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基础知识概念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②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③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④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⑤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3、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都叫杠杆的平衡。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高处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消除杠杆重力对实验的影响;(2)在杠杆一边挂上钩码,在另一边挂上钩码(或者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3)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防止结论的偶然性。
4、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作:F1L1=F2L2或F1/F2=L2/L1。
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5、杠杆的分类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例如:起子、扳手、撬棍、铡刀等。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
例如:镊子、钓鱼杆、赛艇的船浆等。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
例如:天平。
6、注意:(1)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较大);(2)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3)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4)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7、力臂的画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记.)
①首先确定支点O;②画动力及阻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则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④用大括号表示力臂的范围,并在旁边标上字母。
8、最小动力的画法:①找出杠杆上离支点最远的点(动力作用点);②将支点与动力作用点连线(最大力臂);③根据顺逆原则确定动力方向,过动力作用点作力与力臂垂直。
9、杠杆动态平衡中动力大小的判断:①竖直拉力大小不变;②水平拉力逐渐变大;③垂直拉力,杠杆水平前变大,杠杆水平后变小。
10、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特点:不能省力(F=G),也不能省距离(S=h),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如图甲所示)。
11、动滑轮:轴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特点:能省一半力(F=G/2),但要费距离(S=2h),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相当于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如图乙所示)。
甲乙
12、滑轮组的特点: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若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则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
①F=(G物+G动)/n,其中G物表示物体重,G动表示动滑轮重;若也忽略动滑轮重可得:F=G物/n;
②S绳=nh物,其中S绳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表示物体升高的高度,n为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
③v绳=nv物,其中v绳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物表示物体上升的速度,n为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
13、滑轮组绳子的绕法:两钩用一,偶从定始,奇从动始,动定交替。
(若n为偶数,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定滑轮上;若n为奇数,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动滑轮上.)
14、斜面是一种费距离但能省力的简单机械(如盘山公路、斜坡等);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15、轮轴是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的轴转动的简单机械,使用轮轴可以省力或省距离.(如方向盘、扳手、皮卷尺等)
16、如果对物体作用了力,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
机械功简称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17、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
②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
③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18、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计算公式:W=FS,功的单位:焦耳(J),1J=1N·1m。
做功的多少,由W=Fs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19、功的原理:使用理想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20、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P),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式:P=W/t,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用符号W表示,1W=1J/s,意义:1s内完成了1J的功。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毫瓦(mW)等,1kW=1000W,1W=1000mW,中学生正常功率约100W。
推导公式:P=FV。
21、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则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一样,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做功快;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说:功率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
22、有用功是对人们有用的功;额外功是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是动力所做的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W有+W额外=W总。
(通常W总=FS)。
23、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用字母η表示。
机械效率的公式是:η=W有用/W总×100%。
机械效率的值越大,表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做功的效率越高。
24、因为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不可能为零,额外功的总是存在,有用功小于总功,所以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1。
25、注意机械效率跟功率的区别:机械效率和功率是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机械性能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功率大的机器不一定效率高。
2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机械内部摩擦有关;与物体上升高度、
上升速度、绕绳方式无关。
27、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大物体重力;减小动滑轮重力;减小摩擦。
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28、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①用滑轮组竖直提升物体(最后一个公式需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条件下使用):
②用滑轮组水平移动物体:③斜面的机械效率的计算: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1、能量(简称能):一个物体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能和功的联系:(1)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而做功总是伴随着物体能量的变化. (2)能量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4、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5、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6、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7、在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中,若考虑摩擦等阻力时,机械能会不断的减少;若不考虑摩擦等阻力时,机械能总量保存不变。
8、人造卫星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将变大,动能变小,速度变小。
9、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
10、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内能是属于物体内部的能,而机械能则是整个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具有的动能和势能。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研究对象的不同。
内能的研究对象是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机械能的研究对象往往是宏观世界的整个物体。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但不是所有物体都具有机械能。
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11、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就越大。
