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备战2021年中考语文考点一遍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内容要点”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指文章整体或某个层次、段落的主要意思。
“归纳”“概括”即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即概括大意。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加以概括,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
一、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庭有树,鹊巢其上,育二子,日呱呱自鸣。
后值狂风,树摧巢毁,二雏坠地。
一儿见之,不胜喜,怀而归,旦夕饲之,爱甚。
稍长而飞,一猫袭来,攫而去,儿亟逐之,不及,抚膺而泣,曰:“早知是,吾放汝林间,安得为猫所食?是乃吾之过也。
”
从这则小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应处在适合他的环境中(我们应该让小动物在适合它们的环境中生长);爱就该放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寓意的能力。
小鸟本来应该在林中自由飞翔,小孩子因为喜欢而养在家中,使之逐步丧失自己的生存技能,结果造成被猫抓的后果。
所以,寓意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归纳: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应处在适合他的环境中;我们应该让小动物在适合它们的环境中生长;爱就该放手。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下列属于本文中心句的一项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句的提炼。
中心句是对一段话起总结归纳作用的句子,在段落开头的中心句
起概括和总述作用;在段落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在段落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仔细
阅读这篇文章,可以看出,这段话写的是司马光勤奋读书背诵的故事,中心句是“书不可不成诵”,故选C。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
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
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
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
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
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
B项不正确,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
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楚有养由基者①,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左右皆曰“善”。
有一人过②曰:“善射,可教射也矣③。
”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④。
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⑤,少⑥时气衰力倦,弓拨矢钩⑦,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
(《战国策·西周策》)【注】①养由基:人名。
②过:经过。
③可教射也矣:可以教人射箭了。
④支左屈右:支起左臂,弯曲右
臂。
⑤而不已善息:却不因射得好趁此时休息。
已,同“以”,因。
⑥少:过了不久。
⑦弓拨矢钩:弓身
不正,箭杆弯曲。
(甲)(乙)两文都和射箭技术有关,但所揭示的道理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
又直②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③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
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故即④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⑤《北湖》之诗云。
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注】①作州:指欧阳修担任滁州知州。
②直:径直。
③即:到。
④即:根据。
⑤韩子退之:指韩愈,字退之。
请依据(甲)(乙)两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以“乐”(填写一个字)贯穿全篇;(乙)文则以“____________”(填写一个字)贯穿全篇。
遭遇贬谪的欧阳修筑亭并题名“醒心”,盛世不忘忧,显示了“____________”(填写文中四字短语)的政治家风范。
(2)两篇文章都表现了太守(欧阳公)的两种“乐”,请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
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
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
天福初,授相州刺史。
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
二年,大破契丹众于戚城,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郑州防御使,出为晋州巡检使,拜横海军节度。
契丹至汴,以其党代景。
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
周祖微时与景善,及即位,加兼侍中。
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诘之,不至大过即谕而释去,不为属吏所摇。
由是部民便之。
广顺初入朝,民周环等数百人遮道留之不获,有截景马镫者。
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岁余,迁镇凤翔。
性谦退,折节下士,每朝廷使至,虽卑位必降阶送迎,周旋尽礼。
左右或曰:王位尊崇,无自谦抑。
景曰:“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
”初封郡王,朝廷以吏部尚书张昭将命,景尤加礼重,
以万余缗遗昭。
左右或言其过厚,景曰:“我在行伍间,即闻张尚书名,今使于我,是朝廷厚我也,岂可以往例为限耶?”
