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上期末检测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HCl
B .CO 2
C .蔗糖
D .Fe
2、下列有关物质颜色,正确的组合是( )
①FeSO 4•7H 2O 棕黄色 ②Fe 2O 3 红棕色 ③Fe(OH )2 白色
④Fe 3O 4 黑色 ⑤CuSO 4•5H 2O 白色 ⑥HCl 无色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⑥
3、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B .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 .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有利于降低空气中的PM 2.5含量
D .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的拦阻索是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
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CaCO 3
B .稀硫酸
C .液氨
D .NO 2
5、下列物质中,不可能与氯气发生反应的是( )
A .氢气
B .单质硅
C .白磷
D .空气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久置在空气中的NaOH 溶液,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B .50 mL 12 mol·L -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 2反应,生成Cl 2的量小于0.15 mol
C .在常温下,浓H 2SO 4不与Cu 反应,是因为铜被钝化
D .用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7、向Fe 2(SO 4)3、CuCl 2混和溶液中投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经过滤、干燥、称重,若所得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c(SO 42-)与c(Cl -)之比为
A .3︰14
B .1︰7
C .2︰7
D .3︰2
8、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中体积最大的是( )
A .244.8LH O
B .2323.0110CO ⨯↑
C .40.6molCH
D .26 g H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与金属反应时一定作氧化剂
B.硫与非金属反应时一定作还原剂
C.硫与铁反应时生成硫化铁
D.硫在过量纯氧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10、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醋酸溶液B.Fe(OH)3胶体C.医用酒精D.CuSO4溶液
11、下列气体中,对人体无毒的气体是()
A.SO2B.N2C.NO D.CO
1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兼具净水和消毒功能的可溶性盐,可发生如下反应2K2FeO4+16HCl=4KCl+2FeCl3+8H2 O+3Q↑,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产物Q(Q能氧化I﹣)
B.K2Fe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2FeO4=2K++FeO42-
C.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
D.反应中涉及的生成物可能有4种为电解质
13、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
A.NaCl B.H2O C.MgCl2D.KI
14、浓度为0.50mol·L-1的某金属阳离子M n+的溶液10.00mL,与0.40mol·L-1的NaOH溶液12.50mL完全反应,生成沉淀,则n等于
A.1 B.2 C.3 D.4
15、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16、下列变化过程中,画横线的元素被氧化的是()
A.CO2→CO B.FeCl3→FeCl2
C.HCl→Ag Cl D.KI→I2
17、下列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SO2的漂白原理与Ca(ClO)2水溶液、H2O2和氯水三种物质的不同
B.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C.浓硫酸做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D.SO2能使氯水褪色,SO2表现出漂白性
1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g+、Cl-、SO2
4-、K+B.K+、H+、HCO
3
-、NO
3
-
C.Ca2+、HCO
3
-、Cl-、K+D.H+、OH-、Cl-、K+
19、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序号实验事实结论
A CO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O2是电解质
B Ca(ClO)2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酸性:H2CO3>HClO
C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
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接
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
原溶液中不含K+
A.A B.B C.C D.D
20、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业生产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该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C.步骤①②③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无水MgCl2
D.步骤②中加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2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碘的升华B.钢铁生锈C.滴水成冰D.液氨气化
22、2022年2月将举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冬季奥运会,滑雪是冬奥会的重点比赛项目。

下列滑雪用品涉及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雪板——聚乙烯
B.滑雪杖——镁铝合金
C.滑雪头盔——聚酯硬塑料
D.防护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F________、H________。

(2)反应过程⑦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_________。

(3)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反应①-⑦的7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①②④⑤⑥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⑤⑦D.全部
(5)向纯碱溶液中通入气体乙,可制得某种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小苏打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4、(12分)某铁的化合物A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B为黄绿色气体单质。

请完成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________。

(2)向C的溶液中滴加适量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B的水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过程________、________。

(3)若D为金属,则D的化学式________ (写出2种)。

25、(12分)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的原理是存在压强差(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用图①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喷泉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提供图②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③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

