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件第10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函数理论最早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他确 定了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把收入作为 影响消费支出最重要的因素,这是一大贡献。
(3)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收 入所引起的消费的增量。 dc MPC(或者) = ⊿c 或 = dy ⊿y 注意几点: 一般地说 0 < MPC < 1。 几何意义:它表示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的大 小。
非线性储蓄曲线
s =s(y)
B 0 y
B点以左有负储蓄;B点以右有正储蓄; B点收支平衡;
s
线性储蓄函数
s=y-c =y-(+y) =- + (1-)y
0
s =- + (1-) y
y
-
储蓄函数的特点:
存在负储蓄; APS和MPS递增,这是由APC和MPC递减规律决定 的。 MPS > APS,一般地说0 < MPS <1 储蓄与收入的关系:s=0时,APS=0;s>0时, APS>0;s<0时,APS<0;
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降低,即使 边际消费倾向不变也是如此。(随着可 支配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逐渐下 降。)
6、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的缺点与“消 费函数之谜”
缺点:
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最大的缺点是以心理 分析为基础,是一种很大程度的主观推测,从 而缺乏坚实的基础。后来经济发展实践证明,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不存在的,平均消费 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上是相等的,以致产 生了使许多经济学不断探索的“消费函数之 谜”。
收入-支出模型
根据均衡收入的定义,以及假设条件2,则均 衡收入为与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或与社会 总支出相等的产出。即y=AE 以两部门为例。
社会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决定于社会总支出。
y=AE,AE=c+i
y —— 产出或国民收入 c+i——计划消费与计划投资
AE
y=AE
100
。 45
0 100 y
第十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第二节 消费理论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四节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五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何谓“简单”?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 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仅包 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
三、几个假设条件
潜在国民收入水平是不变的,即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水平上既定。 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增 加而增加,也就是说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 价格水平是既定的。
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 的供给量。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 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上面的两个假定,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时将给予放弃,因为那时将 用总供给方面来补充总需求理论,从供求两方面讨论国民收入的决定。
mpc递减apc也递减运用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判断apc始终大于mpc为什么线性消费函数曲线在不考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用的条件下即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则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cyd00其中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autonomousconsumption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不变的边际消费倾向yd引致消费inducedconsumption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
几何意义?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总收入中所 占比率。
s APS = y
平均消费倾向可正可负,一般来说,在收入偏 低时,平均储蓄倾向可以为负值;随着收入增 加,平均储蓄倾向递增,其数值转变为正值, 但总小于1。
s
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增加的储蓄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即收入增加1 单位所引起的储蓄的增量。 ds ⊿s 或 = dy MPS= ⊿y
MPS一般为正值(不可能为负,依定义。),但小于1,即0 < MPS < 1,不过随着收入的增加,MPS呈现递增趋势。
i, s
s
i0 UI<0 0
E
UI>0
i
y0
y
以上两种方法,其实是从同一种关系中 引申出来的,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求 得的均衡收入均一样。
第二节 消费理论
一、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1、消费函数 (1)影响消费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各个家户消费的因素很多, 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 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 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 惯等等。
5、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小结
消费支出是收入的稳定函数。 凯恩斯指出:在通常情况下,总需求函 数中的消费部分,确以总所得(以工资 单位计算)为其主要变数。
凯恩斯所说的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可支 配收入。 所谓“现期”是指本期收入,不考虑过去和 未来的收入; 这种对收入的限定,是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与其它消费理论的重要区别。 所谓“绝对”是指收入的绝对水平,不考虑 收入的相对水平; 所谓“实际”是指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 不考虑货币计算的名义收入。
y=c+s
c=c(y) s=s(y)
。 45
0
-
y
4、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总消费函数
总消费函数(Aggregate Consumption Function): 社会总消费支出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社会总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相 加。还要考虑一系列限制条件:
(1)国民收入的分配; (2)政府税收政策;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
。 45
0
y