选自《宋史列传十一》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王景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
他年轻时风流倜傥,善于骑射,却不从事生产的正业。
B.王景在戚城大败契丹军,累迁至横海军节度,但后来契丹攻入汴京,又被他人所取代。
C.王景虽行伍出身,但办案公正亲力亲为,王景有事有求于民,民皆能为其行方便之门。
D.朝廷让吏部尚书张昭来传达旨意,王景用万余串钱赠送给他,以表示尊重和谢意。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
汝南许劭①名知人,避地扬州,称晔有佐世之才。
扬士多轻侠狡桀。
郑宝最骁果,才力过人,一方所惮。
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晔高族名人,欲强逼晔使唱②导此谋。
晔时年二十余,心内忧之,而未有缘。
会太祖遣使诣州,有所案问。
晔往见,为论事势,要将与归,驻止数日。
宝果从数百人赍③牛酒来候使,晔令家僮将其众坐中门外,为设酒饭;与宝于内宴饮。
密勒健儿,令因行觞而斫宝。
宝性不甘酒,视候甚明,觞者不敢发。
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宝,众皆惊怖,走还营。
晔委其部曲与庐江太守刘勋。
时刘勋兵强于江、淮之间。
孙策恶之,遣使卑辞厚币。
书说勋曰:“上缭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
击之,路不便,愿因大国伐之。
上缭甚实,得之可以富国,请出兵为外援。
”勋信之,又得策珠宝、葛越,喜悦。
外内尽贺,而晔独否。
勋问其故,对曰:“上缭虽小,城坚池深,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
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
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
若军必出,祸今至矣。
”勋不从兴兵伐上缭策果袭其后。
勋穷,遂奔太祖。
(选自《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注】①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
②唱:通“倡”。
③赍(jī):携带。
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刘晔的两件事,并据此说说刘晔是个怎样的人。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B.“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诗歌意蕴,以春景喻冬景非常巧妙。
D.“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情感更饱满,表现出了诗人对大雪的喜爱。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1.【2020年中考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
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
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C.文中的对话描写很精彩,人物语言极具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战前准备和战后论述,略写战争过程,材料剪裁得当。
2.【2020年中考眉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①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②,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
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建兴
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③治事。
顷之,又领益州牧。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九年,亮复出祁山,粮尽
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相持百余日。
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
及卒,如其所言。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④,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①屈致:(让他)屈意前来。
②病笃:病重。
③开府:设立臣相府。
④仪轨:礼仪法规。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临危受命,不负重托。
先帝病危之时,托孤于他;他尽心辅佐后主,事必躬亲。
B.诸葛亮忠君爱国,不忘己志。
他多次带兵北伐,以图大志,后病卒军中,大业未成。
C.诸葛亮严于律己,为官清廉。
他上表请求身后不优抚家人,及卒,后主成全了其遗愿。
D.诸葛亮治国有方,受人爱戴。
他安抚百姓,提倡读书,为政十分苛刻,赏罚分明。
3.【2020年中考黄石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颍川太守髡①陈仲躬。
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
”“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
”客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
”客曰:“足下但因伛②为恭,而不能答。
”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
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
”客惭而退。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⑤,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髡,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
②伛,驼背。
③绥,安抚。
④恣,听任。
⑤周旋动静,指处置世事的举动措施。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陈元方称颖川太守为高明之君,自己父亲为忠臣孝子,只是出于恭敬。
B.陈元方列举古代高明之君放逐忠臣孝子的事例来反驳客人,客人惭愧地离开了。
C.陈元方说自己的父亲效法袁公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时间久了更加受人敬重。
D.陈元方认为周公、孔子处在同一时代,相隔万里,处事的举措也是不一样的。
4.【2019年中考山东烟台卷】文言文阅读。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待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①房玄齡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貴,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
”太宗曰:“公意推过于主,朕则归咎于
臣。
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藉祖父资荫遂处大官,德义不修,奢纵是好。
主既幼弱,臣又不才,颠而不
扶,岂能无乱?隋炀帝录宇文述②在藩之功,擢③化及于高位,不思报效,翻行弑逆。
此非臣下之过欤?朕发此言,欲公等戒勖④子弟,使无愆过⑤,家国之庆也。
”太宗又曰:“化及与玄感即隋大臣受恩深者子孙,皆反,其故何也?”岑文本对日:“君子乃能怀德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
