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起搏器植入病人护理及相关注意事项课件-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尖瓣→右心室心尖部→嵌入肌小梁内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术 经颈外静脉切开途径
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
心律失常 可发生于安置起搏器的任何时期,特 别是早期。
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 多发生于术后1周内,24 小时内尤易发生。可由于右心室过大、电极在心 腔内张力过大或突然活动牵拉及体位改变。移位 后表现为起搏失效。
术后观察
注意观察伤口情况,注意有无出血、渗血,观察 皮下囊袋有无出血,防止发生血肿。敷料渗湿、 脱落,应及时更换。
在卧床期间,帮助患者翻身,防止褥疮发生,避 免右侧卧位防止起搏器电极脱位,协助患者活动 术侧肢体,防止肩关节僵硬。同时协助患者活动 健侧肢体,防止血栓形成。
起搏器工作状况 观察心率、心律,有无导管电 极移位或起搏器感知障碍,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医生处理 。
要点
起搏器工作原理 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 起搏器植入病人护理 起搏器植入健康宣教
原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就是一 个人认为的“司令部”, 由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的 脉冲电流,通过起搏电极 传到心肌,局部心肌被兴 奋并向周围传导,最终使 整个心室与心脏兴奋收缩 从而代替心脏自起搏点维 持有效心搏。
起搏器的构成
脉冲发生器
电池
电极及导线
起搏器的分类
安置方法 ◆ 临时心脏起搏 ◆ 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 安置位置 ◆ 体内起搏器 ◆ 体外起搏器
永久心脏起搏
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为起 搏器放置在胸壁胸大肌前 皮下组织中,可有单极、 双极、三极导管,置于右 心室、右心房和左心室。
永久起搏器的安装
头静脉切开术 头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锻炼循序渐进 运动时心率不超过休息心率 5~10 次/分
病情自我监测
1、
自测脉搏,出现脉搏明显过慢,低于起 搏心率5次/min以上,及时就医。
2、
勿抚弄起搏器植入部位,自行检查有无 红肿热痛炎症或出血现象,及时就医。
3、
突然出现头晕胸闷、乏力、晕厥等症状
或出现没有植入起搏器之前的症状,及
时就医。
特殊注意事项
嘱患者进食高蛋白、粗纤维、低脂、容易消化 肢体功能障碍 过度限制肩关节活动。
起搏器综合征 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减少,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
的食物,保证充分的营养,预防便秘。 、头胀、头昏等症状。
向手术医生了解术中情况及起搏频率。
必要时留置尿管。 皮肤准备:手术部位清洁皮肤,常规备皮,备皮范围是前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注意有无炎症感染等。
远离强磁场、电场
避开高电压和强磁场,如核磁、激光、理疗、电灼设 备、变电站等. 嘱病人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 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电 器.
避免接触医院电磁干扰源:电烙术,经胸除颤,核磁 共振,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电针刺激神经仪等。
家庭电器如电话、电视、空调、吸尘器、微波炉等一 般不影响,电动剃须刀、手提电话离距起搏器15-20 cm以外。尽量不使用电吹风、电按摩器,不靠近电磁 炉。
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周围皮肤颜色,切口有无压痛、波动感。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5 d。 定期随访,术后1个月内1次,3个月内1次后每半年一次,也可一年1次。
皮肤准备:手术部位清洁皮肤,常规备皮,备皮范围是前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注意有无炎症感染等。 嘱患者进食高蛋白、粗纤维、低脂、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分的营养,预防便秘。 术侧上肢不宜过度活动,一般术后3天患侧上臂紧贴胸壁,只可做前臂活动,72小时后鼓励下床轻度活动,上臂稍外展,1周内可做上 肢及肩关节的适当活动,幅度不宜过大。 起搏器综合征 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减少,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 、头胀、头昏等症状。 肢体功能障碍 过度限制肩关节活动。
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 随身携带起搏器卡(起搏器型号、有关参数、 安装日期、品牌等。
术后护理: 起搏器综合征 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减少,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
、头胀、头昏等症状。 感染及皮肤坏死 为常见的并发症,局部感染可因埋藏囊腔积血、炎症感染或脓肿形成。
肢体功能障碍 过度限制肩关节活动。
常规护理
术前护理: 向病人、家属介绍其病变的性质、安装起搏器的
原因、目的和手术过程及术中如何配合等,解除 顾虑取得合作。 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习惯。 手术前夜给予安定辅助睡眠。精神紧张者术前半 小时给予镇静剂。 术前少量清淡饮食,必要时术前6H禁食。
常规护理
术前护理: 皮肤准备:手术部位清洁皮肤,常规备皮,备皮
起搏器知识指导
健康宣教
随访
活动指导
病情自我监测Leabharlann 特殊注意事项1、 2、 3、 4、
活动指导
1周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抬臂,扩胸或“爬 墙”,摸对侧耳垂
术后 2~4 周可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做不太 剧烈活动,散步、家务。5~12 周可做活动量稍 大活动,园艺、钓鱼
3个月内应避免起搏器一侧的上肢剧烈活动,避免 高举手臂(以肩关节外展不超过90度为宜),避 免提取重物。
雷雨天不在户外活动或逗留,防止发生触电使起搏器 发生故障。
随访
1、
年限一般是6至10年。
2、
随身携带起搏器卡(起搏器型号、有关 参数、 安装日期、品牌等。
3、
定期随访,术后1个月内1次,3个月内1
次后每半年一次,也可一年1次。年限前
1至2年,随访时间变为1至3个月。
谢谢!
