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_索亚历险记》阅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教案
美文共赏:
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1~8章后,相信你还在回味那些精彩的情节吧?给大家推荐一个你最喜欢的情节,说说你的理由。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交流,学生可能认为事件精彩,可能认为语言精彩,只要有所体会就可以。
教师根据学生的感悟,相机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幽默、夸张的特点。
)
美文共赏:
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9~17章后,相信你还在回味那些精彩的情节吧?给大家推荐一个你最喜欢的情节,说说你的理由。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交流,学生可能认为事件精彩,可能认为语言精彩,只要有所体会就可以。
教师根据学生的感悟,相机引导学生注意语言幽默、夸张的特点。
)
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著名的小说家。
童年时代,马克·吐温住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小镇里,这里是各种船只穿梭聚散之地,他在此地的见闻,成为他日后作品中的题材和特色。
12岁时,父亲去世,马克·吐温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
后来他换了不少职业,先后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等工作。
渐渐地着手写一些有趣的小品,
开始写作生涯。
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
马克·吐温的第一篇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说《跳蛙》,使他成为颇有名气的幽默作家。
35岁结婚后,他专职写作,随后的20年,相继完成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不朽名著。
马克·吐温一生著述颇丰。
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毫不留情。
其创作将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和谐地统一起来。
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发表于1876年。
其中不少事情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蕴含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刻怀念,作者以其脍炙人口的幽默与讽刺以及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精细刻画,使汤姆·索亚这个可爱的“顽童”形象,一百多年来饮誉世界。
正如马克·吐温在原序中写道:“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看的书就将它束之高阁。
”因为阅读这本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
(二)学法指导:略读与精读
略读:就是粗略地快速地阅读全文,包括文题、作者、写作时间、注释说明等。
其目的是明确背景、抓住线索,了解梗概把握主旨。
略读是对文章作“面”的把握,精读则是对全文作“点”的研究。
精读时,必须做到字斟句酌,条条缕析,搜寻信息,比较推敲,以求得对文章的深刻理解。
精读时必须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结合语境、全面理解;
2、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3、搜寻隐含信息,理解深层含义
略读和精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前者从宏观上把握全文,后者则作微观分析。
客观上的把握为宏观的分析提供了大语言环境,微观分析又加深了对宏观认识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
4、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艺术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又称表现手法。
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
人类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艺术手法。
较为常见的艺术手法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对话、比喻、夸张、象征、变形、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等。
艺术手法的运用,必须服从于特定的艺术内容的表达,并与欣赏者的审美能力相适应。
艺术手法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艺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艺术创作中,各种艺术手法一般是交互运用的,而且受体裁的制约,即不同体裁对艺术手法有所侧重。
艺术手法是否运用得恰当、娴熟、和谐、巧妙,是衡量作品艺术性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艺术手法有着历史的继承性,不同民族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