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钓鱼岛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
论文
论文名称由钓鱼岛问题引发的思考
年级 2012级
学院农学院 _
专业植物保护
学号 01123330
姓名郭若天
任课教师徐永建
完成时间 2012年10月4日
成绩
由钓鱼岛问题引发的思考
①我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的海洋争端
众所周知,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各国对存在有争议的海洋争端日益加剧,隔阂、摩擦随之剧增。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但对于"中国海洋面积有多大"这个问题,就并非人人都知道了!从权威部门获悉的中国海洋面积是299.7万平方公里,约为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我国的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他3个海区都需要按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邻国合理划分。

那么,究竟有多少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呢?有媒体报道说,中国有一半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也有报道说是100多万平方公里。

在黄海,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应划归我国管辖的有25万平方公里。

可是在海域划界问题上,韩国主张等距线为界,如果按此划分,朝、韩可以多划18万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我国与朝鲜和韩国存在着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区。

在东海,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列岛被日本非法占领;东海大陆架是我国陆地的自然延伸,因此,面积77万平方公里的海区中应归我管辖的为54万平方公里,但是日本却提出中日两国是共架国,要求按中间线划分海域。

按日本的无理要求,日本与我国有16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在南海,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原则有些含糊不清,我海洋权益受到的侵犯更加严重。

甚至目前南海形成了由美国主导的所谓的“连横”抵抗中国的状态,尤为以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最为活跃。

在各大海洋争端中,以南海现在最为瞩目。

②由钓鱼岛问题引发对中国海权权的思考
海权是海域国土主权及国家海洋权益、维护蓝色国土安全等权利的简称。

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权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纵观中国近几百年来的军事革命与国防建设,容易发现中国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与海权联系在一起。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正是从海上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当时的中国无法掌握海权,使得当时的中国差点遭遇被列强分割的命运。

然而,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才使得中国在风雨飘摇中得以安生。

然后是抗日战争,假设日本不发动太平洋战争,当时美国很有可能对日本在东北亚的势力范围实行妥协,由此带来的后果必然是中国东部被肢解成几个围绕日本的卫星“国”。

而正是由于日本当局政府悍然发动太平洋战争,才使得日本在亚洲势力败局已定,中国由此绝处逢生。

马汉首先指出了海权的六要素:
一是地理位臵:如岛国,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比大陆国家拥有更明确的向海洋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发展海权的优越条件,陆权和海权不可能同时发展。

二是地形:致力于发展海权的国家,必须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要有许多能够得到保护的深水港湾以及深入内地的大河等条件。

三是领土范围:国家发展海上力量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领土作为依托,领土的大小要与国家人口
的数量、资源及其分布状况相称。

四是人口数量:人口以从事海洋事业的人员为主,可以为海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兵员。

五是国民意愿:一个海军强国的人民一定要渴求物质利益,追求国内外有利可图的商业往来,也可概括为一个民族强烈地追求海外殖民地、追逐海外利益的民族精神。

六是政府性质:政府要具有海洋意识且对海军重视,政策上具有连续性。

成也海权,败也海权。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概括海权之于近代中国命运的重要性了。

而在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到今天的现代中国,海权又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时代又赋予海权怎样的地位呢?
今天,中国经济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再次跃入世界前列,那么,在新世纪之初,如何避免重蹈前朝覆辙,及时制定面向海洋、注重制海权的国家安全战略,保卫已取得的经济成果,这的确是值得中国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③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
海权在政治经济安全上的优势体现分别为:
一,海洋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而海洋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重要的深水良港、关键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的海峡、海湾都是一个国家啊重要的政治资本和政治身价。

海权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力量。

二,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其广阔的海面为各国进行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特别是重要的能源战略物资的运输。

如海上石油交通要道、海面以下的管网输送等都要通过海洋来实现。

因此海权的确立和争夺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

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构建是一个重要的一个环节。

好的战略制海权可以消除敌方的长期威胁和构建安全、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而且国家安全实现局势稳定也将随之实现。