A.Cu与稀盐酸B.Fe和稀硫酸C.Cu与稀硝酸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
(3)在图④锥形瓶中加入酒精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

A.浓硫酸B.食盐C.硝酸钾D.硫酸铜
(4)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NH3和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发现
烧瓶①中充满液体,②中充有2
3
体积的液体,则两烧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正确关系是______
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
26、(10分)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之间的反应。

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内当有a mol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b个,则阿伏加德罗数常数为_______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5)将用F、E、D装置制得的氯气通入含74gCa(OH)2的石灰乳中,最多可制得漂白粉_______g.
27、(12分)欲用98%的浓硫酸(ρ=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mol·L-1的稀硫酸480ml。

若实验仪器有: A.10 mL量筒 B.20 mL量筒 C.托盘天平 D.玻璃棒
E.100 mL容量瓶
F.250 mL容量瓶
G.500 mL容量瓶
H.胶头滴管
I.200 mL烧杯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实验时需选用的仪器有D、I、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请将下列各操作,按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可重复使用)。

A.用量筒量取浓H2SO4;B.反复颠倒摇匀;C.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洗净所用仪器;E.稀释浓H2SO4;F.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其操作正确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________。

①量取浓硫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把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③定容时俯视读数
④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28、(14分)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图1中,X的化学式为___,从化合价上看,X具有___性(“氧化”、“还原”)。

(2)回答下列关于NH3的问题:
①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___(填字母)。

A.浓硫酸B.碱石灰C.NaOH固体
③若要收集一瓶氨气,请将上述装置补充完整,在图2虚框内画出连接图___。

④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合成多种物质,写出其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答下列关于NO、NO2的问题:
①汽车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可转化为无害气体排放,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NO和NO2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工业生产中利用氨水吸收SO2和NO2,原理如下图所示:
NO2被吸收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9、(10分)下图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无关物质已略去),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

(1)B是____________,W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用单线桥法标出反应①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G与Cu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E和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W是酸式盐,_________g W加热分解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Na2O2增重3g,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
【解析】
A.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氢离子、氯离子,所以溶液能导电,则氯化氢属于电解质,故A正确;
B.二氧化碳自身不能电离出离子,不能导电,其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溶液可导电,则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则蔗糖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铁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2、B
【解析】
①FeSO4•7H2O是绿色的,①不符合;
②Fe2O3是红棕色的,②符合;
③Fe(OH)2是白色的,③符合;
④Fe3O是黑色的,④符合;
⑤CuSO4•5H2O是蓝色的,⑤不符合;
⑥HC是无色的,⑥符合;
答案选B。

3、A
【解析】
A.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单质,A项错误;
B.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B项正确;
C.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有利于降低空气中的PM2.5含量,故C项正确;
D.特种钢缆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项正确;
答案选A。

4、A
【解析】
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据此解答。

【详解】
A. CaCO3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属于电解质,A正确;
B. 稀硫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
C. 液氨是氨气,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
D. NO2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

答案选A。

5、D
【解析】
A.H2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故A不符合题意;
B.单质硅与氯气中加热反应生成SiCl4,故B不符合题意;
C.白磷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PCl3、PCl5,现象是白色烟雾,故C不符合题意;
D.氯气与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等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C
【解析】
A.NaOH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2CO3;
B.与足量的MnO2反应,浓盐酸成为稀盐酸后,反应停止,故得到的n(Cl2)<0.15 mol;
C.浓H2SO4不能使铜钝化,铜与浓硫酸需要加热反应;
D.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氯化铵;
【详解】
A、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钠,加盐酸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选项A正确;
B.浓盐酸成为稀盐酸后,反应停止,故得到的n(Cl2)<0.15 mol,选项B正确;
C.浓H2SO4不能使铜钝化,铜与浓硫酸需要加热才能反应,选项C正确;
D.氯气泄漏遇到浓氨水分解产生的氨气,反应产生白烟氯化铵,故可用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反应现象、反应产物的分析判断,注意浓盐酸和足量二氧化锰反应浓度变稀后不与二氧化锰发生反应,题目难度中等。