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
小人。
”太宗曰:“然。
”
【注】①司空:古官职名。
②宇文述:与后文的“化及”“玄感”“岑文本”都是人名。
③擢:提拔。
④戒勖:劝诫勉励。
⑤愆过:罪过;过失。
(1)对于“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这种现象,房玄龄的观点让我们想起孟子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读全文,可归纳出太宗与侍臣对话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9年中考浙江台州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一)
王荆公①再罢政,以使相②判金陵。
筑第于南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
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③也。
所居之地,四无人家。
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
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
有劝筑垣墙,辄不答。
元丰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
既而
荆公疾愈,税城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
(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注】①王荆公:指王安石。
②使相:官职名。
③肩舆:轿子。
(二)
荆公退居金陵,蒋山学佛者俗姓吴,日供洒扫,山下田家子也。
一日风堕挂壁旧乌巾,吴举之复置于壁。
公适见之,谓曰:“乞①汝归遗父。
”数日,公问幞头②安在,吴曰:“父村老,无用,货于市中,尝
卖得钱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赐也。
”公叹息之。
因呼一仆同吴以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
果以弊恶③回犹存,乃赎以归。
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
乃复遗吴。
(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注】①乞:给。
②幞(fú)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
③弊恶:破旧。
两文都写罢政后的王荆公,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闯关检测
1.甲文:熟能生巧。
乙文:劳逸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甲文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寓意是所有技能都能透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乙文,“而不已善息,少时气
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但是却不善于休息,等一会疲倦了,一箭射不中,就会前功
尽弃。
故道理可概括为“劳逸结合”。
2.(1)醒洒然而醒
(2)山水之乐与民同乐
【解析】(1)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如乙文贯穿全篇的一个字可提取“醒”作为答案。
显示政治家风范的短语可提取文中“洒然
而醒”作为答案。
(2)文言文要点的概括。
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如欧阳公的两种“乐”,可归纳为一个是山水之乐,一个是与民同乐。
3.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C项,“王景有事有求于民,民皆能为其行方便之门”错误。
文章第三段中的“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诘之,不至大过即谕而释去,不为属吏所摇。
由是部民便之”的意思是“王景从行伍起家,平时也没什么智谋,然而面对政务并不刻薄,民众有案子,一定当面审问,没有到犯大错误的地步,就教育一下然后释放了他们,不被下面的官吏动摇,因此当地民众都认为他带来了方便”。
“便之”是意动用法,民众认为王景带来了方便。
4.(1)设计杀郑宝。
(2)怕被孙策偷袭,阻止刘勋攻上缭。
刘晔:有勇有谋(胆识过人,有佐世之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概括内容,要先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分清文章层次,然后抓住关键语句概括,要抓主要事件。
本文分为两段,也是两个层次,分别交代了刘晔所做的两件事。
第一段,抓住关键句子“密勒健儿,令因行觞而斫宝”“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宝”,可知刘晔在设计之后而“觞者不敢发”的情况下亲自斩杀了郑宝。
第二段,抓住关键句子“晔独否”“策乘虚而袭我”,可知刘晔因怕孙策“乘虚而袭”,因此反对刘勋攻上缭。
用“人+事”的形式加以概括
即可,语言要简练,概括要全面。
分析人物形象,根据题意,要求根据这两件事作答。
第一件,刘晔设计杀郑宝,可是行酒的人不敢发出信号,于是亲自斩杀了郑宝,可以看出他智勇双全,且胆识过人;第二件,孙策劝说刘勋攻上缭,“外内尽贺,而晔独否”,指出“策乘虚而袭我”,可以看出他谋略过人。
还可根据事件中对人物的描写和其他人的对比衬托(如“觞者不敢发”“外内尽贺,而晔独否”)分析,且要注意文中对人物直接或间接的评价,如许劭“称晔有佐世之才”。
5.B
【解析】“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撒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6.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围绕“报恩、忠诚、尽责”来分析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贤臣即可。
中考链接
1.A
【解析】A.“人格卑鄙”表述有误,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体现出他见识浅陋,目光短浅。
故选A。
2.D
【解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D.有两处错误:①“提倡读书”在原文中没有体现,属无中生有;
②结合最后一段“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分析,“为政十分苛刻”与文意不符;故选D。
3.B
【解析】A.“只是出于恭敬”错误,由下文的举例可知,元方是出于真实的看法;C.“说自己的父亲效法袁公实行无为而治的策略”错误,根据“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可知,是谁也没有效仿谁;D.“处在同一时代,相隔万里,处事的举措也是不一样的”错误,根据“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可知,是处于不同时代,根据“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可知,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故选B。
4.(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想告诉臣子,应该尽心辅佐自己的君主,应该好好培养自己儿孙们的君子之品。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在文章中房玄齡认为“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