内能还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同一物体的温度改变,内能一定改变;但同一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不变(如冰吸热熔化成水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同理:物体的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改变。
12、热传递: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时,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至温度相同。
发生条件:物体间有温度差。
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之一。
13、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热量(Q),计算公式:Q=cm△t(Q是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c是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kg;Δt指变化的温度。
)
1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因此我们在讲热量时只能讲“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含有”“具有”“热量多”“热量少”,所以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15、热量与内能的关系:(1)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2)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减小,不一定放出热量,内能的改变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16、热量与温度的关系:(1)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并不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并不一定降低。
(如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
)(2)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物体温度降低,不一定放出热量,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
17、水的比热容最大,为4.2×103J/(kg.℃);意义是:1kg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4.2×103J。
应用:a.改变环境温度;b.用水作冷却剂。
C.用水用取暖剂。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无关。
18、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热传递和做功,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①热传递:实质是能量的转移;②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做功并不一定改变物体的内能。
19、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20、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吸进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缩冲程、做功冲程(火花塞点火)、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2次,曲轴转动2圈,对外做功1次。
22、在热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跟燃料完全燃烧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计算公式:η=W/Q放,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
24、热值(q):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J/kg。
干木材的热值是1.2×107J/Kg,其物理意义:1kg干木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2×107J。
热值是燃料的特性,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程度无关。
24、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mq;(Q放是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J/kg。
)
第十三章《电路初探》
1、简单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
电源是持续供电的装置;导线是用来传输电能的装置。
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
用电器是利用电能工作的装置。
2、电源供电时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最常用的直流电源是电池,电池供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直流电源电池有正负两极,分别用“+”“-”表示,当直流电源供电时,电流由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如电灯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电动机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热水壶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4、电路:用导线将电源、开关和用电器等电路元件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电流路径。
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短路、断路。
通路:开关闭合时处处连通的电路;断路:开关断开或某处断开的电路;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5、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①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②用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要将导线的两端接在电路元件的接线柱上,并旋紧螺帽,以保证接触良好;③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以免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
6、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7、蓄电池在充电时属于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蓄电池对外供电时属于电源,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8、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作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①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②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开关的作用与位置无关;③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
9、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作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的特点:①至少有两条电流路径;
②开关的作用与位置有关,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③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10、节日小彩灯是串联,取下一个小彩灯,其他小彩灯也不亮;但一个小彩灯损坏,其他小彩灯还亮,这是因为小彩灯内有与灯丝并联的金属丝。
11、马路两旁的路灯是并联的,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这是因为开关串联在干路上。
12、照明电路中的白炽灯和开关是串联的;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
13、如图所示,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
14、如图所示,楼道中的电灯是由楼下开关S l和楼下开关S2共同控制的,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
(或者卧室里的同一个照明灯由进门处开关S l和床头处开关S2共同控制的,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
15、电流(I)是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国际单位:安培(安)符号A,其他单位:毫安(mA)、
微安(μA),换算关系:1A= 1000mA,1mA=1000μA。
16、电流的方向从直流电源的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②通路。
17、电流大小用电流表测量,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调零、串联、正进负出、量程):
①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果不在要将指针调至零位;
②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
③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电流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
④在测量无法初步估计的电流时,应用大量程对电路中电流进行试触,选择合适的量程,如果电流小于0.6A应选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准确;
⑤绝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会因电流过大,导致电流表被损坏。
18、电流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先确定量程和分度值,再读数。
所选用的接线柱量程分度值
“-”和“0.6”接线柱0—0.6A 0.02A
“-”和“3”接线柱0—3A 0.1A
19、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20、用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21、分析步骤:先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再确定电流表与谁串联,最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推断出各个电路元件中电流的大小。
2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用字母U来表示,其国际单位:伏特(伏),符号V,其他单位:千伏(kV)、毫伏(mV),换算关系:1kV=1000V,1V=1000mV。