这不仅可以提升其国际事务影响力,还可以为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和谐的环境。

所以说海洋作为一个国家的天然保护屏障,对国家的安全起到了有利的保障。

从一定意义上讲,海权就是国家安全。

当今世界,海权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

科学规划和安排海权发展战略的确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因此实现海权的强大,对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④如合更好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
面对争端,我国提出了"搁臵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

应当说"搁臵争议,共同开发"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善良愿望,但遗憾的是,我们等待共同开发,别人却在抢先开发,虽然签署了南海地区行为准则,但形势依然严峻。

现在大家都在争夺海底石油等能源,争议和争端是客观存在的,但由此引发武装冲突甚至战争的可能性较小。

目前通过武力解决不现实。

由此引发武装冲突甚至局部战争,都会给整个地区形势、给整个国际形势带来重大影响。

这等于是对世界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国家不负责任。

对此,一定要从整个国家的大局考虑。

一是我们需要有个安定的周边环境;二是要维护国家的主权,要很好地统一起来通盘考虑,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我认为,解决争端应该从以下几个大方面谈起:
Ⅰ遵循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

因此我国一直坚持通过平等协商,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的管辖权界限。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已与越南就北部湾划界问题进行了协商与谈判,并于2000年12月签订了正式的划界协议,这是我国与海上邻国间通过和平的方式划定的
第一条海上边界,我国还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与日、韩签订了新的渔业协定,这些都为今后我国与其他国家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Ⅱ尊重历史的原则。

目前我国被其他国家侵占的岛礁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在历史上早就属于中国,只是由于发现了丰富的资源或战略位臵日益突出而使周边国家顿生觊觎之心。

例如南沙群岛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被我国先民发现,唐贞元五年(789年)就有了“千里长沙”(西沙群岛)和“万里石塘”(南沙群岛)的记载,早在1500多年前,南海诸岛就归海南岛管辖,明朝以后归崖洲管辖,清朝又划归广东省琼州府管辖。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承认沿海国享有“历史性所有权”,我国在南中国海享有的历史性权利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Ⅲ公平合理,搁臵争议,共同开发原则。

搁臵争议也不意味着消极等待,而是要通过保持克制,避免磨擦,缓解紧张的矛盾,然后通过在一定年限内的共同开发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为未来解决争端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前,这一原则是我国提出的解决南沙问题的指导原则,是和平解决南沙争端的第一步。

以上是我的几点观点,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解决方案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公正、公平的基础上施行。

这样才能做到各国之间心服口服,不会发生异端。

在发展海洋事业,维护海洋权益、确保安全环境等方面,我国需要谨慎面对、妥善处理,积极参与,进而谋求最大的海洋安全局面和利益,从而为创建和谐的周边海洋环境,为综合国力的强盛提供保障。

Ⅳ针对钓鱼岛问题,建立高效现代的管理机制
目前,中国的涉海职能管理被分散在军队、武警、海关、国土资源、农业、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构成了国家和地方相结合的执法体系。

首先,考虑设立全面协调、管理国家海洋事务的最高机构及行政机制。

其次,重点强化海监、海事、渔政、海警等执法队伍的协调联动,建立警、军、政协作的综合维权执法体制,强化海上紧急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设,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第三,进一步充实、提升海上执法队伍在器械装备、人员素质、船只吨位、执法经验等方面的实力。

Ⅴ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国的势力范围
首先,积极开展海洋外交,推进国际海洋合作。

其次,积极推进地区海洋事务协调合作。

第三,要加大对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国际海洋法法院、国际海事等国际组织的工作。

Ⅵ尽快发展我国的海上军事力量,以维护国家海权。

制陆权与制海权是造就古今大国兴衰的重要杠杆。

二战前,作战观念已发生了两次革命。

先是陆权革命,它使人们认识到控制地面要塞是战争成败的关键:后来是海权革命。

西班牙人和英国人较早地认识到这个问题。

海洋是最廉价的运输载体。

从军事角度看,与陆上运输比,从海上集中调动等,所需时间应是最快的。

比如从“9〃11”到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美国调运兵力装备时间不到一个月。

由于海洋的天然屏障,与陆地防务相比,在广阔的海上拥有基地,可大大减少战时所用守备兵力:只要掌握了海上运输线,就可以最机动的方式集中最优势兵力在海外某一区域实施作战。

