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封闭负压引流中的应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在封闭负压引流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32例接受负压引流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16例。
常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
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出现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负压引流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
结论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VSD负压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标签:护理干预;封闭负压引流;临床效果
封闭负压引流( VSD)指的是采用一种内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盐泡沫辅料来对m现缺损的皮肤软组织创面进行覆盖和填充的再生生物半透膜对其进行封闭处理,使之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将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以随意控制的负压状态来对创面愈合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的全新治疗方法[1]。
本次研究中选取32例接受负压引流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对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其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抽样患者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就诊的32例接受负压引流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
常规组中男11例,女5例;年齡19~58岁,平均31.1岁;干预组中男9例,女7例;年龄2l~57岁,平均31.4岁。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阿实施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①体位:将患者的患肢抬高30cm左右,以高于心脏为原则,对患肢静脉和淋巴回流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以使水肿程度减轻。
②心理:该类患者大多数为意外受伤,难免会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护理人员应该适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宣教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使患者对治疗和康复训练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使恐惧感消除,使治疗的信心增强,保证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2]。
③负压:手术治疗结束患者返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该立即将床头的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接通,将压力调节到- 125~450mmHg,负压值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创面的愈合造成不利影响。
引流管应在床旁进行妥善固定,对中心负压源是否存在异常,各接头处、半透膜粘帖处是否发生漏气,引流管内液体柱是否正常流动进行仔细检查,在没有引流液的情况下看不到液体流出时可以通过负压值对负压泵的实际运转情况、引流管的管型、VSD敷料密封的严密程度进行判断。
嘱咐患者及其家属翻身时不能对引流管进行牵扯、压迫、折叠。
避免对VSD敷料进行按压,否则,吸附的液体会被挤压到患者伤口周围皮肤上,导致半透膜粘贴牢固性下降[3]。
④创面:不需每天对VSD敷料进行更换,1次封闭后可以保持7d左右,创面出现异物时,在加强抗感染治疗的同时,
可以采用500ml的生理盐水对局部的创面进行冲洗,冲洗的过程中也应该持续保持有效负压状态,防止引流管发生扭曲或脱落,防止出现逆行感染症状。
⑤饮食:在治疗进行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食欲不振,加之创伤后负压吸引每天吸走大量的蛋白质,为有效防止机体出现负氮平衡现象,应鼓励患者尽可能多地进食一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
保证少食多餐,并尽量多喝水,防止发生便秘。
忌烟酒、忌辛辣等一些具有刺激性的食物[4]。
⑥恢复:根据患者发生损伤的实际部位、具体程度、治疗方式对恢复期锻炼的幅度及次数进行针对性调整,做到既对VSD引流不造成影响,也不会耽误肢体早期功能锻炼,配合体疗和理疗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通常情况下在患者伤后20d创面愈合后,指导其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保证循序渐进。
要以既不对负压吸引效果造成影响,又不耽误患者肢体功能正常恢复为原则[5]。
对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情况、负压引流治疗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进行对比。
1.3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O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x±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 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治疗成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中治疗成功人数分别为11例和15例,治疗成功率分别为68.8%和9
3.8%。
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常规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干预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l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
两纽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负压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负压引流时间分别为(9.14±1.37)d和(6.93±1.68)d,两组负压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6.26±2.17)d和(11.62±1.94)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体会
VSD负压引流治疗技术是全方位高效的一种引流方法,该项治疗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使位于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的清除更加及时,引流区内创面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一个相对清洁的环境,防止感染症状进一步扩散,使毒素的吸收明显减少;持续性的负压状恋对局部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程度的减轻和消退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增加创面血液供应,对肉芽组织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为伤口愈合提供必要条件和环境,使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降低[6]。
参考文献:
[1]王顺富,王学文,蔡成,等.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4):421~422.
[2]代庆春,张敏,姚元章,等,真空封闭引流在刨伤修复中应用的现状和展望[J].创伤外科杂志,2007,19(14):371~372.
[3]杨平林,贺西京,李浩鹏,等.清创术后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吸引引流治疗顽固性软组织及骨与关节感染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伤,2010,23(13):221~222.
[4]梅海龙,王志烈,王军海,等,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坏死并感染创面中的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0,17(16):215~216.
[5]邓波,何义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植皮术中应用的护理观察[J].护理研究,2009,18(11):2021~2022.
[6]喻爱喜,余国荣,邓凯,等.封闭负压吸引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严重感染性骨外露[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0,29 (13):219~220.编辑/许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