7、A
【解析】
向Fe2(SO4)3、CuCl2混和溶液中投入足量的铁粉,发生反应Fe+CuCl2=Cu+FeCl2,Fe+Fe2(SO4)3=3FeSO4,最后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反应Fe+CuCl2=Cu+FeCl2导致固体增重等于反应Fe+Fe2(SO4)3=3FeSO4中参加反应的Fe的质量,
假定反应Fe+Fe2(SO4)3=3FeSO4中参加反应的Fe的质量为56g,物质的量为
56
56/
g
g mol
=1mol,由方程式可知Fe2
(SO4)3的物质的量为1mol,
Fe+CuCl2=Cu+FeCl2固体增重△m 1mol 64g-56g=8g
n(CuCl2)56g
故n(CuCl2)=56
8
g
g
×1mol=7mol,
故原溶液中c(SO42-):c(Cl-)=1mol×3:7mol×2=3:14,故选A。

8、D
【解析】
根据V=nV m可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物质的量越大,体积越大;
A. 44.8LH2O在标况下不是气体,其体积最小;
B. 3.01×1023个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 0.6 molCH4气体;
D. 6gH2的物质的量为3mol;
答案选D。

【点睛】
A容易错,初学时往往误以为1mol气体的体积就是22.4L,求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气体所处的状态。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进行计算或判断正误时,定要看清对象。

9、A
【解析】
A.硫与金属单质、氢气等反应时,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故A正确;
B.硫与活泼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时,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硫与活泼非金属单质氢气反应时,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故B错误;
C.硫的氧化性较弱,只能把铁氧化到+2价,不能到+3价,所以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故C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氧化性:氯气大于硫,所以氯气与铁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铁,硫与铁加热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硫在空气中,纯氧中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才能生成三氧化硫。

10、B
【解析】
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醋酸溶液、医用酒精(75%的乙醇水溶液)、硫酸铜溶液均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属于胶体,当光束通过时会产生丁达尔现象,故答案为B。

11、B
【解析】
A.二氧化硫是有毒有刺激性的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害,故A错误;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无毒,故B正确;
C.NO是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害,故C错误;
D.CO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害,故D错误;
故选:B。

12、D
【解析】
已知2K2FeO4+16HCl═4KCl+2FeCl3+8H2O+3Q↑,根据元素守恒可知Q为氯气,Fe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3价,Cl元素的化合价-1价升高为0价,以此来解答。

【详解】
A.Q为氯气,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所以可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氯气,故A正确;
B.K2FeO4是强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2FeO4═2K++FeO42-,故B正确;
C.反应中16molHCl参加反应,只有6molHCl被氧化,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C正确;D.产物Q为氯气,氯气为单质不是电解质,反应中涉及的生成物有3种为电解质,故D错误;
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电解质的判断、氯气等物质的检验等,把握元素守恒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

13、B
【解析】
A. 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是由Na+和Cl-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 H2O为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故B符合题意;
C. 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是由Mg2+和Cl-构成,故C不符合题意;
D. KI属于离子化合物,是由K+和I-构成,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14、A
【解析】
n(M n+)=0.01L×0.5mol/L=0.005mol,氢氧化钠溶液中n(OH-)=n(NaOH)=0.0125L×0.4mol/L=0.005mol,发生反应
M n++nOH-=M(OH)n↓,则0.005mol:0.005mol=1:n,解得n=1,故答案为A。

15、C
【解析】
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根据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都是足量,应按盐酸的量计算产生氢气的量,因为镁、铝产生氢气物质的量相等,所以由Mg+ 2HCl=MgCl2+H2↑可知: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
为: (0.1L⨯1mol/L)
1
2
⨯=0.05mol,因为金属钠活泼,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则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钠,钠与盐酸和水能
完全反应,所以产生氢气应按钠的物质的量计算: 2Na→H2↑,0.3mol钠产生0.15mol氢气;所以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3∶1∶1,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点睛】
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量的关系判断金属过量,产生氢气的量由酸决定,又因为金属钠活泼,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钠是完全反应,放出的氢气量大于镁、铝。