术后每天换药1次。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 突然出现头晕胸闷、乏力、晕厥等症状或出现没有植入起搏器之前的症状,及时就医。
术后 2~4 周可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做不太
安装永久性起搏液器病人,周围皮肤颜色,切口有无压痛、波动感。
的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测量体温。 精神紧张者术前半小时给予镇静剂。
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周围皮肤颜色,切口有无压痛、波动感。
感染及皮肤坏死 为常见的并发症,局部感染可 因埋藏囊腔积血、炎症感染或脓肿形成。
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
起搏系统故障 起搏器线路不良、连接故障、电 池不足、电极移位等均可引起起搏失效或心律失 常。
起搏器综合征 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 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减少, 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头胀、头 昏等症状。
术后应用1Kg砂袋压迫囊袋4-6h,固定好,防止 脱落。患者制动24小时,体位限于平卧位或略 左侧卧位,卧床休息72小时。
术侧上肢不宜过度活动,一般术后3天患侧上臂 紧贴胸壁,只可做前臂活动,72小时后鼓励下 床轻度活动,上臂稍外展,1周内可做上肢及肩 关节的适当活动,幅度不宜过大。
常规护理 定期随访,术后1个月内1次,3个月内1次后每半年一次,也可一年1次。
范围是前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注意有无炎症 感染等。动作轻柔,勿损伤皮肤,保护病人隐私。 术前1天做抗菌素皮试、碘试。术前停用抗凝药。 建立静脉通路。 备好各种抢救仪器、药品,检查除颤器的性能, 备好术后的监护仪等设备。
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病人 的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常规护理
术后护理:
术后心电监护72小时,以观察心率、心律的变 化。向手术医生了解术中情况及起搏频率。
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
心律失常 可发生于安置起搏器的任何时期,特 别是早期。
电极移位及导线断裂 多发生于术后1周内,24 小时内尤易发生。可由于右心室过大、电极在心 腔内张力过大或突然活动牵拉及体位改变。移位 后表现为起搏失效。
术后观察
注意观察伤口情况,注意有无出血、渗血,观察 皮下囊袋有无出血,防止发生血肿。敷料渗湿、 脱落,应及时更换。
在卧床期间,帮助患者翻身,防止褥疮发生,避 免右侧卧位防止起搏器电极脱位,协助患者活动 术侧肢体,防止肩关节僵硬。同时协助患者活动 健侧肢体,防止血栓形成。
起搏器工作状况 观察心率、心律,有无导管电 极移位或起搏器感知障碍,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医生处理 。
要点
起搏器工作原理 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 起搏器植入病人护理 起搏器植入健康宣教
原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就是一 个人认为的“司令部”, 由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的 脉冲电流,通过起搏电极 传到心肌,局部心肌被兴 奋并向周围传导,最终使 整个心室与心脏兴奋收缩 从而代替心脏自起搏点维 持有效心搏。
起搏器的构成
脉冲发生器
电池
电极及导线
起搏器的分类
安置方法 ◆ 临时心脏起搏 ◆ 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 安置位置 ◆ 体内起搏器 ◆ 体外起搏器
永久心脏起搏
永久埋藏式心脏起搏为起 搏器放置在胸壁胸大肌前 皮下组织中,可有单极、 双极、三极导管,置于右 心室、右心房和左心室。
永久起搏器的安装
头静脉切开术 头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锻炼循序渐进 运动时心率不超过休息心率 5~10 次/分
病情自我监测
1、
自测脉搏,出现脉搏明显过慢,低于起 搏心率5次/min以上,及时就医。
2、
勿抚弄起搏器植入部位,自行检查有无 红肿热痛炎症或出血现象,及时就医。
3、
突然出现头晕胸闷、乏力、晕厥等症状
或出现没有植入起搏器之前的症状,及
时就医。
特殊注意事项
嘱患者进食高蛋白、粗纤维、低脂、容易消化 肢体功能障碍 过度限制肩关节活动。
起搏器综合征 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减少,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
的食物,保证充分的营养,预防便秘。 、头胀、头昏等症状。
向手术医生了解术中情况及起搏频率。
必要时留置尿管。 皮肤准备:手术部位清洁皮肤,常规备皮,备皮范围是前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注意有无炎症感染等。
远离强磁场、电场
避开高电压和强磁场,如核磁、激光、理疗、电灼设 备、变电站等. 嘱病人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 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电 器.
