造了一个奇迹》《辛勤耕耘,潜心教学》《寻常人生的非常人生——解读特级教师程中一》《教师楷模》《愿将热血化春雨,精心浇灌万朵花》《感动北京》《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记特级教师程中一的成长历程》等对他进行追踪报道。

他的梦,中国梦。

他梦想成真,非常感谢他曾工作过的学校为他搭建的平台和自由创新的空间,好研究他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并获首届中国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奖。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他认为没有自由就没有创新。

教育要创新,老师要成为自由的捍卫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教书育人,不懈地努力,迟早梦想成真!
他还得感谢一个人,他的“老秘书”陈平老师。

1.几十年如一日地像保姆一样呵护着他。

2.理解,包容,无论富有还是贫穷,一心一意关爱着他。

3.支持他的事业,为他付出太多太多……
第四,奋斗不止
42年的教学生涯,他一步一步实现自己梦想“当一位好教师全家幸福”,从中体悟了做教师的乐趣,“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施教
之功贵在诱导,进学之功贵在心悟,诱悟交融,百炼成钢;要把兴趣带进课堂,把方法交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自学自育是解决成绩问题的唯一出路,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是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

在他为人师的人生经历中,他始终认为“有追求才有动力”。

认真是一切成功之本。

要不断学习,充分利用时间,多做事情;教师只有热爱教学工作,才能热爱学生,才能成为好教师,才能拥有真正的人生价值和幸福。

一名教师从新手到特级教师名师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漫长过程,需要源源不断的追求和动力,而这种动力的“燃料”正是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对学生的热爱,对真正价值与幸福的热切。

名师从“心”出发,在行走的路上,寻找着成长的方式,也寻找到“心”的归宿,名师成长的方式实质上是心智的丰富和开放。

“爱”永远都是主旋律,爱教育,爱学生,爱那平凡的三尺讲台。

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创造新教法,才能紧跟时代,才能真正做一名无愧的“教师”。

教育是雕塑人的心灵的艺术。

在雕塑的过程中,智慧是“雕塑家”必不可少的“资本”,拥有这一丰厚的资本,而且“刀工”精湛,无数的艺术品才能被成功创造,用智慧去启迪智慧,用心灵去感化心灵的教育者。

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师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应当如星辰,远望一盏灯,近看似一团火,永葆事业的激情。

总而言之,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以“三心”——爱心、热心,真心为前提,以创作和实践为根本途径,以全面发展学生和自身为最终目标,怀着自己的追求,最终得到真正的价值与幸福;满怀爱意,勤于笔耕,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智慧教育者。

他现在是邹城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执行校长,永远跟党走,继续探索,勇于创新,办好学校,服务教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成为师德表率,育人模范,教学专家。

老师们,学生说得好,“告知,他会忘记;演示,他会记住;参与,他会掌握。

”要教书育人,“授之以渔”一直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正是程校长的使命感,才给了他不竭的动力,才让他取得了让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成就。

才有了让大家羡慕的幸福人生。

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就是提升自己的仁爱、智慧、胸怀和能量。

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大爱之心,心有大爱,方能凝聚力量,做到善行;要不断探究事物发展规律,顺势而行,方能事半功倍;要胸怀天下,包容万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正能量,并把正能量用于自己的事业之中。

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灵品质,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构建自己的心灵大厦,让自己的心灵有强大的力量改变别人,改变现实,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聆听完程校长的报告后,所有的老师感动满满,有感而发,写下了自己最为深刻的感受:1、今天听了程校的讲座,深感程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对于自己而言。

刚走上工作岗位,奋斗,每时每刻都很难,很艰辛;但一日一日却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有劲。

以后的每一天都会努力奋斗,这样才不会后悔,这样每天才睡得踏实,每天才那么新鲜。

(小学语文教师巩洪静)
2、任何成就都不是来得那么轻松,背后有太多太多想不到的艰辛。

在工作中,投入了就会不知不觉成长着,无论能力有多大,能力是什么,都是努力点燃了那个能力,并将它转化为
成就。

困难是成长的机会,挫折是收获的机会,天赋只是起点,努力才最酷。

当付出还没及时获得回报时,告诉自己NOT YET,教育更是一项需要把目光放长远的事业,默默耕耘,终有收获。

(小学语文教师李修娟)
3、教育是一场灵魂的唤醒,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浇灌一颗种子,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在学校我们是老师,学生是我们的小种子,今天下午我们变成了一颗颗种子,听程校长从初为人师、逐步成熟、梦想成真、奋斗不止四个方面为我们做的讲座。

梦想是一种引领,初心是一种信念,砥砺前行是一种态度,让自己变的更努力,要为自己的选择尽职尽责,为自己的职业负责,做更好的自己。

(小学美术教师孙悦)
4、在听程校长的讲座期间不断潸然泪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程校长在42年教学生涯中,用热恋之心,准备之心,坦然之心,感激之心,对待教育教学,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听过这样一句话,一位教师能不能成为名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也不在于他读了多少本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读了多少本书。

用心二字,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所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做到多学习,多读书,多反思,多找方法,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用心对待,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努力开创我们自己教育的一片天。

(小学语文教师李欣)
5、听了程校的分享,才真正的体会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感动于程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这种热爱是一辈子的热爱,唯有热爱才会甘于辛苦,才会承受得住挫折,并在教育事业的路上,一如既往的毫无怨言的走到底。

听了程校的分享,还感动于他对党的忠诚,牢记党的使命和嘱托,不负党的信任,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日后的工作,会尽心尽力,不抱怨,不浮躁,踏踏实实的做个真正的教育者,关注学生,不断反思,
不断创新教法,不断学习,不断读书,让自己不断成长。

也愿几十年后,像程校一样,回首自己的教学生涯,感到无比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小学数学教师段少莹)
6、今天下午,我们认真聆听了程校长的报告,深受感动,不由得让人反思自己。

从程校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名师成长的路径,那就是脚踏实地,认真钻研,苦心孤诣,锤炼自己的业务能力。

从程校长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位资深知识分子的教育情怀,那种主动请缨,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让我们明白了何谓责任。

从程校长身上,我们学习了何谓与时俱进,学无止境。

两个月十几本书,很多时候是我们两年所读书的总数。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强大的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才有了那么多书籍的问世。

今天下午的学习,让我身受触动,我相信,有这样一位专家校长的引领,我们各位老师一定得到最快速的专业提升。

(小学语文教师方梦辉)
7、今天听了程校长的经历,感到非常佩服程校长本人,三尺讲台,挥洒一生的汗水,无怨无悔。

来到学校两个多月,读了16本书,一位老学者都能不忘读书学习,我们年轻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书呢?
程校长的一句话对我感触颇深:现在是一批不读书的人去做教育,一群不读书的家长去育儿。

这句话让我很震撼,也让我心里一惊。

从毕业到现在工作这段时间,我确实落下了读书记录的学习习惯,日记也已经很久没有提笔记录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