16、D
【解析】
元素被氧化,说明该元素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据此判断。

【详解】
A. CO 2→CO 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A 不符合;
B. FeCl 3→FeCl 2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B 不符合;
C. HCl →Ag Cl 中氯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 不符合;
D. KI →I 2中碘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D 符合;
答案选D 。

17、D
【解析】
A. SO 2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SO 2的漂白作用是可逆的;Ca(ClO)2水溶液的漂白原理是它在空气中反应生成HClO ,HClO 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褪色;H 2O 2和氯水漂白原理是H 2O 2和氯水中的HClO 都具有强氧化性,故A 正确;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中氢元素和氧元素以水的比例脱去而只剩碳元素,从而出现发黑现象,故B 正确;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故C 正确;
D. SO 2能使氯水褪色是因为氯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S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表现SO 2的还原性,故D 错误;
答案选D 。

【点睛】
SO 2能使氯水褪色是因为氯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SO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反应的方程式为:SO 2+Cl 2+H 2O=2HCl+H 2SO 4,表现SO 2的还原性,因此,具有漂白性的二氧化硫和氯水混合后,漂白效果并不会增强,反而丧失漂白效果。

18、C
【解析】
A .Ag +、Cl -反应生成AgCl 沉淀,Ag +、SO 24-
反应生成微溶物Ag 2SO 4,不能大量共存,A 不满足题意;
B .H +、HCO 3-反应生成H 2O 和CO 2,不能大量共存,B 不满足题意;
C .Ca 2+、HCO 3-、Cl -、K +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C 满足题意;
D .H +、OH -反应生成H 2O ,不能大量共存,D 不满足题意。

答案选C 。

19、B
【解析】
A 、CO 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出离子而导电,二氧化碳不能电离,是非电解
质,A 错误;
B 、Ca (ClO )2溶液中通入CO 2产生白色沉淀,同时还有次氯酸生成,则可以证明酸性:H 2CO 3>HClO ,B 正确;
C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C 错误;
D 、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颜色,未见紫色不能说明溶液中不存在钾离子,D 错误;
答案选B 。

【点睛】
选项A 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离子不是它本身电离出来的,而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因此也不是电解质,即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

但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 晶体。

20、D
【解析】
A .地球上含有大量的海水,所以用海水提取镁单质,原料来源丰富,A 项正确;
B .步骤①涉及复分解反应,步骤②涉及复分解反应,步骤③涉及分解反应,步骤④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 项正确;
C .通过步骤①②③后最终获取了用于电解冶炼镁单质的最直接的原料即无水氯化镁,C 项正确;
D .由于Mg(OH)2不溶于水,所以步骤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22Mg(OH)2H =Mg
2H O ++++,D 项错误;
答案选D 。

21、B
【解析】
化学变化指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的过程。

【详解】
A 、碘的升华是指碘单质由固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是物理变化,故A 不选;
B 、钢铁生锈是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了氧化铁,有新物质的产生,是化学变化,故B 选;
C 、滴水成冰是指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是物理变化,故C 不选;
D 、液氨气化是指氨气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是物理变化,故D 不选;
故选:B 。

22、B
【解析】
A. 雪板—— 聚乙烯、C. 滑雪头盔—— 聚酯硬塑料、D. 防护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
ACD不符合题意;
B. 滑雪杖——镁铝合金,是金属材料,故B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Na FeCl2Fe(OH)3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2HCl=FeCl2+H2↑2Fe2++Cl2=2Fe3++2Cl- C Na2CO3+Cl2+H2O=NaHCO3+NaCl+NaClO
【解析】
金属A的焰色为黄色,则A为金属Na;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气体甲为H2,黄绿色气体乙为Cl2,两者反应得到HCl,溶于水得到盐酸;物质D为NaOH溶液,金属B能够与NaOH反应,则金属B为Al;H为红褐色沉淀,H为Fe(OH)3;则金属C为Fe,Fe和盐酸反应得到的物质F为FeCl2,FeCl2与Cl2得到FeCl3。