B点左方,表示消费大于收入;B点右方,表示消 费小于收入。 MPC递减: 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这条曲线和45。曲线的 距离越来越大,表示消费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 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APC也递减 APC始终大于MPC(为什么?) 运用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判断
长期消费函数与短期消费函数
库兹涅茨(Kuznets )发现,从长期看, 消费函数具有c= y的形态,其中是长 期消费倾向,有了这一函数后,就把凯 恩斯消费函数称为短期消费函数。
长期消费函数的特点: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消费与收入之间有固定比率,即平均消 费倾向是常数,而并非随收入增加而降 低。 边际消费倾向始终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消费支出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消费支 出增加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即0 < MPC < 1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一种规律,随着收 入的提高,消费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多。 这就是凯恩斯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规律。凯恩斯认为,这一规律之所以起 作用,是基于人类的基本心理法则。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这是因 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推导出来的。 MPC↓ → 总消费曲线越来越平缓 → APC↓ → MPC<APC
古典学派的理论认为,利率上升会增加 储蓄、抑制消费,因而消费与利率有关,
但凯恩斯认为,这些因素中起决定意义 的是家户收入。
(2)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消费与收 入之间的关系可用函数形式c=c(y)来表示, 这一函数即称为消费函数,它表示,随着收入 的增加,消费也随着增加。它也称为消费倾向。
c
线性消费函数
c= + y
。 45
0
y
当消费与收入之间呈线性关系时,消费 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消 费曲线上每一点斜率均相等,并且大于0 而小于1
从图中可知,APC > MPC,但随着收入 的增加,APC逐渐趋近于MPC
2、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储蓄随着收入 增加而以增加的比率递增,储蓄与收入之间的这 种依存关系,就是储蓄函数。以s表示储蓄,以y 表示收入,则s=s(y)
二、潜在国民收入与均衡国民收入
潜在国民收入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充分就 业可以理解为各种资源被充分的、可持续利用时的一 种状态,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是完全就业。) 均衡国民收入( Equilibrium Output )是指总需 求和总供给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也叫均衡收入或 均衡产出。 注意:均衡国民收入可能大于、等于和小于潜在国民 收入。
c = + y 短期,APC递减
0 y
二、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的相对 收入假说(Relative Income ypothesis)
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由于储蓄被定义为收入和消费之差。
(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收入。 s = y-c(y)=s(y) ∴ c(y)+s(y)=y 若c(y)为线性消费函数,则 ∵ c = + y s = - + (1-) y ∴c + s = + y- +y-y = y
利息率水平既定,即不考虑利率变动对国民收 入水平的影响。
投资水平既定,即在总需求中只考虑消费对国 民收入的影响。投资是自主的(自发的),不 随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变动。 不考虑汇率对进口的影响。
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从而企业储蓄等 于零,于是全部私人部门的储蓄就可以等于个 人储蓄。
四、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
短期消费函数的特点:
存在自发性消费 MPC递减,且MPC一般大于0,小于1 APC递减,当c>y时,APC>1,当c<y时,0 < APC <1(不可能为0,也不可能为负);c=y时, APC=1; APC>MPC,因为即使收入为0,也会有基本的消 费。
c
c= y 长期,APC固定
线性消费函数曲线
在不考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用的条件下 (即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则消费函数可用 下列方程表示: c= + yd (>0, >0)
其中: —— 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 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 不变的边际消费倾向, yd —— 引致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 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现递 减的趋势。
(5)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
它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c APC= y
注意几点:
• • •
APC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收入 APC的几何意义; 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
“消费函数之谜”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得到了一些短期经验消 费函数的验证。但库兹涅茨(Kuznets )研究 了1869-1938长达70的美国消费资料,计算结 果表明,从长期看,随着收入的提高,平均消 费倾向相当稳定。 上述结论同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假说不一致, 这就是“消费函数之谜”。经济学家们正是在 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中提出了各种消费函数 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6)消费曲线:表示消费与收入关系的一条曲线
一般消费函数曲线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逐渐增加,因而消费曲 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同时由于边际 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增加的进度越来越慢。因而消费曲线随着 收入的增加,越来越趋于平缓。
c
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B
c=c(y)
AE y–AE=UI(非计划存货) UI>0
y=AE
100
UI<0
E
AE
。 45
0 100 y
UI(Unintended Investment):非意愿存 货投资。
如果UI大于零,企业则要削减生产。反 之,企业会扩大生产。来自储蓄-投资恒等式
AE(总支出) = y(总收入)
AE=c(计划消费)+i (计划投资) y =c(计划消费)+s(计划储蓄) i = s 计划投资 = 计划储蓄 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2)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则 APC>MPC;但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则APS<MPS (3)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 恒等于1。
∵y=c+s ∴APC+APS=1 ∵⊿y=⊿c+⊿s ∴MPC+MPS=1
c,s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y=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