23、电压的大小用电压表测量。
电压表的使用:(调零、并联、正进负出、量程):
①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如果不在要将指针调至零位;
②电压表必须并联在电路中;
③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电压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
④在测量无法初步估计的电压时,应用大量程对电路中电压进行试触,选择合适的量程,如果电压小于3V应选用小量程,这样读数更为准确;
⑤电压表相当于断路,因此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24、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先确定量程和分度值,再读数。
所选用的接线柱量程分度值
“-”和“3”接线柱0—3V 0.1V
“-”和“15”接线柱0—15V 0.5V
25、常见的电压: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V;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V;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V;
④安全电压是不大于36V。
26、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
27、用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28、分析步骤:先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再确定电压表与谁并联,最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推断出各个电路元件中电压的大小。
29、如图所示,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
改接到C 连接点上,测量L2两端电压。
这样她不能测出L2两端电
压,因为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0、电压表测量对象的判断:①画出电压连在电路上的两个连接点;
②去掉电压表,顺着电流走一趟,这两个连接点内电流流过哪个电
路元件,电压表测量的就是该电路元件的电压。
31、电路故障分析:①两灯串联,一灯不亮,不亮短路;两灯不亮,存在断路。
两灯并联,一灯不亮,不亮断路;两灯不亮,干路断路。
②电流表无示数,存在断路;电流表有示数,存在短路。
③电压表无示数,内短外断;电压表有示数,内断外短。
32、电路故障典型例题分析:
(1)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灯L1、L2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较大,则故障原因可能是L2断路。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灯L1和L2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灯L1断路。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1、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有: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
2、一切导体对电流都具有阻碍作用,这种性质叫电阻。
电阻通常用R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导体电阻的单位是欧姆,它的符号是Ω,还有较大的单位如千欧(kΩ)、兆欧(MΩ)。
它们的换算:1kΩ=1000Ω,1MΩ=1000KΩ=106Ω。
3、如图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1)通过灯泡亮度或电流表示数大小反映导体电阻大小(转换法);
(2)结论: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导体的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导体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3)该电路中灯泡的作用有:
①保护电路;②粗略反映导体电阻大小.
4、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
电阻的大小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大多数导体的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
5、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大地、人体、铅笔芯(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塑料、橡胶、陶瓷、油。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做半导体,如硅。
(二极管、三极管、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某些
材料在超低温的情况下电阻突然减小为零,这种性质称为超导,具有超导性的物体称为超导体。
6、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变小,这说明了钨丝的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
;如图乙所示,将玻璃珠加热到红织状态时,发现灯会亮起来,这说明了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7、变阻器的种类有: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
8、滑动变阻器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9、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10Ω 2A”的字样,其中“10Ω”表示最大阻值为10Ω;“2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10、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应采用“一上一下”的原则选择接线柱,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要将滑片P放在最大阻值的位置。
11、实验时,闭合开关,若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的亮度都不发生变化,而且一直很暗,这可能是将滑动变阻器下方两接线柱接入电路;若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一直很亮,这可能是将滑动变阻器上方两接线柱接入电路;若缓慢移动滑片P时,看到灯忽然亮又忽然不亮,这可能是滑片与线圈接触不良.
12、影响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因素是电压、电阻。
13、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
(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2)在接通电路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阻值位置.
(3)如图所示为实验电路图: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a)应该控制电阻一定,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c)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d)画出I-U图线(如图所示)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a)应该控制电压一定,改变导体的电阻.
(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调节方法:换大调大)
(c)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d)画出I-R图线(如图所示)
14、欧姆定律的内容: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它可用公式I=U/R表示。
15、运用欧姆定律解题时的注意点:(1)同一性和同时性;(2)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3)牢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是无关的.
16、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R=U/I,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
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4)测量三组数据的目的: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不能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
这是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7、电路故障归纳:如图所示,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后
(1)若发现无论怎样调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
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是小灯泡断路。
(2)若发现无论怎样调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
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是小灯泡短路。
(3)若发现无论怎样调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一直很亮,电压表
和电流表示数较大且不发生变化,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是滑动变
阻器短路(或连接的是滑动变阻器上方两接线柱)。
(4)若发现无论怎样调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无示数,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或电流表或开关)断路。
18、串联电路的特点(电阻R1、R2串联):
①电流:电流处处相等(I=I1=I2 、I1:I2=1:1)
②电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U1+U2)
③电阻: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R=R1+R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④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U1:U2=R1:R2);
19、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R1、R2并联):
①电流: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②电压:总电压与各各支路电压相等(U=U1=U2、U1:U2=1:1)
③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并联,则有R总=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