【详解】
(1)根据分析,A为Na;F为FeCl2;H为Fe(OH)3;
(2)FeCl2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Fe(OH)2,Fe(OH)2再被空气中的O2氧化得到Fe(OH)3,可看到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化学反应④,为铁和盐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3)反应⑤为FeCl2和Cl2的反应,生成FeCl3,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4)反应①为Na与水的反应生成H2和NaOH,Na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②为H2和Cl2的反应生成HCl,H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③为Al和NaOH的反应生成NaAlO2和H2,Al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④Fe和HCl的反应,Fe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⑤FeCl2和Cl2的反应,Fe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是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⑥为NaOH与FeCl3的反应生成Fe(OH)3和NaCl,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⑦FeCl2与NaOH溶液反应,最终得到Fe(OH)3,Fe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②③④⑤⑦,答案选C;
(5) 纯碱溶液为Na2CO3,通入氯气,得到NaClO,具有漂白效果,反应中氯的化合价升高,也降低,得到NaCl,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l2+H2O=NaHCO3+NaCl+NaClO。

【点睛】
记住高中阶段常见颜色,是快速解题的关键,如黄绿色气体单质为Cl2,红褐色沉淀为Fe(OH)3,焰色为黄色的金属单质为Na,等等。

24、FeC13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Fe、Cu、Zn等(任选两种,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解析】
(1)B 为Cl 2,由题可知A 和C 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含Fe 和Cl 元素,且C 可以与Cl 2反应生成A ,则A 为FeCl 3,C 为FeCl 2,A 的化学式为FeCl 3。

(2)Fe 2+与SCN -无明显现象,加几滴氯水,Fe 2+被氧化为Fe 3+,Fe 3+与SCN -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 )3,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2++Cl 2=2Fe 3++2Cl - 、Fe 3++3SCN -=Fe(SCN)3。

(3)Fe 3+转化为Fe 2+,加入活泼的金属如Fe 、Zn 或不活泼金属如Cu ,均可将Fe 3+还原为Fe 2+。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出A 和C 均是铁的氯化物,铁元素化合价可以变化,C 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A ,说明A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高于C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故A 是FeCl 3,C 是FeCl 2。

25、2NH 4Cl+Ca(OH)2=∆ CaCl 2+2NH 3↑+2H 2O 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有气泡从水中冒出,移去热毛巾 BC A C
【解析】
(1)实验室用氯化铵、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压强差而形成喷泉;
(2)利用图③装置,若锥形瓶中的物质相互反应生成气体,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可形成喷泉;
(3)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乙醇汽化变为气体,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形成喷泉;
(4)根据n c V
=
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详解】
(1)实验室用氯化铵、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是2NH 4Cl+Ca(OH)2=∆CaCl 2+2NH 3↑+2H 2O ;
①用图①装置进行喷泉实验,引发喷泉的操作是:氨气极易溶于水,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而形成喷泉;
②如果只提供图②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有气泡从水中冒出,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而形成喷泉;
(2) A.Cu 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生成气体,不能形成喷泉,故不选A ;
B.Fe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锥形瓶内气压强增大,能形成喷泉,故选B ;
C.Cu 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气体,锥形瓶内气压强增大,能形成喷泉,故选C ;
D.NaHCO 3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气体不能增多,不能形成喷泉,故不选D ;
(3)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使乙醇汽化变为气体,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形成喷泉,故选A ; (4)设烧瓶的体积是V L ,则n (NH 3)=
mol 22.4V ,所以氨水的浓度是mol 22.4V ÷V L=1mol/L 22.4
; n (NO 2)=mol 22.4V ,根据方程式3NO 2+H 2O=2HNO 3+NO , n (HNO 3)= 2mol 322.4V ⨯,c (HNO 3)= 2mol 322.4V ⨯÷23V L=1mol/L 22.4,两烧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正确关系是①=②,选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