而在陆上取得每个军事胜利都得部署大量守备兵力以巩固成果,同等数量的部队,海上比陆地使用起来会更加高效。

海军可以在一国沿海自由运动并拥有广阔的打击面,而陆军则不能,陆军只有靠其数量扩大其防卫面。

海军必须是远程的,不然就不配称海军。

如果中国有了像美国那样强大的远程海军,中国公民也能像今天的美国人那样在战时唱歌、跳舞、不紧张。

这就是海军的好处。

战争不能等它起来或找到家门口以后再做准备,再鼓足勇气跟它打。

勇气不重要,最重要是将威胁及时地消除于“青萍之末”。

美国眼中的安全观念是世界的,它海外越安全,本土就越安全。

它始终都是这样,这个思想就是从19世纪末马汉那个时候开始的。

这不仅对当时的美国人,甚至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安全哲学。

近代历史表明,率先获得制海权的国家,也就在相当程度上获得了历史的主动权。

比如英国与西班牙的海上较量,美国与英国、西班牙的海上较量,胜利的一方也就成了主导历史方向的国家力量。

当然,后来又出现制空权、制太空权(外层空间)的军事技术革命,但其性质还是服务于制陆权和制海权的。

那么,作为中国,在发展海权的道路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航空母舰是实现制海权的最重要工具。

航空母舰是制空权,制海权,从某种意义上还包含一部分制陆权的作战力量三位一体的统一,航空母舰不应被理解为一支战舰,而应被理解为一个最具机动性质的国家海上作战大平台。

航空母舰可以比陆地运输更快的速度,根据战争需要,将集海陆空一体的作战力量及时推进到作战海区。

尽管我国在建国以来现代化军事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还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航空母舰,这可以说是我国海权发展的一个瓶颈,索性的是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海军发展是关键,同时陆空天的发展也应该齐头并进,如此,陆海空天互相依托,彼此照应,形成四位一体的空间作战体系,才能在海权的争夺中“不战而屈人之兵”。

中国一定要有强大的海军:“海权”实际上是国家总体国防力量的集中表现。

海军是国家海洋战略力量的核心部分,是“海权”必须依托的兵种。

未来中国的“海权”绝不应当只是海军的事,而是国家总体国防力量的集中表现。

它应该是在外层空间、空中预警和海洋工程等技术链的拉动和引导下,集陆、海、空导弹精确打击技术并被应用于海上作战的力量。

有关钓鱼岛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分析
让我们从钓鱼岛问题看南海问题。

从表面上看,南海问题是围绕国家主权及相关权益展开的法律问题。

目前,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过均对南海海域的岛屿提出全部或部分主权要求,并进行实际占领和控制活动。

依据国际法相关规定,岛屿的归属,油气资源的开发和渔业活动,都是以主权和相关权利为基础。

而主权权利事关国家尊严和民主感情,容易激起历史记忆,病史现实和历史问题纠缠在一起,加剧了纷争和矛盾。

从实质上看,南海问题的核心是资源占有和开发问题。

近代以来,南海周边国家对中国领有和管辖南海并没有任何异议。

中国公布南海断续线后,周边国家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越南曾明确赞同中国的主张。

只是在南海油气资源勘探报告公布后,一些国家才闻风而动,疯狂在中国海域内掠夺油气资源,进而变本加厉地提出主权要求。

周边国家之所以在南海问题上开口闭口提国际法,无非是为其主张提供合法性和正当性。

从根源上看,南海问题是周边国家与域外大国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结果。

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军事上,南海独特的地理位臵,必然是周边国家与域外大国争相染指的海域,不可避免地导致国际化。

在南海问题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始终都有域外大国插手,如果没有这些国家的支持,个别国家不会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目前,南海问题已形成当事国充当对华先锋,域外大国公开政策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