避免接触医院电磁干扰源:电烙术,经胸除颤,核磁 共振,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电针刺激神经仪等。
家庭电器如电话、电视、空调、吸尘器、微波炉等一 般不影响,电动剃须刀、手提电话离距起搏器15-20 cm以外。尽量不使用电吹风、电按摩器,不靠近电磁 炉。
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周围皮肤颜色,切口有无压痛、波动感。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5 d。 定期随访,术后1个月内1次,3个月内1次后每半年一次,也可一年1次。
皮肤准备:手术部位清洁皮肤,常规备皮,备皮范围是前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注意有无炎症感染等。 嘱患者进食高蛋白、粗纤维、低脂、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分的营养,预防便秘。 术侧上肢不宜过度活动,一般术后3天患侧上臂紧贴胸壁,只可做前臂活动,72小时后鼓励下床轻度活动,上臂稍外展,1周内可做上 肢及肩关节的适当活动,幅度不宜过大。 起搏器综合征 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减少,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 、头胀、头昏等症状。 肢体功能障碍 过度限制肩关节活动。
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 随身携带起搏器卡(起搏器型号、有关参数、 安装日期、品牌等。
术后护理: 起搏器综合征 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减少,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
、头胀、头昏等症状。 感染及皮肤坏死 为常见的并发症,局部感染可因埋藏囊腔积血、炎症感染或脓肿形成。
肢体功能障碍 过度限制肩关节活动。
常规护理
术前护理: 向病人、家属介绍其病变的性质、安装起搏器的
原因、目的和手术过程及术中如何配合等,解除 顾虑取得合作。 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习惯。 手术前夜给予安定辅助睡眠。精神紧张者术前半 小时给予镇静剂。 术前少量清淡饮食,必要时术前6H禁食。
常规护理
术前护理: 皮肤准备:手术部位清洁皮肤,常规备皮,备皮
起搏器知识指导
健康宣教
随访
活动指导
病情自我监测Leabharlann 特殊注意事项1、 2、 3、 4、
活动指导
1周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抬臂,扩胸或“爬 墙”,摸对侧耳垂
术后 2~4 周可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做不太 剧烈活动,散步、家务。5~12 周可做活动量稍 大活动,园艺、钓鱼
3个月内应避免起搏器一侧的上肢剧烈活动,避免 高举手臂(以肩关节外展不超过90度为宜),避 免提取重物。
雷雨天不在户外活动或逗留,防止发生触电使起搏器 发生故障。
随访
1、
年限一般是6至10年。
2、
随身携带起搏器卡(起搏器型号、有关 参数、 安装日期、品牌等。
3、
定期随访,术后1个月内1次,3个月内1
次后每半年一次,也可一年1次。年限前
1至2年,随访时间变为1至3个月。
谢谢!
术后每天换药1次。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 突然出现头晕胸闷、乏力、晕厥等症状或出现没有植入起搏器之前的症状,及时就医。
术后 2~4 周可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做不太
安装永久性起搏液器病人,周围皮肤颜色,切口有无压痛、波动感。
的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测量体温。 精神紧张者术前半小时给予镇静剂。
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周围皮肤颜色,切口有无压痛、波动感。
感染及皮肤坏死 为常见的并发症,局部感染可 因埋藏囊腔积血、炎症感染或脓肿形成。
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
起搏系统故障 起搏器线路不良、连接故障、电 池不足、电极移位等均可引起起搏失效或心律失 常。
起搏器综合征 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 收缩不同步,可使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搏减少, 血压降低,脉搏减弱,患者出现心慌、头胀、头 昏等症状。
术后应用1Kg砂袋压迫囊袋4-6h,固定好,防止 脱落。患者制动24小时,体位限于平卧位或略 左侧卧位,卧床休息72小时。
术侧上肢不宜过度活动,一般术后3天患侧上臂 紧贴胸壁,只可做前臂活动,72小时后鼓励下 床轻度活动,上臂稍外展,1周内可做上肢及肩 关节的适当活动,幅度不宜过大。
常规护理 定期随访,术后1个月内1次,3个月内1次后每半年一次,也可一年1次。
范围是前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注意有无炎症 感染等。动作轻柔,勿损伤皮肤,保护病人隐私。 术前1天做抗菌素皮试、碘试。术前停用抗凝药。 建立静脉通路。 备好各种抢救仪器、药品,检查除颤器的性能, 备好术后的监护仪等设备。
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病人 的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常规护理
术后护理:
术后心电监护72小时,以观察心率、心律的变 化。向手术医生了解术中情况及起搏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