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学案《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原理】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保持物体质量不变,验证物体的加速度是否与所受外力成正比;保持物体所受外力不变,验证物体的加速度是否与其质量成反比。

实验原理图如图4-1所示,实验中认为物体m 的重力的大小等于小车M 受到的拉力,即小车受到的合力。

实际上小车要受到摩擦力。

即便不考虑摩擦力,系统的加速度也应该为
M m mg a +=
,小车受到的拉力为m
M M
mg T +=。

所以实验中若认为物体m 重力的大小
等于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也是合力大小),前提是:
1. ; 2. 。

【实验器材】
小车,砝码,小桶,砂,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实验中除了上述器材外,需要的器材还有: 。

【实验内容】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 0和m 0。

2.按图4-2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并平衡摩擦力。

3.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下纸带,在纸带上写上编号。

4.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多次改变砂的质量m ,重复步骤3。

并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填入表4-3中。

5.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 ,横坐标表示作用力F ,即砂和桶的总重力(m + m 0)g ,作出a -F 图象,验证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

M 0= kg m 0= kg 表4-3
结论1:
6.保持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多次在小车上加放砝码以改变小车的总质量M ,重复步骤3,求出相应的加速度填入表4-4中,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 ,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总质量的倒数M
1,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图线,以验证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贴坐标纸
m +m 0= kg 表4-4
结论2: 【问题与讨论】
1. 砂和小桶的总质量要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为什么?
2. 如何平衡摩擦力?
3.a -F 图象与a -M
1图线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贴坐标纸
注意事项
(1)在本实验中,必须平衡摩擦力,方法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而垫起的位置要恰当.在位置确定以后,不能再更换倾角;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小桶,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
(2)改变m 和M 的大小时,每次小车开始释放时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而且先通电再放小车.
(3)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的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的两侧,个别误差较大的点应舍去.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1)该实验原理中T =mg ·1
1+
m M
,可见在每次实验中均要求M ≫m ,只有这样,才能使牵
引小车的牵引力近似等于砂及小桶的重力.
(2)在平衡摩擦力时,垫起的物体的位置要适当,长木板形成的倾角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同时每次改变M 时,不再重复平衡摩擦力.
(3)在验证a 与M 的关系时,作图时应将横轴用1
M
表示,这样才能使图象更直观.
【基础练习】
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用改变砂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 ,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 ,得出若干组F 和a 的数据。

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4-5所示的a -F 图线。

某同学根据所得的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原因是 A .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
B .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砂和小桶的质量较大
C .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低,且砂和小桶的质量较大
D .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小车质量较大
2、某同学在做“物体所受外力不变,验证物体的加速度是否与其质量成反比”的实验时,
得到表4-6中的数据:
(1)在坐标纸上用图象处理这些数据,以验证实验结论。

(2)根据作出的图象,可以求得小车受到的外力为 N
表4-6
【实战提升】
1.(2012安徽卷). 【题号:3200001455】(18分)Ⅰ.(10分)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 和M 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 M =200g , m =10g 、15g 、20g 、25g 、30g 、40g B. M =200g , m =20g 、40g 、60g 、80g 、100g 、120g C. M =400g , m =10g 、15g 、20g 、25g 、30g 、40g D. M =400g , m =20g 40g 、60g 、80g 、100g 、120g
(3)图2 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 、B 、C 、D 、E 、F 、G 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
相邻的两个
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 s =4.22 cm 、
BC
s =4.65 cm 、
CD
s =5.08
cm 、DE s =5.49 cm 、EF s =5.91 cm 、
FG
s =6.34 cm 。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效率为50 Hz,
则小车的加速度a = 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2012山东卷).【题号:3200001413】(13分)
(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

物块在重物的
牵引下开始运动,
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

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
开始,每5个点
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 m/s 2
,若用
g
a
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 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3.(2012全国理综). 【题号:3200001377】(11分)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 表示。

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_______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袋,在纸袋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没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

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

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1
a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
1
m
a
关系图线。

若加速度与小车
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1
a
与m处应成_________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

a可用s1、s3和Δt表示为a=__________。

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__________mm,s3=__________。

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__m/s2。

(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

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